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復國,英美為其提供3塊地方,為何他們偏偏選定巴勒斯坦?

2021-01-20 騰訊網

每個人都應該仔細傾聽內心嚮往些什麼,然後用盡全力,追求此嚮往。——猶太人格言

眾所周知,猶太人是非常聰明的一個民族。人口只有1400萬人,卻獲得了全球22%的諾貝爾獎,獲獎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猶太族湧現出非常多的著名歷史人物,比如愛因斯坦、馬克思、弗洛伊德、諾依曼等。

在全球,沒有一個民族像猶太人一樣,流離失所近兩千年,不僅民族依然存在,富豪、科學家等精英還層出不窮。更沒有一個民族像猶太人一樣,具有強烈重新建國的決心,更厲害的是,他們居然還成功了,選擇了在巴勒斯坦建國,以色列由此誕生。

那麼問題來了,當初猶太人建國有很多選擇,為什麼最後卻選中了巴勒斯坦地區呢?

流浪兩千年的猶太民族

在距今1800多年前,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過著平淡的生活,但隨著一場戰爭的爆發,使得他們不得不離開故土,開始流散至世界各地。在猶太人漫長的民族遷移史中,他們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歐洲。

由於基督教在中世紀歐洲處於統治地位,所以當時流落到歐洲的猶太人遭受著一次又一次壓迫和殺戮。

19世紀末,沙皇俄國多次實施排猶運動,迫使猶太人產生了強烈的復國願望。特別是在後來的二戰中,受傷害最嚴重的就是猶太人,數以百萬的同胞被德軍殺害。

1947年,經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美蘇為主導的世界格局形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事宜被英國提交至聯合國處理,此舉遭到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然而因為政治需要,該事宜最終得到了以美英為代表的多數國家贊成。

1948年5月,猶太人宣布在巴勒斯坦地區成立以色列國。這個消息一出,頓時轟動一時。因為信仰、文化和歷史的原因,敘利亞、伊拉克、埃及等阿拉伯國家一同向以色列宣戰,於是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了。此戰歷經15個月,最終以色列獲勝,大量阿拉伯人被趕出家園。

第一次中東戰爭激發了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以及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之間的矛盾,此後的半個世紀,中東爆發了多次戰爭,但戰爭打得越厲害,猶太人的軍事力量發展越好。

現在的以色列軍事實力甚至可以躋身世界前十。其實猶太人在建國時,巴勒斯坦地區並不是他們的唯一選擇,英美還提供了三個地方讓他們選擇,但都被拒絕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英美提供三個地方復國

前文提到,19世紀末,猶太人的復國運動就開始了,當時被稱作錫安主義。猶太人知道,如果想復國,就必須得到世界強國英國和美國的支持,而猶太人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沒錯,就是財富和能力。所以英國和美國願意支持猶太人復國,看中的就是他們這一點。

當時猶太人復國運動的領袖是西奧多·赫茨爾,他首先找到美國,美國綜合考慮之下,提出把南美洲巴塔哥尼亞地區給猶太人建國,當時的巴塔哥尼亞還沒有被任何國家掌控。

但赫茨爾發現,巴塔哥尼亞地區距離南極太近,氣候不適合猶太人居住,於是拒絕了。

英國於是向郝茨爾推薦了自己的殖民地西奈半島,這個地方離巴勒斯坦地區很近,緊挨著蘇伊士運河,可以說比較貼合猶太人的要求。

然而這個地區大部分都是沙漠,沒有足夠的水源,猶太人很難在這裡長期居住,考慮再三後,他們只好忍痛放棄。

英國見此又給赫茨爾推薦了非洲烏幹達地區,但猶太人考察後,依然覺得這裡不合適生存,於是又拒絕了。最後,猶太人對以往的故鄉一直念念不忘,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以色列國。

猶太人為何選巴勒斯坦

猶太人選擇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除了那裡是他們的故鄉,也存在著一些其他因素。

首先,猶太人在沒有遭到德國人和歐洲人迫害之前,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和產業,如果要建國,這些財富就要貢獻出來,投入到新國家的建設當中,一部分猶太人不捨得多年積累的財富,所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積極。

其次,普通的思鄉之情並不足以支持猶太人建國,他們之所以對這片土地那麼執著,主要還是受到了宗教的影響。

猶太人信奉的是猶太教,不管他們在流浪之路上如何顛沛流離,對於自己的信仰從未改變過,而聖城耶路撒冷就是能令他們心底平靜的源泉。

正是在這種執著下,猶太人對於聖城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區念念不忘,總是想距離聖城更近一些。

最後是地理因素,巴勒斯坦本身處於阿拉伯世界中心,距離歐洲世界也不遠。猶太人要想在阿拉伯人的世界站穩腳跟,就離不開歐美國家的支持。

從英美大國的角度來看,猶太人在他們的扶持下,在巴勒斯坦建國,就相當於在中東地區插入一根釘子,對未來中東戰略有很大幫助。由此可見,猶太人選擇在巴勒斯坦建國,是各方願景一致的結果。

結語

縱觀猶太人復國的過程,是一個既意外也不意外的結果,也是一個既有選擇同時也沒有選擇的結果。建國過程可謂艱難無比,曲折離奇,但他們建國後導致中東長期動亂,傷害了無數無辜的平民百姓,也是令人十分痛心。

但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又不得不佩服猶太人的眼光和遠見,他們不僅有智慧,還是一個擅長創造奇蹟的民族。

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後,不僅在敵國林立的中東地區上站穩了腳跟,本國軍力和經濟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美國的願望也如期實現,以色列將沙特、阿聯、卡達、約旦、埃及等多國變為了自己的盟友,完成了美元與石油的掛鈎。

歷史總是如此,無法改變,各國都有自己心中的「小九九」,為了利益之爭,不得不犧牲很多。但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和平就是最大的幸福。想想中東地區的動亂,對比我們國家現在的太平盛世,心中只有「珍惜」二字。

相關焦點

  • 猶太人建國以色列,除了巴勒斯坦還有哪些候選地區?
    1948年5月14日,屬於猶太人的國家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正式成立。這裡雖是猶太人的祖居之地,不過在猶太人復國前,候選的地方,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亞洲……早在上世紀初,猶太人就想復國,但地址一直沒選好。
  • 猶太人有很多選擇的建國之地,為什麼最終選在了巴勒斯坦?
    當初,可供猶太人建國的地方有多處,比如中東地區的西奈半島、非洲的烏幹達、馬達加斯加島、南美的巴塔哥尼亞地區、我國的東北、雲南,還有就是巴勒斯坦。那麼猶太人為何最終選擇了巴勒斯坦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一、西奈半島 西奈半島是英國人的殖民地,這裡離猶太人的「應許之地」巴勒斯坦非常近,而且西奈半島面積6萬多平方公裡,足夠猶太人建國之用。
  • 二戰後猶太人建國以色列,候選地區除了巴勒斯坦還有哪裡?
    1948年5月14日,屬於猶太人的國家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正式成立。這裡雖是猶太人的祖居之地,不過在猶太人復國前,候選的地方,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亞洲等地。早在上世紀初,猶太人就想復國,但地址一直沒選好。
  • 猶太人失國兩千年,流散到各地後,為什麼卻還能重新復國
    巴勒斯坦地區成立了兩個國家,一個是由猶太人組成的以色列,另一個是由阿拉伯人組成的巴勒斯坦。 以色列的成立,標誌著漂泊了兩千多年的猶太人,終於得到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 那麼,猶太人為何能在滅國2000多年後,卻還能重新復國呢?
  • 猶太人有四個區域可供建國,為何選擇了巴勒斯坦?
    二戰結束後,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空前高漲,並且得到了一些大國的支持,使得猶太人復國有了可能。但是早在公元1世紀,猶太王國就已經徹底滅亡,到二戰結束,時間已經過去將近兩千年,這些猶太人要去哪裡復國呢?其實原本有四個熱門的建國地點,可以供猶太人選擇。第一個,巴勒斯坦地區。這塊土地位於地中海東岸,面積2.7萬平方公裡,屬於亞、非、歐三大洲的交通樞紐,戰略意義極其重要。
  • 猶太人來到巴勒斯坦,僅僅是為了將貧窮的阿拉伯農民驅離土地
    巴勒斯坦發生的事情開始在更遠的地方產生迴響。而猶太民族基金會是1901年巴塞爾舉行的第五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上在赫茨爾的支持下成立的。阿薩利聲稱,猶太人來到巴勒斯坦,「僅僅是為了將貧窮的阿拉伯農民驅離土地,建立他們自己的政府」。在一封呈給伊斯坦堡的蘇丹的請願書中,購地者被稱為Zionist(猶太復國主義者)——這是這個術語在該語境中最早的記錄之一。
  • 中國曾好心收留猶太人,他們卻計劃在東北建國,誰給他們出的主意
    為了復國流浪千年完成理想了不起!但是我中華民族同樣優秀而且還有恩於他,所謂英雄惜英雄。日俄戰爭之前,猶太人在俄境內被屠殺,因此不少猶太人從邊境溜進東北。中國就好心收留他們,讓他們在東北開醫院、學校和銀行等。
  • 明明有好幾處選擇,為什麼猶太人都不要,執意要在巴勒斯坦建國
    而以色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值得一說的是,可供猶太人建國的地區其實非常之多,但他們卻偏偏選擇了戰亂不斷的巴勒斯坦地區,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先來看看猶太人建國的備選地區有哪些。
  • 猶太人為什麼一定要在巴勒斯坦建國?
    01、猶太人與巴勒斯坦的前史巴勒斯坦古稱迦南(Canaan),包括現在的以色列、約旦、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在《聖經·舊約》中,迦南意為「應許之地」。猶太人的祖先,是閃米特族的一支,和阿拉伯人同源。公元前20世紀前後,他們來到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 猶太人為什麼在世界各地漂泊近兩千年後又回到故土復國
    在這樣一種形勢下猶太復國主義思潮開始興起。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舉行的第一次世界錫安主義組織大會把猶太人復國的目的地定在以色列故國即巴勒斯坦地區。隨後猶太復國主義勢力向英、德、法、美等大國尋求支持,一時間歐美主要大國相繼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猶太人的政治組織。
  • 他以一個發明幫猶太人復國,被稱為「以色列之父」,成第一任總統
    但獨特的文化、信仰和品性使他們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質,並憑藉其超強的學習能力、經商技巧,成為流散之地知識界和商界的精英,聚集起巨額財富。然而沒有祖國的猶太人「財大」卻不能「氣粗」,在歐洲廣受歧視和排擠。其中沙俄在欺負猶太人方面,一直「勇冠歐洲」。
  • 歷史今日:猶太人建國除了希特勒的功勞還有復國主義這幫恐怖分子
    英國為了答謝猶太人的貢獻,為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盡力鋪路。(當然真實的目的是不想讓中東成為阿拉伯人鐵桶一塊的天下)至此,「以色列復國運行」正式開始了。但由於當時大部分猶太人已經適應了歐洲的生活不願回去貧瘠的巴勒斯坦,據統計,1920年至1929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才增加6萬人,只佔巴勒斯坦總人口(75.2萬)的8%左右,這麼一點人數,怎能滿足以色列成為一國的心願?
  • 被滅千年的猶太人怎麼突然跑到巴勒斯坦去建國了
    最近二十年,中東地區的麻煩主要來自宗教極端分子,但在上個世紀後半段,中東鬧得最兇的是巴勒斯坦地區,說白了就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被滅國2000多年的猶太人,怎麼就突然鼓起勇氣跑回巴勒斯坦要求復國?隨後,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又是怎麼打起來的?
  • 為爭奪巴勒斯坦,巴以衝突不斷,到底巴勒斯坦的土地屬於哪一方
    、亞洲和非洲之間,其戰略地理位置十分突出,這也就註定了這塊地區不會平靜。最早在巴勒斯坦地區繁衍生息的是古希伯來人,他們是猶太族的祖先。隨著文明發展,猶太族在巴勒斯坦地區形成,並在封建時代建立自己的王國。 不過猶太人在經歷了上千年的繁衍後,戰爭和分離的災難降臨。由於其他帝國的入侵,猶太人的王國滅亡,此後被巴比倫帝國、波斯帝國、希臘、羅馬帝國佔領。
  • 猶太人他們那兩千年來從未斷絕的復國夢
    一般認為這是一個偶然的標記,但也有人認為這個標記是為了感謝海姆·所羅門(Haym Solomon)為美國獨立戰爭所提供的慷慨資助加入的,有人甚至認為所羅門本人設計了這個國徽。猶太人標誌「大衛王之星」也是六角形。
  • 解讀以色列系列:以色列的復國曆程-1-那些猶太復國運動的先驅們
    但是猶太人竟然成功了。 第三,猶太人成功的內在邏輯,在於猶太人信奉的猶太教,數千年的堅持和傳承,讓這個民族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四,猶太民族屢次遭受的劫難,造成了他們的痛苦和離散失去家園,但也因此而促成了他們的強烈的復國願望,他們的苦難經歷和復國願望贏得了其他民族的同情,是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 以色列遊記(二)以色列的復國之路
    公元前13世紀末,巴勒斯坦來了希伯萊人,也就是猶太人,先後建立希伯萊王國與以色列王國。此後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及羅馬人佔領。經過三次大起義失敗後,猶太人幾乎全部離開巴勒斯坦。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戰勝羅馬帝國後,不斷遷入巴勒斯坦。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各地的猶太人大批湧入巴勒斯坦。
  • 以色列佔了巴勒斯坦土地,為何近年來周邊國家不願幫巴勒斯坦了
    在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經在這裡居住過,公元前20世紀,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率先定居,成為這個地區最早的居民。到了公元13世紀,希伯來人來到了這裡,並在這裡先後建立了希伯來王國和以色列王國。此後這裡又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羅馬人統治,猶太人在進行了三次起義之後,全部離開了巴勒斯坦地區,開始了他們千年的漂泊生活。
  • 猶太人曾有機會在東北建國,為何最終卻在巴勒斯坦紮根,原來如此
    但多數人對於猶太族的認知和了解幾乎都來源於世界第二次大戰期間,由於希特勒認為最至高無上的血統,日耳曼人才是最為珍貴的,他們認為猶太人的血液是低俗的,因此將猶太民族趕盡殺絕。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六百萬猶太人死於納粹黨手中。世界第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猶太人也終於迎來了新生。但他們的民族受到重創。一時之間想重新站起來,難度也極大,猶太族迫切希望能找到一處遮風擋雨之地,建立自己的政權。
  • 猶太人曾有機會在中國東北建國,為何最終卻在巴勒斯坦紮根,原來如此
    但多數人對於猶太族的認知和了解幾乎都來源於世界第二次大戰期間,由於希特勒認為最至高無上的血統,日耳曼人才是最為珍貴的,他們認為猶太人的血液是低俗的,因此將猶太民族趕盡殺絕。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六百萬猶太人死於納粹黨手中。 世界第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猶太人也終於迎來了新生。但他們的民族受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