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甲子櫛風沐雨
跨越三世紀弦歌不輟
以交通之名立浩然天地
以創新之魂為興國之本
2020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學
建校124周年暨遷校64周年紀念日
我們,一起為世界之光!
校慶升國旗儀式
時間:4月8日7:00
地點:興慶校區四大發明廣場
參與者:全球交大人
△由武警陝西省警衛部隊轉業入職我校新輔導員的劉晗夢老師主持
面對疫情的特殊時刻,西安交大舉行了一次特殊的升國旗儀式,全體交大人在全國乃至世界的不同角落,通過線上平臺參加升國旗儀式,共同向抗疫英雄致敬、為母校慶生、為祖國建設凝心聚力、加油鼓勁、振奮人心。據統計,通過西安交通大學官方微博、嗶哩嗶哩站、思源直播平臺等實時觀看人數超過15餘萬人次。
升國旗儀式結束後,教師代表、本科生代表、研究生代表分享了他們的戰「疫」故事。
△崇實書院輔導員代成軍
△文治書院法復71班趙崇智
△電信學部博1637班牛紅峰
加餐券紀念冊《芬芳》發布
你知道嗎,加餐券在西安交大已有近20年的歷史啦,
每逢元旦、春節、校慶、國慶、畢業等紀念日和端午、中秋等傳統佳節,小小的加餐券都會給「仙交大er」帶來滿滿的溫暖與關懷~
今年,西安交大極具收藏價值的《芬芳——西安交通大學加餐券紀念冊》重磅推出,收納了2019年度發布的加餐券!
暢想多年以後,當我們偶然看到紀念冊裡珍藏的加餐券時,便仿佛回到了交大校園,追憶美好如初的那年芬芳。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怎麼獲得這本加餐券紀念冊呢?
學生處設立西安交通大學「『力行』本科生發展基金」,計劃用於西安交大「背上書包看世界」等發展型資助項目的設立及開展,通過支持學生交流訪學、創新實踐、能力培訓等活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資助育人內涵,為更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幫助交大學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實現人生目標。
紀念冊作為西安交大「『力行』本科生發展基金」捐贈鳴謝禮品,不單獨出售。
交大百人鋼琴雲齊奏
「英俊濟蹌,經營四方,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在西安交大124周年校慶之際,交大師生們線上「雲齊奏」校歌《為世界之光》,並攜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國家援鄂醫療隊成員,一起祝福交大124周年生日快樂。
西安交大教育基金會
首部宣傳片《思源致遠》發布
今天,西安交大教育基金會隆重推出首部宣傳片《思源致遠》,獻給關心和支持西安交大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組織及全球校友。
點滴捐贈,承載深情。真摯感謝愛心人士對西安交大發展的拳拳愛心和鼎力相助。
足跡丨124年的交大風華正茂
歲月無言
前進有聲
「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1896年,盛宣懷在民族危難之際創立了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開啟了我國新式教育之先河。
1956年,交大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從上海遷往西安,紮根西部。「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已然成為交大人的精神血脈,成為西安交大永遠不變的氣質底色。
2020年,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巍然矗立,開啟了交大人探索21世紀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形態」的嶄新篇章。
歷史的選擇,前行的腳步,騰飛的希望,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段歷史,攜手共創美好明天。
南洋公學校門
1960年西安交通大學校門
今日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北門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新港之門
1978年,西安交通大學鳥瞰圖
今日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鳥瞰圖
西遷之初,新落成的圖書館
今日的錢學森圖書館
遷校後的中心一樓景色
今日的中心一樓鬱鬱蔥蔥
西遷之初,校園裡貫穿南北的道路
(今梧桐東道)
今日校園裡,梧桐已成參天大樹
科研探索
永不止步
「哪裡有事業、哪裡就有愛、哪裡就是家」。
64年前,數千名交大師生從黃浦江畔奔赴大西北,為西部建設奉獻芳華,他們用開拓的足跡踏碎荒涼,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前方,書寫了中國當代知識分子報效祖國的感人篇章。
從「草棚大禮堂」到「思源活動中心」再到「新港報告廳」,篳路藍縷的創業情懷早已融進每個交大人的骨血中。
從64年前「沒有因遷校晚開一天學、少開一門課、遲開一個實驗。」到創新港建成26個研究院,1個聯合設計研究院,63個研究平臺,交大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鏗鏘誓言。
昨天
動力系師生試製我國第一臺雙缸式自由活塞燃器發生器
機切專業師生自製成功的切削用量計算機正在車床上實驗
發電專業學生在製作220kv雙線路鐵塔模型
內燃機專業師生苦戰20天利用廢料製成一輛小吉普車
今天
視覺信息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實驗室
細胞膜分析測試儀
透射式電子顯微鏡
西安交大,生日快樂!
交大人!為世界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