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被譽為「世界工廠」,因為中國有著完整的製造體系,能夠適應低端、中端、高端需求。其次,中國勞動力成本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並且中國人不僅具有吃苦耐勞的品質,而且整體的素質高,工作效率也很高。
除此之外,中國有著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能夠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還有一點,中國企業在世界五百強中的佔比也越來越高,對全球產業鏈有影響力的特大企業將會越來越多,同時,創造能力不斷提高。
然而,隨著大批外企「東南飛」,工業遷徙正在上演,不少人力密集型製造業正轉移到泰國、印度、柬埔寨,以及越南。尤其是越南受到歡迎之後,導致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也受到挑戰。
如今,再提起越南,「越南製造」已經成為了其不可忽視的一個關鍵詞,有大量的外資正在流入越南。
據越南計劃與投資部外國投資局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20日,越南吸引外資投資創下十年來新高,2019年外資投資總額達380.2億美元,同比增長7.2%。共有125個國家和地區對越南進行投資。
早在前幾年,運動巨頭品牌耐克,就已經將工廠搬到越南,另外,全球智慧型手機巨頭三星公司也在越南設廠了,此外,還有其他的製造業企業,也有類似的決定。在此情況之下,越南不再只是生產衣服鞋帽,已經逐漸成為了世界電子生產車間。
當越來越多的外企選擇越南,不禁有人想問,「世界工廠」會易主嗎?越南會取代中國,成為新「世界工廠」嗎?而越南之所以成為外企「寵兒」,最主要原因還是工資低廉。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越南2012年平均月工資為380萬越南盾,約合181美元。2015年,越南再次提高最低工資水平,但上調後仍不足中國最低工資的一半。工人的工資低,能夠讓去越南建廠的外企,節約一定的支出成本。
不過,雖說,越南吸引外資創新高,同時,勞動力工資方面具有優勢,但是,想要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也還有一段路要走,因為越南還面臨這些問題。首先,越南的「自配套能力」薄弱,無法滿足一些製造業企業多元化的需求,具有短板。
另外,越南製造業中最有競爭力的仍然是小規模企業,如此一來,無法滿足高產能需求。同時,越南的基礎設施也是一大詬病,運輸、水電供應都處於瓶頸狀態,而這樣也會給企業生產製造的時候,帶來一定的阻礙。
這些年,越南受到外企的青睞,但是,自身也有不足,從而導致「拖後腿」,所以,越南要邁向「下一個製造業大國」,可能並非是那麼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