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我市民生工程建設綜述

2020-12-17 鳳凰網

原標題:淮北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我市民生工程建設綜述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民生改善之路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繼續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逐步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明顯增強,淮北的民生工程工作也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逐年擴面提標,民生工程由託底保障向提升改善延伸

大街小巷、田野阡陌,淮北處處可見民生工程的「身影」,時時聽到人民群眾心聲。

相山區相南街道辦事處,相陽社區棚戶區二期改造項目第一階段籤約首戰告捷,截至8月24日,累計實現籤約127戶,騰空交房66戶,拆除60戶。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的王文英大媽忙著收拾東西準備搬家,「棚改政策好啊,我們也能住上新樓房了!」

濉溪縣百善鎮,今年22歲的王長浩在家門口的教學點參加就業培訓及考試,並拿到了農產品電商人才的資格證,「我一直想辦個村淘,解決周邊鄉親的買難賣難問題,培訓後心裡有底了。」截至8月底,今年濉溪縣已開班培訓農產品電商人才80名,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90名,專業服務職業農民100名。

烈山區古饒鎮,谷饒街至蔡橋南全長14.174米的加寬村道是今年新修的,也是村莊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路。「之前的老路窄得很,坑坑窪窪,下雨天根本沒法走。」村民李暢說,新路成為村民的出行坦途。

杜集區段園鎮,投入180多萬元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當地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日間託養服務。這種「白天入託接受照顧和參與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很受當地群眾認可。老人們在這裡下棋打牌、練習書畫、借閱圖書,有特殊需要的,還可以享受保健康復、精神慰藉、心理疏導、緊急援助等服務。「十二五」期間,我市就建成社會養老服務機構9044張床位。

一件件民生實事勾勒出群眾最喜聞樂見的「幸福淮北」模樣。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交織中流淌,「民生」二字的分量,正變得越來越重。

據市民生辦負責人介紹,我市民生工程逐年擴面提標,尤其是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民生工程由託底保障向提升改善延伸。據市民生辦統計數據,民生工程由當初的12項增加到2015年的34項,累計實施由「十一五」的34項增加到「十二五」的45項。

民生工程內容也從主要解決群眾「上學難、看病難、生活難」,逐步擴展到教育文化、勞動就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住房保障、農村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涵蓋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重要方面。

與此同時,我市民生項目和民生資金進一步向「三農」領域和弱勢群體傾斜。民生工程涉農項目資金投入由2011年的10.1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8.7億元,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提升了農民生活品質,推進了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的格局加速形成。

堅持民生情懷,財政用於民生支出一年比一年多

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基於這一理念,市委、市政府察民情、恤民意、重民生、解民憂,把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作為工作目標,不斷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保障水平,拓展保障範圍,做大做好「民生蛋糕」,財政用於民生支出一年比一年多。

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投入民生工程資金121.5億元,是「十一五」28.5億元的4.2倍,年投入由2011年的18.4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32.5億元,年均增長15.2%。全市人均受益由「十一五」期間的1297元,增加到「十二五」期間的5522元,增長3.2倍,有力推進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了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眾所周知,隨著宏觀經濟下行、煤炭價格持續下跌,我市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財政收入不理想。但是,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民生支出作為重中之重,優先保證各項民生工程配套資金全面到位。與此同時,先後出臺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民生工程等多項激勵措施,引導社會、企業和個人投入民生工程,加快形成了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多元籌資機制。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市委、市政府突出群眾所想所盼,健全完善了義務教育、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住房保障、社會救助等制度體系。計生獎扶、貧困殘疾人救助、城鄉醫療救助等項目逐步擴大受益面;農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由1200元提高到5400元和2400元,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由120元提高到380元,全市實現了最低生活保障、義務教育、醫療保險和合作醫療、困難群眾救助、養老保險「五個城鄉全覆蓋」,進一步提升了社會保障水平。

每項民生工程實施好壞、效果如何,還要以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我市完善嚴格透明的績效評價機制,建立人大政協民生工程巡視工作機制,積極開展第三方評價,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民生工程審計項目,實施民生工程特邀監督員制度,認真聽取、收集反饋的意見建議,形成了推動民生工程實施的整體合力。

為了讓民生資金髮揮更大效應,我市不斷健全規範長效的項目管理機制。「十二五」期間,各級各部門不斷加大項目管養投入力度,累計投入管養資金2.2億元。明晰產權歸屬,逐年擴大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管養,全面推進民生工程信息網上公示和信息化建設,加強動態監督和日常監督、推動民生工程工作公開化、透明化。

目前,全市40%的鄉鎮街道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7家農村敬老院實行了公辦民營、16所民辦養老機構實行以醫養老服務模式,多個水廠引入自來水公司管理。

切中所思所盼,用心繪就美麗和諧的民生畫卷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一項民生工程就是一片陽光。

堅實的資金保障下,我市切中百姓所思所盼,著力解決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問題,用心為220多萬淮北人描繪出一幅美麗和諧的民生畫卷。

學有所教基本實現。實施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惠及全市20多萬城鄉學生,基本實現免費義務教育;落實各項助學政策,幫助18萬人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從義務教育,到高中(中職)、高等教育各層次學業;建成鄉鎮公辦幼兒園27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243個,將學前教育、留守兒童管理納入保障範圍;完成38.2萬平方米校舍安全工程,辦學條件大大改善;為4.5萬餘名學生發放資助職業教育資金4500餘萬元。

勞有所得穩步推進。對農民、進城務工人員、未就業畢業生等進行培訓,提高了就業能力和就業層次。就業技能培訓人數達到5.4萬人,培訓後就業率達到82.3%,新型農民培訓人數達到4.3萬人,接受培訓農民人均增收800多元。開發公益性崗位2201個,提供就業見習崗位1000餘個,安排就業見習人員2283人,穩定提供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540個。

病有所醫長足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33萬人,參合率109.3%。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0萬人,參續保率97%。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年補償2000萬元。實施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等項目,促進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大城鄉醫療救助力度,累計救助60萬人次,支出醫療救助資金1.45億元。開展免費婚檢17萬例,發放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7.5萬人,國家擴大免疫計劃的各類規劃疫苗接種率達90%以上。實行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補助,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實行網上集中招標採購藥品,以零差率銷售。為1301人次愛滋病患者報銷救治費用536.31萬元,為1104人次結核病患者報銷救治費用88.47萬元。加快城鄉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實現每個鄉鎮有衛生院、街道有服務中心、村有衛生室的目標。救助1.5萬名貧困重度殘疾人,年發放資金1056萬元。

老有所養保障有力。全市5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為22萬名60周歲以上老人按月發放養老金。農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5400元和2400元,保障老人達6600餘人;新增農村敬老院床位2050張。確認計生獎扶對象1400人,年發放資金140萬元。

住有所居明顯改善。建成廉租房、公租房、棚戶區改造4.3萬套,保障性住房覆蓋面提高到14.8%;完成5495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提升。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差標準提高到2520元,保障人數增加到3.1萬人,年發放資金7000多萬元;完成農村危橋改造93座,除險加固病險水庫2座,完成18個鄉鎮清潔工程、解決4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覆蓋鄉鎮、村的155個廣播電視村村通、305個農家書屋以及4個鄉鎮文化站建設任務,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銷售新家電56.5萬臺,投入資金1.8億元、完成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1312個。全市5個圖書館、5個文化館、5個博物館、1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部實行免費開放。美好鄉村財政獎補6億元、完成47個中心村建設。通過實施塘壩清淤擴挖、小型泵站更新改造等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排澇抗旱能力,改進農業生產條件。努力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為農戶提供風險保障。落實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政策,豐富群眾業餘文化生活。

相關焦點

  • 淮北市部署下一步民生工程建設重點工作
    據市民生辦消息,淮北市正在積極探索民生工程領域政府購買服務辦法,創新民生工程實施方式,進一步提高民生工程績效,力爭10月底前制定出臺建後管養政府購買服務具體辦法。8月1日全省民生工程推進會議之後,淮北市認真領會、落實會議精神,全面部署下一步民生工程建設重點工作,進一步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 淮北市紮實推進民生工程建設
    「十二五」期間,淮北市就建成社會養老服務機構9044張床位;農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由1200元提高到5400元和2400元。  民生所在,政之所行。一件件民生實事勾勒出群眾最喜聞樂見的幸福淮北模樣。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交織中流淌,「民生鑰匙」開啟了「幸福之門」。
  • 淮北市2016年民生工程建設任務確定
    中安在線訊 據淮北新聞網報導,淮北市2016年民生工程建設任務正式確定,實施的34項民生工程中,省定33項、淮北市自定1項(資助職業技能教育)。  據了解,今年的民生工程將按照「以人為本、統籌兼顧、量力而行、雪中送炭、突出績效、共建共享」的原則,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補齊短板,同時在重視程度上再提高、組織領導上再加強、推進力度上再加大,力爭繼續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 淮北市民生工程中工程類項目全部提前完工
    截至11月底,淮北市民生工程中的農村五保供養及敬老院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公路危橋加固改造、「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9個工程類項目全部提前完工。
  • 淮北市房管局服務百姓安居建設民生房管
    原標題:淮北市房管局服務百姓安居建設民生房管 今年以來,淮北市房管局銳意進取闖出新路,深化改革開創新篇,通過全力以赴打贏棚改攻堅戰,切實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加快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及時出臺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的「淮十六條」,打造服務型房管隊伍等措施,
  • 校第七次黨代會連續報導之十二:校第七次黨代會隆重開幕
    7月13日上午9時,舜耕會堂氣氛莊重熱烈,校第七次黨代會在此隆重開幕。開幕式現場    在我校第七次黨代會召開之際,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省煤田地質局、淮南礦業集團等45家兄弟高校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向學校發來賀電、賀信。
  • 淮北市及早謀劃今年民生工程工作
    據市民生辦消息,今年淮北市將繼續創新民生工程投入方式,在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的同時,對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民生工程項目,通過PPP模式、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1月9日,市民生辦召開會議,及早謀劃2015年全市民生工程工作,牢牢把握民生工程實施主動權。
  • 淮北市紮實開展民生工程「回頭看」活動
    中安在線訊據 淮北新聞網報導,淮北市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部署,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目標任務、項目進度、政策落實和工作實施,迅速啟動全市民生工程「回頭看」活動並取得初步成效。  對照省、市籤訂的民生工程建設目標任務,淮北市認真梳理了縣區及相關部門目標任務不一致、不清晰等問題。
  • 淮北市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民生工程年度目標任務
    原標題:淮北市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民生工程年度目標任務淮北新聞網訊記者日前從市房管局獲悉,今年我市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民生工程項目已經全部完工,進一步改善了老舊小區居民生活質量,優化了城區人居環境。
  • 今年淮北市實施33項民生工程,新增6項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淮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獲悉,日前,淮北市政府發布通知,2019年淮北市繼續實施33項民生工程。跟上年度相比,今年的民生工程「菜單」新增6項,調整1項,合併2項,退出5項,繼續實施25項。
  • 今年淮北市送出34項民生工程「大禮包」
    中安在線訊 據淮北新聞網報導,據市民生辦消息,今年淮北市持續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根據省政府統一決策部署和淮北實際情況,繼續實施34項民生工程,其中省定項目33項、淮北市自定項目1項。
  • 淮北市公共文化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2013年10月30日 09:59  稿源:中安在線     淮北晨刊報導,記者昨日從淮北市民生辦獲悉,今年淮北四項公共文化民生工程已經全面完成,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了淮北文化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 桃李壓枝滿園香——安陽市九次黨代會以來教育改革發展紀實
    市九次黨代會以來,我市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育質量,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桃李壓枝滿園香。  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專題研究教育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將教育工作列入十項民生工程,市人大、市政協每年都提出許多針對性強、富有價值的建議和提案,有力地促進了我市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 【克拉瑪依時訊】我市啟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克拉瑪依時訊】我市啟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2020-11-02 19: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淮北市財政局:四舉措聚力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工程
    淮北市財政局:四舉措聚力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工程   截至目前,淮北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工程項目已完成投資4632.25萬元,完成率116.85%。
  • 我市召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工作會議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政府關於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要求,研究部署我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今天上午,我市召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會議,副市長黃少彬出席會議。黃少彬強調,各成員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要充分認識開展人口普查的重要性。
  • 靈秀鎮第七次黨代會召開 打造石獅晉南板塊區域性中心
    ­  中共靈秀鎮第七次代表大會6月5日召開,市領導林振海、許贊成、陳元生到會指導。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鎮黨委委員、鎮紀委委員和21名參加石獅市第七屆黨代會代表。莊國陽當選靈秀鎮新一屆黨委書記。­  本次黨代會為靈秀鎮今後五年發展「定調」: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市委決策部署,克難奮進、創業創新,努力把靈秀建設成為石獅晉南板塊上,創新動力強勁、產業結構優化、商貿經濟繁榮、城鄉發展協調、生態環境良好、社會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幸福的區域性中心,在「質量石獅、實業強市」中展示新作為;總體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5.5%、
  • 落實改善民生暖流匯聚心田
    落實改善民生暖流匯聚心田——新春開局自治區民生建設工作綜述春回天山,萬物復甦。新春開局,結合新疆實際,自治區黨委從戰略全局高度思考和謀劃改善民生工作,特別是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和2017年自治區兩會召開以來,我區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抓早抓實抓細,努力描繪出一幅幅改善民生的生動畫卷。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集全市之力建設濱海花園城市
    省第七次黨代會擘畫出「美、好、新」藍圖,在東方46萬幹部群眾中引發廣泛共鳴。  「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跟東方『十三五』規劃和市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發展目標高度契合,這更加堅定了我們推進各項事業的信心和決心。」東方市委書記鐵剛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東方市將落實黨代會精神,精心謀劃好、實施好各項工作,「擦亮」東方這顆明珠。
  • 淮北市連續10年堅持實施民生工程為百姓謀福祉
    自2007年以來,我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連續10年實施民生工程,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難事,讓改革發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近日,在全省2017年度民生工程綜合考核中,我市榮獲省民生工程績效獎補,為全省獲此殊榮的6個市之一。至此,我市民生工程工作已經連續10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