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上演「舌尖上的列車」:乘客分享自製美食

2020-12-25 騰訊網

布依族美女做的貴州美食「都勻粽子」

銅仁小夥自製的「泡椒鳳爪」擺在盤子裡像模像樣

浙江在線湖南懷化2月4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李鵬 攝影/王堅穎 攝像/楊朝波 崔建強 首席編輯/趙潔)民以食為天,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紅遍大江南北,各色美食承載的,除了味蕾之間的滿足,更多的是人們對家鄉的眷戀。在這冬末春初開往貴陽家鄉的臨客列車上,歸心似箭的小夥、姑娘、老人、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吃上了自製的家鄉美食,讓家的味道近一點,再近一點。

銅仁小夥自製「泡椒鳳爪」

食盒一揭半車廂飄香

2月2日晚6點多,浙江杭州開往貴州貴陽的3599次列車開過湖南懷化,這趟車是今年春運浙江首發臨客的其中一輛。正是飯點,12號車廂的9號、10號座位的一個小夥子此時被6個老鄉圍住,「給我一隻爪子唄」、「給我也留上一個」。

小夥叫徐華強,1989年生,貴州銅仁人,土家族,在浙江諸暨的一家餐館做廚師。他之所以被6個老鄉「圍攻」,是因為他捧著的一個紅蓋食盒。

盒子裡裝的是他特意為回家路上準備的「泡椒鳳爪」,20塊兩斤的鳳爪是在諸暨的農貿市場買的,辣椒用的是自家種的。把雞爪子上的指甲剪掉,煮熟,再用水衝洗乾淨,泡在辣椒水裡,加上鹽、雞精、味精、生薑片,只用一天時間,一盒香噴噴的「泡椒鳳爪」就做好了。

今年,徐華強帶著兒子楷楷與姐姐、姐夫、姨夫一起回貴州同仁德江縣的土家寨子。這「鳳爪」是他姐姐最喜歡吃的,不過,兒子楷楷生在諸暨,「已經吃不慣辣子」,徐華強笑笑說。

他們這一路除了自製的鳳爪,還帶了超市買的麵包和水果。「方便麵太難吃,鳳爪外面買又太貴,還不一定安全,吃著不放心,我就乾脆自己做了」,徐華強說,他做的爪子,「剛揭開蓋子,那個味道就引得好多個認識的還有不認識的老鄉都圍過來,他們都想嘗一下」。

再過7個小時就到貴陽了,徐華強準備的兩斤鳳爪被搶得只剩下兩隻了 ,這讓身為廚師的他很得意。

「這次回家不能過年了,只能休息一個禮拜,2月10號我還要趕回諸暨的飯店裡,過年缺人手,要去幫忙」。

布依族美女帶三道拿手菜

老鄉們邊嘗邊贊「真巴適」

12號車廂「泡椒鳳爪」飄香,16號車廂中間座位的布依族美女黎唯滿,也捧出自家吃食,手腳麻利地把早就做好的「都勻粽子」分給周圍的老鄉們。

趕火車前,這位在浙江餘姚打工的29歲妹子專門做了三道菜,除了都勻粽子外,還有香炸雞塊、折耳根,這都是她的拿手菜,也是貴州特色。

都勻粽子,和浙江嘉興的粽子區別很大。形狀就不一樣,都勻粽子是長方形的,吃起來很鹹。看到浙江在線記者被「鹹」得表情都變了,黎唯滿噗哧一下笑了,她說:「你們浙江粽子的裡放多少糖,我們的粽子裡就放多少鹽」。

這位布依族姑娘和哥哥、嫂子,還有同村的4個老鄉一起回家。她信奉的是,在外打工特別辛苦,一定要吃好。

她做的三樣菜每樣都裝滿兩個食品袋子,「這不是給我自己做的,好吃的東西要大家一起吃才有味道」。這一路上,靠著這三樣菜,她們一行7人沒買泡麵,也沒買零食。

鄰座的2個老鄉一邊吃著炸雞塊,一邊和記者說,「么妹兒做的雞塊,真巴適!」(註:「巴適」,四川、重慶、貴州等地的方言,意為「正宗、地道」。)

民工兄弟說一句「還可以」

列車廚師程輝心裡樂開花

在這趟載有1500多名農民工兄弟的臨客列車上,程輝才是真正的「大廚」,他是餐車上的廚師。

雲貴這邊的旅客跟浙江人的口味不一樣。程輝說,這邊的人口味重,愛吃「辣子」和酸辣粉。他2004年來到餐車到現在,都10年了,一直都在開往貴州和重慶的火車上掌勺。

2日下午7點鐘,程輝又推著小車去給旅客送飯了。這次的盒飯是「準備大賣的」,裡面有酸辣粉、小雞腿、香乾肉絲、蔬菜和炒蛋,根據包裝的不同分為15塊一盒和20塊一盒兩種。

29歲的程輝是衢州人,他說衢州口味在浙江算重的,但和雲貴川比起來差多了,現在他也變成重口味了。「我專門跑重慶和貴陽的車,每次火車到地方了,我都會自己掏錢到當地餐館裡點一些特色菜嘗嘗,向店裡的師傅請教,比比差距,做得有進步,特別有成就感」。

程輝說,最令他喪氣的事就是推著車子賣盒飯賣不出去,每次推著大半車的盒飯回來時,他的心裡會很難受,「說明我的菜做得不到位,人家不喜歡」。「如果我做的菜很受歡迎的話,會特別開心,走路都輕快」,有時旅客吃了一口他做的酸辣粉,用貴州話說「嗯,還可以」,他心裡會樂開花,說到這裡,程輝有點得意起來,原來,他和老婆是去年11月29日領的結婚證,老婆就特別愛吃他做的「雲貴菜」,「她說跟了我有肉吃!」程輝哈哈大笑起來。

其實,程輝做的菜有沒有「貴州style」,看看盒飯賣得好不好就知道。列車餐車做了個統計,不算早飯,這趟車平均每餐飯賣出盒飯500多個,杭州到貴陽的26個多小時,共賣出盒飯1700多個。賣得最好的是夜宵,當然夜宵是大家最喜歡的「酸辣粉」。

2月3日凌晨1點鐘,這趟3599次列車運行26小時31分後,準點到達貴州貴陽火車站。沒怎麼睡的人們,收拾起攤在桌上的食物,扯著孩子,背起行李……對於這些來自貴州各地的農民工,省會貴陽還不是他們的終點。近一點的,家人已經早早開車來接了;稍遠的,準備臨時找個落腳地,等凌晨5點的汽車;還有的,打算在貴陽住一晚,等天大亮了,再帶著一家老小回家。

帶著老婆孩子回家,吃上一口家鄉的熱湯熱飯,對於打拼在外的遊子,幾乎濃縮了對過年、對團圓的所有期盼;坐在一列火車上回家,歸鄉之心也向著同一個方向,那裡,有家的味道。

相關焦點

  • 讓列車充滿書香:春運首日G20次列車啟動圖書漂流活動
    1月10日,2020年春運拉開帷幕,由杭州客運段主辦的「放下手機1小時,書香伴您返鄉路」活動在由杭州東開往北京南的G20次列車上正式啟動。春運首日G20次列車啟動圖書漂流活動(周圍 攝)隨著精彩的快閃舞蹈在布置一新的車廂裡上演,「高鐵漂流書」活動正式啟動。
  • 【新春走基層·春運故事】大興安嶺深處的「雪國列車」
    央視網消息:2018年2月1日,春運第一天, 59歲的列車長張憲華和他的8名班組成員在黑龍江省加格達奇火車站迎來了踏上春運旅途的第一批乘客。張憲華乘務組擔當的是加格達奇開往韓家園的4059次列車,這是大興安嶺深處經塔河開往韓家園的唯一一趟旅客列車。
  • 春運列車上「洋乘客」來求助,多虧有手機當翻譯
    半島記者 馬正拓進入春運以來,乘坐列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多,甚至不乏一些來中國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1月13日, 由青島客運段西安車隊一組值乘的曹縣開往青島的K8278次列車上,一位來自阿聯的外籍乘客向列車乘務人員求助,藉助手機上的翻譯軟體,乘務人員才得以順利給外籍乘客指路,受到了該外籍人士的好評。
  • 乘客突發疾病,列車臨時停靠貨運站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9日訊 (記者 和婷婷 通訊員 李振 丁世龍)1月18日23時35分,貨運車站——長沙東站車站值班員周聞接到調度命令,K4106次列車上有一位突發疾病的男性旅客要下車。19日0時06分,K4106次列車停靠站內,車站工作人員和鐵路公安立即將乘客護送上救護車,送至長沙市第八醫院救治。據醫院診斷,病人是腎結石復發,經過及時治療,病情已經穩定,並順利出院。隨後,該旅客登上K1160次列車,繼續返鄉旅途。該名乘客姓熊,47歲,和愛人一起回武漢老家過年,沒想到在車上突然腹痛難忍。
  • 臺灣春運上演南北大遷移 東部列車票被秒殺
    臺灣春運上演南北大遷移 東部列車票被秒殺 2013年01月30日 04:0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臺灣鐵路管理局1月29日宣布,鑑於臺灣東部幹線一票難求,很多民眾至今沒買到票,將加開54列次臨時列車。  東部列車票被「秒殺」  據臺「中央社」報導,臺鐵蛇年春運時間為2月7日至2月18日,原定全線加開604次臨時列車。1月22日放票時,東部列車車票立即遭「秒殺」,目前仍有部分民眾沒買到票。
  • 春運面孔三看:心朝著列車的方向
    緣起:大學開始拍攝春運面孔肖傑是廣東湛江人。上大學才來到廣州,1990年出生的他,此前並沒有長時間坐火車出行的經歷。他的同學和朋友也很少趕春運,即使是省外長途列車,也都是一到放假就回去,「不會等到火車站都是人的時候」。肖傑說,自己很長時間都不知道春運是怎麼回事。在廣州這幾年,到了臘月廿五六,肖傑才會準備回家,到初三初四又返回廣州。
  • 第一趟春運列車上的暖心事
    在春運大軍中,浙江省開出的第一趟春運臨客火車K1438次列車,帶著旅客對家的期盼,踏上了返鄉之旅。今天的《新春走基層》,就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感受列車上的溫暖故事。
  • 莞惠城際列車:C2+ATO自動駕駛技術領跑春運
    體驗列車,很智能、很舒適。2月16日9:30,筆者趕到小金口城軌站,在自動售票機1分鐘完成了購票。「哇,果然便捷。」經過安檢驗票等一系列程序,筆者10點鐘坐上列車,感覺到車上乘客滿滿的,乘坐城際上班的人也不少啊!在小金口至西湖東的路上,筆者感到非常的平穩,甚至啟動的時候都沒有覺察到,更沒有感覺到行駛過程中的頓挫感。
  • 春運上演:十年對比挑戰中國速度與時代接軌
    本期《中國那些事兒》也湊個熱鬧帶大家看看外媒視角下的春運之十年變遷。­  2月1日凌晨,旅客乘坐由上海南發往重慶北的K4085次列車。此趟列車是由上海始發的第一列春運列車。當日,2018年春運正式啟動。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這十年,春運規模始終大得驚人,中國人與家人團聚過年的心情始終熱切,而中國政府確保民眾平安歸家的初心始終如一。
  • 給力措施 明年春運空調列車配電源插座
    【PConlien 資訊】10月28日消息,昨天,「中國之聲」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2014年春運開始,空調列車將會提供電源插座供手機、電腦等行動裝置充電,這樣旅客便可以在慢慢的旅途解決充電的困擾。
  • 37年「舌尖上的春運」:旅客控油控鹽飲食更健康了
    時至今日,「舌尖上的春運」已經發生巨大變化。董澤剛是濟南客運段上的一名餐車廚師,跑車37年的他創製了18道菜品,親歷了餐車飲食的變化,也見證了這些年旅客味蕾和消費習慣的改變。  變化1 從燒炭做飯到使用電磁爐  董澤剛是濟南至深圳K1281次列車上的一名餐車廚師,從一名炊事員開始幹起,在火車上的三尺灶臺上一幹就是38年。
  • 雪國列車春運期間開車運行
    雪國列車春運期間開車運行時間:2019-12-20 11:46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雪國列車春運期間開車運行 相信看過電影《雪國列車》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部改編自獲得1986年昂格萊姆國際漫畫節大獎的法國同名科幻漫畫原著電影。
  • 春運高鐵推出18種套餐 讓旅客體驗舌尖上的美味
    新華網北京2月7日電(記者 薛楓)幹炒牛河、三鮮蝦仁包……7日,記者從北京京鐵列車服務有限公司了解到,針對春運期間客流變化,根據不同線路及沿線區域性飲食風俗習慣和旅客用餐需求,春運期間生產6個價位(10元-99元)18種套餐。
  • "吃貨"車長搬美食進車廂 乘客感受舌尖上的鄭州
    這是鄭州公交三公司906路車長袁磊經過逐家品嘗後,挑選出來鄭州特色美食。他將美食製作成圖片張貼在車廂內,使乘客在乘車時享受一場視覺盛宴。「這家的三鮮伊府麵不錯,吃起來滑滑的,特別鮮嫩爽口,蒸餃也不錯,裡面都是用蝦仁做的陷料特別好吃。」看到公交車的推薦,一位女乘客表示認同。
  • 春運期間:高鐵「紅眼列車」開行 貴陽北站夜間抵達也能方便換乘
    1月17日凌晨1點39分由廣州南開往貴陽北的D4938次列車搭載的1382名旅客安全抵達貴陽,貴陽北站迎來了2020年春運期間首趟到達的「紅眼列車」。據了解,由於我國的高速鐵路安排有維修天窗,通常情況下夜間不開行列車,以便列車及線路進行維護和檢修,但在春運期間,鐵路部門會利用夜間維修天窗時段增開臨時高鐵或動車——即「紅眼列車」,以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 越南春運的眾生相:在火車站閒庭信步,拖家帶口長途客運戴上口罩
    2020年庚子年的越南春運,體現了非常豐富的眾生相:在中國人認為應當比較緊張的火車站,越南人常常不緊不慢地走著、聊著,可謂是閒庭信步;而在長途大巴上面,拖家帶口的乘客往往比較緊張,而且很多人戴上了口罩。
  • 上鐵公布春運增開列車 合、阜加密京、廣方向班次
    昨日是開售春運臨客車票的第一天,按照預售期40天計算,可購買2016年1月24日(春運首日)的臨客車票。上海鐵路局公布了將在2015年12月16日-12月22日、2016年2月9日-3月3日分兩批增開部分列車。合肥、阜陽、安慶三地將加密發往北京、廣州、東莞、漢口的列車。
  • 「復興號」列車上開起音樂會 青年小提琴家陳曦和劉霄為乘客現場演奏
    下午兩點四十分,從北京南站開往天津的C2061次「復興號」列車的2號車廂裡,一場特殊的「快閃」音樂會隨著列車的駛動悄然上演。陳曦、劉霄兩位著名青年小提琴家從座位間起身,用一曲舒緩優美的《沉思曲》為音樂會拉開了序幕。乘客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難得一見的一幕。兩側車廂也有不少乘客聞聲而來,駐足感受這段難得的音樂體驗。
  • 春運返程車票1月22日開售 與搶票有關的乾貨都在這了
    春運搶票高峰的餘溫還沒有褪去,春運返程車票的開售卻已悄悄拉開帷幕。從1月22日起,農曆正月初五的返程車票已全面開售,需要乘坐當日列車返程的網友可通過網際網路或打電話的方式購買火車票。考慮到春運具有單方向客流的特點,部分列車去程客流集中但返程客流較少,有新聞報導稱,根據對往年大數據及2018年鐵路春運增開列車開行方案分析,鐵路部門將對始發及終到時刻相對較好的回程列車在現價基礎上實行8折出售。本次車票打折主要圍繞京津、滬杭、廣深三個重要線路的列車,節前節後分別選取32趟列車實行打折優惠,有需要的網友可持續關注鐵路方面相關信息。
  • 實拍春運列車36小時:再難,也要回家
    又到一年春運時,那些旅途中的故事,正在上演。1月22日,2019春運拉開大幕的第二天,中國新聞周刊「有意思TV」踏上從廣州東開往哈爾濱西的Z236列車,用鏡頭記錄下了許多人回家的36小時。下面跟隨鏡頭,一起去春運列車現場看看那些回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