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宣布一系列有關香港及歐美的拍賣日程調整

2021-01-09 花小花619

佳士得繼此前就2019冠狀病毒(COVID-19)公布全球業務安排後,已完成對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日程的評估,並決定將原定於5月30日至6月3日舉行的香港拍賣周更改至7月5日揭幕,通過為期一周的拍賣,呈獻一系列頂尖藝術及雅逸精品。

佳士得亞太區總裁龐智鋒(Francis Belin)表示:「我們決定將佳士得香港五月常規拍賣延遲至七月舉辦,相信此舉有利於創造一個更好的拍賣環境。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成功舉辦拍賣、私人洽購及網上專拍,為委託方和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大眾的健康和安全是佳士得的首要考慮,我們十分期待在七月再與大家見面,並由衷感謝佳士得客戶的耐心等待和支持。」

此外,佳士得於歐美地區的拍賣日程也已作出相應調整。詳見下方拍賣日程。

根據評估所作的日程調整

*佳士得紐約及倫敦拍賣將合併於佳士得紐約二十世紀藝術周舉辦

*如有關於拍賣日程的補充信息或進一步調整,我們將及時宣布,敬請留意

「佳士得心系所有受疫情影響的人,而我們的所有決定必定以公眾利益為優先考慮」,佳士得行政總裁施俊安(Guillaume Cerutti)表示:「佳士得以客為尊,將繼續為接下來的拍賣、私人洽購及網上拍賣提供最優質服務。」

佳士得將繼續跟進與COVID-19病毒疫情相關的全球情況變化。我們感謝客戶的耐心、理解及一如既往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蘇富比宣布2020年香港春季拍賣最新日程
    蘇富比宣布2020年 香港春季拍賣最新日程 四月拍賣:紐約(4月16日) 現代藝術晚間拍賣、當代藝術晚間及日間拍賣 將繼續於四月舉行,並移師紐約上拍
  • 香港最忙拍賣季7月來襲,你準備好了嗎?(超全日程及亮點拍品)
    延期至7月的香港2020拍賣季與內地春拍輪番上陣,2020年7月也被稱為「史上最忙拍賣季」。首席藝術官率先發出香港2020年7月拍賣季超全日程,內含香港蘇富比、佳士得香港、中國嘉德香港、保利香港、富藝斯香港、香港邦瀚斯、橫濱御品拍賣、東京中央、香港仕宏等眾多拍賣行最新鮮的日程及亮點拍品。
  • 2019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預展精品薈萃
    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現已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正式揭幕,誠邀閣下蒞臨拍賣預展及拍賣。本季春拍一如既往呈獻各個品類的藝術臻品及雅逸精品,充分反映亞洲藝術市場品味的演變。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將由趙無極的一系列恢弘巨作領銜,包括他人生中尺幅最大、最為重要的三聯作之一《三聯作 1987-1988》,更有曾梵志、草間彌生、朱德群、林風眠、KAWS、傑哈德·李希特(Gerhard Richter)、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及喬治·康多(George Condo)等傑出藝術家的開拓新作品。
  • 香港佳士得即將舉辦珍罕名釀及烈酒現場拍賣
    香港佳士得將於下月舉行珍罕名釀及烈酒現場拍賣,據主辦方介紹,領拍之作當數精彩紛呈的波爾多一級酒莊及右岸的著名佳釀,還有勃艮第傳奇名莊的珍品,例如羅曼尼康帝莊、勒樺酒莊和魯索莊。拍賣現場還將呈現國際知名酒廠出品的蘇格蘭及日本單一麥芽威士忌,並首度推出由著名酒造十四代釀造的精選頂級日本清酒。此次拍賣將會為全球愛酒之士呈獻逾660項臻美窖藏。佳士得亞太區名酒部主管陳文珣表示,此次拍賣的主題是多元化,匯聚橫跨185年的美酒,包括一瓶1830年份的馬德拉陳釀,以至2015年的波爾多葡萄酒和最新推出的清酒,讓每位藏家也能覓得心儀的窖藏。
  • 近九成拍品易手,佳士得香港七月拍賣18.42億收槌
    原創 陳小利 雅昌藝術網經過6天的奮鬥,佳士得香港2020年七月拍賣11大專場收穫18.42億港幣,超越拍前高估價總和,誕生3件過億和23件超千萬成交拍品、13項世界拍賣紀錄。
  • 佳士得將於巴黎時間25日晚舉行圓明園獸首拍賣
    將被拍賣的中國圓明園鼠首和兔首像  中新網2月25日電 繼法國巴黎一家法院駁回要求停止拍賣的訴訟請求後,佳士得拍賣行按照預定計劃,將於巴黎時間25日19時(北京時間26日凌晨2時)舉行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拍賣活動,再次引發外界關注。
  • 蘇富比裁員,佳士得減薪,拍賣業節流渡難關
    由於疫情蔓延,歐美重要拍賣全線進入「休克」狀態。以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家龍頭拍行為例,3月至5月的所有重要拍賣全部延期:包括紐約的亞洲藝術周(3月)、日內瓦的鐘表珠寶拍賣周(5月)、紐約的現當代藝術拍賣周(5月)。而原定於5月底的香港佳士得春拍能否如期開幕,目前同樣存疑。
  • 佳士得香港2016春季拍賣:成交額逾8500萬美元
    THE AURORA GREEN  新浪收藏5月31日訊 佳士得香港 2016 春季瑰麗珠寶拍賣於5月31日收槌,成交額 6000萬美元,連同30日晚世紀珍藏專場的五件珠寶,  此外,5月30日晚佳士得30周年誌慶——世紀珍藏專場亦有呈獻5件珠寶精品,共取得成交額2479美元。  本場拍賣成功吸引橫跨5大洲19個國家的197名買家參與競投。
  • 《老夫子》漫畫手稿月底登佳士得拍賣
    《老夫子》漫畫手稿月底登佳士得拍賣     6月19日, 香港漫畫《老夫子》作者王澤教授攜漫畫人物「老夫子」和「大番薯」公仔出席記者會,啟動「老夫子歡慶50周年暨公益愛香港」活動,為「兒童心臟基金會」籌款。
  • 香港佳士得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秋拍11月底舉行
    新浪收藏訊日前,香港佳士得拍賣行宣布,佳士得將於2011年 11月 2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秋季拍賣。   新浪收藏訊 日前,香港佳士得拍賣行宣布,佳士得將於2011年11月2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秋季拍賣。
  • 內地拍賣行為何進軍香港?查稅不是根本原因
    由於受到藝術品市場大環境及今年春拍不景氣、成交額大幅下滑的影響,多家拍賣行相繼對秋拍及秋拍籌備工作進行了針對性調整。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應當是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公布的秋拍計劃了。不久前,嘉德正式宣布成立香港分公司,並於今年10月初舉辦首場香港拍賣會。儘管內地拍賣行在香港設立分公司並不是首例,但是此消息一出,還是在業界引起一片沸騰。
  • 淋漓盡致的中國文人雅趣:佳士得香港秋拍「鬥室案上」專場拍賣
    11月27日,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特別策劃了名為「鬥室案上」的專場拍賣,甄選一系列反映中國文人雅趣的精緻文房器物,包括「貝聿銘及盧淑華伉儷珍藏」中一系列宜興紫砂茶具及文房用品,以及三件來源顯赫的商周青銅器,絕對不容錯過。
  • 2020年秋季藝術品拍賣看展必備手冊(香港篇)
    對藝術品市場來說,每年10月至12月都格外忙碌,從香港到北京各大拍賣行集中舉行拍賣預展拉開秋拍大幕,一波又一波拍品走入大眾視野。秋拍中出現的億元拍品,中國書畫、瓷器等板塊的成交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亞洲乃至世界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趨勢,因此也備受業內人士關注。
  • 貝聿銘夫婦珍藏將領銜佳士得2019香港秋拍
    曾志芬女士展示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盌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高凱) 11月2日至3日,佳士得在其位於金寶街82號的藝術空間隆重舉辦2019香港秋拍精品預展,呈獻即將上拍的一系列藝術佳作
  • 佳士得香港秋拍吸引全球買家
    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丁梓懿)佳士得香港2020年秋季拍賣會27日開幕,拍品涵蓋中國書畫、中國瓷器及藝術品、現當代藝術品、珠寶名表等諸多領域。受疫情影響,本季秋拍結合現場及網上拍賣方式,並推出AR觀展、全球直播等多項嶄新形式吸引全球買家參與。
  • 亞洲拍賣中心香港進入「爭鳴」時代
    原標題:亞洲拍賣中心香港進入「爭鳴」時代  3.9億港元——珍藏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為香港天成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2013年畫上一個圓滿句號。這家僅擁有3個業務板塊的拍賣公司成立還不到3年。   「除了佳士得和蘇富比等巨頭,香港也有很多中小型拍賣公司,它們做細分市場的定位非常明確。」
  • 法國佳士得拍賣行為圓明園鼠首兔首銅像估價
    新華網巴黎2月24日電 (記者尚栩)法國佳士得拍賣行24日在其網站公布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估價,分別為800萬至1000萬歐元。  相關分析人士指出,法國佳士得拍賣行此時明確給出圓明園鼠首兔首銅像的估價,與這兩尊獸首拍賣日期的臨近以及法國法院駁回要求停止拍賣的訴訟請求不無關係。
  • 佳士得2018香港春拍預展亮相北京
    日前,佳士得在京舉辦預展,呈獻2018香港春拍的一系列藝術佳作,涵蓋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中國書畫(古代、近現代及當代水墨)、中國瓷器及工藝品三大門類。此次北京預展佳士得打造出專題拍賣「乾隆三希」,三件清代官窯瓷器精品集中亮相。敦碩雄壯的抱月瓶以明豔青花兩面繪春耕圖,不只是難得一見的藝術精品,更是彰顯皇家重視農桑的臻品。滿清帝室尊重漢人儒家傳統,並承襲歷代帝皇追思慕古之情,對收藏古董玩物充滿熱忱。一對綠地金彩雕青銅紋雙系尊,特意仿照古青銅器形制,並以醒目綠彩影射青銅器的綠鏽,可謂匠心獨運。
  • 佳士得2020香港秋季拍賣在即 陸續舉辦北京、上海預展
    作為佳士得亞洲秋季重要的拍賣,本季香港秋拍將於11月27日至12月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包括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中國書畫、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瑰麗珠寶、精緻名表、珍罕名釀、手袋等豐富品類。
  • 什麼物件在香港拍賣市場賣得最好?
    ,是以1.31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其他的8個席位都是屬於香港地區,為佳士得和蘇富比共同擁有。  雖然這樣的高價作品多數出自於海外市場,但中國買家的力量卻是在逐年的增加,比如最近表現突出的宋瓷,香港蘇富比本季拍賣推出的樂從堂藏宋瓷專場的拍賣來看,蘇富比中國東南亞區董事、中國藝術品部資深專家沈恩文指出,從藏家的分布來看,中國內地藏家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臺灣地區藏家一直也很關注此板塊。歐美、日本的藏家之前也很積極參與,但隨著重器價格的飆升,漸漸有所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