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土被蠶食的尼泊爾:需要印度,又不想淪為附屬品,該何去何從?

2021-01-09 騰訊網

尼泊爾,一個美麗而又貧窮的國家。它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除北面與中國西藏隔山相望外,剩下的東、西、南三面均被印度包圍,如同印度的囊中之物。

這兩個國家就像老鼠和大象,各方面都十分懸殊,又因為歷史原因,關於領土問題的爭端更是不計其數。

01-被蠶食的領土

如果梳理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關係,會發現自古以來這兩個國家的聯繫都異常緊密。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二者是南亞地區緊密相依的鄰居

尼泊爾三面都被印度環繞,唯一沒有和印度接壤的北部則有一座綿延萬裡的喜馬拉雅山脈,簡直是一座天然屏障,將尼泊爾與其他地區的聯繫完全隔絕。因此,尼泊爾對於印度有著高度的依賴性。

其次,由於地形的原因。

尼泊爾的經濟十分落後,一度無法滿足自己國家的財政支出,只能依靠國際社會的援助。印度作為尼泊爾的鄰居,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於尼泊爾的經濟影響很大。

由此可見,尼泊爾和印度,就像老鼠和大象一般,實力懸殊極大,因此,關於領土問題的爭端,尼泊爾過去幾乎完全被印度壓制。

十九世紀初,英國開始向亞洲擴張,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英國將印度作為亞洲地區的橋頭堡,準備以印度為核心,建立地區霸權,並為此制定了"大邊疆"政策。在英國的控制下,印度開始向東擴張領土。

1814年,英國以印度和尼泊爾的邊界糾紛為藉口,分別從印度的東、西、南三個方向向尼泊爾發起進攻。在強大的大英帝國面前,弱小的尼泊爾完全不是對手,於1816年3月4日籤訂了《薩高裡條約》,割讓特萊平原約1萬平方公裡土地給英屬印度。

這些土地幾乎佔據了尼泊爾三分之一的領土,如今已經全部併入印度的多個邦。面對領土不斷的被蠶食,它該何去何從?

02-壓制和反擊

在過去,尼泊爾對於印度的態度一向是比較軟弱的。

作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幾個國家之一,尼泊爾與印度的實力差距十分懸殊

據兩年前的數據統計,當時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為2.7萬億美元,尼泊爾的國內生產總值則為300億美元,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其次,尼泊爾至今工業水平極其不發達,只有農業和旅遊業可以勉強維持經濟。

再加上尼泊爾沒有出海口,在貿易上很大程度都要依賴印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便掌握了一個針對尼泊爾的殺手鐧,那就是"封鎖邊境"。一旦尼泊爾有什麼小動作,印度便會藉此敲打對方。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一旦經濟命脈被別人捏住,其他的東西自然也很難反抗,甚至連內政都可能被對方幹涉。尼泊爾身為一個主權國家,奈何"人窮志短",只能忍氣吞聲。

但如今尼泊爾卻突然覺醒,一反常態地開始了對印度的反抗。

當初,尼泊爾籤訂的《薩高利條約》中,印度和尼泊爾兩國邊界大部分並非硬性規定,而是以兩國交界處的馬哈卡利河劃分的。但馬哈卡利河有多個源頭支流,由於兩國雙方對源頭的認定有所不同,這就導致很多地區的歸屬權變得模糊不清。

譬如,位於尼泊爾的東北部的卡拉帕尼地區,是一片三角形高山區域,恰好夾在兩個源頭之間,是一片充滿爭議性的地區。雖然卡拉帕尼佔地只有75平方公裡,但卻因地處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南亞地區,印度的野心從來沒有減退過。印度幅員遼闊,同時經濟實力、軍事力量均十分發達,在獨立後的72年之內,印度幾乎將相鄰的小國全部收復,錫金、不丹、孟加拉國、斯裡蘭看和馬爾地夫,全都十分聽話。小小的彈丸之地尼泊爾,印度自然也不放在眼裡。

前年11月,印度發布新版政治地圖,將一直存在爭議的卡拉帕尼地區劃為印度國土。

地圖引起了尼泊爾國民的極大不滿,人們在加德滿都街頭舉行抗議,反對印度對尼泊爾國土的佔有。

但印度並未放在心上。去年5月8日,印度防長辛格通過視頻為印度內地至立普列克山口的一條道路進行剪彩。這件事在尼泊爾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這條路將會橫穿爭議地帶"卡拉帕尼"地區。

尼泊爾政府作出了行動,他們於5月18日發布了新版國家地圖,正式將卡拉帕尼等尼印爭議地區納入尼泊爾版圖。同時,尼泊爾十分強硬地派出軍隊進駐爭議地帶,還破天荒地向侵犯領土的印度人開槍,尼泊爾人的決心可見一斑。

印度終於意識到,尼泊爾不會再像過去那樣任人宰割。

03-不屈的小國

為何尼泊爾突然從一個"軟柿子"變得強硬起來了呢?綜合分析,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尼泊爾人骨子裡是十分勇猛不屈的,並且有著極強的戰鬥力。

尼泊爾的地理環境特殊,大部分都是丘陵地帶,有一半的土地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到處都是雪山、丘陵和森林,氣溫差異巨大。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尼泊爾人早就練就了強悍的意志。

早在十九世紀英國當初與尼泊爾打仗時,英國就領教了尼泊爾人的堅韌,本以為會很快結束戰局,沒想到尼泊爾人頑強抵抗,甚至創造出120人殲滅了2400英軍的輝煌戰績。有一位英國元帥曾感慨:"如果一個人說他不怕死,他要麼是在說謊,要麼就是廓爾喀人(尼泊爾人)。"

清朝時,尼泊爾人甚至還覬覦過的中國土地,雖然徹底失敗,但這麼一個小國卻想要入侵中國,可見其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因此,面對印度明目張胆的恃強凌弱,動不動就封鎖經濟、斷絕輸送能源等行為,尼泊爾人內心自然極度不滿,早已萌生過擺脫印度的念頭,只是礙於實力差距,只能悄悄地尋找著各種自立的方式。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尼泊爾提出過"和平區域倡議",變相地想要在地理位置上爭取更多的權益。同時,尼泊爾也在逐漸縮小對印度的貿易額度,避免依賴,同時也會從別的國家進口武器,尋求一切方式向印度抗爭。

第二,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尼泊爾內部政局發生了劇烈的變化。2008年,尼泊爾君主制被取消,正式成為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尼泊爾再次重新審時度勢,試著改變現有的狀態。對於尼泊爾來說,國家所在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天生就必須要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狀態。面對強勢的鄰居印度,如果不想徹底淪為附屬品,那就必須加以抗爭。但又不能徹底翻臉,因為那樣只會兩敗俱傷,甚至自己國家要承擔的風險更為巨大。

很明顯,尼泊爾需要印度,但是又不想被印度牽著鼻子走,這樣僵持的狀態如果不能從內部得到改善,那就只能積極尋求外部的幫助,與更多的合作夥伴建立貿易關係,從而多方面地平衡與印度的關係。

近年來,中國推進"新絲路"計劃,中尼鐵路的修建也在逐漸提上日程。如果建設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確定能減少尼泊爾對印度的依賴。

第三,而對於印度來說,吞併尼泊爾也並非最佳的選擇。

如今的世界格局,早已變得十分多元。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國與國之間的利益聯繫比過去都緊密,極有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印度高速發展的同時,自身國內問題也不少,民族衝突頻發,此時貿然對尼泊爾採取強硬政策,並不是什麼好的時機。

縱觀整體局勢,尼泊爾對於印度的依賴是客觀因素決定的,這一點幾乎不可能改變。在這樣的局勢下,如何去與其他的國家建交,減少對印度的依賴,就變得十分重要。

同時,有句老話叫做"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於尼泊爾來說,除了尋找外部援助,努力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硬氣"起來。

相關焦點

  • 尼泊爾想談領土問題卻遭無情拒絕,印度這是牛氣啥?
    兩國領土爭端始於1816年,尼泊爾受當時的英屬印度殖民當局侵略,在戰爭中慘敗,被迫與英國籤訂條約,割讓了大面積國土,約佔其當時國土面積的三成。在聖雄甘地將印度從英國手中獨立出來之後,印度人毫不猶豫地繼承了英國殖民當局在尼泊爾攫取的利益,兩國領土爭議就此開始,尼泊爾認為被割讓的土地是受英國侵略而迫不得已的讓步,既然殖民者已經被驅逐,尼泊爾應該收回自己的領土。
  • 尼泊爾和印度的爭端領土在哪裡?為何爭議?
    近期,印度表現的非常的活躍,尤其是在邊境領土方面,印度可以說是全面開火。這其中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中國和印度邊境地區衝突。第二、印度與尼泊爾的爭議領土衝突。印度和尼泊爾的爭議地區在尼泊爾的西北部地區,該地區位於中國和印度邊境之間,猶如一把楔子一樣插入中印邊境地區,將兩者分開。在印度和尼泊爾的具有爭議的地區分為三個部分:卡拉帕尼、裡普列克、林皮亞杜拉,三者相連,從尼泊爾領土延伸出去,面積達335平方公裡。
  • 尼泊爾國高調反擊,收復被印度侵佔領土
    印媒報導中所謂失蹤的第37、38號界標,系子虛烏有,從未豎立在該地區!印度媒體雖稱,上述新聞的依據,來源於尼泊爾國農業部的"報導"。但尼方農業部已澄清,該"報導"並不存在!即便有領土事件,也不屬於農業部的管轄範圍。
  • 尼泊爾不想成為錫金對印度反擊了,難道成為印度領土後很糟糕嗎?
    其實成為印度領土後,錫金日子過得並不算糟糕。只不過有些時候國家主權遠比過好日子更加重要。當時的印度得到了如日中天的蘇聯的支持,不僅將強鄰巴基斯坦打敗,其周邊的不丹、尼泊爾等國家也相繼收到了印度的進攻,在緩解了幾年戰爭帶來的壓力之後,印度也是終於將覬覦已久的錫金王國給吞併了。
  • 印度又和尼泊爾爆發領土爭端,尼泊爾會被印度吞併嗎
    我們知道,印度與鄰國巴基斯坦圍繞著領土爭端,長期保持著軍事對立和交火狀態,兩國隔三差五就會打上那麼一仗,而且這幾年,印度通過製造軍事衝突,侵佔了不少爭議領土。還個國家更是直接被印度吞掉,那就是錫金。1975年,印度軍隊解散了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軟禁錫金國王,徹底吞併了錫金。
  • 尼泊爾強勢回應印度,將尼印爭議領土納入本國版圖,印度會服軟?
    那麼,尼泊爾與印度為何會有卡拉帕尼領土爭端?以及尼泊爾為何敢對印度進行強力反擊?帶著這些問題,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一、尼泊爾與印度關於卡拉帕尼爭議的歷史尼泊爾與印度關於卡拉帕尼領土爭議由來已久,該地區位於尼泊爾、印度、中國三國交界地帶,面積約75平方公裡。
  • 尼泊爾為何敢於亮劍,收復被印度侵佔領土?印度會報復尼泊爾嗎?
    面對尼泊爾的無視,莫迪政府肯定要上演一番以大欺小,恃強凌弱,好好抖一抖印度的威風,給國內一個交代。不過我很好奇的是,印度人怎麼開著摩託車玩著雜耍,唱著歌,跳著舞翻越喜馬拉雅山的?尼泊爾的軍隊不是吃素的,面對印度馬戲團,哦不這太不嚴肅了,應該是相比於打仗,更擅長於馬戲表演的印度軍隊,主場作戰的尼泊爾軍隊並不佔太大的劣勢。
  • 尼泊爾導演拍攝紀錄片要求印度歸還1/3領土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長期以來,尼泊爾和鄰國印度存在著領土糾紛,這也成為兩國關係發展的一個障礙。日前,一部要求印度歸還領土的紀錄片在尼泊爾獲獎,使得尼印間的領土問題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據印度newkerala網站30日報導,尼泊爾導演最近Manoj Pundit 以「統一尼泊爾國民陣線」領導人Phanindra Nepal著作《大尼泊爾》為藍本,拍攝了一部100分鐘的紀錄片,要求印度歸還領土。這部紀錄片獲得了尼泊爾電影發展協會的「評論家推薦獎」。
  • 國防部長訪問尼泊爾,印度中國先後訪問尼泊爾,兩國關係何去何從
    近日,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於29日出訪尼泊爾,在中國訪問尼泊爾之前,印度就已經訪問的尼泊爾,印度表示訪問尼泊爾就是為了促進雙方合作外交關係。印度前腳剛走,中國後腳就到,可見中印兩國對於尼泊爾的重視,魏鳳和不僅僅會見了尼泊爾總統,還會見了尼泊爾國防部部長以及軍區總司令,從此次會面來看,中國是有意促進雙方的軍事交流。不過從細節分析,中國和尼泊爾的關係要強於印度和尼泊爾的關係,拿事實說話,尼泊爾寧可拒絕印度主導的軍事演習,也要參加中國四川的聯合軍演,由此可見,中尼的關係還是非常友好的。
  • 尼泊爾果斷反擊,奪回被印度侵佔領土,給各國上了一課
    另外,尼泊爾本就被印度侵佔了一部分領土,這一點一直讓他們無法接受。正是因為如此,這一次尼泊爾堅決亮劍果斷反擊,並且下定決心,誓要奪回被印度侵佔的領土,給各國上了一課。雙方已經不是第1次爆發衝突,早在5月17日,尼泊爾警方為了驅趕私自入境的印度人動用了空包彈,雖然沒有造成太大的人員傷亡,可是也證明了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激烈。
  • 了不起的尼泊爾!勇敢亮劍印度,增加25倍兵力奪回被印度侵佔領土
    根據國外的有關媒體報導,尼泊爾目前已經把卡拉帕尼,利姆比亞迪拉還有利普列克這幾個和印度存在爭議的地方劃入了尼泊爾的境內,原因則是最近的印度軍隊經常的進入尼泊爾的境內。所以尼泊爾也是強硬了一回,直接宣布將會不惜一切代價拿回這些土地。
  • 印度尼泊爾領土之爭白熱化,印媒腦洞大開扯上中國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劉建陽 王會聰】印度和尼泊爾關於兩國邊境卡拉帕尼地區的主權之爭近日白熱化。針對印度本月發布新版地圖將該地區劃為印度領土,尼泊爾總理奧利19日表示,尼泊爾政府不會向任何國家讓出一寸土地,並要求印度從卡拉帕尼地區撤軍。一些印度媒體則腦洞大開,懷疑「尼泊爾的喧嚷背後是中國和巴基斯坦」。
  • 改地圖、換名稱:印度與尼泊爾的百年歷史恩怨和領土爭議由來
    印度和鄰國爆發嚴重的邊境衝突,由於存在領土爭議已久,本次走火是積怨下的必然結果,兩國試圖通過外交渠道降溫,也讓廣袤的喜馬拉雅山區陷入不穩局面。或許是因為兩個大國以拳腳相向太吸睛,幾乎同時,山區另一邊的印度和尼泊爾,也正在地圖上展開領土之爭,卻乏人問津。
  • 1962年印度戰敗,撤退途中,侵佔了一塊尼泊爾領土
    尼泊爾是一個位於南亞地區的內陸山國,原本有三個鄰居,分別是中國,印度和錫金。但自從1971年,錫金被印度吞併,尼泊爾就只剩下中印兩個鄰國。我國位於尼泊爾北部,喜馬拉雅山脈是我國和尼泊爾的天然國界。印度位於尼泊爾的東部,西部和南部,在三個方向與尼泊爾接壤。
  • 發生領土爭端 尼泊爾禁止印度新聞頻道在尼播出
    尼泊爾有線電視運營商9日宣布,立即禁止除全印電視臺(Doordarshan)外的所有印度新聞頻道在尼落地播出。由此,依靠上述運營商提供電視信號的尼泊爾用戶將無法收看大部分印度新聞頻道的節目。尼泊爾麥克斯數位電視負責人夏爾馬表示,我們禁播這些印度新聞頻道的節目,是因為在近期尼印領土爭端發生後,他們不斷散播危害尼泊爾主權和尊嚴的新聞。針對一些印度媒體的此類報導,尼泊爾政府發言人卡蒂瓦達9日表示,我們敦促有關媒體不要破壞尼泊爾的主權和尊嚴。
  • 領土爭端再升級!尼泊爾發布新版全國行政地圖,印度拒絕承認
    尼泊爾發布新版地圖今年5月上旬,印度國防部長辛格突然宣布,為一條長約80公裡、連接印度內地至立普列克山口、經過卡拉帕尼的道路剪彩,引發了尼泊爾的強烈不滿和抗議,強硬表示印度的行為是「入侵」,並迅速於5月13日通過憲法修正案,20日對外公布新版全國行政地圖,進一步將卡拉帕尼等爭議性地區明確為尼泊爾領土
  • 爭議領土劃入新地圖,尼泊爾接著開閘放水,淹沒61座印度村莊
    爭議領土劃入新地圖!印度揚言採取反制,尼泊爾反擊讓莫迪坐不住了正當印度和南亞地區的多個國家鬧出矛盾之際,讓新德裡政府沒有料到的事情出現了。8月5日據印度媒體消息,本周時間,印度鄰國尼泊爾突然幹出了一件轟動事情,尼泊爾主動向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多個國家,寄送了已經修訂完畢的新版尼泊爾地圖,預計寄送的數量會有數千份,時間會在兩周內完成。此外,尼泊爾還在國內發行了數萬份新版尼泊爾地圖,地圖上的改動區域,主要是和印度爭議的領土有區分。
  • 傲慢的印度,又在尼泊爾碰了釘子
    該修正案旨在將包括該國西部卡拉帕尼、立普列克、林比亞杜拉三個地區在內的新版疆域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並在各類國家徽章中使用新的全國版圖。  當天傍晚的投票結果顯示,眾議院275名議員中,有258人投了贊成票,憲法第二修正案獲得通過。18日,該修正案在尼泊爾議會聯邦院獲得通過,將經尼泊爾總統班達裡籤署後正式生效。  這波操作之後,尼泊爾的領土面積將較原來增加335平方公裡。
  • 尼泊爾主流媒體就炒作「中國和尼泊爾存在領土爭議」的不實新聞...
    尼泊爾政府6月25日駁斥了關於中國和尼泊爾之間存在「領土爭議」的說法。尼泊爾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稱近期有新聞報導,說(中尼「領土爭議」問題)是基於尼泊爾農業和畜牧發展部的一份「報告」,但該報告是不存在的,相關內容也根本不屬於農業部的職權管轄範圍。
  • 領土爭端升級!尼泊爾將爭議地區納入新版國家地圖,印度拒絕承認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據《印度時報》14日報導,尼泊爾聯邦議會眾議院13日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將與印度存在領土爭議的卡拉帕尼等地區納入新版國家地圖。《印度時報》報導稱,尼泊爾眾議院275名議員中,258人對憲法修正案投了贊成票,而且沒有人投反對票。印度外交部隨後發表聲明表示,拒絕承認尼泊爾的新版地圖,稱其為「單方面行動」,「不是以歷史事實或證據為依據」。據悉,根據尼泊爾的新版地圖,該國的國土面積比舊版多出約335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