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危機爆發?超級計算機:我國南方或成北半球陸地暴雨中心

2020-12-15 中國氣象愛好者

這段時間以來,我國南方多地已經遭遇了數場強勁暴雨的侵襲,尤其是我國華南沿海,比如5月31日下午,從衛星雲圖上還可以看到,我國南方仍被綿長的降雨雲帶籠罩著,華南沿海更是密密麻麻的強降雨雲團大量湧現,在不少地方製造強勁的「局地暴雨」。

從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上看,在5月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累計降雨量都達到了100毫米-200毫米區間,其中長江流域、華南局地累計降雨量更是達到300-500毫米。這個5月,隨著南海夏季風宣布爆發,水汽輸送進一步加強,降雨已經成為南方天氣的主題,但很明顯,目前副熱帶高壓還並未顯著北抬,主雨帶還並未在長江流域建立,我國南方下雨的機會還非常多。

5月31日,超級計算機的預測也給出了一個驚人結果——在接下來的16天(384小時)內,北半球陸地地區最強的一道降雨帶將降臨我國南方,這種情況將意味著接下來的6月我南方還將有大量降雨降臨,我國南方的降雨充沛程度甚至是要超過亞馬遜雨林!

在這份預測結果上,印度洋中南部、印度尼西亞群島附近、西太平洋、東太平洋、中美洲和亞馬遜雨林是全球的幾大降雨中心,而從我國南方一直蔓延到日本以東海域的巨大強降雨帶格外顯眼,從降雨強度上,這道雨帶上累計降雨量將普遍達到300毫米以上,局地達到450毫米以上,雨量非常巨大。而相比起來,南美洲中北部的亞馬遜雨林地區雖然也是強降雨中心,但因為南半球進入冬季,亞馬遜地區的雨帶也有所北移,亞馬遜雨林的不少地區雨量其實並不算特別大,甚至有被我國南方超過的趨勢。

這樣的結果毫無疑問是非常驚人的,這不僅意味著我國南方將持續面臨暴雨衝刷,而且雨量還可能非常大。由於2019年是厄爾尼諾年,這種情況也值得我們高度警惕——在厄爾尼諾年份,受到太平洋環流變化的影響,我國南方的雨帶容易滯留在某個地區造成持續陰雨乃至持續強降雨,目前預測中我國南方的這道強雨帶可能正是厄爾尼諾影響我國的表現,因此在接下來的主汛期中,南方要格外注意防洪。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威力驚人?超級計算機:我國南方將成北半球陸地降雨中心
    自從2019年以來,我國南方的天氣就和「雨」結下了不解之緣——1月-2月,我國南方經歷了罕見的連陰雨天氣,尤其是長江中下遊地區,度過了少有的陰鬱溼冷的一個冬季,而在3月-4月,強對流天氣頻頻爆發,一波又一波的大到暴雨頻繁襲擊我國江南華南等地,比如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
  • 我國南方將成全球陸地暴雨中心?超級計算機:降雨或趕超熱帶雨林
    對於我國南方地區來說,這段時間以來隨著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活動越來越活躍,下雨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多。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大量的雨水已經灑向我國南方的廣西、湖北、安徽、福建、江西、廣東等省份。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上看,在過去30天裡,我國南方很多地方的降雨量普遍超過了300毫米,局地更是達到了500毫米以上,部分地區在數天內就下完了北京一年的雨。然而,或許是受到了厄爾尼諾的持續影響,今年西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以及亞洲地區的季風水汽活動都不太正常,我國南方地區接下來下雨的時間很可能仍然會非常多。
  • 厄爾尼諾在南美爆發?玻利維亞暴雨肆虐多人喪生,分析:或有關係
    從全球範圍來看,今年的天氣可謂是相當不平靜的一年,比如歐洲頻頻遭遇超級風暴襲擊,澳大利亞大火後又遭遇洪水,以泰國為首的東南亞多地遭遇嚴重乾旱,中國則遭遇罕見的暖冬,而這還只是異常天氣的一部分,據媒體報導稱,近日南美洲的玻利維亞也遭遇了異常天氣的襲擊。
  • 黃蜂已成12級颱風,南方要警惕它的「隔山打牛」暴雨
    24小時內,它從熱帶低壓直升到颱風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從7級升到12級。5月13日傍晚的衛星雲圖動畫可見,黃蜂已出現明顯的颱風眼,強對流雲團正圍繞風眼高速旋轉。晚上10點,黃蜂可能已有強颱風強度,並有進一步加強為超強颱風的可能。5月13日晚5點-8點雲圖動畫,可見颱風眼構建過程。中氣愛製作黃蜂的增強,超出所有超級計算機和氣象機構的預料。
  • 2月18-19日,北方有雪,南方暴雨,天氣溼冷,厄爾尼諾「啞」了?
    今天我們談論有關天氣,題目是:18~19日,北方有雪,南方暴雨,天氣溼冷,厄爾尼諾「啞」了?生活在農村,隨著春節告一段落,很多農民工返程帶走了很多「人氣」,農村的生活又回歸到了安靜與平淡!厄爾尼諾現象又稱「聖嬰」,是位於赤道中東太平洋地區海表溫度持續的升高,並且在NINO3區域連續6個月達到0.5℃,2018年9月份以來,氣象專家多次上調厄爾尼諾發生的概率,並預測2019年2月底前,厄爾尼諾發生的概率將達到80%,在多年數據分析下,每當厄爾尼諾發生時,我國氣溫明顯偏高,因此,專家也預測這個冬天會偏暖!
  • 超級計算機:廣西桂林要下1000毫米暴雨!分析:只是bug
    這兩天,我國南方天氣的最大主角就是暴雨,比如江南,最近兩天已經連續遭遇暴雨襲擊,給很多人的出行帶來麻煩。而6月5日下午的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南方的降雨雲系還是很多,此前降雨減弱的廣東廣西今天雨勢也再度增強。
  • 厄爾尼諾導致了此次洪澇,了解一下厄爾尼諾
    在正常狀況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南信風。信風帶動海水自東向西流動,分別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從赤道東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層上升湧流補充,從而使這一地區下層冷水上泛,水溫低於四周,形成東西部海溫差。但是,一旦東南信風減弱,就會造成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泛減少或停止,海水溫度就升高,形成大範圍的海水溫度異常增暖。
  • 暴雨頻「上線」背後:竟是北極高溫惹的禍?
    2020-06-30 10:04:00來源:文匯報    6月以來,我國南方已出現五輪強降雨
  • 國家氣候中心:厄爾尼諾至少持續到2015/2016年冬季—新聞—科學網
    大海『發燒』後,會通過海洋與大氣之間進行的能量交換,改變大氣環流和溫度分布,這個過程必然會在世界不同地區造成不同程度的氣候異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說。   這次厄爾尼諾事件在發展過程中一波三折,去年春夏和今年春季兩度出現海水增暖減弱的現象,險些「夭折」。不過,它仍然對全球一些地方的氣候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 今年是超級寒冬?常說的溫室效應致全球變暖呢……這難道是異常?
    不管是從身邊朋友還是各種自媒體,這種聲音你一定不陌生今年夏天南方強降雨發展非常兇猛,南方的洪水,南方朋友一定記憶猶幸,就重慶而已,就已經超過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值。而在北方,則出現了局地達40度的高溫,完全是往年很少見到的情況,而最近北極地區又突破了38度高溫,這氣候現象十分的罕見。
  • 「厄爾尼諾」大概率在今年下半年爆發,對中國會有什麼影響-虎嗅網
    厄爾尼諾-南方振蕩現象是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和海風周期性變化的氣候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厄爾尼諾-南方振蕩現象中的升溫階段。對於該現象的發生機制目前科學界有多種觀點,通常認為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與太平洋赤道上的大氣環流—沃特環流—的改變有關。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中的低溫階段稱為拉尼娜現象。
  • 氣象專家解析南方暴雨成因
    (韓俊烜攝/人民圖片)  副熱帶高壓偏強等大氣環流形勢,是直接原因 大氣環流形勢是導致南方暴雨的最直接影響因素。 今年我國南方的強降雨之所以一輪接一輪,間歇期非常短,與6月以來的大氣環流形勢密切相關。 今年6月以來,副高比往年同期勢力偏強,其外圍的西南氣流將來自孟加拉灣或我國南部海區的充沛水汽,輸送到我國南方;同時,北方的冷空氣活動也比較頻繁,造成了冷暖空氣在南方地區持續交匯的局面,由此導致強降雨過程頻繁且持續發生。
  • 專訪:厄爾尼諾要為2014/2015暖冬「負責」嗎?
    近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NOAA)氣候預測中心發出了厄爾尼諾正式到來的公告,並將50%-60%的厄爾尼諾發生機率預測延長至北半球今年的夏季,馬來氣象局也宣稱,厄爾尼諾現象貫穿2015整個夏季的機率約在50-60%。為什麼這次的厄爾尼諾現象如此讓科學家「糾結」,2015年厄爾尼諾發生的概率如何呢?
  • 厄爾尼諾現象,會導致2019年夏天更熱嗎?
    1986年至1987年的厄爾尼諾現象,使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溫比常年平均溫度偏高2℃左右;同時,熱帶地區的大氣環流也相應地出現異常,熱帶及其他地區的天氣出現異常變化;南美洲的秘魯北部、中部地區暴雨成災;哥倫比亞境內的亞馬孫河河水猛漲,造成河堤多次決口;巴西東北部少雨乾旱,西部地區炎熱;澳大利亞東部及沿海地區雨水明顯減少;中國華南地區、南亞至非洲北部大範圍地區均少雨乾旱
  • 厄爾尼諾「控制」氣候?衛星記錄墨西哥4000起火災,美國遭遇洪災
    加上2019年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導致的局部乾旱,高溫等現象,引發了少數地區的火災加劇,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新衛星報告顯示,最近在墨西哥中南部沿海的格雷羅州,火災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周。國家林業委員會(CONAFOR)報告指出,這一切都與厄爾尼諾存在一定的關係。目前,由於強烈的陣風,很難控制,大風一直吹動火災的持續性延續。
  • 國家氣候中心確認,2019年為「厄爾尼諾年」,又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其實早在去年9月,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表明,2018年9月將進入厄爾尼諾狀態,2019年1月達到厄爾尼諾事件標準。預計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將持續到2019年冬季,持續時間可能超過15個月。最近,國家氣候中心再次確認,2019年為「厄爾尼諾年」,又將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可能很多人還不了解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 特大暴雨突襲臺灣,梅雨提前?環流分析:只是開胃菜
    這兩天,強勁的暴雨伴隨著強對流天氣已經在我國南方多地製造麻煩,比如廣東廣西福建三省在過去的4月裡已經遭遇了不止一場暴雨襲擊,廣東因為暴雨已經引發了多起事故,比如411深圳極端暴雨事件導致多名清淤人員被暴雨引發的突發洪水衝走,造成多人遇難。
  • 厄爾尼諾是什麼現象
    在人們眼裡,厄爾尼諾顯然已成了「災星」的代名詞。厄爾尼諾究竟是種什麼自然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形成原因是什麼? 厄爾尼諾是南美洲秘魯漁民最早對影響當地魚流的秘魯近海暖洋流的通俗叫法,在西班牙語中是「聖嬰」的意思,指的是聖誕節前後發生在南美洲的秘魯和厄爾尼諾附近,即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偏暖現象。
  • 超級計算機:已有苗頭
    這個5月,似乎印度洋比西太平洋還要活躍——1號颱風黃蜂生成後,北印度洋孟加拉灣則生成了個更加強大的氣旋風暴安攀,一度成為2020年以來北半球最強熱帶氣旋,並且給印度和孟加拉國帶來了嚴重災難。氣旋風暴雖然聽起來陌生,但和颱風是同一種東西,只不過因為發生海域不同,因而有了不同的名字。
  • 厄爾尼諾即將襲來?
    如果出現強度較大的厄爾尼諾事件,秋季我國南方可能出現低溫陰雨,北方可能出現秋旱,北方冬季容易出現暖冬,夏季東北地區容易出現氣溫偏低現象,厄爾尼諾發生的第二年夏季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容易出現洪澇。對此要做好應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