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導,金門自大陸引水的工程已經完成,原定於8月5日在金門舉辦金廈通水典禮。不料,臺陸委會竟出手幹預,稱按照目前的兩岸關係,舉辦典禮「時機不宜」,要求金門縣推遲舉辦。
近日「東亞青運」在臺中市的舉辦權被取消後,民進黨當局稱是大陸再次「打壓」臺灣,民進黨當局以「時機不宜」要求暫緩金門通水典禮,但這攸關金門民生的大事件,都已早在規劃之列,因此金門縣政府連續三天對通水議題發出「金門鄉親權益優先,民生基礎建設第一」作為回應,表示8月5日的通水典禮仍照常舉行。
其實回顧過去的歷史,金門縣地處閩南金三角,與廈門僅一水之隔,在大陸的行政劃分之內屬於福建省泉州市管轄,在臺灣屬於「福建省」金門縣,金門自古就屬於福建省管轄,即使歷經內戰使得兩岸分治,金門至今仍是屬於福建的一部分,金門人世代都稱自己是福建金門人,而非臺灣省人。因為兩岸分隔的現況,金門自1992年「解嚴」以來都常缺水缺電,筆者在1995年第一次去金門旅行時,在當時炙熱的暑假時晚上還會有停電的危機。因此與其從臺灣運補水資源,金門鄉親更為關注的是緊鄰的廈門,透過廈門供水來一解金門缺水之苦。
但是今日民進黨卻要金門通暫停「通水典禮」,這仿佛又讓人回想到今年春節前後,所謂M503航線臺灣當局不核准東方航空賀廈門航空176班加班機,從這兩件事情可以知道,再次暴露「民進黨什麼都想吃,卻不想付錢」的佔便宜心態,最後受害的卻都是臺灣老百姓。
總的來說,兩岸關係大倒退,歸根結底都是民進黨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下的「九二共識」,在島內大搞「臺獨」和意識形態鬥爭造成的。民生問題為大,但臺灣方面主管金門縣的「福建省政府」在今年卻在民進黨「去中國化」作祟下,在今年的6月28日臺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決定自2019年起不再編列「福建省」和「臺灣省」之預算,並由所謂的「國家發展委員會」接手相關業務,臺灣當局的「福建省」也正式宣告走入歷史。試想作為臺當局「福建省」金門縣和連江縣(馬祖)的民眾會如何想,金門鄉親沒有欠民進黨任何東西,金門鄉親最希望的其實就是兩岸和平互利,讓金門經濟民生能夠振興發展。
最後還是要說,不管是在島內的臺灣鄉親還是金馬的鄉親,都是我們同胞,特別是金馬鄉親更是第一線感受到兩岸關係對其發展的重要性,兩岸要長治久安和平發展,臺灣當局就得趕緊回歸「九二共識」,一同為臺海的穩定發展共同努力。(中國臺灣網網友:羅鼎鈞)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