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通水」改變金門戰略地位

2020-12-14 臺灣頻道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巡視金門時表示,自大陸引水到金門,以解決金門缺水問題,很快就會定案。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評分析兩岸「通水」的重大意義。文章指出,兩岸「通水」議題研議10多年終能突破,金門發展成為「免稅島」的構想亦付諸規劃,顯示金門在兩岸戰略地位的重大改變,也代表兩岸和平發展再跨出重要一步。

  社評摘編如下: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巡視金門時表示,自大陸引水到金門,以解決金門缺水問題,很快就會定案。臺當局「經建會」「主委」尹啟銘隨後亦宣示,將在半年內完成有關金門「免稅島」的規劃。兩岸「通水」議題研議10多年終能突破,金門發展成為「免稅島」的構想亦付諸規劃,顯示金門在兩岸戰略地位的重大改變,也代表兩岸和平發展再跨出重要一步。

  金門和大陸毗鄰而處,因島嶼蓄水不易,長年面臨缺水問題。早在李登輝任內,大陸方面即提議自福建省引水至金門,並有具體埋管引水規劃。但因當年兩岸關係因素,當局並未將其列為政策考量選項。2001年陳水扁當局在金門、馬祖實施「小三通」後,金廈航線成為臺商中轉兩岸的熱門航線,金門因旅客大幅成長,用水需求激增,自大陸引水需求更為殷切,金門縣政府多次向中央提議從大陸接水以補不足,「經濟部」亦自技術面評估並規劃其可行性,但因兩岸情勢緊張,陳水扁當局認為水資源是戰略物資,不能依賴大陸供應,金門旱季缺水問題,應由臺灣本島運水補給,「通水」之議不了了之。

  2008年馬當局上任後,全面三通上路,「小三通」各種限制亦全面解禁,加上大陸擴大開放福建居民赴金門旅遊,「小三通」旅客有增無減,供水不足問題日益嚴重。再加上兩岸關係日趨熱絡,金門最大產業金門高粱酒熱銷大陸,製酒水源因當地超抽地下水而岌岌可危,金門縣政府及地方人士一再向中央呼籲儘速同意自大陸引水以紓解缺水困境,現終於獲得正面回應,得來不易。

  從經濟及技術面來看,跨境通水是現實與商業需要,不必有太多政治考量,如香港、新加坡自大陸及馬來西亞接水已行之多年,未見有任何後遺症。馬當局上任後,兩岸關係出現前所未有的機遇,若連離島「通水」都躑躅不前,「和平發展」豈非是空談?當然,民生供水若完全操之於人,長期而言,難免有若干風險,亦非負責任的做法,所以,訂定金門供水的自給率仍屬必要,自大陸引水應以補其不足為目標。至於引水方式是以用船舶運水或接管線通水,應從供水成本及穩定度作考量,而後者似更切乎需要。

  金門「通水」是務實面對解決問題,但更重要的意義,是觀念的徹底改變,將金門從兩岸軍事前線轉變為兩岸和平發展前線的戰略思維調整。從此一角度出發,金門與大陸之間不能以「通水」與發展「免稅島」為滿足,還應該有更進一步的戰略規劃與開放。

  從生活圈的觀點,金門和大陸福建的廈門一帶幾連在一起,金門的長期建設和發展,在相當程度上,需依賴大陸市場及絡繹不絕的大陸觀光客。尤其,在全面三通後,金門作為臺商中轉兩岸的功能日漸減低,須更加依賴大陸需求來彌補人員的減少。事實上,最近幾年,「小三通」為金門帶來大量採購免稅品的大陸觀光客,對當地經濟繁榮貢獻良多。金門訴求發展成為「免稅島」乃至爭取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試點,目的皆在做大陸生意。這也顯示兩岸和平發展對金門乃至臺灣的高度重要性。

  我們建議,當局應積極考量將金門乃至馬祖規劃為兩岸和平發展的試驗區,和大陸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作為對口,建立金馬和大陸平潭間的自由貿易區關係,並開展各項經濟合作事項,以作為全面發展兩岸自由貿易區的先期示範。

  在政治面,當局亦應配合推動金馬地區「非軍事化」,以利深化雙方經濟合作,同時也可作為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起點,進一步催化兩岸和平發展大局。

(來源:中國臺灣網)

相關焦點

  • 臺報:兩岸通水 軍事前線金門將變為和平發展前線
    中新網1月18日電 臺灣《旺報》18日刊載投稿文章指出,大陸引水到金門如能順利完成,再加上金門「免稅島」的規劃,將會使金門在兩岸戰略地位發生重大改變,它代表著兩岸和平發展再跨出重要一步。更重要的是將調整金門從兩岸軍事前線轉變為兩岸和平發展前線的戰略思維。  文章摘編如下:  馬英九巡視金門時表示,自大陸引水到金門,以解決金門缺水問題,很快就會定案。臺灣「經建會主委」尹啟銘隨後亦宣示,將在半年內完成有關金門「免稅島」的規劃。
  • 金門縣長堅持兩岸通水典禮照辦,臺灣當局耍心機
    兩岸通水工程,金門接水端的田埔水庫 在金門縣政府作出8月5日如期通水的決定之後,臺灣陸委會「耍心機」,不承認存在僅一天前,也就是在陸委會做出通水儀式不影響通水時程的保證之前,國民黨還在藉此事批評民進黨兩岸受阻就「家暴」臺灣民眾。
  • 大陸將向金門供水 金門陸島酒店喜迎兩岸通水
    昨天傍晚,導報駐臺記者到達金門田埔水庫,通水儀式即將在十幾個小時之後舉行。水庫出水口的位置,已經布置一新。「兩岸共飲引水願景」的標語透出久旱逢甘霖的喜氣,邊上「兩岸通水見證儀式」的背景板明確表達了這個活動的意義所在:見證。見證金門缺水的歷史將要一去不復返,見證金門發展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會,見證「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同胞親情,將隨著來自晉江的源頭活水,奔湧沸騰。
  • 見證兩岸通水時刻 金門民眾歡欣慶祝
    5日上午10點02分,金門田埔水庫受水池的出水口,來自大陸泉州晉江龍湖水庫的水柱噴湧而出,正式開啟了「兩岸共飲一江水」、繼兩岸「通航、通郵、通商」之後的「通水」時代。  當天上午8時許,金門各村鎮鄉親趕到田埔水庫的通水見證儀式現場,圍坐在受水池岸邊。儀式9時在鑼鼓聲中喜慶開場。
  • 金門縣長堅持兩岸通水典禮照辦,臺灣當局耍心機
    兩岸通水工程,金門接水端的田埔水庫 在金門縣政府作出8月5日如期通水的決定之後,臺灣陸委會「耍心機」,不承認存在「通水典禮」。僅一天前,也就是在陸委會做出通水儀式不影響通水時程的保證之前,國民黨還在藉此事批評民進黨兩岸受阻就「家暴」臺灣民眾。
  • 大陸與金門正式通水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5日在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上表示,福建向金門正式供水是金門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兩岸同胞共同慶賀的一件大事、喜事,更為兩岸關係史冊增添了同胞情誼、水乳交融的又一佳話。
  • 金門通水後,馬祖也盼與大陸通水通電
    【環球網綜合報導】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8月5日分別在金門和晉江舉辦通水儀式,正式宣告兩岸通水啟動,實現了「共飲一江水」願景。中評社28日報導稱,金門和大陸晉江在這個月5日舉行「共飲一江水」通水儀式,讓外界看到,金門為了使用大陸水源,自福建省泉州山美水庫,經晉江系統向下遊導入龍湖水庫後,沿陸方配合興建的11公裡陸域專管到金井入海點,接續銜接金門方負責的16公里海底管線,抵達田埔端上岸。
  • 臺當局延後金門通水典禮遭各界批評
    為解決金門缺水問題,大陸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議自福建省引水至金門。直到2013年6月,兩岸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才達成積極推動金門自大陸引水共識。2015年7月,福建向金門供水項目合同正式籤署。從泉州晉江金雞攔河閘引水至龍湖水庫,經抽水泵站抽水輸送至圍頭入海點,再經海底管道送至金門。如今終於塵埃落定,臺當局卻出么蛾子。
  • 金門縣長楊鎮浯:兩岸已通水通氣應該不遠了
    東南網6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文/圖)「兩岸去年已經實現通水了,目前通氣技術比較可能實現,應該會成為第二個聯通的項目;至於通電與通橋,雖然有賴於兩岸關係的發展,但我們看到曙光,也已經開始先期規劃
  • 兩岸「應通盡通」的典範——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一周年記者短評
    兩岸「應通盡通」的典範——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一周年記者短評 2019年08月06日 08:26:00來源:東南網   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指出:「兩岸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
  • 劉結一主任在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上的講話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在福建晉江舉行,工程實現正式通水。(福建省臺辦 張寧 攝)劉結一主任在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上的講話(8月5日,福建晉江)尊敬的于偉國書記、唐登傑省長、周學文副部長,各位同胞,各位朋友,兩岸的各位鄉親:
  • 金門!回歸!通水!通橋!通電!
    而更重要的是,金門可能很快會從大陸獲得更便宜的電力。戳這裡看精彩財經新聞這就是金門縣縣長陳福海口中所說的新三通:通水、通橋、通電!8月5日,新供水管道的開通儀式表明,金門和大陸的關係更上一層樓。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在通水儀式上發表了非常重要的講話
  • 金門通水,臺當局「裡外都輸」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5日上午9時,金門金沙田埔水庫和福建晉江同時舉行通水典禮,象徵金門的用水邁入新紀元。雖然民進黨當局極力阻撓,但金門方面約有3000人出席見證這個「兩岸共飲一江水」的歷史時刻。
  • 臺媒:金門通水完工不易 兩岸之「合」不可分割
    中新網8月6日電 綜合報導,8月5日大陸通水金門,金門縣府舉辦盛大的引水儀式,在2000多位金門民眾的熱情見證下,寫下「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歷史新頁。有臺媒指出,此工程經歷23年醞釀推進,終於完工,非常不容易,由此可見兩岸關係「合」的不可分割性。資料圖:8月5日,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這是福建晉江龍湖水庫。
  • 蔡當局阻撓金門通水典禮不得人心
    據臺媒報導,金門自大陸引水的工程已經完成,原定於8月5日在金門舉辦金廈通水典禮。不料,臺陸委會竟出手幹預,稱按照目前的兩岸關係,舉辦典禮「時機不宜」,要求金門縣推遲舉辦。近日「東亞青運」在臺中市的舉辦權被取消後,民進黨當局稱是大陸再次「打壓」臺灣,民進黨當局以「時機不宜」要求暫緩金門通水典禮,但這攸關金門民生的大事件,都已早在規劃之列,因此金門縣政府連續三天對通水議題發出「金門鄉親權益優先,民生基礎建設第一」作為回應,表示8月5日的通水典禮仍照常舉行。
  • 福建向金門供水一周年:通水更通民心
    時值福建晉江向金門供水一周年,金門縣副縣長黃怡凱5日如是說。2018年8月5日,福建晉江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兩岸23年來「共飲一江水」的願景成真。一年後的今天,兩地通水一周年活動在晉江市龍湖鎮舉行。金門縣相關代表參觀龍湖水庫及泵站現場等。
  •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8月5日,豔陽高照,福建泉州晉江龍湖水庫波光粼粼。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在這裡舉行。上午10時許,國臺辦主任劉結一、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和臺灣金門縣代表洪麗萍共同按下通水按鈕,水庫的取水泵啟動,晉江龍湖水通過晉金供水管道,源源不斷地流向海峽對岸的金門島,進入金門的千家萬戶。從提出福建向金門供水這一設想至今,閩檯曆經20多年共同努力,「兩岸一家親,同飲一江水」的夢想今日終於實現,金門島從此結束嚴重缺水的歷史,兩岸的務實合作邁出堅實一步。
  • 臺當局延後金門通水典禮 可笑又可悲
    為解決金門缺水問題,大陸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議自福建省引水至金門。直到2013年6月,兩岸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才達成積極推動金門自大陸引水共識。2015年7月,福建向金門供水項目合同正式籤署。從泉州晉江金雞攔河閘引水至龍湖水庫,經抽水泵站抽水輸送至圍頭入海點,再經海底管道送至金門。如今終於塵埃落定,臺當局卻出么蛾子。
  •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 金門缺水歷史將一去不返(圖)
    原標題:一江甘甜閩山水 跨海奔流供金門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儀式將同時在晉江和金門舉行 渠成,水到。今天,一渠清甜閩水將源源不斷地穿越16公裡的海底管道,流向金門。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將正式通水,記者在泉州晉江龍湖取水泵站現場看到,所有準備工作就緒。
  • 金門通水具示範作用 學者籲建構廈漳泉金共同市場
    中新社廈門8月6日電 (記者 楊伏山 黃詠綢)歷經23年期待與不懈努力,「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美好願景,5日終於實現。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6日稱,金門通水,是兩岸特別是廈金融合發展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示範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