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是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的一個內陸國,總面積38394平方公裡。不丹的國名當地語言叫"竺域",意為"雷龍之地"。不丹的國歌是《神龍王國》,首都是廷布。不丹在歷史上是吐蕃一個部落,9世紀,不丹成為獨立部落。1772年,英國侵犯不丹。1865年11月,英國同不丹籤訂了《辛楚拉條約》,強迫不丹割讓包括噶倫堡在內的第斯泰河以東約2000平方公裡的地區。1907年建立不丹王國,烏顏·旺楚克成為世襲國王。1971年成為聯合國成員國。
有意思的是不丹的國旗很特別,黃色與紅色三角形方塊拼接而成,中間有一條三爪龍,其實不丹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不丹人非常喜歡中國的龍,認為龍是四靈之一,是吉祥的動物,掌管著雷雨,給人們帶來風調雨順。不丹在喜馬拉雅山山麓,打雷的時間很多,不丹人認為雷鳴是龍在叫,具有無窮的威力。所以,不丹人稱自己的國家為「龍國」,並把龍作為自己國旗的主要圖案。不丹國旗是一種龍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金黃色和桔紅色的兩個直角三角形組成,中間一條白色的飛龍,四個爪子各抓一顆白而亮的寶珠。金黃色象徵國王的權力和作用;桔紅色是僧侶長袍的顏色,象徵佛教的精神力量;龍象徵國家權力,又指這個國家的名字,因為不丹可譯為「神龍之國」。龍爪上握有白珠,象徵威力和聖潔。
不僅如此,不丹的國徽還是與龍有關,以兩條風格獨特的金龍為主體。兩條相向的巨龍前爪託著一束光明之火,巨龍周圍雷電霹靂。巨龍環抱由紅色霹靂組成的十字圖案。位於喜馬拉雅山谷地的不丹多雷電,崇拜神龍的不丹人認為雷電霹靂是神龍的嘯聲,來自蒼穹,令人敬畏。國徽上的雷電霹靂圖案同時還顯示喇嘛教僧侶的權威。國徽外圍是一條白色環帶,頂部用藏文寫著箴言「光榮的不丹是不可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