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小小智慧樹》:
《小小智慧樹》是一檔專門給「1——3歲嬰幼兒」及其爸爸媽媽共同觀看的節目,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一檔適合1—3歲孩子觀看的欄目,可以說,《小小智慧樹》是全國最大的空中「親子中心」。
在中國,由於條件所限,1——3歲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在自己家中由與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照看。兒童所受到的教育,只能因看護人水平的不同而千差萬別。只有少數的孩子有條件由看護人陪同到一些親子中心參加一些早教課程。CCTV少兒頻道作為一個專業少兒頻道就是有責任要為中國的小寶寶開辦一個免費的「空中早教親子中心」——《小小智慧樹》。
《小小智慧樹》不是告訴看護人如何解決一些看護問題和教育問題的講座節目。而是直接給「1——3歲嬰幼兒」及其看護人共同觀看的節目。很多家長都不讓孩子看電視,怕影響孩子的視力,其實,適量的讓孩子看電視對眼睛是沒有問題的,並且在這個年齡段,是孩子語言、動作、智力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錯過這個關鍵期,將極大地影響孩子的語言、動作、智力的發展,從而影響孩子的一生。
因此,我們汲取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把這些東西揉入節目中,製作了適合1——3歲孩子直接觀看的電視節目——《小小智慧樹》,並通過《小小智慧樹》把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傳播給全國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
它會讓絕大多數1——3歲的孩子在自己家中與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一起,享受到最為專業、最為先進的幼兒早期教育;並將對各地幼兒園的教育水平提高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小小智慧樹》播出時間
2008年1月28日到2月24日期間,《小小智慧樹》每天上午十一點將在少兒頻道播出,時間為30分鐘。
《小小智慧樹》版塊設置
在這半小時的節目裡,我們根據幼兒成長的生理心理發展特徵,以及多元智能理論建立了《小小智慧樹》的節目體系。多元智能理論讓我們認識到,兒童發展過程中在智能結構中分為八大智能:語言文字智能、運動智能、視覺空間智能、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係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觀察自然智能。每一個人的智能組合都是不同的,每個人不同的智能組合需要不同的教育模式相匹配。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因此也就是說不能夠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兒童。同時承認每一個兒童都是擁有不同特質的人才,因此我們必須要因材施教。
《小小智慧樹》每天的節目中都會根據八大智能來設計節目的板塊,節目包括三首歌舞《你好》、《再見》、《我愛你》,以及《朋朋講故事》、《奧爾夫音樂教室》、《認知》、《請你象我這樣做》、《你太棒了》等版塊。
邊唱邊跳的歌舞 俗話說「三歲看大」!嬰幼兒時期(0—3歲)是一個人一生發展的基礎,將決定一個人成年以後發展的質量。而孩子的一生,往往是從學習與人打交道開始的。因此,在《小小智慧樹》的節目中,我們專門給1——3歲的孩子們設計了三首邊唱邊跳的歌舞,分別是《你好》歌、《再見》歌和《我愛你》歌,《你好》與《再見》歌重在示範幼兒人生的第一課----打招呼;而《我愛你》通過歌曲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這首歌曲讓孩子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感情,也學會勇敢的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情緒與態度。
這三首歌舞的歌曲旋律非常優美,歌詞琅琅上口,簡單易懂,接近孩子們的生活,十分符合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認知水平,生活經驗。並且這三首歌是由主持人和三個偶帶領現場的幼兒,用唱和跳的方式,在快樂的歌舞中學習打招呼等禮儀,特殊的表現形式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很多孩子在現場就能把歌曲「唱出來」、把舞蹈動作「做出來」了。
朋朋講故事 「媽媽,給我講個故事吧」,相信這句話對已經做了爸爸媽媽的人來說,一定不陌生。因為學齡前的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聽故事,甚至對同一個故事也能百聽不厭。寶寶為什麼喜歡聽故事呢?因為故事裡有奇特的人物和豐富的故事情節,這深深吸引了他們,故事書中的很多角色是幼兒行為規範的學習榜樣,也是他們明辨是非的榜樣,是嬰幼兒學習認知的重要途徑之一。
「朋朋講故事」就是一個專門為學齡前孩子設計的「聽故事時間」。這個時間將由朋朋來主持,他將給孩子們講喜歡運動的大河馬,講勤勞的小兔子和喜歡貓咪的小熊,還有愛吃魚的泡泡鼠等等。讓孩子在生動的故事中學習知識、認識周圍世界。
為了更貼近幼兒的收視習慣,讓節目更加吸引孩子,在節目之作當中採用孩子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再現童話故事中的驚險場面,力求讓故事更加生動,人物更加鮮活。
但從發展的角度看,光讓孩子安靜地「聽故事」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讓孩子們「動」起來,這樣才能讓他們達到全身心平衡發展的目的。
奧爾夫音樂教室 在嬰幼兒階段,是個人各種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尤其以聽覺發展最為迅速,絕大多數孩子對音樂都十分敏感,基本上都能夠隨著簡單的音樂拍子做簡單的肢體動作,國內外的教育專家學者也認為,音樂是孩子幼小時期認識周圍世界的最好載體,他們通過音樂就可以認識很多的東西,可以說,音樂是絕大多數孩子通向外部精彩世界的第一座橋梁。因此,在《小小智慧樹》中,我們特意為孩子們準備了一檔很棒的音樂節目——「奧爾夫音樂教室」。
「奧爾夫音樂教室」採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音樂教學法之一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奧爾夫強調:「心中的喜悅,是嬰幼兒生長最重要的因素,而唱歌、跳舞、奏樂,是啟發孩子智慧的一種源泉。」 《小小智慧樹》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以遊戲為出發點,是奧爾夫專家專門為0—3歲的小觀眾量身打造的。它突破了單純的歌唱課或器樂課的思路,形成融舞(動作)、說、唱、奏及遊戲為一體的教學內容與形式。它始終強調音樂是和語言、動作、舞蹈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尤其在幼兒階段,更注重音樂和動作之間的關係。例如,快慢、強弱、高低等等在音樂和動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利用這些共同的元素,讓幼兒通過動作感受音樂,將有助於發展幼兒的肢體協調能力,和對音樂的感知力。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還十分強調即興性,注重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團隊合作等能力,是通過音樂教育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一種教育方式。
與此同時,該版塊在內容編排中強調了親子概念,其中的環節都是由家長和孩子共同配合來完成,使得家長和孩子能夠在親密的氛圍中快樂地體會音樂。
綜合認知 歌舞、音樂等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最佳的教育工具,但孩子到底要學習,或者說認識什麼呢?什麼是他們這個年齡段要認知的內容呢?為此,我們專門研究了國內外的兒童教育理論及優秀的兒童節目,結合我們國家的特點,製作這個板塊—— 「綜合認知」。
三歲前是孩子人生認知發展的最早階段。在這期間孩子的生長發育迅速,特別是大腦的發育以及腦機能不斷成熟,他們求知慾旺盛,對周圍的事物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好奇、好問、好動、好模仿、好遊戲。通過電視這種多媒體的信息傳輸手段對幼兒進行認知方面的培養,目的在於更全面、生動、有效的培養幼兒的求知興趣,使他們的思維更活躍,興趣更廣泛,生活經驗更豐富,更進一步增強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及洞察力, 激發創造思維。
因此,我們的設計了這個」綜合認知」板塊,它遵循著幼兒認知發展的水平,把一個生動、有趣的客觀世界展現給小寶寶們。
請你像我這樣做 在《智慧樹》播出的四年中,很多家長和小觀眾反映,節目中的那句「請你像我這樣做,我就像你這樣做」是最親切的!聽到這句話,很多小觀眾就會身不由己地站起來模仿節目中的動作;因此,《小小智慧樹》中,我們也設計了一檔「體操」節目——「請你像我這樣做」,這是傳承《智慧樹》衣缽的一檔特殊的版塊,它由專業人員給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設計了簡單易模仿的韻律動作,配以節奏輕快的音樂,與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家長互動起來,在音樂的引導下完成這段簡單好玩的韻律操,這不僅培養孩子的運動技能,也會培養兒童對音樂的愛好。在運動中,促進兒童內心平衡發展,健康成長。
你太棒了! 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一生!農民希望莊稼快快成長的心情和家長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樣,但做法卻截然不同:莊稼長勢不好時,農民從未埋怨莊稼,相反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們孩子表現不好時,家長卻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責,很少反思自己的過錯!
賞識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賞識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而抱怨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弱點和短處——小題大作、無限誇張,使孩子自暴自棄,在「我是壞孩子」的意念中沉淪。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壞孩子越來越壞。
很多家長都認為表揚太多,孩子容易驕傲,於是就不肯表揚。中國大多數的家長對於批評卻有極大的熱情,動輒對孩子的某個錯誤行為進行反覆批評,而對於進步卻不能夠明確的、當面表揚。一個人的自信從哪裡來?是來源於別人的多次肯定!
《小小智慧樹》欄目中為此專門設立了一個子欄目「你太棒了!」,它為「賞識教育」搭建了一個輸出和傳播的平臺。在節目中,主持人會抓住每一次機會表揚參與節目的小朋友,哪怕不是十分優秀,哪怕只是一點點進步!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建立中國兒童的自信心,才能培養出適合於二十一世紀的合格人才。
另外,在《小小智慧樹》中,我們將推出三個好朋友,朋朋、託託和小嘟嘟,他們是小寶寶們的玩伴,他們將帶領小寶寶們,一起快樂做遊戲,一起健康成長。
我們希望全國的幼兒觀眾都能夠在《小小智慧樹》中找到自己的所需,與《小小智慧樹》一同快樂成長!
(責任編輯: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