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2019年垃圾分類工作考核結果出爐。在全市174個鎮街中,共有10個被評為「優秀+」等次,其中,街口街是從化區唯一獲評「優秀+」的鎮街。
據了解,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考核暫行辦法》,今年1月上旬,市垃圾分類聯席會議辦公室對全市11個行政區開展2019年垃圾分類工作考核。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街道辦、區城管局的組織部署下,從化區街口街舉全街之力、集各方之智,在本次考核中取得「優秀+」等次。
那麼,
街口街在過去一年都做了哪些工作,
又是怎樣在全市鎮街中脫穎而出,
成為垃圾分類「尖子生」呢?
接下來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高位謀劃
為實現2019年創建生活垃圾分類樣板示範街的目標,街口街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高位謀劃,先後召開1次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議、4次垃圾分類管理聯席會議等專題會議,向街班子成員、相關部門和各村居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省委、市委、區委的工作部署,研究階段性重要工作事項,並通過會議明確解決重點事項20餘項。
2019年9月,街口街制定《街口街全面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實施步驟和時間節點,並由街領導幹部掛點負責開展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氛圍。
自街口街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之後,街班子成員靠前開展掛點督導,充分發動黨員幹部、居民代表、志願者、物業管理人員、保潔人員等群體共同參與入戶宣傳和站桶督導,堅持每天準時到崗站桶,確保桶點有人管、指導有成效、分類有落實,進一步提升政策知曉率和投放精準率。
此外,為提升轄內機團單位和物業小區的垃圾分類業務水平,街口街組織相關責任人員召開多次垃圾分類專題培訓會,就法律法規、操作要求、設施配置等方面進行普及,要求各單位提高思想認識,學習業務知識,帶頭精準分類,杜絕混投、混收、混運現象的發生。
為保證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點的選址和建設科學合理,更好地滿足群眾的使用需求,街口街結合轄區實際情況,聯同區環衛所和相關社區開展收集點選址和升級改造工作,經過一個月的調研、協調和規劃,對原有收集點的位置和設施完成了更新改造,並新增一批垃圾分類收集點和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完善了轄區垃圾分類各項設施。
截至2019年年底,街口街轄內社區共設置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收集點93個和誤時投放點30個,垃圾分類設施完備程度得到了明顯提升。
廣泛宣傳動員,推動全民參與
為全面提升垃圾分類政策的知曉率和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街口街轄內各村居組織職工幹部、在職黨員、志願者等到校園、物業單位、居民家中進行宣傳講解和實操指導,確保每位群眾及時掌握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和操作技巧,讓全社會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
在此基礎上,街口街創新思維、因地制宜,將粵劇文化與垃圾分類相結合,攜手信息時報和街口街粵劇文化協會錄製了廣州市首支垃圾分類宣傳粵劇MV——《垃圾分類齊行動》,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讓「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強化督導檢查,推動責任落實
街口街城管中隊抽調精幹力量組建垃圾分類執法檢查小組,重點督查轄內96個強制分類單位責任落實情況,對機團單位、物業小區和經營場所進行例行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對垃圾分類工作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發出《提醒告知書》和《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必要時予以立案處罰。
2019年12月13日,街口街全面實行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城管中隊建立常態化巡查機制,每天早晚兩次到各投放收集點檢查垃圾分類情況,指導居民正確投放生活垃圾,確保垃圾分類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今年以來,為實現疫情防控和垃圾分類兩手抓、兩手硬,街口街一方面通過網絡積極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另一方面指導保潔單位做好人員衛生防護和收集容器、收運車輛的清潔消毒。同時,為隔離人員配備專用垃圾桶及手套,避免垃圾混投混放造成二次汙染。
接下來,街口街將在垃圾分類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上,對投放收集點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同時積極探索創新線上宣傳模式,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提速提質、再創佳績。
文/信息時報記者 街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