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個上好的釣位,對於提高魚的上鉤率是有很大幫助的。在野外自然水域垂釣,不像在專業養殖場內,有許多標準的魚池、現成的釣位,垂釣者需要有較為豐富的選位技巧。
一般來說,在塘形不成規矩的水域垂釣,以下選位的規律值得大家借鑑:
1.儘量選擇河岸凸出的位置。
2.方釣角、長釣腰、窄釣寬、不寬不窄釣中間。
3.淺找深,深找淺,坑窪、坡沿是首選。在滿塘水草的水域,釣窩應選在局部無草或少草的空曠處或水草間隙處,這類空當處不僅是魚類嬉戲或洄遊的通道,而且視野開闊,釣餌目標明顯,可大大提高上鉤率。如無水草間隙可尋,則需進行人工除草造窩。在大面積的明水區,應選擇局部長草或少草的位置。另外,在多種氣候條件下,堅持選擇溶氧充分的下風口位置,也是可以有效提高魚獲量的技巧之一。只有找準了魚道,能夠有魚可釣,才是提高上魚率的基本保證。
*【KINCARP鯉王智能遙控釣魚打窩船,遙控打窩,魚群探測,獨立餌料倉,遠程送鉤,超範圍視寬大燈,適合爆炸鉤投放,獨家運動外觀設計套件,完美匹配任何環境垂釣】
許多釣友在實戰中常常會發現,窩點誘聚來魚之後,只見魚星不斷,就是不見魚兒吞餌咬鉤的「怪」現象。雖說這種現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氣壓過低魚不 願潛底就餌,鉤大線粗魚易生疑,不敢輕易吞食等等),但是,釣者若在排除了上述原因之後,再嘗試著改變一下釣餌的成分或狀態,也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不同的魚種有著不同的攝食特點。野外水域魚種複雜,食性自然也就各不相同,多使用幾種不同配方的餌料,對於提高上鉤率是會大有益處的。【話無死理,釣無定論】。在野外休閒垂釣中,對於浮標的使用更是要認真體會這句話的含義。野外自然水域魚種複雜,大小不一,生口魚與脫鉤的猾口魚混雜其中。這就為垂釣者在實戰中如何正確使用浮標與判讀標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浮標靈與鈍的調整,要根據垂釣實際來靈活掌握。應重效果而不應只在乎形式,一切都要圍繞「怎樣能夠多中魚」來進行現場變化。*【黃金眼精品蘆葦鯽鯉混養漂立式浮漂, 棗核型漂身、超短漂身,滿足您各種需求,帶給您超快感的釣魚體驗】
自然水域魚體大小不一,魚種各異。如釣組選擇不當(魚小鉤大或魚大線細等),都會嚴重影響垂釣的效果。所以,我們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地改變釣組配置, 爭取以最佳的釣具組合獲得滿意的上鉤率。一般來說,「浮標頻繁地出現上下起伏,而無明顯的入口信號」多為以下幾種情況:1.魚小鉤大、線粗(需立即改變子 線組合)。2.魚吃口較差,浮標不甚靈敏,顯現不出正常的標準魚訊(需更換小號浮標)。3.線組嚴重超標(超粗),在水線較深的情況下,魚訊衰減嚴重(需 改變母線線徑)。另外,釣竿的軟硬不當,也能影響正常的上魚頻率。在不同的魚情條件(特別是在氣壓較低,水底較髒,淤泥較厚及底部水草較多,鉤餌易沉沒其中的情況)下,垂釣者若能夠根據釣場的現狀,及時地做出正確的調整,設定出理想的釣棚,就完全可以幫助你在不利的釣況條件下,獲得滿意的垂釣效果,為提高上魚率,提供有力的幫助。編審意見:文章分享的根據垂釣地點周圍環境和水情,來判斷水域中的魚情的經驗,值得初學釣魚的釣友學習並借鑑。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的匹配釣組,準確地分析魚情,靈活的運用釣法,是提高釣魚水平和增加漁獲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