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寵兒」賈樟柯和他的電影

2020-12-24 奕齊影業

北京時間2月21日,第70屆柏林電影節盛大開幕。開幕當天,首場特殊展映的影片便是賈樟柯導演的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說來,賈樟柯可謂說是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寵兒」。1998年2月,初出茅廬的賈樟柯帶著首部長片《小武》來到第48屆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首映,並獲青年論壇首獎沃爾福岡·施多德獎及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引發轟動,賈樟柯蜚聲國際影壇。

賈樟柯,中國第六代導演(婁燁、王小帥、賈樟柯、張元、路學長、張揚、管虎、王全安等)的領軍人物,導演作品獲得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坎城、柏林)青睞,德國電影評論家烏利希.格雷格爾稱他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與其他導演不同的是,賈樟柯的作品多在海外放映,且很少啟用知名演員,拍攝的電影多以普通人為關注點,善於將宏大的時代背景放置在某座城市中,關切的是人群中沉默的大多數。用他自己的話說,便是「我覺得生命的尊貴,在人海裡面。」

今天,來看看賈樟柯和他的電影代表作,對於一些城市,或者一些人,或許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出生於山西汾陽的賈樟柯對家鄉有著特殊的情結,早期作品均在山西取景,《小武》《站臺》《任逍遙》是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展現的都是真實而困惑的生命個體。

《小武》講述了生活在中部某小縣城的梁小武在接連失去友情、愛情和親情後最終失去自由,成為囚徒的過程。

影片拍攝成為20萬,以粗糙生猛的視點展現了底層人民的生活,而創作靈感來源於導演賈樟柯的一次探親經歷。為了達到影片的真實效果,全片都採用了非職業演員的演員。繼1998年《小武》在柏林電影節驚豔亮相後,時隔22年後,該片以4K修復版再次回到柏林電影節,與觀眾見面。

《站臺》講述了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初,汾陽縣文工團的一群年輕人在社會變革浪潮中由「尋找」到「回歸」的成長故事。

影片片名取自劉鴻原唱的同名歌曲《站臺》,如同歌曲所表達,影片也展現了青年的苦悶與迷茫。相對《小武》,這部作品有北野武工作室參與投資,製作更為成熟。

《任逍遙》講述了失業工人子弟的生活,兩名19歲的少年彬彬和小濟搶劫銀行未遂的故事。

這部影片是繼《站臺》後,北野武工作室投資的第二部長片,入圍第55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在賈樟柯的鏡頭下,工人白背心、主人公斌斌街頭賣光碟的場景體現了年代印記。影片展現了時代變遷下,任何人都難以擺脫現實的牢籠。

《三峽好人》講述了煤礦工人韓三明和女護士沈紅從山西來到重慶奉節,分別尋找到了自己已離開十六年的前妻和分別兩年的丈夫。

影片獲得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賈樟柯以真實的鏡頭記錄了奉節解體的現實,展現了大時代下的小人物。

《海上傳奇》是由賈樟柯執導,2010年上映的紀錄片。記錄了陳丹青、楊小佛(楊杏佛之子)、杜美如(杜月笙之女)、張心漪(曾國藩之曾外孫女)、韋然(上官雲珠之子)、費明儀(費穆之女)、韋偉、侯孝賢、韓寒等18位與新舊上海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受訪者,講述了關於城市以及人生的點點滴滴。

與以往作品不同,《海上傳奇》的畫面頗為精緻,以18個人的親身經歷,講述了18段歷史洪流中的傳奇故事,這部作品是賈樟柯獻禮上海世博會的城市紀錄片,入圍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山河故人》講述了汾陽姑娘沈濤一家三代人從1999年到2025年情感、時代變化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賈樟柯首次採取海外拍攝,從山西汾陽、上海輾轉到澳大利亞。影片選取了三個時間節點,1999、2014、2025,分別代表著「過去、現在、未來」,表現了時間與鄉愁的主題。該片入圍第68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獲得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在賈樟柯的作品中,多表現時代的變遷與中國普通人的生存狀態,他也以自己的美學追求和對社會的思辨展現了一位電影人的「良心」,如他所說:「當一個社會匆匆向前趕路的時候,不能因為要往前走,就忽視了那個被你撞倒的人。」

相關焦點

  • 第70屆柏林電影節開幕 賈樟柯攜新片亮相
    第70屆柏林電影節開幕 賈樟柯攜新片亮相中新社柏林2月20日電 (記者 彭大偉)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當地時間20日正式開幕。本屆電影節將展映全球342部影片,其中18部將角逐金熊獎。中國著名導演賈樟柯的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入圍本屆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將在柏林舉行全球首映。
  • 19年後新片再次亮相柏林電影節!賈樟柯《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全球首映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正在進行中,當地時間2月21日下午,著名導演賈樟柯的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等主創出席了紅毯儀式及映後見面會。首映禮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們也被電影中的情緒所牽動。
  • 賈樟柯《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首映 曝國際海報
    賈樟柯攜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亮相柏林國際電影節1905電影網訊當地時間2月21日下午三點,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及出品方代表朱瑋傑等主創出席了紅毯儀式及映後見面會
  • 去香港第35屆國際電影節 看奧斯卡和柏林熱片
    第3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於3月20日至4月5日在香港舉行。昨日下午3點,眾所期盼的本屆影展排片表在電影節官方網站上公布。本屆電影節將放映電影447場,來自56個國家的335部影片參加展映,其中59部為亞洲首映片。其中更包括在剛剛結束的柏林影展上收穫金熊的伊朗影片《伊朗式分居(別離)》。
  • 賈樟柯,中國電影最後一位遊俠|原創
    賈樟柯:「這組短片目的是展示生命的勝利。」/《來訪》小鎮青年賈樟柯1988年,33歲的張藝謀憑藉電影《紅高粱》一舉摘下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這是中國電影人首次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從集中主義生活走來的中國人,瞬間被影片中濃烈揮灑的色彩、張揚豪放的個人精神所感染,包括剛成年的山西小子賈樟柯。儘管彼時的他,還不明白張藝謀在柏林電影節上的那句話對他意味著什麼,但那首《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還是隨著鞏俐晃動的花轎和姜文高大的身軀,唱進了小鎮青年賈樟柯的心裡。鞏俐一定是八九十年代小鎮青年的共同女神。
  • 第70屆柏林電影節進行中,點擊了解「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
    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提高電影藝術創作水準,電影節順勢而生,旨在表揚為電影做出貢獻的優秀電影人,促進國家和地區間電影藝術的交流。柏林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獎項設置最接近奧斯卡,創立於1951年,原在每年6-7月間舉行,從1978年起提前至2月舉行,為期2周。
  • 多倫多電影節連線賈樟柯,眼鏡、茶杯和筆記本是他的生活必需品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9月15日晚,第4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已臨近尾聲。在此之前,電影節連線中國導演賈樟柯,他談到新冠疫情對自己以及對全球電影人的影響,還有他在疫情期間的工作狀態——在北京情況穩定下來後去辦公室寫劇本,他說:「2020年對我來說是寫作的年頭」。「賈科長」透露,自己寫了一個長篇劇本,這是一個關於中國東北年輕人的故事。「我已經很久沒有拍年輕人了,希望今年冬開拍」。
  • 賈樟柯柏林談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尋找歷史證人
    導演賈樟柯。片方提供中新網太原2月23日電 (記者 胡健)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正在德國柏林展映,主創一席人先後參加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全球首映式及新聞發布會等活動。23日,記者從片方了解到電影遠赴柏林的故事,賈樟柯表示,《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是在尋找「歷史的證人」。當地時間22日,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以及出品方代表朱瑋傑攜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出席由柏林國際電影節官方安排的PhotoCall以及新聞發布會。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右一)以及出品方代表朱瑋傑(左一)。
  • 賈樟柯中國作家紀錄片展映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在柏林當地時間2月20日開幕,將持續到3月1日。今年的金熊獎主競賽單元共有18部作品入圍,包括中國臺灣導演蔡明亮的《日子》。賈樟柯導演的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入圍特別展映單元,孫立軍導演的中國水墨電影短片《秋實》入圍新生代單元。
  • 梁雪芹主演電影《巧巧》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標題:梁雪芹主演電影《巧巧》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   近日,由宋川執導,梁雪芹領銜主演的電影《巧巧》入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全景單元。據悉,梁雪芹應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邀請即將前往柏林參加電影節,在此次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將出席紅地毯儀式、電影《巧巧》全球新聞發布會和電影首映式。
  • 平遙電影展,賈樟柯的一道電影家宴
    作者/謝維平要說平遙電影展最忙的人了,非賈樟柯莫屬了。他跟電影展藝術總監馬克穆勒制定了一個不成文的禮儀,只要有參展導演和明星過來,都會在電影宮門口的紅毯前,親自迎接,致上賓至如歸的最高禮遇。這要求他必須每天都準時出現在那裡。
  • 柏林電影節在陰影中迎來七十大壽
    柏林當地時間2月20日晚間,第七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隆重開幕。照理說,七十周年本應是這一全球影壇盛事的大好日子,但一系列不幸事件卻接踵而至,為其蒙上了重重陰影。
  • 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首映,千人影廳座無虛席
    柏林當地時間2月21日下午,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等主創出席了紅毯儀式及映後見面會。片方同時還公布了一款由業內知名電影海報設計師黃海操刀設計國際版海報。
  • 大陸電影缺席柏林「金熊」角逐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董 銘作為柏林電影節常客,今年卻沒有一部中國大陸影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德國《明星》周刊12日稱,第70屆柏林電影節將於2月20日至3月1日在柏林舉行,中國大陸影片將失去角逐金熊獎的機會。
  • 椰視頻 | 英文原創:土耳其電影大師坐陣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 對...
    南海網記者沙曉峰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12月1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沙曉峰) 12月14日,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嘉年華在海南三亞舉行,土耳其電影大師努裡·比格·錫蘭坐鎮電影大師班,與多位新銳電影人分享從業經驗,傳承電影精神。錫蘭表示,中國的導演已經很好了,有很好的模式,而且有很大的潛力可以製作好電影。
  • 柏林電影節來襲:你可以這樣玩轉柏林
    風風雨雨走過70年的柏林電影節也和柏林這座城市一起,在經歷了苦難和迷茫後,向著更廣闊的未來前進。柏林電影節作為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歷來以它對社會議題的高度關注而受矚目。在柏林的舞臺上也湧出了許多優秀的導演和讓人無法忘懷的作品。
  • 《中央車站》的導演為賈樟柯拍了一部紀錄片
    羅馬時間29日上午,電影節組委會在羅馬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今年各單元入圍片單。除了此前宣布的華語電影《十二公民》入圍主競賽單元外,兩部與賈樟柯有關的電影也都進入電影節「榮譽放映」單元。賈樟柯(左)和塞勒斯塞勒斯稱賈樟柯是「導演中的導演「       以《中央車站》、《摩託日記》等影片享譽世界影壇的沃爾特·塞勒斯堪稱巴西國寶級的導演,他與賈樟柯相識於1998年的柏林電影節。
  •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連映 賈樟柯新片獲贊
    當地時間2月25日,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電影節進行了重複場放映。柏林電影節期間,該片共放映三場,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國內外觀眾都被電影中講述的中國70年變遷,以及歷史洪流中的人事沉浮所感動。
  • 《在碼頭》亮相釜山電影節 賈樟柯、韓東出席首映禮
    14日,由賈樟柯監製、作家韓東編劇、導演的電影《在碼頭》在韓國釜山電影殿堂舉行了全球首映,賈樟柯和韓東攜主演柴成鋼、高波等主創與觀眾見面,同場觀影,並在映後與觀眾進行了交流。賈樟柯(右一)、韓東(左一)現身釜山電影節《在碼頭》改編自韓東1998年創作的同名中篇小說,講述了幾個年輕詩人偶然捲入了一場與地痞、保安的莫名糾紛之中的故事,是一部幽默、荒誕的另類現實主義作品。
  • 平遙影展,賈樟柯的人情鄉
    而母親的一番話,讓他下定了決心:「100多年前美國人能在中國開個中學(賈樟柯就讀過的汾陽中學),現在我們山西人自己在家鄉開個電影節,怎麼還開不了?」當時的他,每年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參加各類國際電影節,對電影節該長什麼樣子再熟悉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