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的人才秘方,MUJI的特色就是「沒特色」!

2020-12-21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無印良品作為日本的一個知名雜貨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後掀起了追求簡約、質樸、環保生活的新風潮,在國內有大量的忠實擁躉。與整個品牌的風格相近,無印良品的人才培養同樣融入了「簡約、自然、美好」的特性。


自2005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已經在這片土地上走過了十二年的無印良品穩步地發展、擴張,廣受大眾喜愛。長久以來,無印良品始終堅持去標籤化,拒絕過度包裝和繁複設計,將重心放在商品本身的使用價值,始終堅持匠心精神。


源於「沒有標籤的良好商品」這一本意,無印良品從「簡單」中創造出了一種新的價值觀和美學,不僅希望為大眾帶來「平實好用」的商品,更希望能讓每一位顧客感受到全新的「良好生活方式」。從簡約自然中孕育美好,這是無印良品業務經營的目標,也體現了公司對其人才成長的期許。


與整個品牌的風格相近,無印良品的人才培養同樣融入了「簡約、自然、美好」的特性。沒有複雜繁瑣的流程設計或規章制度,無印良品明確以支持實體店鋪為核心,專注於對員工現場力的培養,從文化環境、培養機制、人才策略等各方面給予了最為直接有效的保障。




所謂良品,並沒有事先準備好的正確答案


「所謂良品,並沒有事先準備好的正確答案,但是自發質疑的話,可以看到無限的可能。


這是無印良品員工手冊第一頁的話,也是無印良品的願景,也是人才培養策略制訂的理念依據。


零售行業中,在店鋪的工作人員有時會遭受「只是一名售貨員」的偏見,因此,無印良品希望員工能從單純的作業員轉變為一個可以自發思考的人。公司不斷嘗試去開發員工的可能性,希望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出員工的更多潛能。基於此,無印良品內部孕育出一種充滿行動力與創造力的文化氛圍,時刻激勵著員工探求新的發展空間。


英雄不論出身


無印良品不會去考慮太多員工性別、年齡、學歷的限制,而是更為注重人才現場的發揮,即「現場力」。因而,無印良品不會因為大學生缺乏工作經驗而減少他們的應聘機會,同時店鋪出身的其他人員與大學生的發展機會依然同等。店鋪的兼職人員有機會走上「店員—副店長—店長」的發展通道,享受完善的培訓和教育流程。


對此,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總務人事部管理總監付擔人事課長太田一平引用道:「『英雄不論出身』,我們會根據員工的現場力表現給予相應的機會,為他們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無限可能。」


自發思考,改善工序


無印良品向來不只是灌輸理論,而是在強調現場力的同時,利用工作崗位上的職責去培養和鍛鍊員工,並加深他們對公司整體文化的理解。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總務人事部長繆瑩表示:「我們認為能夠站在各個角度上去自發思考的人,在成長之後,會具備可觀的領導力。」


在無印良品三大理念「選擇材料、簡化包裝、檢查工序」當中,對工序的檢查最能直觀地體現出公司在思考力方面的激勵文化。檢查工序是指不斷審視流程當中是否有和產品無關的工序,然後將其剔除。公司總部也會定期查看操作流程中是否需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是否可以簡化一些複雜的工作,以此降低員工的工作負擔。


此外,無印良品設置了一種業務改善的機制,也在促使員工平時主動去思考工作中是否有可以改善的地方。當員工有了新的想法時,每周都可以往上提交,通過一級、二級審核人的審批,直至提交給總部。每周,總部名為「業務改善委員會」的機構會針對所有店鋪的提案進行討論,無論是設計業務還是制度方面的改善建議,只要被採用,都會在全店鋪廣泛實行。


置身逆境,加速成長


過於順風順水的環境往往會讓一個人有所懈怠,放鬆警惕,從而錯失成長的最佳時段。為杜絕這一現象,「故意製造逆境」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措施。


無印良品「不在乎工齡等限制」的傳統,為「製造逆境」提供了有利條件。有些員工儘管步入職場沒多久,但是只要能從他的行動力中看到發展的潛能,公司都會進行大膽地調任。或者是委任難度較高的課題,或者是店鋪之間相互調動,抑或是海外培訓機制,人才在這樣較為艱難的環境中將得到更為快速的成長。


多數員工在這樣的過程中把自己磨練得越來越堅韌,最終可以坦然處理各種困難的場面。


店鋪是MUJI的一切


除了平實好用的商品,無印良品最吸引大眾的就是設計簡約脫俗的門店。現場實體店鋪是最能體現無印良品品牌特色的地方,對人才的培養也基本是為了支援店鋪而存在。門店人才最需要提升的就是現場力,無印良品對此設置了不同階段的培訓體制和晉升通道,幫助人才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店長,甚至還可以走得更高更遠。


一年間,從應屆生到社會人


應屆生進入無印良品之後會作為儲備幹部接受培養,通過培訓選拔之後分為兩個通道——店鋪和總部。店鋪儲備幹部主要在門店現場成長,而進入總部的員工任務也是以支持店鋪為核心。


大學生剛畢業進入社會,在公司工作時無法立刻轉變為社會人的角色。因此,無印良品為其安排了關於社會人基礎能力的培養,包括社會人的禮儀、作為無印良品員工的心理準備,以及一些業務基礎內容。這整個周期是一年的時間,其中分為了多個階段,循序漸進而來。




OJT與集中研修


通常,無印良品採用OJT與Off-JT的形式,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入職之初,新員工有三個星期到一個月的集中研修時間,接受純理論學習,之後回到店鋪進行實踐,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店鋪的培訓工作主要由店長負責,一定區域內和店鋪內會設有現場教育擔當,協助店長進行店鋪培訓的擔當者,也是店長重點培養為店鋪管理層的人。


過了三個月,新員工還需回到總部進行反饋,讓總部的培訓擔當(負責培訓的人員)了解這三個月當中,該員工在店鋪學習到了什麼,感悟是什麼。基於此,公司會為其分配接下來的學習任務,根據他對店鋪的認識,相應地增加其他方面的技能培訓。


在這個不斷循環的過程中,新員工一邊鍛鍊成長,一邊了解到無印良品究竟是怎樣的一家公司。完成學習並得到認可後,他將能走上一個比較基礎的管理崗位——「副店長」。這並不是終點,而是一輪新的開始。


成功店長必備技能


「其實從我的角度很難去判斷成功的店長是怎樣的。但是在我做培訓的過程中,比較在意的是希望能教會店長換位思考的意識。」談及成功店長的標準時,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營運支持部部長蔡燕燕答道。


另外,由於無印良品是日企,很講究「一期一會」的精神——希望員工在面對顧客時,總能以最好的方式對待對方。無印良品的店長需要在一系列的培訓中掌握這種換位思考的能力,並且激發自己的認識。


店長應該掌握店鋪全班業務,與顧客溝通的能力、店內陳列等知識不可或缺,公司也有專門的針對性培訓。店長培養的三個階段中,所要求掌握的技能也不一樣。


以副店長培養為例


第一個階段主要針對店鋪業務支持的掌握,尤其是執行力和溝通方面;


第二個階段,會稍微導入一些管理技能,涉及人財物三方的協作,例如日企常說的「報聯商」(報告、聯絡、商談)等方面的技能;


第三個階段,導入一些基礎的領導力知識,包括培養部下的意識、加深數字分析能力等。


後續提升,無限的發展可能


一年的培訓結束後,還會有新的關於業務和管理方面的技能培養,幫助基層管理者提升到另一個階段。


副店長只是基礎的管理崗位,再更高一階就是店長。從副店長到店長的發展過程中,總部的職能部門會為副店長講解業務培訓;除此之外,還需接受經營管理內容的培訓。由於零售行業的特性,顧客是店長和店員每天面對面直接交流的人群,因此也會為副店長安排待客和服務意識方面的課程。這一晉升階段大約需要4個月,每個月公司都會提供課程。


店長之上是區域店長、區域經理,後二者主要區別在於管理店鋪數量的差別。店長培養更加注重實際的操作技能;而區域店長和區域經理,更加注重員工的管理能力,需要知道如何統帥所有管理範圍內的店面。


層層遞進的人才培養機制


為了更好地支持人才培養,為店鋪輸送更多高質量人才,無印良品日本總部將人才培養機制主要分為三層——利用MUJIGRAM和業務基準書進行的「指南培養」、人才委員會、人才培養委員會。


MUJIGRAM:首先教授工作目的


無印良品店鋪使用的經營指南MUJIGRAM,包含了從店鋪經營到商品開發、賣場展示和服務等一切工作相關的專業知識,基本所有店鋪員工都要接受「MUJIGRAM」的指導。這一指南並非從上至下的規定,而是根據店鋪現場員工和顧客們的希望總結而成,其內容每月都會得到更新。


MUJIGRAM在教授工作方法之前,首先教授了工作目的,通過現場工作來傳授無印良品的理念和哲學。


與此同時,公司本部採用的指南名為「業務基準書」,記錄了本部各個部門的工作細則。和MUJIGRAM一樣,業務規範書也讓全體員工共享,並不斷更新。


這兩本指南將所有「標準化」業務收錄其中,跟隨時代的潮流持續更新,有效地幫助各個崗位的員工快速掌握相應的必備技能,解決在崗位上遇到的問題。


人才委員會:實現員工最適當的配置


「人才委員會是我們的一個組織機制,主要為了培養中間管理層。每半年,我們會由執行役員聚集在一起討論和判斷員工配置問題。」太田一平介紹道。在無印良品,人員的調任晉升從來不只是一個人做決定。會長、社長、董事和部長都屬於執行委員的範疇,他們會在一起從各個層面對儲備人才進行評估,判斷人才是否具有勝任某一崗位的能力,或者期待人才可以擁有更多的能力。


無印良品傾向於用一次「經歷」培養人才,即將人才安排到某個位置上,讓他去經歷某些事情,以達到培養的目的。因此,對人才崗位的配置更需經過深思熟慮。人才委員會從全公司的培養視角出發,進行最為合適的崗位安排。


人才培養委員會:專注提升專業能力


正如其名,人才培養委員會是一個有關制定員工培養計劃的組織,每月召開兩次。每次會議中,各個部門的部長都需要發表自己部門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培養中期匯報。人才培養的計劃基本由各部門部長自己制定,而非委員會強制下達命令。


每一個部門,從部長到員工個體,都能夠自發地思考:「我們若要提高整個部門的人力,需要進行怎樣的研修和培訓?」然後在人才委員會上給出這個答案。由各個部門自己制定的人才培養計劃,是最貼合自己業務實踐的,成效明顯。


另外,日本課長、經理級別的管理者有時會到中國或其他海外會社,發現管理運營中存在的問題,然後將問題帶回日本,放到人才培養委員會上討論解決方案。


這三大層級是日本總社的一個流程,中國大陸區已經在實施前兩個階段,之後會繼續延伸到人才培養委員會的層級。「中國和MUJI都發展飛快,在這個高速成長的階段,還是需要各個部長去理清楚自己部門人員的業務、所需技能等,然後再考慮建立人才培養委員會。」太田一平說。


海外研修:保持與總社的互相聯動


無印良品在海外的門店一直處於擴張的進程中,與此同時,其人才培養始終與日本總社保持著高度的聯動。


以中國大陸區為例,中國現場店鋪人員會去日本進行研修,在日本的店鋪和當地店長共同工作,將日本門店現場的理念帶回到中國門店,並在國內發揚。日本總社經理級別的人員也會被派遣到海外,帶著日本的技術訣竅到中國總部,共同協作解決中國總部遇到的難題;如果在中國現地(即當地)發現了難題,也會帶回日本,作為整個集團應該解決的課題來研究。


2014年,無印良品成都旗艦店成立時,IA/SA(家居搭配諮詢顧問/服裝搭配諮詢顧問)被首次導入中國。由於之前國內還未有這樣的職位,所以人才培養一直是在中日聯動的狀態下進行。


首先,選拔可勝任的社員到日本參加研修,周期在一年左右。社員學習一段時間理論之後,需要回國實踐,並接受相應的測試,合格後即可擁有成為IA或SA的資格。之後,以「理論+實踐」的形式循環展開培養。


目前在中國現階段,新的IA和SA後備人選已經可以在國內自己展開研修。其講師都是過去在日本參加過學習的人,因而當時學習的課件、內容都融匯成為了現今講課的資源。同時,與日本相比,中國加入了一些現地化的內容,包括和客戶溝通的技巧、銷售技能、待人接物方面的技能培訓等。


國內開始自主培訓的初期,會有日本的講師到場「驗收」,旁聽實際的課程,去發現有沒有可以改進之處,並提出改善意見,確保中國區域可以獨立開展該課程。


「如果將中國現地稱為『MUJI上海』,我希望將來管理經營MUJI上海的是中國人。」太田一平說,「這是我們未來的目標,現在正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從培養現地人才開始,一步一步摸索。」


另外,太田也希望不同區域的管理人員之間可以得到輪崗調動,去往不同的地域鍛鍊。將來,這些管理人員到了任一地域都可以發揮所長,可以勝任。


「沒有特色就是我們的特色。」太田一平表示。無印良品沒有固定的限制,只要是優秀的、適合無印良品的東西,都會被無印良品不斷地吸收,並被改造成適合無印良品的方式方法,得以切實地貫徹下去。


無印良品,仍在探求更多的可能。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轉載自培訓雜誌,文 | 厲琨。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MBA China觀點。如原作者如不願意本網站刊登使用相關素材,請及時通知本站,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予以處理,聯繫010-57277590。


更多MBA雜誌推薦:


MBA關注:忙炸啦!別理我!!英文怎麼說?


MBA關注:洛杉磯是怎麼奇蹟告別霧霾的?


精彩推薦:


一線商學院MBA學費明年或停漲


專家預測2017MBA管理類聯考分數線在165左右


34所自主劃線院校MBA管理類聯考複試分數線匯總


欲了解更多MBA雜誌請點擊:http://www.mbachina.com/html/mbazz/


友情提示:2018管理類聯考(MBA/MEM/EMBA)備考群459353097 / 239701642 / 346590212,2018MPAcc備考交流群214136678,歡迎各位備考生入群交流。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Muji)是哪個國家的品牌(牌子)
    無印良品(Muji)是日本的品牌。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誌。
  • 無印良品(Muji)貴麼 是什麼檔次
    無印良品(Muji)是知名雜貨品牌,中端價位。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誌。
  • 簡單但有用,無印良品(MUJI)實用單品大分享
    「無印良品(MUJI)」創始於日本,其本意是「沒有商標與優質」。
  • 無印良品的生活美學
    而其中「無印良品」就是這樣一個代表。無印良品提倡一種以理性的視角使用資源和產品的態度。從簡單中尋找美,也從日常生活的基本性中產生價值觀。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MUJI電商C位不保?
    「無印良品旗艦店」在電商平臺上幹擾著「MUJI無印良品」的空間,甚至在品牌檢索時站了C位。近日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電商平臺上搜索「無印良品」隨即點進後置頂的無印良品旗艦店並進行購物,但後續發現此品牌並非MUJI無印良品。記者調查發現,目前該店視覺風格與MUJI無印良品相似,商品售價與MUJI無印良品類似商品相似甚至更高。
  • 想擁有一個日式muji風格的家?跟著無印良品學裝修
    無和良品以沒有LOGO為標誌,自然質樸的風格俘虜了很多人的心。相信很多人在線下逛無印良品門店的時候都會對那些設計簡單而樸實無華的物品打動,大家有沒有想過將自己的家設計成muji風格呢?接下來就跟名雕小編了解一下日式muji風格是怎樣的吧。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原告請求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犯相關「無印良品」商標權的行為,共同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和中國大陸的所有實體門店及相關媒體發布聲明消除影響,並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260萬元。二被告共同辯稱,其在浴室用腳墊商品上有註冊商標,在該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系使用己方註冊商標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
  • 中國山寨告贏正版無印良品 MUJI以後沒有漢語名了?
    在該公司的司法情況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分別在2009年與2016年牽扯上與日本無印良品方面的商標糾紛。由此可以判斷,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就是網上被爆的的北京「無印良品」。原告方給出的訴訟請求為:一、兩被告立即停止侵害第7494239號「無印良品」商標(簡稱涉案商標)商標權的行為;二、兩被告共同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和中國大陸地區的所有實體門店、經濟日報、鳳凰網(ifeng.com)發布聲明,消除其侵權行為給原告造成的影響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如果我不說,你一定以為它們三個就是一回事兒,其實不然。一開始muji是個日本賣雜貨的品牌,在中國就叫無印良品/muji,雖然叫是這麼叫,但是日本公司並沒有註冊這個商標,於是無印良品的商標就被北京一家叫做「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搶先註冊了,為此日本muji公司還將北京棉田告上了法庭,結果以敗訴告終。
  • MUJI 無印良品(下)
    首先,松井發現當時的無印良品有大量的銷售不出去的庫存貨品。這些貨品每一樣都符合無印良品的產品屬性,樣樣都是精品,但就是消費者不買帳。他拉著研發人員和生產商一起,把這些堆積如山的滯銷品付之一炬。他用實際行動告訴研發人員和生產商們,產品驅動不代表做出精品,而更應該是做出消費者願意買單的精品。消費者不買單的精品就是廢品。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
    記者注意到,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原告請求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犯相關「無印良品」商標權的行為,共同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和中國大陸的所有實體門店及相關媒體發布聲明消除影響,並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260萬元。
  • 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敗訴,在中國賣紡織品只能叫MUJI?
    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敗訴,在中國賣紡織品只能叫MUJI?日本的無印良品中國的無印良品給消費者帶來困擾的也不止是實體店的混淆。在中國線上平臺天貓上,也同時並列著兩家公司開設的名為「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旗艦店」的線上店鋪。前者作為日本官方店擁有著540萬的粉絲量,中國版的「無印良品」店鋪也積攢了94.1萬的粉絲。
  • MUJI打輸商標案,這些產品在華不能叫「無印良品」了……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下稱「無印良品上海公司」)以及其唯一股東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兩個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
  • 從全球首家「不務正業」的無印良品(MUJI)開酒店看商家「跨界」
    2018年1月20日全球第一家無印良品(MUJI)酒店在深圳開業。這個新聞引起了商業地產圈的刷屏,也讓我們進行思考,商家品牌在專長自己本行業之外,也慢慢開始了「跨界」,MUJI就是非常典型的一個代表。那麼無印良品(MUJI)到底是一家主要做什麼的商業品牌公司?What is muji?其官方網站給了一句話的總結。
  • 究竟是無印良品還是MUJI?
    在各大電商的平臺上「無印良品」的旗艦店讓「MUJI無印良品」的中心位收到了動搖,很多消費者會檢索無印良品,然後置頂旗艦店進行購物,但是可以收到貨物後並非是MUJI的產品。經過後續調查發現,其店鋪的設計風格和MUJI相似,且商品也相似度超高,不過尷尬的是,MUJI對該公司網店承認不侵權,也持有中文的無印良品商標,但是不是同一個品牌。其實,MUJI在市場上的處境不只有這個。無印並非無印。
  • 家居 無印良品之家
    それが「無印良品の家」の始まりでした。無印良品が扱う7000品目以上の生活用品は、いわば私たちの暮らしの基本。基本を提供してきた無印良品だからこそ発想できること。それは、便利な設備をやみくもに詰め込むことや、豪華さを競うこと、部屋數を確保することではなく、家族のつながりを大切に考え、暮らし方に応じて柔軟に使いこなすことができる「暮らしの器」です。
  • 消費者某短視頻平臺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 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並非日本的無印良品?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同時, 於女士還發現,最近在成都多家商場附近也有「無印良品」的櫃檯或展銷攤位在打折促銷,售賣一些家居用品,從商標、包裝等外觀上和日本的無印良品看起來很相似,「連商標都做得差不多太難辨認,我覺得很容易就沒看出來。」於女士有些疑惑,市場上這麼多「無印良品」該如何辨別呢?隨後,紅星新聞記者展開了調查。
  • 商標拉鋸戰:合規「李鬼」無印良品讓MUJI電商C位不保?
    來源:北京商報「無印良品旗艦店」在電商平臺上幹擾著「MUJI無印良品」的空間,甚至在品牌檢索時站了C位。近日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電商平臺上搜索「無印良品」隨即點進後置頂的無印良品旗艦店並進行購物,但後續發現此品牌並非MUJI無印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