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曼谷8月19日電(記者李穎 陳家寶)2016年上半年,中國赴泰遊客達到近490萬人次。自2012年中國遊客突破百萬,並首次成為泰國最大的旅遊客源國以來,2015年泰國接待中國遊客超過790多萬人次,成為中國出境遊增長迅猛的目的地。面對日益紅火的赴泰遊,中國國家旅遊局目前正在籌建駐泰辦事處。日前,該機構負責人張新紅主任接受了新華網記者專訪,暢談中國遊客給泰國旅遊業帶來的利好,剖析赴泰遊的現狀。
在泰國曼谷,遊客在大皇宮附近的一個路口等候(2月11日攝)。泰國國家旅遊局不久前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接待外國遊客數量和旅遊創收數據,其中中國遊客貢獻最大。中國已是目前泰國旅遊業最大的市場,且還在不斷增長。新華社記者李芒茫攝
在張新紅看來,泰國成為中國遊客出國的第一目的國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除泰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自然和文化優勢,對遊客充滿吸引力以外,中國也是泰國旅遊部門經過數年時間培育的市場。泰國相繼在中國多個城市開設旅遊辦事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在華開展系列旅遊推廣活動,組織中國媒體和旅行社來泰考察線路,布局中泰航空運力,簡化來泰旅遊措施等。其次,泰國有接待西方遊客幾十年的基礎體系和豐厚底子,泰國旅遊產品、服務和價位,相比其他東協國家更受中國組團社和中國遊客喜歡。再則,泰國與中國比鄰,其海濱旅遊、美食旅遊、傳統文化等都深受中國遊客青睞。
當然,泰國能成為中國遊客頭號目的地,與中國出境旅遊穩定增長密不可分。張新紅指出,現階段是中國出境旅遊高位增長的時代,中國出境遊客年齡群以20歲至60歲為主。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國家旅遊局派駐泰國辦事處正在籌建中。「兩個橋梁,一個新窗口」——張新紅如是概括國家旅遊局駐泰辦事處的宗旨和服務核心。她表示,該機構是連接兩國旅遊部門之間的橋梁;是聯繫兩國旅遊業界的橋梁;是協助我駐泰大使館開展對泰交流工作的一個新窗口。
身為該機構的負責人,張新紅近幾個月來全力投入籌建工作的同時,已經啟動了與泰國旅遊主管部門——泰國旅遊與體育部以及泰國旅遊局的交流溝通。
張新紅說,中國國家旅遊局駐泰辦事處的主要工作任務包括以下兩點:首先,利用泰國的主流宣傳渠道,向泰國旅遊業界、泰國百姓、泰國媒體介紹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推介傳統和新開發的旅遊產品;其次,協助中泰兩國旅遊部門、協助駐泰使領館解決中泰旅遊交流中遇到的問題,特別是中國公民赴泰旅遊團隊突發事件的處理。該機構的優勢在於,能第一時間聯繫到中國遊客所在省份的旅遊管理部門,督促相關旅行社協助中國遊客及其家屬妥善處理突發事件,進行必要的維權。
張新紅表示,辦事處將於近期正式成立,之後還將擔負起在泰國的中國旅遊宣傳職責。未來辦事處將配合中國駐泰使館及駐曼谷的中國文化中心開展旅遊領域的工作,讓廣大泰國旅遊業者、旅遊消費者關注中國旅遊,了解中國旅遊。
今年以來,中泰兩國旅遊管理部門、中國駐泰大使館正在聯手打擊零團費、低價團現象。張新紅指出, 中泰兩國旅遊部門已對此達成共識,希望在繼續推進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同時,對低價團問題治理給予重視,將各自約束各方的旅行社,對各自涉事旅行社依規處理,教育廣大遊客認識低價團陷阱,遠離低價團。
她指出,中國國家旅遊局正向全社會徵集《旅行社管理條例》的修改意見,這是對《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兩部行政法規的合併修訂,徵求意見截止在8月31日。其中,修改意見對低價團將做出明確認定,並配套具體的懲罰措施。9月份,中國國家旅遊局還將赴泰磋商,中泰雙方準備拿出具體措施和行動,下重手治理低價團問題。
她強調,低價團問題不僅在赴泰遊出現,也存在於其他的中國遊客出境遊目的國。中國旅遊管理部門計劃以泰國為試點,確立起處理低價團的一整套解決問題模式和方法,形成示範效應。
根據中國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到5903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4.3%。單就泰國來看,中國市場相比赴泰傳統的西方旅遊市場增長要快得多。張新紅指出,泰國政府旅遊部門通過媒體向民間不斷宣傳中國旅遊市場對當前泰國經濟和穩定的重要性,中國遊客相對集中前往的泰國地方老百姓開始慢慢適應中國遊客的到來,不過這也需要一個過程。泰國接待西方遊客已有40年以上的歷史,習慣了與西方人相處。日韓在泰國投資大、項目多,人員交往頻繁,日韓文化在泰影響較深。而泰國人與中國遊客還需要從文化、語言、旅遊和消費習慣上相互磨合。
張新紅認為,中國遊客正經歷消費升級,更多注重體驗當地人生活。雖然還有個別遊客的不文明行為成為輿論焦點,絕大多數中國遊客言行大方得體。
她介紹說,為引導中國公民文明出行,中國國家旅遊局新近確立了《中國公民文明旅遊公約》。為嚴厲打擊在國外因無禮或暴力行為而損害國家形象的個人,中國國家旅遊局還制定了《國家旅遊局關於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不文明行為遊客信息保存期三年,向社會公布,並向海關、檢驗檢疫、邊檢、交通、金融等部門和機構、行業組織及有關經營者通報。有關部門和機構、行業組織、經營者可以根據其職責權限在徵信系統中記錄,採取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出境旅遊、邊境旅遊、參加團隊旅遊、乘坐航班等懲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