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加密行情的急速動蕩,穩定幣在2020年的增發與銷毀頻繁發生。尤其在市場行情波動最為激烈的3月份,增發與銷毀次數最多,增發數額也在該月份達到最高。
以USDT為例,根據tokenview鏈上數據,截止2020年12月7日,USDT總共增發6892次,增發總金額為196.7億美元(1USDT=1美元)。
其中2020年共增發3466次,佔增發總次數的50.29%; 增發總額為155.63億美元,佔增發總金額的79.12%,相比2019年增發總額環比上漲7倍。
於此同時,穩定幣整體市值也從3月份開始不斷激增。根據stablecoinindex數據,截止12月7日,穩定幣總市值已突破234億美元。
(來源:stablecoinindex)
本文認為,導致穩定幣增發和市值增長的原因主要有四個:
1.年初,加密市場出現暴跌行情,投資者在恐慌情緒下將風險資產換成避險資產,導致資金逃入穩定幣,推高了對穩定幣的市場需求。彼時,穩定幣USDT的市值從3月底的46億美元增加到5月份的88億美元,翻了一番,增長了191%。
2.在市場下跌後,部分仍對BTC等加密資產持有信心的投資者回來抄底,以及部分機構交易者在期貨和現貨差價最大時回來套利,共同增加了對穩定幣的流動性要求。為應對穩定幣的流動性需求,增發成為最快手段,導致穩定幣整體市值不斷增長。
3.8月至12月,DeFi流動性挖礦和BTC牛市掀起行業熱潮,抵押衍生品受歡迎程度激增,帶動主流幣價格上漲,看漲情緒湧動,場外資金攜帶現金儲備湧向穩定幣,以便在適當時機快速入場。導致穩定幣流動性增加。
4.在全球資產深陷流動性危機的背景下,被稱為數字美元的穩定幣承載了一定的流動性需求,吸引圈外資金流入。同時,在全球面臨新冠病毒危機的背景下,跨境支付、匯款、轉帳成本變高,為跨境支付提供便利性的穩定幣吸引了部分圈外資金。
增發作為「量化寬鬆」手段,一邊可以解決流動性問題一邊可以降低場外溢價率,將穩定幣保持在於美元1:1比率上。最終導致穩定幣整體市值上升,尤其在幣價急速波動的背景下,穩定幣市值上漲幅度尤為亮眼。
2020年以來,投資機構和上市公司加快了布局BTC的腳步。根據Bitcoin Treasuries數據,目前,有大約88萬枚BTC由機構和上市公司持有,約佔總量的4.20%,價值169億美元。
其中包括美國軟體巨頭MicroStrategy、資產管理公司Grayscale和Galaxy Digital,以及Jack Dorsey的行動支付平臺Square。
(來源:Bitcoin Treasuries)
隨著MicroStrategy9月份大筆購買BTC以來,上市公司所持有BTC的數量有所上升。這一趨勢意味著主流上市公司對BTC的興趣與日俱增,關注或持有BTC的同時,將其作為價值儲存手段以及對衝通脹的工具。投資機構更是動作不斷,本文梳理了2020年9月至今管理資金超過3億美元的機構的一些動作,從這些動作中可以大致看到他們對DeFi的偏愛。
(9月-12月機構大事件,來源:MXC抹茶內容中心)
另外,根據NilssonHedge數據,2020年加密對衝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達72.8%(不包含12月),而2019年的平均收益率為15.6%,幾乎翻了5倍。
(來源:NilssonHedge)
於此同時,股票對衝基金平均收益率為2.6%和5.7%:
(來源:NilssonHedge)
其中,2020年表現最好的top10加密對衝基金收益率高達233%-441%:
表現最糟糕的六隻加密對衝基金收益率為-27%到-3%,其中包括灰度旗下的BTC基金,虧損25%:
機構投資者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加,2019年共新增144家機構投資者,2020年共新增127家。
實際上,根據四大審計公司普華永道和艾爾伍德資產管理服務公司的調查,全球150家最大的加密對衝基金中,有63%是在2018年和2019年推出。相應的,從2018年到2019年底,全球加密貨幣基金的資金總額從10億美元增長至20億美元,到2020年底,這一數字已經翻了三倍。與主流資產類別相比,這些金額仍然很小,但增長率表明了該行業的發展方向。
根據網絡數據,2020年前三個季度的現貨交易量已達16.088萬億美元,超過2019年四個季度的交易量之和。
(來源:MXC抹茶內容中心)
其中日交易量最高達153.2億美元,同2019年最高點64.2億美元同比上漲138.63%。
2020年前三個季度的加密貨幣期貨合約交易量已達6.964萬億美元,超過2019年四個季度的交易量總額。
(來源:MXC抹茶內容中心)
其中2020BTC期貨合約日交易量高達8291億美元,相比2019年最高點3347億美元同比上漲147.71%。
儘管年初以來,DeFi資產的類型、數量、規模以及幣價得到了迅速發展與拉升。但本文認為,目前DeFi市場仍處在初級階段。
1.合格抵押品不足,限制了DeFi的規模。
2.儘管類似cToken、yToken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抵押憑證流轉,但AMM資金池仍未能得到充足的利用,流動性仍未得到充足釋放。
3.各衍生品的層級與利率未達成一致性與有效性,衍生品種類也仍有空間再豐富。
4.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去中心化組織)的治理投票模型較為簡單,缺少博弈論支撐,並未讓投票獲勝方在一定範圍內,承受失敗方的代價。所以,當某地址擁有較多治理代幣時,手中的權力也難以限制。
綜上,本文認為,目前DeFi仍處於初級階段,衍生品種類、協議、DAO治理及流動性釋放等多方面,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及空間。
2018年,伴隨ICO泡沫破滅,公鏈資產價格跳水,ETH從最高1419.96美元,最低跌至80.6美元,跌幅高達1661.7%。而後事實證明,高TPS公鏈如果沒有應用支撐,也顯得徒勞,公鏈概念被看衰,區塊鏈項目開始高舉所謂落地應用大旗,「鏈改」概念出現。
事實上,在今年以前,Maker、Uniswap、Compound等鏈上DeFi應用已經出現,且鏈上鎖倉資產逐步增加,只是缺少爆發契機。
從發展路徑來看,2019年是DeFi打下基礎的一年,2020年是DeFi爆發之年。2018年11月2日,Hayden Adams 在推特上宣布 Uniswap正式上線。2019年1月30日,wBTC上線。2019年4月,Compound在V2裡,首次提出cToken的概念。
2020年以來,預言機概念率先爆發。MXC抹茶數據顯示,LINK從元旦以來持續走強,「312」之後,價格從1.36 USDT最高暴漲14.75倍,到達20.06 USDT。NEST、UMA也於上線後暴漲48倍、32倍。
5月,Compound發行COMP資產,超高抵押收益率吸引關注。隨著財富效應顯現,DeFi開始吸引資金關注,加之疫情影響,全球貨幣政策寬鬆,熱錢逐利流向回報高的領域。
Uniswap、Cruve、Balancer等項目憑藉AMM(自動化做市)機制,引領流動性挖礦概念爆發,YFI憑藉聚合概念成為百倍幣。AMPL、YAM推出Rebase機制。玉米(CORN)、三文魚(SAL)、壽司(SUSHI)、酸黃瓜(PICKLE)等挖礦資產紛紛登場,DeFi熱度達到高峰。
(以USD計價的鏈上鎖倉資產總值,來源DeFiPulse)
此後,雖然DeFi資產價格及熱度有所回落,但DeFiPulse數據顯示,鏈上鎖倉資產總值始終在穩步提升。
DeFi留下了什麼?
(來源:Etherscan)
Etherscan數據顯示,以太坊每日轉帳數量,自2019年底以來穩步提升,到今年年底已經超過2017年底牛市水平。
(來源:Etherscan)
以太坊鏈上ERC20通證每日轉帳數量,自2019年底以來也在穩步提升,並於今年第三、第四季度出現兩個峰值,目前有所回落。
(來源:Etherscan)
以太坊鏈上轉帳每日使用GAS手續費數值,逐年創新高。2020年以太坊鏈上每日轉帳使用的GAS手續費,已經接近2018年日均的1倍。
(來源:Etherscan)
從2015年主網上線以來,以太坊地址數量不斷增加,且自2018年斜率不斷提高增速加快。目前以太坊鏈上地址數量,已是2017年底牛市的5倍之多。
除了「數據」,DeFi也在諸多方面為行業帶來了變化:
1.去中心化同樣具備效率。我們認為,去中心化是一種組織形式,效率是指有用功率與驅動功率的比值。效率與做功快慢並無直接關係,而是指在給定投入條件下,能否最有效的利用資產,以滿足所需結果。
據The Block 10月5日消息,Uniswap 9月交易量為154億美元,首次超過了Coinbase的136億美元。在上述評價條件下,Uniswap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在效率上超越了擁有上千名員工的、中心化的Coinbase。
2.(x)Token釋放了市場流動性。cToken、yToken、iToken等抵押或鑄幣憑證,可在多個DEX平臺實現流轉,事實上是以加槓桿的方式,實現抵押物價值的多次流轉,極大地提升了資金利用率及市場流動性,擴大了行業市場整體資本規模。
3.DAO治理嘗試。自組織與公民社區的產生,是一個社會發展趨於成熟的標誌,DAO治理對於鏈上金融來說亦是如此。持有治理資產,代表一種所有權。通過所有權區分,讓參與者直接進行分布式決策,避免中心化決策流上行下效時,遇到的信息偏差及盤剝。
但目前,治理投票模型較為簡單,缺少博弈論支撐,並未讓投票獲勝方在一定範圍內,承受失敗方的代價。例如,英國有一種房屋互助保險,為自己房屋估值約高的投保者,每次需要分攤保險補償時,分攤的比例約高。這限制了在去中心化治理中,每個人都提高自己對真實資產價格的報價。
4.社會化貨幣實驗。AMPL、YAM等項目,嘗試通過Rebase調整供需來錨定特定價格。CircleUBI更是通過社交化代幣的方式,進行嘗試。
世界是由流動性創造的。
1.跨平臺憑證流轉
2019年4月,Compound首次提出cToken的概念,用戶在存入資產時獲得相當於憑證的cToken,該憑證可在市場流轉,在減弱資金借入、借出對平臺影響的同時,提高借入與借出方撮合效率。
在cToken出現前,存入平臺的資產在解鎖後才可以繼續流通,且提現時會減少平臺資金池存量,影響流動性。
2020年1月,Andre Cronje創立yEarn.finance的前身iEarn.finance。yEarn.finance是DeFi聚合器,會自動幫用戶選擇當前收益率最高的DeFi協議投入資金。這一概念類似於,前幾年網際網路團購大戰中,出現的目錄網站,該網站會自動比對,多個團購網站對同一商品的報價,幫用戶選擇折扣最大的連結。
而同為AC(Andre Cronje)概念項目的Curve,在cToken的基礎上提出yToken理念,用戶在Compound抵押資產生成cToken,或在yEarn抵押生成yToken,可用cToken或yToken在Curve平臺提供流動性,獲得雙重收益,以自動化的方式,實現憑證在多個系統內流轉。
(來源:Curve.fi)
相當於用戶在銀行存款後,將銀行卡、存摺此類存款憑證,放入其他金融平臺提供流動性,賺取收益。
經濟學對貨幣的定義是,買賣雙方達成的契約,只能是雙方可接受的、能用於支付或者償還的物品,都可以作為貨幣。憑證的流轉,事實上拓寬了貨幣的邊界。
2.跨鏈資產流通
2019年1月30日,wBTC上線,將BTC帶到了以太坊上的DeFi世界。
此前,以Maker為代表的抵押借貸項目,只接受ETH抵押,使得ETH流通市值大小直接決定了該DeFi項目資金池的天花板。2019年,Maker逐步開放多資產抵押,除ETH外,還接受OMG、REP等資產抵押。
雖然正在逐步開放多資產抵押,但相對於成千上萬個形形色色的加密資產,Maker等DeFi項目支持的可抵押資產顯得非常少,原因是整個加密資產領域合格抵押品不足。
wBTC的出現,則是以事實上的資產跨鏈形式,將BTC引入到了以太坊DeFi生態中。據CoinMarketCap 12月14日22時數據,目前BTC流通市值超過3500億美元,佔整個加密資產市場的63.17%。
2018年,Marble提出「閃電貸」(Flash Loan)概念,可利用智能合約的特性進行無抵押貸款,如果借款人不能償還,該交易將回滾,視作無效。由於借款、償還需要在一個區塊內完成,故稱「閃電貸」。
閃電貸是套利工具,可幫助在DEX之間套利,拉平價差,並不是黑客的攻擊手段或者漏洞。由於可進行無抵押貸款,並在短時間內撬動大量資金。所以,閃電貸放大了DeFi協議在某方面的不足。
(來源:MXC抹茶內容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6月,Synthetix首次遭遇閃電貸攻擊以來,共有約7個項目遭遇了9次閃電貸攻擊,其中Synthetix與bZx分別遭遇了兩次。
總體而言,攻擊者利用DeFi資金池規模有限的特點,利用閃電貸借出大量資產,藉此操縱市場價格,進行套利。
值得注意的是,Maker 曾發現過一起 MakerDAO 治理提案中的違規投票行為,後發現有攻擊者利用閃電貸借出資產後,購買大量MKR,參與MakerDao治理投票。
本文認為,閃電貸是一次真正的、全新的金融與區塊鏈結合的嘗試。儘管目前,這個「嘗試」放大了DeFi的不足。但閃電貸所能實現的事情,是傳統金融利用網際網路所達不到的。閃電貸讓我們看到了區塊鏈所帶來的可能性。
12月17日BTC突破了22000美元,達到了歷史最高點。概括來說,2020年的牛市,得益於三個基本支撐面。上半年312黑天鵝加速了加密資產市場的去泡沫化,隨後DeFi升溫促使市場回暖,下半年DeFi行情全面爆發;美元量化寬鬆導致BTC避險需求增加,以灰度公司為首的巨鯨們開始增持加密資產;Eth2.0啟動。本文將以三個方面來分析2020年BTC突破22000美元的基本面支撐。
6月16日TVL為11.13億USDT,12月1日TVL達到148.74億USDT,近半年增長1236.38%。這得益於行業內基本面——DeFi基礎設施的完善。
包括自動化做市商AMM(代表項目Uniswap)、流動性挖礦(代表項目Compound )、動態流動性池再平衡(代表項目Balancer )、智能資產管理(YFI )、閃電貸(代表項目Aave )、數據預言機(ChainLink )、防禦對策(SushiSwap )、代理聚合協議(CVP )以及去中心化漏洞獎勵協議(代表項目 bZx )等基礎設施。
(數據來源:DEFI PULSE)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3月12日行業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但這並未對加密資產市場的技術研發造成任何影響,相反,熊市反而更容易讓行業內的項目踏實搞技術創新,為日後成為業內翹楚打牢基礎。
我們回顧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年中,加密資產市場更多充斥著FOMO和炒作。從另一個角度看,從BTC上一個歷史高點至今,2018年11月15日BCH分叉、2020年3月12日BTC暴跌等黑天鵝事件的發生也讓加密市場逐步去泡沫化。
(數據來源:CoinMarketCap)
從價格曲線上看,加密資產市場歷經曲折,比如從2018年11月15日BCH分叉開始,BTC連續暴跌,2020年3月12日再次暴跌,但得益於DeFi崛起的市場需求,灰度機構加持等諸多因素,BTC還是迎來了他歷史的第二春,突破2017年11月的峰值達到21961.98USDT。
(數據來源:MXC抹茶交易平臺)
如果說,DeFi在Q2季度促進了加密資產市場的回暖,那麼從Q3開始,灰度信託管理資產的增長對加密市場的影響開始凸顯。BTC從6月初截止至12月14日,累計漲幅達到101.03%。
2013年,灰度公司成立之初就推出了BTC信託產品GBTC。GBTC持倉量大幅增加,始於2020年Q2。據灰度公司季報,灰度Q3加密資產管理規模約48.16億美元,較Q2則增長12.84億美元,同比增長36.35%,環比增長143.72%。截止12月14日,灰度公司數字資產管理總規模達127.03億美元。
灰度公司本身不持有BTC,僅提供加密資產信託服務,目前包含GBTC、BCHG、ETHE、ETCG、ZEN、LTCN、LXM、XRP、ZEC九個信託產品。
(數據來源:GRAYSCALE公司GBTC_Q3-2020_10Q報告)
我們可以思考:為什麼這個時間節點,灰度公司管理資產開始大規模增長?從整個外部市場的大基本面來看,BTC的避險屬性在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下凸顯。
整個2020年,美國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大規模增發美元和債券,過去34周內總計放水了達18萬億美元的基礎貨幣流動性和經濟刺激方案。截止今年9月一財年,美國財政赤字增至3倍,達到逾3萬億美元。
2020年3月20日,美元指數為103.01,12月14日為90.63,跌幅約為13.66%。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網)
12月1日,灰度公司再次投放廣告,意在提醒人們,是時候拋掉過往、拋掉黃金,去投資BTC了,在數字世界裡,黃金則是一種拖累你的投資產品。儘管我們並不認同該觀點,但作為投資品,BTC確實是黃金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在無限QE的大環境下,勞動力、自然資源、硬資產是實現資產保值的幾種方式,而BTC作為新興的硬資產,無疑具備黃金所沒有的優勢,如隱私性和便捷性。
Eth2.0的啟動,不論對於加密市場還是對於以太坊而言,都是一個裡程碑事件。
12月1日,ETH2.0正式啟動。Eth2.0 啟動後,以太坊網絡產生兩條鏈,一條是PoW鏈,代幣為ETH,一條是PoS鏈(信標鏈Beacon Chain),代幣BETH。
信標鏈將與Eth1.x 相互獨立,不具有任何功能,Eth1.x鏈按照原有的 PoW 機制出塊,信標鏈按照PoS機制出塊。此時,Eth1.x代幣ETH將和ETH2.0階段信標鏈上的代幣BETH在各自的鏈上共存。
Beacon Chain為Eth2.1分片階段做準備,期間涉及驗證人管理,驗證人資金管理;隨機數生成器;隨機挑選區塊生產者;組成驗證者委員會,對提議區塊進行投票;驗證人的獎勵和處罰等。
Eth2.0啟動後,MXC抹茶、Coinbase、火幣等交易平臺紛紛宣布支持用戶進行ETH的質押。中心化交易平臺的參與,解決了用戶的32枚ETH最低質押門檻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用戶可以將通過智能合約將ETH單向兌換為BETH,也可以選擇不兌換,但不可反向兌換;用戶在 PoW 鏈上將ETH鎖進相關的合約,可以獲得參與信標鏈的驗證者資格,並得到 BETH獎勵,但在信標鏈上,新的BETH無法退回到 PoW 鏈上。
在信標鏈上參與Staking獲得收益,最低參與門檻為32x個ETH才能成為驗證者,且凍結期可能達1-2年,甚至更久,中途不能贖回,具體凍結時間由Eth2.0的進展決定。
etherchain數據顯示,截止12月10日17:00,以太坊存款合約地址0x00000000219ab540356cbb839cbe05303d7705faETH抵押數量為1331873枚,總價值7.5億美元,佔當前ETH(不包含BETH)總市值的1.16%。
(數據來源:MXC抹茶交易平臺)
根據MXC抹茶交易數據,自11月3日至12月17日,ETH從370.6USDT上漲至最高652USDT,44日累計最高漲幅達到75.93%。
儘管今年加密資產行情啟動,先得益於DeFi的爆發,但毋庸置疑,第四季度加密資產的上漲,得益於灰度公司管理資產的增長、Eth2.0啟動兩個基本面,以及帶來的加密資產供需關係的改變,比如質押ETH的購買需求。
綜上,一方面,得益於DeFi的爆發,DEX和CEX實現了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市場的貫通,讓原本各自循環的一級市場(DEX)和二級市場(CEX)形成了雙循環。
DeFi賽道中,分為農民(為DEX提供流動性的礦工)、二級市場交易員、DEX和CEX。
一個DeFi項目火爆後,必然在二級市場產生交易需求,二級市場交易員在CEX上獲得利潤。某個DeFi項目的資產在即上線DEX前後,會有大量的二級市場交易員(需求方)在DEX上以較低的價格從農民手中購買DeFi項目資產,此時農民作為生產者/供應方,將挖到的DeFi項目資產賣出獲利。
二級市場交易員買到某資產後,伺機等待該資產達到一定漲幅時,再以較高的價格在CEX上賣給其他交易員,此時,前者在二級市場又充當批發代理的角色。
在這個過程中,DEX、農民、CEX、二級市場交易員均為受益方,CEX和DEX則充當了交易服務(媒介)的角色,獲得了大量的流量。
另一方面,DeFi的火爆和其參與門檻成鮮明的反差。兩個對立的因素也直接催生中心化交易平臺對DeFi挖礦產品的創新。
交易平臺代用戶參與流動性挖礦,一方面可以降低用戶的DeFi挖礦門檻,另一方面交易平臺本身可以獲取DeFi用戶流量以及挖礦手續費收益。
三大交易平臺以及MXC抹茶均推出流動性挖礦產品,如幣安的幣安寶、火幣的挖礦寶以及MXC抹茶的DeFi挖礦寶和MX DeFi。同時,由於流動性挖礦存在無常損失風險,MXC抹茶推出相關產品後,迅速增加了「無常損失代償」制度,降低用戶挖礦風險。
此外,儘管Eth1.x的交易速度慢、轉帳手續費高昂等問題飽受詬病,但亦然保持除BTC網絡外的公鏈霸主地位。今年,波卡主網啟動、平行鏈測試網資產跨鏈轉帳成功,是行業內比較重大的事件,但並未對加密資產市場帶來行情。或可預見,波卡真正實現不同網絡的資產、價值信息交互,有可能成為加密資產市場的下一個起點。
同時,從大的基本面看,BTC的價值增長,將越來越取決於經濟大環境下其資產保值屬性的加強。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