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太空工程師:大陸嫦娥探月 臺灣可以搭便車

2020-12-25 臺海網

嫦娥五號探測器登陸月球模擬畫面

2020年11月24日,大陸嫦娥5號探月器發射升空成功,於發射後約370秒經過臺灣上空,飛往月球,預期將於12月16、17日會把2公斤的月球表面及地下2公尺深採集的月壤樣本與科研成果帶回地球。無論最後成敗,這是全中國人都引以為傲的日子,據悉今後十多年內,只有中、美兩國,能夠獨立實現載人登月。

自美國1969年7月「阿波羅」Apollo 11號成功載人首登月球,前蘇聯於1972及1976兩度發射無人飛船,帶月壤回地球後,43年來人類迄未再有登月活動,嫦娥5號是最新嘗試。

目前看來,除中、美之外,俄、歐盟,和所謂第二梯隊的日本、以色列、印度及一些其他國家,都各有探月說法,但都沒有官方登月決定,並且都不同程度的需要依賴美國技術支持。

2017年末美國總統籤署「重返月球」命令,責令美太空總署NASA於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2028實際載人),這計劃的代號為「阿提米絲」(Artemis)。為此美國採取多管齊下: 「阿提米絲」將有NASA與歐盟太空總署ESA合作的獵戶座飛船Orion、SpaceX的星船Starship、波音的星航Starliner、亞馬遜的藍源Blue Origin 等多款載人登月器的開發,只要其中有一個如期開發成功,NASA就能達到目的。

中國登月是後起之秀,探月遵循十分成功或略顯保守的繞、落、回三步走探月模式,迄今5次探月任務全部成功,且為人類在月背留下第一道印記。

2007年嫦娥1號經16個月的臨空探月後,程控在月球硬著陸;2010年嫦娥2號進行了482天的臨空探月任務;2013年底嫦娥3號帶月球車「玉兔二號」在月球正面無人軟著陸,配置了月基天文望遠鏡, 全景相機、紅外光譜儀和X射線譜儀等,迄今嫦娥3號在月服役已超過6年,獲取了大量資料;2019年初,嫦娥3號的姊妹飛船嫦娥4號,藉助定位在L2點的「鵲橋」中繼衛星,成為世界迄今唯一能執行高難度的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國家。

因為 L2點與月球和地球的均距離分別約為6萬1347公裡與38萬4400公裡,定位在該點的鵲橋中繼衛星,其所受到的月球地心引力與地球的地心引力相同,而互相抵消,無需花費大量的衛星能量來保持其衛星姿態,所以「鵲橋」中繼衛星具有高生命周期、和高效節能的特性

嫦娥5號重約8.2噸,有4個模塊,其中兩個將在月表預定地點軟著陸,一個負責收集月球上樣本,另一個負責將樣本從月球表面升空運到留駐在繞月軌道上的另兩個模塊,經整合後,以「打水漂」的先進創新方式,重返地球大氣層,這大幅減少了隔熱材料的要求。

中國太空科研的廣度和深度仍遠不及美國,但有後來居上潛力。在運載火箭方面,美國1969年登月的運載火箭土星5號,是由德國V2火箭專家馮布朗領導主持、全美有40萬人員參與、歷時僅6年完成的。如今土星5號和太空梭STS都因技術過時被停用,目前美國主要用於國防的待塔重型火箭(Delta IV Heavy)與中國長徵五號B的LEO(近地軌道)有效載荷均約25噸級,不過今年剛實現的SpaceX獵鷹重型火箭LEO有效載荷達50噸級。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長56公尺、發射時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其設計與技術都比較先進,且使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它能滿足中國近期的月球、空間站、火星與深空探測等的發射推力需求。此外,新一代LEO有效載荷達100噸級的中國長徵九號 與美國SLS號運載火箭,都正在開發中。

據報導,嫦娥5號之後,嫦娥6號將於2023年登陸月球南極,嫦娥7號將更廣範圍探測月球,為在月球建設科學基地作準備。臺灣業界應爭取參與大陸的嫦娥計劃。(作者趙爾東為太空工程師 轉載自臺灣中國時報)

相關焦點

  • 大陸女大學生搭便車環臺遊 大讚臺灣人情味
    大陸女大學生搭便車環臺遊 大讚臺灣人情味
  • 臺媒:搭大陸電商的「便車」 期待「臺灣版」光棍節
    張雲 攝臺灣《中國時報》10日文章,原題:期待臺灣的「光棍節」大陸電商龍頭阿里巴巴集團的「雙11購物狂歡節」將來襲,包括臺灣消費者與網購業者的參與,預料將再創銷售佳績。今天晚上登場的是強調多屏、互動的第一屆「雙11狂歡夜」晚會,全球跨夜網絡直播炒熱氣氛。臺灣業界應進一步思考如何自創節慶活動,形成年輕族群網絡次文化,促進商機。
  • 紐西蘭搭便車旅行入門指南
    那……為什麼人們不願意搭便車旅行呢?整體來說,紐西蘭是一個搭便車十分容易、等待時間少,而且非常安全的國家。如果你也想在人生中嘗試搭便車旅行,在紐西蘭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如何搭便車?已經嘗試過的小夥伴會說:「這算是個什麼問題呀?」然而沒試過總會有萬千遐想,「司機真的會停下來嗎?」
  • 怎麼用英語說「搭便車」?
    hitch:免費搭車;搭便車。hitchhiking:搭便車。hitch a ride:搭便車。我可以搭你的順風車回家嗎?If you get lost, just hitchhike home.如果你迷路了,直接攔便車回家吧!I hitched a ride with a passing car.
  • 懶惰蝸牛和青蛙爬上烏龜殼「搭便車」
    一隻懶惰的蝸牛和一隻青蛙,紛紛爬上烏龜的殼「搭了個便車」,好心的烏龜載著兩隻動物慢慢過了小溪,最後才在淺水邊把它們放了下來。 一隻懶惰的蝸牛和一隻青蛙,紛紛爬上烏龜的殼「搭了個便車」,好心的烏龜載著兩隻動物慢慢過了小溪,最後才在淺水邊把它們放了下來。
  • 會「搭便車」的魚
    它靠頭上的吸盤搭上其他海洋生物的「便車」。「所以,你會在鯨、海豚、鯊魚、海龜等動物身上看到它們。它們還會吸附在潛水者、船隻、魚類,甚至同類身上。」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和羅格斯大學比較生物力學家Brooke Flammang說,搭乘其他動物的「便車」是個好策略。
  • 臺科技男棄百萬年薪 徒步環島看心中的臺灣(圖)
    (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6月30日電 33個日子,一個月又多一點點的時間,如果曹晏誠像平常一樣,到臺灣新竹科學園區打卡上班,那他照樣可以安穩的領百萬年薪,但去年6月他不想再過著重複的33天,選擇了不依社會規範運行,鼓起勇氣「出走」,完成環島夢想。
  • 如何在旅行途中正確的搭便車?怎樣能避免危險?
    接下來我會分為三部分介紹給大家: 一.做準備 無論是搭便車到街角小店,或者旅行環遊世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因為你將和陌生人同行,可能會存在危險,所以需要有一定的準備,直覺和禮儀,才會讓你有一個愉快而有趣的旅途。
  • RNA顆粒利用溶酶體「搭便車」
    RNA顆粒利用溶酶體「搭便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0 16:35:15 RNA顆粒使用Annexin A11蛋白作為分子拴繩搭便車到溶酶體上進行長距離運輸,這一成果由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Jennifer
  • 臺死亡公路"北宜"靈異事件頻出 深夜遇見婆婆搭便車
    華夏經緯網8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鬼月到!驚悚指數直逼第一名臺北辛亥隧道的北宜公路,因過去路況極差,且擁有九彎十八拐的稱號,此地經常發生車禍,傳出許多靈異事件,甚至還有用路人為了求平安而沿路灑冥紙,增添了北宜公路的靈異色彩。
  • 感謝這個充滿「壞人」的臺灣
    那天剛好是每個月僅有一次的市集日,我舉起大拇指,尋求好心人,讓我搭便車。一位叔叔停車。「啊,叔叔,不順路啊……那算了吧!」我不好意思地道謝,準備等下一輛車。「上車!」到市集,發現市集沒開。我和叔叔都很納悶。謝過叔叔,我打算下車找回去的車。這位皮膚黝黑,人高馬大,一身黑衣的中年男子突然說:「這樣,我要去送貨,你和我去,去完後我帶你玩鹿野。」
  • 地理繞遠路,地緣抄捷徑:從搭便車,窺見南歐前世今生的恩怨情仇
    ;但搭便車本身及途中各種稀奇古怪的經歷,似乎反客為主地成為主要目的。土耳其搭便車又是怎樣的情形?如今搭便車已經是羅馬尼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羅馬尼亞便車史中最戲劇性還帶點諷刺意味的一幕,恐怕會是1989年,當時被驅趕的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嘗試搭乘直升機逃出首都不成,竟是一路攔便車繼續他的逃亡之旅。
  • SpaceX工程師首次揭秘星鏈衛星設計:將200多萬臺計算機送入太空
    上周末,SpaceX 軟體工程師集體現身論壇網站 Reddit,在一場被稱為 Ask Me Anything (問我什麼都行,AMA) 的討論中回答了數十個關於 SpaceX 在軟體使用中的問題。SpaceX 軟體工程師透露,SpaceX 每次發射 60 顆 Starlink 衛星當中,就攜帶了 4000 臺 Linux 計算機。
  • 每日英語口語 | 搭便車,順風車
    我們看電影時,常會看到路人衝著過往車輛伸出大拇指(thumb),這自然不是在點讚啦,而是想要搭順風車的意思。
  • 如何在旅途中正確的搭便車(三)?
    前面兩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了如何正確搭便車的前兩部分,今天剛好下班不忙了,再給大家分享一下最後一部分。 ②.如果剛開始心情不好,有些煩躁,儘量先休息一會,或者找個可以睡覺的地方,小睡一會,這樣才能讓你有心情去搭車,去放開心情。當然了,司機也不願意搭載一個比較懶散的人。 ③.等待期間不要做一些無聊的動作,你可以靜靜的等待,然後微笑,招手,打招呼。
  • 2021成長的機會,臺灣比大陸有優勢?
    臺灣《中國時報》刊發太空工程師趙爾樂撰寫的文章說,展望2021,臺灣地區的成長機會特好。 但對臺灣與大陸等眾亞洲和非洲經濟體而言,這卻是追趕經濟和民生的新機會。臺灣和大陸的抗疫超前,都經歷疫情考驗而更強,疫情對臺、陸2021成長的機會,相對相等,無分優劣。
  • 2019年島內媒體密切關注大陸發展,呼籲臺灣抓住機遇
    2019年,島內媒體密切關注大陸對外開放、金融市場以及智慧經濟等,呼籲臺當局順應歷史發展趨勢,改善兩岸關係,抓住大陸發展機遇。大陸通過進博會等場合不斷呼籲,是作為全球負責任利益攸關方的應有之舉。近14億人口和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市場開放,本身就是大陸與世界共建共享的最大誠意。面對更開放的大陸市場,民進黨當局不應再「裝睡」。  《大華網絡報》發表題為《大陸的發展是臺灣的機遇》的評論指出,大陸經濟力旺盛給外界提供了前往逐鹿的廣闊空間和機會。可見大陸市場對臺灣絕對不可缺。
  • 【臺灣宜蘭】從臺灣最美公路到羅東傳統藝術中心
    這一次的旅程,是早上8:00從花蓮市區出發經臺灣最美公路(and 最險公路)——蘇花公路(臺9線起自花蓮和終於宜蘭的一段),從臺9線到羅東市區吃午餐(羅東特產:鴨賞),然後到羅東的傳統藝術中心。藝術中心可以逛半天到近一天,之後再經藝術中心旁邊的臺2線直接接蘇花公路回花蓮。
  • 周三臺灣旅行(六)│【臺灣宜蘭】從臺灣最美公路到羅東傳統藝術中心
    這一次的旅程,是早上8:00從花蓮市區出發經臺灣最美公路(and 最險公路)——蘇花公路(臺9線起自花蓮和終於宜蘭的一段),從臺9線到羅東市區吃午餐(羅東特產:鴨賞),然後到羅東的傳統藝術中心。藝術中心可以逛半天到近一天,之後再經藝術中心旁邊的臺2線直接接蘇花公路回花蓮。
  • 成為全省首個臺籍城鄉規劃高級工程師,臺胞致信感謝
    原標題: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丨成為全省首個臺籍城鄉規劃高級工程師,臺胞致信感謝「做為福建省第一個通過評審產生的臺籍城鄉規劃專業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