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去一包糖果 裝回一袋獎章——記志願軍老戰士林志洲

2020-12-24 中國青年報

志願軍老戰士林志洲在江蘇南京一次黨團活動中給青年講述抗美援朝經歷(10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藝 攝

新華社南京11月19日電 題:帶去一包糖果 裝回一袋獎章——記志願軍老戰士林志洲

新華社記者劉藝

手掌大小的白布袋子早已泛黃髮舊,林志洲卻珍藏了近70年。

袋子正面印有一幅漫畫:一位手握鋼槍的志願軍戰士站在「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八個紅色大字下。袋子背面寫著「什錦水果糖」。袋子前後都布滿了好像火燎出的米粒般的小洞。

「家鄉政府發給我們一人一斤水果糖,就裝在這個袋子裡。」林志洲帶著這包水果糖,隨部隊從輯安(今吉林省集安市),通過人造浮橋跨過鴨綠江,急行軍20天,來到朝鮮東海岸元山港。

「我是1952年7月入朝參戰的。糖吃完了,袋子我一直貼身帶著,這樣感覺祖國就在身邊。」89歲的林志洲輕輕摩挲著手裡的袋子,仍秉持當年的信念,「絕不讓任何人侵犯我們的祖國。」

1952年12月,林志洲所在的第24軍奉命由元山港開赴戰場中線,接防已在上甘嶺持續作戰多日的志願軍部隊。11月25日結束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以傷亡1.1萬餘人的代價,斃傷敵2.5萬餘人,擊落擊傷飛機274架。

「上甘嶺戰役最激烈的戰鬥雖然過去了,但陣地上一直僵持對峙著,為了讓美軍老老實實地接受談判,也為早點支援前線,我們奔襲了7天7夜。」說到這兒,林志洲突然輕拍大腿,接著又嘆了一口氣,「快到上甘嶺時拐入一個山溝,那裡有許多志願軍第15軍的烈士,天地為墓。」

林志洲和戰友們是含著熱淚扎進陣地的。「我們接防不到8小時,敵人就發覺了,一天之內發動了8次攻擊,想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都被我們狠狠地打了回去。」林志洲回憶道,炮彈在四周炸個不停,戰友們的鮮血和著雨水濺進眼裡,他根本看不清敵人在哪裡,只知道向前、衝鋒、射擊。

此役,林志洲因作戰勇敢榮立三等功。後來,他將立功獎章和「小紅本」放進了裝過水果糖的布袋子裡。

1953年5月,志願軍展開夏季反擊戰。林志洲所在部隊組織180人的加強連,在夜色掩護下摸上了敵軍陣地。「雙方很快交上了火,打得很激烈,這個時候拼的就是誰不怕死。這一點,敵人是不如我們的。」

戰鬥中,林志洲將負傷的戰友救回坑道。衛生員安頓好傷員,抬頭卻見林志洲滿頭鮮血,忙對他說:「你負傷了。」林志洲一摸腦袋,才知道自己流的是血不是汗,「指導員問我下不下火線,我堅決不下」。黎明前,頭纏一圈紗布的林志洲又單槍匹馬潛入陣地周邊,偵察戰鬥情況。

在炮火的洗禮中,這個面龐尚顯稚嫩的小夥子火線入黨,布袋子裡也再入一個三等功。

抗美援朝勝利後,林志洲作為戰鬥英雄,被選送到原空軍第三航空學校學習。「我從小家裡窮,沒吃沒穿更沒念過書」,航空氣象、發動機原理、儀表程序等複雜專業的知識讓林志洲犯了難。

「但只要想到戰場上那讓人恨得牙癢的敵機,我就決心苦練本領,捍衛祖國藍天。」3年後,林志洲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留校任教員。在空軍工作的20餘年間,他飛過7種機型,成為能飛4種氣象的機長。

「熱愛飛行事業,地面苦練,空中精飛……飛行2316小時31分,消滅等級事故,已達到相關規定,可報請三等功一次。」1982年4月,林志洲的布袋子收入了他軍旅生涯最後一枚軍功章。

採訪結束時,林志洲告訴記者:「我想知道一個人的消息,他叫蔣世勤,我們24軍72師216團1營1連的指導員,是我的入黨介紹人、最親密的戰友。找到他,是我的心願。」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志願軍老兵:帶著水果糖跨過了鴨綠江,歸來時裝一袋軍功章
    林志洲於1952年7月訪問朝鮮。離鄉背井時,家鄉政府送來一斤水果糖給他和同鄉戰士,全都裝在一個袋子裡。臨走時,林志洲對戰爭的印象還不太好,他雖然知道戰場的危險,但想到自己是為了保家衛國的正義而戰,他也不那麼害怕了,就這樣,林志洲帶著水果糖跨過了鴨綠江。
  • 致敬「最可愛的人」|高新區為10名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頒發紀念章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近日,區民政衛生工作辦公室(區退役軍人事務管理辦公室)開展了走訪慰問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頒發紀念章活動,聯合鎮街走訪慰問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並為志願軍老戰士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 這位年過八旬的志願軍老戰士為何珍藏著一個護身符?
    86歲的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於志明,顫顫巍巍地舉起了布滿皺紋的右手,面向展覽牆上「空軍英雄」王海、劉玉堤、趙寶桐、孫生祿的照片,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一幕,發生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館中,在場的觀眾無不動容。70載歲月洗禮,歷史的記憶從未褪色。
  • 英雄無悔丨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不畏犧牲英勇善戰 深藏功名再建新功
    近日,央視新聞頻道推出系列報導《英雄無悔》,講述志願軍老戰士的英雄事跡、家國情懷。孫景坤是96歲高齡的志願軍老兵。他曾捨生忘死血戰沙場,作戰英勇榮立一等功。載譽回國後,他卻深藏功名解甲歸田,帶領村民改變家鄉貧困面貌。在丹東市光榮院,一件掛滿軍功章和紀念章的軍裝掛在孫景坤老人的床頭,這是他那段戎馬生涯的見證。
  • 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展覽向公眾開放 92歲志願軍老戰士找到所在部隊...
    來源標題:92歲志願軍老戰士找到所在部隊軍旗 其中包括眾多珍貴文物和文獻資料,如彭德懷在抗美援朝時期使用的望遠鏡、志願軍二級英雄鄭起的軍號、俘虜63名敵軍的劉光子使用的衝鋒鎗等。824件文物系首次展出,如伍先華的一級國旗勳章、金星獎章、勳章證書,韓德彩的立功材料和戰鬥經過圖,上甘嶺戰役中被炸斷50多處的電話線等。
  • 「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記志願軍老戰士易金榮
    新華社武漢12月9日電 題:「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記志願軍老戰士易金榮新華社記者高蕊「戰友們是因保家衛國犧牲的。」志願軍老戰士易金榮永遠也忘不了,1953年春的朝鮮戰場上,戰友們在一場戰鬥中犧牲的場景。易金榮經常對兒孫們說這樣一句話:「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呢?」保衛祖國,正是易金榮68年前參軍入伍的原因。「當時國家剛解放,百廢待興,需要有人來護衛。」易金榮說。
  • 志願軍老戰士趙力合:「虎口拔牙」的急先鋒
    △ 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68軍203師607團偵察排副排長楊育才(前排左三)記特等功,授予他「一級戰鬥英雄」稱號。志願軍老戰士趙力合:「虎口拔牙」的急先鋒■新華社記者 王楠楠1953年7月,在韓戰停戰協定即將籤署之際,發生了這樣一幕:一個13人的志願軍小分隊在夜色掩護下突襲並全殲南朝鮮軍首都師
  • ——記志願軍老戰士文工隊員任紅舉
    ——記志願軍老戰士文工隊員任紅舉新華社記者李秉宣「說的是,上甘嶺上戰火紅,硝煙滾滾遮日空……胡修道站起身來抬眼望,但見上甘嶺一片陣地似長城……」今年86歲的任紅舉,曾是志願軍第12軍第31師文工隊的一員。
  • 彩虹街93歲志願軍老戰士獲頒「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
    2020年10月2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彩虹街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來到轄內抗美援朝老戰士陳福安同志家中,為他佩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並送上了鮮花與祝福,感謝革命前輩為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
  • 關愛送給「最可愛的人」 ——陳強看望並為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
    本報訊(記者 鄧青春)10月29日下午,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強到復興鎮、東溪鎮看望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並向他們送去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在牟海金家,陳強與牟老親切交談,仔細詢問老人的生活情況。看到老人身體硬朗,陳強倍感欣慰。
  • 東航客艙服務部乘務員與志願軍老戰士共同開展主題...
    10月22日,東航客艙服務部乘務二部黨總支,邀請4位志願軍老戰士,在東航之家共同開展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黨日活動,共話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齊展祖國美好未來。圖說:主題黨日活動現場 鍾駿/攝客艙服務部黨委書記李海芳,對上海新四軍「沙家浜」部隊歷史研究會會長劉石安和王偉方、周承忠、徐珮璜等4位原20軍志願軍老戰士,表達了崇敬之情,感謝他們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堅韌不屈的精神和保家衛國的決心。
  • 志願軍老戰士獲全場起立鼓掌,網友熱議:我們在這兒吃炒麵配雪,是為...
    虎撲10月23日訊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志願軍老戰士獲全場起立鼓掌。視頻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淚目!#志願軍老戰士獲全場起立鼓掌# 一起轉發!致敬英雄!】
  • 珍貴影像首次披露,101名志願軍老戰士講述,【英雄兒女第一集:祖國...
    珍貴影像首次披露,101名志願軍老戰士講述,【英雄兒女第一集:祖國召喚】 2020-10-29 0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志願軍老戰士風採錄】高晉文:「願意將一切奉獻給黨」
    光明日報記者 楊珏 李建斌堅定的眼神,標準的軍禮,精彩的演講……10月13日下午,在山西省晉中市紅軍榮軍休養院,96歲高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高晉文和晉中市70多名退休幹部一起,重溫那場驚心動魄的上甘嶺戰役。「在朝鮮中部,有一座山,南面山腳下,五個高地猶如張開的五指。
  • 大陸赴朝旅遊團多中老年 志願軍老戰士陵園痛哭
    4月13日,載著志願軍老戰士旅遊團的客車通過遼寧丹東中朝友誼橋出境  首發團以中老年遊客為主  隨著首發團的訪朝,中國遊客對到朝鮮旅遊的關注度大幅提高,尤其是曾經參加過韓戰的志願軍老戰士,很多人都希望舊地重遊。  本報記者在許多場合看到,首發團的團員以大部分為中老年人,而年輕人較少。
  • 聽瑞安志願軍老戰士馬發泉...
    10月20日上午,瑞安市瑞祥山莊老人公寓,集雲樓二樓最東邊的那間房子,便是志願軍老戰士馬發泉的寓所了。入內,環顧四周。書桌上,擺滿馬老的獎狀和獎盃;牆壁上,掛滿馬老和志願軍老領導、老戰士的合影,還有縣、市、省三級最美退役軍人的獲獎綬帶。今年已經八十八高齡的馬老,一身軍裝數枚軍功章,依然讓他氣宇不凡。
  • 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不畏犧牲勇善戰 深藏功名建新功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有這樣一名志願軍老戰士,他曾捨生忘死血戰沙場,作戰英勇榮立一等功。載譽回國後,他卻深藏功名解甲歸田,帶領村民改變家鄉貧困面貌,從不考慮個人得失。這就是已經96歲高齡的孫景坤初心不改的英雄本色。
  • 十堰85歲志願軍老戰士魏德昌:在「三八線」前線值守三年
    魏德昌近照原標題:在「三八線」前線值守三年——記志願軍老戰士、東風商用車動力總成工廠退休職工魏德昌1953年7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方面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聯合國軍籤署停戰協議但在美國支持下當選的韓國首任總統李承晚不甘失敗,不僅拒絕在停戰協定上簽字,還在停戰後在雙方邊界地區不時襲擾,駐防在邊界線的志願軍戰士為落實停戰協議保衛和平,在艱苦條件下與之鬥爭。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動力總成工廠退休職工魏德昌就曾經參與了「三八線」前線守衛任務。
  • 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紀書漢:難忘炮火洗禮 英雄一生無悔
    「16歲參軍入伍,21歲為了『家國夢』成為一名中國人民志願軍,我是抱著也許再不能回祖國的心理準備,沒想到還有機會回來。」近日,佛山日報記者尋訪到曾親歷抗美援朝戰爭的志願軍、市老乾所離休幹部紀書漢。70年過去了,年過九旬的老戰士對那些場景仍記憶猶新,最喜歡的一首歌曲依然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 解密一位志願軍老戰士所珍藏:抗美援朝期間上甘嶺戰役戰地老照片!
    本組老照片是由一位志願軍老戰士所珍藏,歷經各種政治運動保存下來,鮮為人知,近年被發現,現公之於眾。原照片說明為:「衝上去消滅它! 原照片說明為:「志願軍戰士在修築坑道中向坑道內扛木料。」這張照片拍的很有些藝術性,積水中的倒影、敞向天空的洞口,給人如夢如幻的感覺,假如不看圖片說明,很難想像是在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