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連續10年堅持實施民生工程為百姓謀福祉

2020-12-17 中安在線網站

幸福淮北的模樣

——我市連續10年堅持實施民生工程為百姓謀福祉

中安在線訊 據淮北新聞網報導,民生安則民心穩,民生樂則民心悅。

自2007年以來,我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連續10年實施民生工程,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難事,讓改革發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近日,在全省2017年度民生工程綜合考核中,我市榮獲省民生工程績效獎補,為全省獲此殊榮的6個市之一。至此,我市民生工程工作已經連續10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濉溪縣百善鎮,今年22歲的王長浩在家門口的教學點參加就業培訓及考試,並拿到了農產品電商人才的資格證,「我一直想辦個村淘,解決周邊鄉親的買難賣難問題,培訓後心裡有底了。」

杜集區段園鎮,投入180多萬元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當地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日間託養服務。這種「白天入託接受照顧和參與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很受當地群眾認可。

2016年,我市改造棚戶區48501戶,無論是項目個數、改造戶數,還是安置人數、融資額度,在淮北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截至2017年11月底,我市完成棚改58682套,淮北棚改模式入選全國社會治理典型案例。

從蝸居到安居,從憂居到宜居,千千萬萬棚戶區家庭實現安居樂業的夢想如此真切。

免費創業培訓,健全社會養老服務機構,棚戶區改造,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實施公共文化場館開放……

十年來,我市切中百姓所思所盼,著力解決困有所助、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居有其屋等問題,「民生蛋糕」越做越大。

民生工程逐年擴面提標成為最大的亮點。據市民生辦統計數據,我市民生工程由當初的12項增加到2017年的34項,累計實施由「十一五」的34項增加到「十二五」的45項。

民生工程內容也從主要解決群眾「上學難、看病難、生活難」,逐步擴展到教育文化、勞動就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住房保障、農村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涵蓋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重要方面。

財政用於民生支出一年比一年多。「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投入民生工程資金121.5億元,是「十一五」28.5億元的4.2倍。2016年至2017年,全市民生工程累計投入財政資金69.1億元,2017年投入比2016年增長了43%。

即使在經濟下行、財政收入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我市依然堅持統籌財力重點保障民生,年初制定財政預算時,確保民生工程資金優先安排、優先配套。堅實的資金保障,為民生工程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政府的「大民生」,就是百姓的「小幸福」。翻開閃光的記憶,穿越十年的時光,「煤城」向「美城」的砥礪奮進,也是惠民為民的生動實踐,更是歷屆市委、市政府為廣大群眾排憂解難、提升幸福指數的「接力賽」「持久戰」,最終落腳點還是在「幸福」二字上。

如果把保障與改善民生的成績寫成一本書,生活在淮北的每一個人,都是這本書精彩之處的詳盡註腳。

從市民生辦提供的一組「十二五」民生工程工作統計數據可窺見一斑。

——學有所教基本實現。實施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惠及全市20多萬城鄉學生,基本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建成鄉鎮公辦幼兒園27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243個。

——勞有所得穩步推進。就業技能培訓人數達到5.4萬人,培訓後就業率達到82.3%,新型農民培訓人數達到4.3萬人,接受培訓農民人均增收800多元。

——病有所醫長足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33萬人,參合率109.3%。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0萬人,參續保率97%。加大城鄉醫療救助力度,累計救助60萬人次。

——老有所養保障有力。全市5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為22萬名60周歲以上老人按月發放養老金。新增農村敬老院床位2050張。

每一組數字都帶著溫度,每一項政策都是關切,每一次改革都是希望。

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交織中,「民生鑰匙」開啟了「幸福之門」。這一切都離不開紮實的民生工作。

在具體民生工作中,我市不斷健全、認真落實調度協調機制,健全財政投入機制,切實發揮政府投入主導作用。各級財政部門健全每項民生工程資金管理制度,科學安排項目資金,不留硬缺口,確保民生工程推進需要;各級實施部門按照工程進度的要求,及時將用款申請報縣區政府審批,財政部門採取資金撥付「綠色通道」,加快資金撥付進度,保證資金及時撥付到項目單位和受益人。2017年,各級財政安排建後管養資金4004萬元,比上年增長18.3%。

我市還創新「五個一」工作法,並逐步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將民生工程實施內容、完成時限、保障措施等內容向社會公開,組織市直相關部門在《淮北日報》公開承諾,增強民生工程工作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市民生辦、市目標辦、市監察局每年多次開展全面督查,邀請省特邀監督員採取暗訪、抽查等形式,參與加強監督檢查,2017年,就向市直牽頭單位下發38份《民生工程進度落後項目清單》和10份《限時整改落實反饋表》,強化了各項民生政策落實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宣傳機制在民生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僅2017年,我市在《淮北日報》開闢「民生在線」專欄,刊發200餘篇民生工程動態信息、刊發政策解讀33期;在淮北電視臺開闢「民生進行時」專題,播出民生工程新聞12期;創建「淮北民生工程工作群」,發布動態信息300多條;利用民生工程網站、《民生工程簡報》等載體編發信息1300餘條,被財政部網站採用35條,省媒體採用100餘條;建立「淮北民生」微信公眾號,實時推送民生工程信息,廣泛宣傳民生工程政策和成效。

記者 黃順

相關焦點

  • 淮北市紮實推進民生工程建設
    近年來,淮北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不斷加大投入,一個個民生工程建設有序推進,一項項民生保障措施有效落實,逐步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淮北的民生工程工作也連續9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陣,交出了一張幸福的民生答卷。  民生工程逐年擴面提標成為最大的亮點。
  • 淮北市部署下一步民生工程建設重點工作
    據市民生辦消息,淮北市正在積極探索民生工程領域政府購買服務辦法,創新民生工程實施方式,進一步提高民生工程績效,力爭10月底前制定出臺建後管養政府購買服務具體辦法。8月1日全省民生工程推進會議之後,淮北市認真領會、落實會議精神,全面部署下一步民生工程建設重點工作,進一步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 淮北市2016年民生工程建設任務確定
    中安在線訊 據淮北新聞網報導,淮北市2016年民生工程建設任務正式確定,實施的34項民生工程中,省定33項、淮北市自定1項(資助職業技能教育)。  據了解,今年的民生工程將按照「以人為本、統籌兼顧、量力而行、雪中送炭、突出績效、共建共享」的原則,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補齊短板,同時在重視程度上再提高、組織領導上再加強、推進力度上再加大,力爭繼續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 今年淮北市實施33項民生工程,新增6項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淮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獲悉,日前,淮北市政府發布通知,2019年淮北市繼續實施33項民生工程。跟上年度相比,今年的民生工程「菜單」新增6項,調整1項,合併2項,退出5項,繼續實施25項。
  • 淮北市紮實開展民生工程「回頭看」活動
    中安在線訊據 淮北新聞網報導,淮北市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部署,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目標任務、項目進度、政策落實和工作實施,迅速啟動全市民生工程「回頭看」活動並取得初步成效。  對照省、市籤訂的民生工程建設目標任務,淮北市認真梳理了縣區及相關部門目標任務不一致、不清晰等問題。
  • 淮北市民生工程中工程類項目全部提前完工
    截至11月底,淮北市民生工程中的農村五保供養及敬老院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公路危橋加固改造、「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9個工程類項目全部提前完工。
  • 把發展成果轉化為民生福祉——六論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也從實踐上回答了「發展為了誰」的價值訴求。「十三五」時期,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就業數量質量穩步提升,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民生福祉不斷增進。但發展不均衡不充分仍然是我省最大的實際,民生保障領域還有不少短板。
  • 淮北市及早謀劃今年民生工程工作
    據市民生辦消息,今年淮北市將繼續創新民生工程投入方式,在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的同時,對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民生工程項目,通過PPP模式、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1月9日,市民生辦召開會議,及早謀劃2015年全市民生工程工作,牢牢把握民生工程實施主動權。
  •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摘自《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 湖南日報記者 胡宇芬 劉銀豔 餘蓉 段涵敏 陳勇 知民生冷暖,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是最大的民心工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彰顯人民至上執政理念
    《建議》提出了「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的目標,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中國共產黨一往無前謀發展,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底氣。
  • 淮北市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民生工程年度目標任務
    原標題:淮北市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民生工程年度目標任務淮北新聞網訊記者日前從市房管局獲悉,今年我市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民生工程項目已經全部完工,進一步改善了老舊小區居民生活質量,優化了城區人居環境。
  • 淮北市公共文化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2013年10月30日 09:59  稿源:中安在線     淮北晨刊報導,記者昨日從淮北市民生辦獲悉,今年淮北四項公共文化民生工程已經全面完成,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了淮北文化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 淮北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我市民生工程建設綜述
    原標題:淮北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我市民生工程建設綜述民生改善之路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繼續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逐步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明顯增強,淮北的民生工程工作也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 今年淮北市送出34項民生工程「大禮包」
    中安在線訊 據淮北新聞網報導,據市民生辦消息,今年淮北市持續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根據省政府統一決策部署和淮北實際情況,繼續實施34項民生工程,其中省定項目33項、淮北市自定項目1項。
  • 為企業聚人心,為員工謀福祉——同煤集團做實做細惠民實事
    同煤集團始終堅持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員工群眾的宗旨,在堅持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持續推進關愛員工、惠及民生工作,在「三供一業」協調工作、扶危救困、幫扶就業、建設宜居生活環境等系列惠民實事上精準發力,為企業發展凝聚起強大力量,切實提升了員工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 持續改善民生 增進百姓福祉
    呂繼勇 廣安區記者站 張國盛 記者 張啟富 攝80歲的周桂芳,趕上了養老服務體系快速完善的時代,享受到了居家養老服務;創業模範李春霞,依託5萬元創業貸款,發展起了雙河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從城市到鄉村,從已經完成的民生工程到正在建設的民生項目,百姓生活中的獲得感與幸福感,都體現在廣安市這五年來的民生答卷中——
  • 淮北市房管局服務百姓安居建設民生房管
    原標題:淮北市房管局服務百姓安居建設民生房管 今年以來,淮北市房管局銳意進取闖出新路,深化改革開創新篇,通過全力以赴打贏棚改攻堅戰,切實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加快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及時出臺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的「淮十六條」,打造服務型房管隊伍等措施,
  • 懷寧縣民生工程5年投資73億元惠及70萬城鄉居民
    「四好農村路」建設,讓百姓出行更方便了;美麗鄉村建設讓村莊更美了,環境更好了;農飲水安全工程讓百姓喝上了乾淨放心的自來水;家庭醫生籤約上門服務,讓百姓看病更加方便省心了;公益性崗位、就業見習崗位的提供,家門口就可以就業了……一項項具體的民生工程化為涓涓細流,惠及懷寧70萬城鄉居民。
  • 淮北市財政局:四舉措聚力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工程
    淮北市財政局:四舉措聚力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工程   截至目前,淮北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工程項目已完成投資4632.25萬元,完成率116.85%。
  • 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始終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事業蓬勃發展。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著力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眾源自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