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夢晴 孫文麗 通訊員 張波
12月16日,在德州市樂陵市朱集鎮王海水村,王海軍正拿著掃帚、鐵鍬打掃衛生。「我已經在這個崗位上一年多了,每天打掃街道,擦垃圾桶,工作六個小時。」王海軍是王海水村的村民,同時也是該村的環衛保潔員。近年來,村裡的變化,他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以前村裡亂七八糟,現在乾淨多了,蚊子蒼蠅也少了,每天人們就在村裡的廣場上唱歌跳舞,感覺特別好,我這心裡特別痛快。」王海軍笑著說。
城鄉環衛一體化歷程
2020年以來,德州市樂陵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樂陵為目標,狠抓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堅持因地制宜,高標準、高質量對城鄉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治理,以點帶面,推動德州市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提品質、上水平。
出擊!推進市場化改革
農村由「髒亂差」變身「潔淨美」
在一些人眼中,農村環境「髒亂差」似乎是常態。然而走進樂陵市朱集鎮王雙志村,乾乾淨淨的鄉村小路、整整齊齊的房前屋後、井然有序的村居環境映入眼帘,身著橘黃色工作服,穿梭在村頭巷尾的環衛保潔人員,為村莊點綴靚麗色彩。環境衛生變得漂亮了,村民的心情也高興了,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較大提升,這些得益於城鄉環衛一體化工程的開展。
為了進一步優化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體系,深入推進市場化改革,樂陵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牽頭採用「競爭性磋商採購」方式,鄉鎮自主選擇保潔公司,最終選擇了三家(樂潔、君亞賽、邦迪)公司進行託管,即執法局負牽頭責任、鄉鎮負主體責任、企業負實施責任,三方互相監督,合力推進,實現市場化良性運轉,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運營機製得到進一步完善。
城鄉環衛一體化市場化運作運營體制確立後,長期克服的問題就是「三大堆」清理。多年來,由於村內群眾環境保護意識淡薄,受傳統生產生活習慣的影響較深,王雙志村髒亂差問題嚴重,特別是「三堆」問題,為美化人居環境,王雙志村首先把清理「三堆」作為了工作的重點。「農村清理三堆就是指柴草堆、糞土堆、磚瓦堆,一開始的時候,人們根本不願讓我們清理,甚至門口的一塊磚都不能碰。」樂潔朱集項目部項目部經理李保蘭告訴記者,樂陵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搭臺」,公司「唱戲」,主動出擊,進門入戶,田間地頭,做工作,講政策,村民漸漸轉變了思想,工作也得以順利展開。
如今的王雙志村,臭水溝不見了,村民家門口變得開闊了,危房處理了,村民傾倒垃圾方便了,小廣場建起來了,走在村裡的大街上,連一片垃圾都難以見到,該村也榮獲「文明村」的稱號。
環衛工人集中清掃落葉
樂陵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副書記郭仁路說,樂陵市按照山東省「四項標準」配備農村生活垃圾設施設備:每五萬戶建立1座轉運站,每萬人配備1輛垃圾轉運車,每8戶設置1個垃圾桶的標準,共建設生活垃圾轉運站12座,配套收集轉運車輛65臺,設置垃圾桶33970個,每年還會按照15%的年損耗率更新垃圾桶,全市每年運行經費2800萬元。如今,該市農村生活垃圾清運全部實現城鄉環衛市場化運作全覆蓋,建立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垃圾運輸處理體系,統一作業模式,信息化監管,實現了垃圾收集運輸全封閉、日產日清不落地,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已100%全覆蓋。截止今年10月份樂陵市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量36801.6噸。
奮戰!多次研討專家出謀劃策
德州體量最大的焚燒發電項目落地
樂陵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始建於2012年,承擔著城區20多萬人的生活垃圾處理任務,全市全面啟動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後,生活垃圾量急劇增加,填埋場的設計規模和庫容無法滿足垃圾量增加帶來的需求,經過研討,邀請專家現場出謀劃策,填埋場與焚燒廠「雙線」作戰,協同推進,垃圾不僅得到了處理,也實現了資源化利用。
焚燒發電高空圖
12月5日上午8時30分,首批4輛荷載20噸的垃圾車身披紅綢彩球駛入樂陵市光大環保能源公司,過磅稱重後,在專業人員的指揮下,穩穩停靠在落料口。緊接著,20噸垃圾順利倒入深度28米的垃圾儲存倉。該垃圾容量2.4萬噸,可容納約15天的垃圾入場。一車垃圾經過磅稱重、入儲存倉、發酵5-10天等步驟,最終實現變廢為寶。
「項目配置兩條垃圾焚燒線和兩套汽輪發電機組,垃圾經850℃以上燃燒,產生的高溫蒸汽帶動汽輪發電機發電,廢氣經脫硫脫硝除塵達標排放,爐渣廢灰經環保處理用於制磚、修路。」樂陵光大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張成茂介紹,垃圾儲存倉是一個巨大的負壓封閉空間,可使垃圾不會出現滲液與廢氣汙染,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項目投運後將承擔樂陵市及鄰近寧津縣、慶雲縣全境生活垃圾處理工作。
「項目日處理垃圾1000餘噸,年可提供綠色上網電量1.2億KW/h,煙氣排放全面對標歐盟2010標準。」樂陵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副書記張之華介紹,樂陵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由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以PPP模式投資建設,總投資5.89億元,佔地75.9畝,2019年11月開始建設,克服疫情困難成為全市第一個復工復產的民生項目,此次首車垃圾進場將從根本上轉變周邊地區垃圾處理方式,本月底正式投運後,通過焚燒發電、變廢為寶,可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對改善樂陵城市綜合環境,助力樂陵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鞏固!開展自查和環境整治
城鄉環衛一體化成績在德州各縣市區名列前茅
為鞏固城鄉環衛一體化成果,建立完善考核督導機制。將各部門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全市年終科學發展觀綜合考評,每月考核組對各鄉鎮、街道村莊進行抽查考核,考核成績月底進行公布、排名,並折算計入年終綜合成績;以問卷、電話調查方式開展滿意率自查,向村民發放調查問卷宣傳頁6萬餘份,隨機撥打市民電話1089個,聽取、匯總市民關於城鄉環衛一體化意見建議77條,並及時將考核發現以及調查問詢相關問題反饋給鄉鎮街道立即整改;上述問題反饋給各責任部門立即整改。視線範圍內開展問題整改「回頭看」,確保問題得到徹底整改,直至村民滿意。
夜間督查
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為全面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自三月份開始,樂陵市開展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大行動。按照「四清兩理」的工作思路,各保潔公司配合所屬鄉鎮街道對省道、縣鄉道、公路沿線的三大堆、十亂、空檔內雜草進行路域環境專項整治,重點排查、清理非正規垃圾存放點和垃圾偷運點,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加大推行垃圾分類的力度,實行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市裡統籌規劃,建設靜脈產業園,實行閉環管理,先分流,後分類,徹底解決好建築垃圾、餐廚、糞便等垃圾後端處理問題,改善群眾生活質量,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樂陵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萬國勇說。
樂陵市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開始於2012年,2014年1月探索試行市場化運作,樂陵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問「需」於民,借「力」於市,取「效」於治,目前樂陵市17個鎮街已實現城鄉環衛市場化運作全覆蓋。2019年山東省鄉村文明行動重點工作測評成績公布,樂陵市城鄉環衛一體化綜合考評成績獲9.90分(滿分10分),位列山東省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