畫質聲音補光防護,四篇章打造輕量化攝影裝備

2020-12-11 彬彬這廂有禮啦

佳能都出R5R6了。2020年,要是誰還說無反的畫質比不上單反,可能會被...在拍照上,各家微單產品絲毫不差於單反旗艦。至於視頻方面,微單真是吊打單反啊。筆者倒是好奇,尼康850和佳能的5D系列還會不會升級...。

筆者的主力機型是尼康Z6一代(二代剛出,多了個卡槽,其它無大的變化)。早買早享受,筆者覺得Z6還是足夠好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下筆者最近入手的微單配件,包括Z卡口鏡頭、塞賓麥克風、布朗尼補光燈和斯莫格的兔籠等。

1.畫質篇--自動跟焦捕捉精彩瞬間

剛入Z6的時候,囊中羞澀沒有入Z口的35 1.8s,而是轉向光圈1.4的35適馬。就拍照而言,適馬鏡頭很棒,整體素質不輸1.8s,光圈都1.4呢,虛化效果確實比18s要好。而且,對焦速度也不比Z口慢。但是!除了體積重量大之外,經過ftZ轉接的適馬也只是在拍照方面表現良好,而在視頻上,表現簡直一塌糊塗,自動對焦時鏡頭不斷發出咔咔咔的聲音,根本無法直錄,外接麥克風也一樣。

所以後面咬一咬牙,還是換上了Z口35 18s。原來的適馬幾乎原價出手了(真保值)。換鏡頭之後最直觀的變化,有兩點。一是重量輕多了!比原來的健身馬要小巧輕便許多。

▲體積相較適馬,是小了非常多!而且更輕了。就是樣子太低調。調焦環是金屬的,好評。

變化的第二點在對焦上。拍照模式下,對焦要比適馬快一點點(並不十分明顯)。在視頻模式,原裝鏡頭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而且,調焦環有自定義功能,除了傳統的調焦外,還可以設置為光圈、曝光補償,相當實用。

自動對焦簡直是悄無聲息啊!也終於實現了在適馬上無法很好實現的自動跟焦功能。相關的評測視頻很多,入手之前也看了很多大神的評測,大家可以在b站裡搜搜。但是,個人覺得Z6還有這個鏡頭並非完美,Z6的視頻對焦總體比不上索尼。

2.聲音篇--智能降噪收錄高保真音質

拍視頻,離不開錄音。雖然相機和手機原生的麥克風也能用,但效果實在有限,這種局限性一方面體現在拾音質量一般,音色和響度不能完美還原真實聲音,另一方面拾音距離有限,較遠的聲音無法錄到。另外,加上之前用適馬鏡頭錄像的痛點,筆者入手了一套2個外接麥克風,塞賓智麥。

從外形上,令人驚奇的麥克風的體積。想不到塞賓智麥的體積可以如此小巧,就像一支筆一樣的身圍,只有不到半支筆的長度,小巧玲瓏的確方便隨身攜帶。但,其實彬彬想要的是大支的麥克風啊(有大大的防風毛罩那種,塞賓有小小的防風毛罩)。彬彬入手的是2支裝的主從麥克風套裝。主從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兩個麥克風都可以收音,同時也可以一支作為中繼、另一支收音。

▲塞賓智麥的使用場景之多,可能有點出乎大家的想像。一般藍牙麥克風,可能只能用於連接手機使用,甚至連自己開發的app都沒有。而塞賓智麥不僅有自己很好用(傻瓜式)的app可以實現完全獨立的左右雙聲道的收音(這個不要說手機錄像了,連一般相機都實現不了)。除了手機可以充分挖掘塞賓智麥的潛力之外,不用擔心它會吃灰,因為相機(包括微單)、筆記本電腦、主機和音效卡都可以使用,實用性還是很強的。

▲塞賓每個麥克風都配有一隻短線耳機,可以作為實時的監聽耳機,邊聽邊錄,更好把握收音的質量。在採訪或類似場景,可以將塞賓智麥夾在受訪者的身上,完美解決了主機收音距離太遠的問題。同時,塞賓智麥的降噪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特別是對風聲之類的環境噪音的過濾很好,講話的聲音和原聲幾乎一樣,非常適合戶外直播使用。環境聲音的錄製效果很好,雖然有很多雜音但都被降噪了,場景除噪能力不一般,同時主音捕獲能保持細膩。

▲一般而言,專業的外接麥克風會比相機自帶的要好許多。因為相機是極其精密的電子產品,受其它電子元件的電磁影響,自帶的麥克風總是或多或少帶有背景電流音。所以外接麥克風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為啥專業的攝影設備都是掛著大大的麥克風。將塞賓智麥掛在彬彬有尼康Z6上,收音效果更上一層樓。斯莫格的配件剛好可以用上,可以把塞賓智麥固定在兔籠上。平時給模特或孩子錄視頻,唱歌拾音效果挺好啊。

雖然塞賓的價格略高了一點,但是一份價格一份貨。在這個價位,彬彬認為塞賓也是難得的好產品了。

3.補光篇--持續補光可鹹可甜

有大神說,拍攝是用光的藝術,有人評論是的把錢用光了。不過正經的,光線是攝影的關鍵要素。畢竟拍攝的原理就是對光的感應。很久以前大家喜歡用閃光燈,但時代不同了現在是視頻的天下,能夠持續補光的燈具最吃香,最好加個RGB,色溫顏色隨心定義,比後期濾鏡要好上不知多少倍。筆者常用的設備是布朗尼的RGB補光燈,冷暖色溫、多彩顏色、左右雙燈,可鹽可鹹,非常實用。

▲布朗尼補光燈的產品挺多的,彬彬覺得性價比最高的還是RGB款。在同類產品中,布朗尼的設計算是用心的,外殼輕量化,方便平時外出攜帶外拍;而且外殼顏色有好幾個,白、黑、粉,男女攝影師通吃啊。實用的地方,補光燈背部洋蔥的LOGO銘牌其實是塊磁鐵,可以將補光燈吸附在鐵架上,實用性更高。補光燈的面板是磨砂半透明,散光更均勻。C口充電好評。

▲金屬材質的冷靴頭,有點少見,一般都是塑料的。把兩個補光燈架在相機上,準備開工!左右兩個補光燈,加上全局燈光,基本能滿足大部分的拍攝場景需求了。如果經常外拍,電池續航很關鍵。布朗尼在最大亮度下,續航時間也有2小時(以彬彬的經驗看已經相當不錯了),而最低亮度下續航時間12小時,續航足夠強大了。

▲如何拍出saosao的照片?RBG燈少不了,而且最好是雙RGB燈,可以組合出無數顏色。在RBG模式下,燈光亮相0-360度全覆蓋,亮度也可在10-100%之間調節,就像水彩畫一樣,不同色彩、濃淡不一,可以混合出各種圖案。短按模式鍵,可以切換不同的燈光模式,如紅藍綠白單色、暖白雙色、閃光燈、呼吸燈等模式。而通過旋鈕,可以直接調節亮度。

▲來看看顏色雙拼的效果。RGB可以表現出100%的純紅、綠、藍和白,雙個燈光的組合非常吸引眼球。布朗尼燈光顯色指數(CRI)高達98,可以很好的還原物體原有的真實色彩。

▲來看幾組對比照,看看加上補光燈前後的效果。以前沒用上布朗尼之前,自以為照片拍得還可以,只是有點暗。後面用了布朗尼,才發現問題所在,還是光線不夠,尤其是在夜間屋內。通過對比,可以看到補光後,照片更明亮,更能表現物體就有的顏色和細節。對比手上的其它產品,布朗尼比同體積的燈亮,畢竟亮度高達1111勒克斯(重要參數),身邊不少朋友都問我要連結。

以上就是筆者和大家分享的微單配件,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等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更多配件。

4.配件篇--全方位防護幸福感飆升

趁著一次外出寫真,給斯莫格的兔籠套裝來一些特寫。相對於之前用的矽膠套,鋁合金的兔籠的防護效果無疑要好上很多倍。加上手柄和提手,說實話,日常攜帶相機走動真不覺得那麼累了。就像相同重量的一桶水,如果雙手環抱著會覺得很費力,但如果用手提著,就會感覺輕鬆很多一樣。

▲用手提著相機走動,非常輕盈,比原來筆者習慣握著相機右側把手要輕鬆多了。畢竟,手臂的力量比手掌的力量要大得多。甚至一個小女子拎著相機走動也不是什麼難事。所以筆者認為攝影工作室裡要是有女性職員的話,類似的提手還真的應該多入幾套,提高女性員工的幸福指數。

即使裝上了保護非常嚴密的兔籠,一點也沒有影響日常相機的操作,比如更換電池或者外接線材。雖然Z6有無線傳輸功能,筆者還是更偏向type c數據線的連接,速度更快一些,而且相對也更省電。最令筆者落淚的是,前面已經提過了,就是裝上兔籠之後,右手小指安放的位置非常的充裕,感覺小手指得到了極高的優待。而且相機拿的穩穩的,安全感又多了幾分。

▲來展示一下,筆者最最心愛的梨花木手柄。握感真是超級好啊!根本就不捨得卸下來,想多盤一盤它,就像盤木手串一樣哈哈。不得不說,加上手柄之後,錄像的穩定性的確提高了,畢竟水平的力量越強,穩定性越高。筆者拍了一組下階梯的錄像,加上手柄穩定性之後提高非常明顯。

▲遠處的新人不小心入鏡了。因為筆者比較喜歡用定焦鏡頭,所以也不涉及用左手調焦的動作。以前沒有手柄的時候,都是將左手託在鏡頭下面來穩定機身。現在有了手柄之後,更習慣握在手柄上,感覺機身更加平穩。穩定的效果,通過照片可能不太能體會出來,但是錄像的時候,這種感覺就非常明顯了。用右手握住手柄,甚至還可以來一張自拍,這是最近新開發出來的玩法哈哈哈。

▲如果外接設備比較多,比如加上監視器、麥克風、移動硬碟甚至外掛電池,有一樣小配件必不可少,那就是線夾,也就是夾線器。否則,在拍攝時線材不小心掉落,可是很影響工作效率和心情的啊。彬彬入手的線夾也是斯莫格的,螺絲接口都通用,只要有L板或兔籠,線夾都可以方便地安裝上。線夾可以有效地固定住HDMI線,防止拍攝過程中插頭鬆動甚至掉落(可是很傷機身接口的,想想筆記本電源接口就知道了)。

▲相機一般有幾個冷靴口?沒錯只有一個。哪怕只接一個補光燈,冷靴口就用完了,根本不夠用啊,更不要提外接什麼幾個上補光燈、麥克風或者監視器了。所以,兔籠是必須上的,只有上了兔籠才能外接更多冷靴口。上圖是彬彬最近入手一個冷靴延長支架,通過螺絲外掛在兔籠上,如此相機又多了一個實用的冷靴口,可以再掛一個增強設備,戰鬥力+100。

▲另外一個配件就更強大了,就是魔術手。正如其名,魔術手有點魔術師的意思,只要有螺絲(不管大小,可以轉接嘛),啥設備都可以外掛(最大外掛10斤啊)。兩個1/4球頭,可以實現360度的旋轉,外接監視器當然是最適合的,屏幕可以隨時前後旋轉,方便模特和攝影師隨時查看。斯莫格魔術手可以通過手擰旋鈕鎖緊,比用小扳手方便多了。手擰旋鈕上也有塑膠墊片,更保護設備。

小結

想拍攝好的視頻作品,不僅要畫質好(大光圈)、還要聲音到位(塞賓智麥)、還有配件不能少(做好補光和防護),這樣才能提高效率,解放生產力。要玩就玩得專業點,就要儘量有專業的裝備,大伙兒說是不是?

謝謝大家閱讀,彬彬這廂有禮了!祝生活愉快!

相關焦點

  • 中畫幅與風光攝影 輕量化與高畫質亦可兼得
    我的工作主攻風光攝影,因此對於器材的畫質表現,特別是細節、控噪、寬容度要求非常高。在提供高畫質表現的同時,如果重量還能再輕一些以減輕工作負擔就更好了。在經過仔細比較後,我選擇了富士中畫幅相機GFX 100作為我的主力工作機型。圖/文:Martin 馬玉晗
  • 樂士歐:夜景人像怎麼拍,夜景人像攝影補光技巧分享
    夜景,一直是人像攝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光線的原因,晚上不僅光線較暗,同時光源比較複雜,很難掌握。但正是由於光源複雜,充滿不確定性,所以拍夜景人像充滿了樂趣。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夜景人像攝影拍攝技巧吧~
  • 輕量化超廣角 富士XF10-24mmF4 R OIS WR鏡頭評測
    來源:中關村在線富士XF10-24mmF4 R OIS WR是一枚輕量化的超廣角鏡頭,與上一代鏡頭相比,新鏡頭加入了WR表示,具備了全天候防護性能,在各種惡劣環境下也能夠正常拍攝。這枚鏡頭有著不錯的畫質表現,而且對焦快速,可以與機身防抖聯動實現更好的防抖效果,是一枚性價比頗高的超廣角鏡頭。
  • 輕量化高畫質之選 富士中畫幅相機的攝影樂趣
    對於現在的用戶,玩攝影完全可以考慮富士中畫幅相機,還有幾支輕便高素質的富士中畫幅鏡頭。在使用上,富士GF 23mm F4 R LM WR鏡頭對焦速度表現很好,畫質表現不俗,如果喜愛建築攝影和風光攝影,這支鏡頭肯定是搭配富士中畫幅相機的首選。富士GF45-100mm F4 R LM OIS WR鏡頭,等效135畫幅焦距為36-79mm,屬於中焦段的大光圈變焦鏡頭。
  • 戶外裝備輕量化 入門七步
    1、秤一下你的現有裝備。使用excel表格把你所有的裝備和服裝作個統計,這樣你就知道你的背包的重量以及重量的來源一目了然了。是不是很重?別洩氣,基本上上個輕量化背包客都是從非輕量開始的。2、學習一下現成的資源。
  • 傳統裝備打包和輕量化裝備打包對比
    傳統裝備打包和輕量化裝備打包對比作者: 驢火蛋花湯  來源:82642016-09-14 09:02視頻系列輕負遠行--看看外國玩家的夏季兩日紮營的背包裡都有些什麼教你如何正確測量背長,以選擇合適尺碼登山包的視頻
  • 如何輕量化戶外裝備 登山路上什麼才是輕?
    這句話所包括的不只是輕量的裝備,還得加上正確的觀念與技巧,這樣才是真正對的輕量化!二、輕是什麼?2.輕量化有三大要素:「觀念原則」、「技巧」與「裝備」,三者缺一不可。3.什麼是輕量化?輕量化的本質是簡單、簡化。輕量化的方法是減重、減量。輕量化的目標是讓你能在裝備重量與數量減少的同時,仍能滿足登山安全與樂趣的需求。
  • 如何輕量化戶外裝備?輕量化不是花大錢買最輕的裝備
    這篇文章不是教學文,不會告訴大家如何將背負重量減到最輕,相反的,我可能會介紹一些看來不是那麼輕量的裝備。因為輕量化是相對的,只要能夠比現在的基本重量再輕一斤,甚至僅僅一百克,都是邁向輕量化的過程。
  • 高畫質與輕量化的融合 面向未來的佳能RF系統
    一、微單的使命是輕量化,佳能R系列是兼顧輕量化、高畫質與高性能的光學系統    我們知道在單反時代,佳能EF卡口一大優勢,就是具有54mm的大尺寸卡口內徑。所以對於大家來說,如今即便不使用轉接環轉接EF鏡頭,RF卡口系統,已經足夠滿足日常攝影的絕大多數需要。
  • 輕量化與高畫質亦可兼得 富士中畫幅GFX 100風光攝影
    我的工作主攻風光攝影,因此對於器材的畫質表現,特別是細節、控噪、寬容度要求非常高。在提供高畫質表現的同時,如果重量還能再輕一些以減輕工作負擔就更好了。在經過仔細比較後,我選擇了富士中畫幅相機GFX 100作為我的主力工作機型。
  • 攝影,晚上拍人像用什麼燈補光
    我們都知道攝影是用光的藝術,在不用閃光燈的情況下,一般我們只能尋找周圍合適的光線。利用霓虹燈廣告牌的的街道,路燈下,櫥窗的燈光。拍攝夜景人像時,大光圈鏡頭是必不可少的選擇。人臉之所以亮,那是因為人為的補光了。背景之所以暗是因為沒有補光或者曝光不足。解決的辦法:直接找比較亮的背景進行拍攝,人物主體和背景光線強度差不大的地方。我們都知道環境本身是有顏色的,或暖色調或冷色調。
  • 人像補光的工具有哪些?自己如何製作簡易有效的補光工具?
    第一個問題比較規矩——人像補光的工具有哪些?說起人像補光的工具,無論是專業攝影的還是業餘攝影的,第一個想到的都是「閃光燈」。沒錯,拍人像補光,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就是閃光燈。有一些攝影愛好者會用紮營用的防潮墊或者汽車裡用的防曬板當作反光板——因為是有錫紙成分,所以也算是是直射光板。第二個問題就屬於考驗腦洞了——自己可以如何製作簡易有效的補光工具?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利用成為補光工具的物件,只要你腦袋夠靈活,動手能力強,就算你不買閃光燈和反光板,自己也能做一些補光工具。
  • 戶外裝備實驗室:2019輕量化重裝背包推薦
    這些輕量化背包都有很多方法在背包外側綁上額外的裝備,例如一個閉孔泡沫睡墊。參考:背包外掛指南:如何把你的家掛在背包上通常來說,我們對輕量化背包有沒有頭包並不是太在意,不過如果有,頭包也有其明顯的優點:可以把體積較大的裝備綁在頭包和主倉之間。
  • 戶外攝影如何平衡攝影器材與背包負重?
    我是極影AX攝影師Joyous週遊戶外攝影的時候,我們總希望儘可能的多帶一些攝影器材,儘可能多的拍一些題材和角度,儘可能好的展現畫質,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我們的體力是有限的,要想走的更遠,也必須懂得取捨一些器材,合理的配重背包的容積和重量。
  • 2017戶外運動地圖 :輕量化裝備更受歡迎
    數據顯示,戶外運動已經成為新的網購消費增長點,並主要呈現出三大消費趨勢:戶外裝備輕量化概念受推崇;戶外消費向國際化和專業化進階;智能化引領戶外運動新風尚。此外,戶外運動產品十大購買力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武漢、天津和蘇州,主要戶外產品的熱銷期從每年4月持續到次年1月。
  • 一個人的格聶,非典型輕量化裝備
    這次裝備的主題是「輕量化」!只不過ADI的輕量化裝備大都是老古董,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試一試吧。1. 背包(年齡50歲,體重700克,出生於美國)自從沉迷於「古典式露營」之後,幾乎所有的裝備都在朝著古典裝備的方向修正。這隻只有700克的強壯的外架包是這次活動的主力,也是在整個旅行途中讓無數小夥伴口水滴答的輕量化利器。
  • 永恆話題輕量化戶外裝備
    戶外裝備從世紀之初到今天,可以說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早的ACME到今天的GG,從曾經的探路者到今天的鳥,裝備的材質性能都在潛影默化中改變著我們的戶外生活,但在這些變化中,最明顯的應該是戶外裝備的輕量化。
  • 攝影「從輕」 日常攝影我們應該選擇什麼器材
    隨著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通過手機逐漸接觸攝影。攝影是一門大眾藝術,但是想要拍出好照片還是需要花費一番功夫。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什麼樣的器材,才是最合適的日常攝影伴侶。01 攝影是生活的一部分攝影已經是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國內100餘位輕量化專家齊聚鄒平,聚焦魏橋輕量化「案例」
    12月18日,由山東省鋁業協會、北京佰匯方略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濱州市鋁行業協會承辦的2020(第七屆)汽車和軌道交通輕量化技術與鋁鎂合金應用研討會在鄒平召開。來自廣東、吉林、山東、浙江、福建等地的100餘位輕量化領域專家學者、企業資深技術人員齊聚一堂,就汽車和軌道交通輕量化技術及鋁鎂合金應用作了深入研討。研討會分為開幕式、魏橋輕量化基地案例研究、專題報告三個環節。
  • BackpackingLight輕量化裝備推薦清單01(2018版)
    本文經微信公眾號g4outside授權轉載,原標題《BackpackingLight輕量化裝備推薦清單(2018版)》,英文作者:Ryan Jordan,編譯作者:巍峨群山,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前言這是BackpackingLight站長Ryan Jordan的年終大片,他總結了自己2018年戶外裝備使用情況,以個人名義向驢友推薦了這個輕量化裝備清單。Ryan的選擇標準是:耐用,輕便,通用,高性能,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