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當下,全球經濟正處於逐漸放緩的時期,如歐洲經濟低迷,美國經濟下滑,就連一度超越中國成為全球增速第一的印度也遭遇了「滑鐵盧」等等。然而,縱觀全球,東南亞地區經濟卻意外實現高速增長,成為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的「一股清流」;其中,作為東南亞經濟領頭羊的越南自然備受全球矚目。
隨著越南經濟的快速發展,如今越南已陸續加入了三大自由貿易區,這將有助於越南的加工製造業、科技業等全速發展,令其成為亞洲經濟體系崛起的一顆新星。不過,前進的路上不會一帆風順,目前,越南經濟崛起之路也存在不少障礙。而現階段,越南經濟發展正面臨兩大問題。
1、越南經濟快速崛起的兩大原因
在東南亞國家中,越南是經濟增速最高的經濟體。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8年越南GDP增速達到了7.08%,創下了2008年以來的新高,更是一舉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越南經濟卻逆勢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今年上半年越南經濟增速依然達到了6.7%;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第三季度,越南的經濟增速更是達到了7.3%,再創歷史新高。而綜合來看,越南本輪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1)外商投資帶動越南出口貿易
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越南,海岸線較長,擁有許多天然的優良港灣,海運便利,從地理條件上來說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南致力於改善國內經濟,大力吸引外商投資,加上勞動力、土地成本較低,在錯綜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下,已然成為了外資市場中冉冉升起的明星。
據越南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外商對越南投資總額達3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25億元),同比增長3.1%。去年,外資對越南的投資也超過300億美元。在投資越南的外資來源國中,日本還評價越南為中長期最具潛力的投資目的地。而越南是出口導向型經濟,依靠吸引外資在當地建廠生產出口產品,大力發展外貿行業,從而帶動越南經濟的發展。
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越南的外貿總額為4737.3億美元,其中出口為2414.2億美元,同比增長7.8%。越南方面預計,2019年越南外貿總額有望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數字相當於去年GDP的2倍。因此,不可否認的是外資及外向型經濟是越南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2)越南積極融入國際經濟體系
隨著越南經濟的快速發展,謀求加入區域性自貿組織的願望更加迫切,而目前越南已經加入了三大自由貿易區,業內人士表示這將對提升越南經濟發展速度及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一,越南加入了CPTTP。該自貿區有5個發達國家,這對於越南的進出口貿易發展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這意味越南的出口商品將打開更多「高大上」的國際市場。
其二,越南與歐盟籤署了自貿協定。據協定,雙方同意將逐漸縮減貨物貿易中的「額外費用」,直到最後消除99%的「進口費用」。
其三,越南是RCEP自貿區發起國之一。儘管印度已經正式宣布不加入RCEP,不過RCEP的主要國家已順利完成商談,並宣布2020年在越南籤署世界最大的貿易協議。一旦RCEP自貿區順利成立,這將對各國的經濟和外貿發展帶來切實的好處,而備受世界矚目的越南自然首當其衝。
因此,亞洲開發銀行儘管下調了對亞洲發展中國家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的預期,但仍然將2019年和2020年越南經濟增長預測值分別從6.8%和6.7%提升至6.9%和6.8%。
2、越南經濟發展面臨的兩大阻礙
前進的路上不會一帆風順,目前越南經濟崛起之路也存在不少障礙。上文提及外商投資是帶動越南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源,然而,現階段越南吸引外商投資還存在兩個明顯的短板:
(1)外商在越南投資成本日益高漲
雖說,越南年輕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越南有近1億的人口紅利,而且越南35歲以下的人口就佔到了70%;但是,隨著大量的外資企業湧入越南市場之後發現,這塊大家口中的香餑餑,似乎並非如同大眾想像中那樣美好。據統計,和2014年同期相比,2019年1至6月,越南平均工資增長了50%以上,目前越南工人平均月薪至少300美元(約合2117.9元人民幣)。
加之,隨著越南和一系列工業化國家籤署自貿協定,有組織的罷工與日俱增。此前著名鞋業品牌「寶成」便曾抱怨,「7年5次罷工,工資增長17倍」。此外,越南的勞動力存在多而不精的問題。數據顯示,越南全國近77%的勞動者(超過4300萬人)缺乏專門技術水準,持有文憑的勞工人數比率是23.5%,在全球138個國家中,越南勞動力市場效率排在第63位,而中國排在第39位。
除了勞動力成本上漲之外,由於大量外資企業進駐越南,不少投資者開始介入越南「炒地皮」,使得曾作為越南最關鍵之一的土地和廠房價格優勢也逐漸減弱。據了解,位於胡志明市周邊省份的多個工業園區,地租已經從2015年的每畝30美元(約合211.8元人民幣)上漲到了目前的100美元(約合705.9元人民幣)。
而人工飛漲、地價猛增等問題讓初來乍到的企業們猝不及防,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在當地建廠投產的優勢逐漸下滑,紛紛開始調整企業在當地的擴產計劃,有的甚至直接轉往斯裡蘭卡、柬埔寨等地。
(2)越南的基礎設施嚴重拖後腿
除了投資成本飛漲之外,「勸退」外資企業進駐越南的另一個關鍵問題在於,現階段,越南基礎設施較為落後。
此前越南工貿部曾表示,越南國內電力需求將於2021年超出供給,電力缺口將達到66億千瓦·時(kWh),到2023年前電力缺口將進一步擴大至150億千瓦·時(kWh),等同於屆時全國電力需求的5%。這意味什麼?由於越南電力不足,供給缺口大,將會經常性出現停電的事故,影響正常的生活及生產活動。
更令外商擔憂的是,目前越南的公路只有20%鋪設了路面,主要鐵路幹線還是法國佔領時代遺留下來的,運輸道路欠開發,道路狹窄,居民密集,堵塞嚴重。從越南胡志明市到河內,鐵路裡程1726公裡,特快列車要跑34小時;而從北京到上海,1318公裡的裡程高鐵僅需4.5小時。
而一度被炒得火熱的越南「南北高鐵」,早在2000年就提出,原本力爭2014年開工,2035年全線開通。實際上,幾經波折,該項目至今仍停留在圖紙和模型上,甚至,規劃名稱也悄然變成了「2045高鐵規劃」。此外,越南的最大港口胡志明海港和蓋梅港僅在全球排名第25及第50。反觀,中國擁有全球10大最繁忙港口中的7個以及日新月異的鐵路、公路網絡。
3、未來越南經濟能否持續騰飛?
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但是基建是一個覆蓋海陸空的完整體系,包括橋梁、鐵路、貨運碼頭、貨櫃裝載和工業園區等等,綿延數萬公裡、不斷磨損、不斷需要維護的經濟的大動脈,就像人體的血管一樣,原材料、零件、產品以及勞動力源源不絕地在管道中循環,進而建立穩定高效的供應鏈,而這些都是越南的薄弱環節。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越南人均電力消耗、公路裡程、港口吞吐量差不多相當於中國2003-2004年的水平,相比於人均GDP要再落後3-5年;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積極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基建投資佔GDP比重從15%提升到20%以上,高速公路、高鐵、港口、航空等基礎設施大幅改善,這些都為中國經濟騰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礎和支持。相比之下,2018年越南基礎設施投資佔GDP比重僅為7.9%,仍然相對較低。
不過越南已經意識到自身經濟發展的局限,近兩年也提出了基建改造計劃,例如《關於調整越南2020年至2050鐵路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決定在2020年後發展高速鐵路;《到2020年及遠景2030年的越南高速公路網的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將建成高速公路2703公裡,佔全國高速公路網總長度的42.1%。
而未來,越南能否順利集中投入、快速執行,大力改善基礎設施以拉動經濟的騰飛,還有待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