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一附院腎移植超4000例 最長存活35年

2020-12-20 東方網

原標題:西安交大一附院腎移植超4000例 最長存活35年

  中新網西安4月17日電 (記者冀浩凡)記者17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在36年的時間內實施腎臟移植手術已突破4000例,患者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者僅5歲,患者最長健康存活達35年。

  器官移植是將健康器官移植到另一個體內,並使之迅速恢復功能的手術。常用的移植器官有肝、腎、角膜等。西安交大一附院作為國內最早開展和最大的腎臟移植中心之一,在1979年1月15日成功實施中國西北地區首例腎臟移植。

  西安交大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長薛武軍當日介紹,截至2015年4月15日,該院共實施腎移植手術4023例,患者最大的76歲,最小的5歲;最長健康存活35年,是目前中國存活時間最長的腎移植受者之一;移植受者1、5、10年存活率分別達到98.3%、88.6%和76.6%,移植後半年恢復工作者達到92.8%。

  薛武軍透露,目前移植需求較大,全國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約30萬人,該院目前有超過千人在等待。記者了解到,全國每年器官移植數量約1萬例。

  2015年1月1日起,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中國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來源。國家衛生計生委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3月1日,全國實現民眾逝世後捐獻3502例,捐獻大器官9344個。

  陝西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張保安當日表示,中國的人體器官捐獻從數據來看比例仍然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公民自願捐獻作為今後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來源,仍需時日獲取大眾的理解與支持。(完)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一附院開展腎移植40年腎臟移植突破5000例
    西安交大一附院開展腎移植40年腎臟移植突破5000例 2019-01-15 17:37:00來源:央廣網
  • 西安交大一附院腎移植科「腎臟移植突破5000例」
    四十載移植事業,砥礪前行;二十五年專科發展,爭創一流;五千例積澱輝煌,勇攀高峰。元月15日上午西安交大一附院腎移植科在西安交大一附院科教樓三樓會場隆重舉行「開展腎移植40年、腎移植專科建立25年、腎臟移植突破5000例紀念活動」。
  • 西安交大一附院腎臟移植突破5000例
    陝西日報訊(記者 車喜韻)1月15日上午,記者從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紀念「腎移植40年、腎移植專科建立25年、腎臟移植突破5000例」大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該院腎臟移植已達5058例,其中,患者最長健康存活時間長達32年。
  • 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腎友活動 器官捐獻志願者協會成立
    央廣網西安4月28日消息(記者雷愷 通訊員緱永強)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暨遷校60周年之際,第一屆「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友Happy Go」活動——為器官捐獻者祈福今天(28日)在陝西西安舉行,陝西「器官捐獻志願者協會」同時成立。
  •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腎臟移植突破5000例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緱永強  記者 阮班慧)2018年11月18日,對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移植科而言,是極具意義性的一天。這一天,西安交大一附院腎移植科腎臟移植手術突破5000例!這一天,是器官捐獻與移植團隊再次創造西安交大一附院和西北地區器官移植歷史新篇章的一天!本次手術分別由西安交大一附屬院腎移植科主任丁小明主任醫師和田普訓主任醫師主刀,手術非常成功!來自甘肅的藏族同胞旦某和來自的山西的張某患有尿毒症,飽受病魔的折磨,得知有一個與自己配型合適的腎源可以移植,興奮不已。該兩例供腎均來自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
  • 中國首例「四代」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術在西安交大二附院獲得成功
    超越常規腔鏡和人手極限,擁有7個自由度「轉腕」,可540度自由旋轉……7月7日,國內首例第四代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手術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成功實施。現年52歲的張女士,因右側腰部不適到西安一家醫院就診,相關檢查顯示右側腎盂擴張積水,右側輸尿管中上段長段佔位,右側輸尿管息肉伴局灶性纖維上皮乳頭樣增生。因病變輸尿管長度較長,手術難度較大,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均未得到有效治療。前不久,患者到西安交大二附院泌尿外科就診,該科種鐵教授團隊經過多次縝密的討論,決定為患者實施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術。
  • 不遠千裡移家西安,花季少女在西安交大一附院終獲新生!
    近日,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腎移植科醫護的共同努力下,來自臺灣地區的同胞王某成功接受腎移植手術,術後3天肌酐就恢復正常,經過10天的治療,於5月11日康復出院。患者王某,女,21歲,正值青春年少、鮮花盛開的年齡卻罹患慢性腎臟病5期,來西安交大一附院時已經接受血液透析治療3年,備受疾病的折磨。原本美麗的臉龐因為疾病而顯得暗沉,蠟黃。纖細的胳膊也由於動靜脈內瘻的緣故,即使夏季小姑娘也不敢穿短袖,生怕自己的「與眾不同」嚇到別人。
  • 西安交大一附院婦產科
    奮楫揚帆敢為先  西安交大一附院婦產科與醫院同步成立於1956年,建院初期,婦產科條件簡陋、設備簡易、人員缺乏,只能開展一些常見疾病的診治。經過半個多世紀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斷發展,醫院婦產科在醫、教、研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婦產科的病床也由原先不足30張床位到現如今的146張床位。
  • 國內首家磁外科門診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正式開診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施秉銀院長、陝西省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劉娜、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助理、醫務部部長鄒餘糧教授、西安交一附院磁外科MDT團隊協作科室主任及代表30餘人參加。施秉銀院長和劉娜副局長對開設磁外科門診和成立磁外科MDT團隊做了講話。成立儀式由肝膽外科主任仵正主持。院長助理、醫務部部長鄒餘糧宣讀了醫務部關於肝膽外科開設磁外科門診、成立磁外科MDT團隊的批覆意見。
  • 2018年春節跨年的西安交大一附院白衣天使
    大年三十,除夕是團聚之時,一家人圍繞著圓桌坐在一起吃年飯、看春晚、守歲,本該是除夕夜再尋常不過的一幕,但在西安交大一附院的產科,卻有這樣一群醫護人員,為了在院及入院路上的產婦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作為國家衛計委臨床重點專科、全省危急重症孕產婦救治中心、陝西省重點學科,西安交大一附院的產科病房更是成為全省甚至鄰省各種危重症產婦年前的「呵護中心」。轉眼,臨近中午用餐時間,依舊可以看到奔波於產房、病房和護士站的醫護人員,一會兒這個胎心不好,那個血壓高,這個心率快……每一位產婦細小的病情波動無一不考驗醫護人員的腦力和體力。
  • 西安交大一附院長安區醫院全面開診
    據了解,2018年10月,由長安區委區政府投資11億元建設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長安區醫院遷建工程順利完工並交付使用,2018年10月16日、17日,醫院順利搬遷並於2018年10月18日正式開業試運營。西安交大一附院長安區醫院是「兩院三區四分院」重要組成成份。長安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李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助理兼醫學部黨工委書記陳騰2016年10月,經過前期多次溝通,交大一附院與長安區人民政府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
  • 西安交大一附院兩天內3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2月16日中午,西安交大一附院第六例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22歲的巨女士說。2月15—16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兩天內共有3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患者李某的父親與武漢人有接觸史,父母均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 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援湖北醫療隊平安返陝
    西安交大一附院供圖 攝 中新網西安3月31日電 (記者 阿琳娜)經過50多天的「抗疫」,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援湖北醫療隊的共265名隊員圓滿完成任務,31日搭乘兩架包機返回陝西。 西安交大一附院援湖北醫療隊平安回家。
  • 西安交大一附院與長安區醫院籤約託管協議
    點擊查看 繼西安交大一附院託管韓城民楊醫院、彬縣中醫院、延安市中醫院之後,西安市長安區醫院成為第四個與交大一附院院籤署託管關係的醫院。2016年10月31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政府關於西安市長安區醫院託管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長安區政府中會議廳舉行。陝西省衛生計生委、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市衛生計生委、長安區委區政府領導,交大一附院院黨政領導及職能科室負責人,省內外各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籤約儀式。此次《框架協議》的籤訂,標誌著長安區政府與交大一附院就全面託管長安區醫院的合作步入實質性階段。
  • 厚德、博愛、精醫、卓越——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器官移植的突破性開展,標誌著一附院始終與世界前沿領域的醫療技術保持著齊頭並進的水平。醫院很快在西北地區開展了活體腎臟移植,成功開展了首例胰、腎聯合移植、首例肝、腎聯合移植、胰島細胞移植,移植效果、移植規模和移植水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分別填補了西北地區多器官聯合移植的空白。如今,一附院的醫學精英們已經創造了西北地區肝移植手術開展的數量、質量領先地位,存活時間最長的記錄。
  • 科室素描丨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
    點擊查看 六十年沐風櫛雨,六十年拼搏奉獻,六十年一路前行,在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古城西安,一座蘊涵著深厚文化底蘊和濃鬱人文情懷的「杏林明珠」始終迸發著璀璨的光輝,她,就是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西安一四一醫院變更為西安交大一附院東院
    原標題:西安一四一醫院變更為 西安交大一附院東院 4月29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院正式揭牌,西安一四一醫院由職工醫院變更為西安交通大學附屬醫院。東院預計3至5年內建成與總院同質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渭北地區群眾有望實現「大病不出閻良」。
  • 與死神賽跑 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救治一例危重症肝昏迷患者
    日前,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沙煥臣副教授接到一個求助電話——鹹陽一位患有急性重型肝炎、已經陷入肝昏迷的患者急需救助。接到求助電話後,沙煥臣立刻聯繫交大一附院外科ICU,準備將患者轉來救治。同時,將情況向負責肝臟移植的病區主任王博教授匯報。了解情況後,王博立刻協助周轉患者,並聯繫肝臟移植團隊密切配合。很快,患者成功轉入交大一附院外科ICU,進入了肝臟移植登記程序。當天,移植協調員傳來消息,一位腦幹出血的肝臟供體的血型與患者匹配,但該供體已經出現嚴重顱內高壓,隨時有心跳驟停的風險。
  • 西安交大一附院首開院士門診 張心湜院士親診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知名泌尿外科專家張心湜院士於8月13日上午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泌尿外科「院士門診」坐診。  儀式由西安交大一附院劉青光副院長主持,李旭院長和張心湜院士共同為「張心湜院士診室」揭牌,隨後,李旭院長還為張心湜院士呈送了醫院的開診禮品:西安交大一附院院徽、工作服以及聽診器。儀式結束後,張院士來到泌尿外科設置的院士診室正式開始為等候的患者進行診療。
  • 西安交大一附院:兩地三線齊發力打好防控新冠肺炎阻擊戰
    2020年1月22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黨委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誓師動員大會,宣布全院取消春節休假、全員應急待命。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大樓主戰場,有著30年黨齡、豐富非典救治經驗的樊萬虎、杜粉靜夫婦義無反顧的再次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