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堡:月營收增長50%,線下餐飲店如何在疫情下盈利?

2020-12-23 創業邦

去年年末,一場肆虐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大多數線下實體經濟業態一夜間按下「暫停鍵」,線下實體企業被動閉店損失慘重。這其中,與食品安全息息相關的餐飲領域被最快劃入了「重災區」。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顯示,2020年1~3月,全國餐飲收入6026億元,同比2019年大幅下跌44.3%;3月份,全國餐飲收入1832億元,同比大幅下跌46.8%。

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家線下企業「仙堡」卻在疫情下逆勢快速成長,不僅獲得了吃貨大陸和優貝迪資本集團的千萬元級別戰略融資,甚至還實現了全面盈利。透過光鮮成績,其背後的商業模式和運維打法,值得思考和借鑑。

「仙堡」成立於2019年11月,定位中式漢堡品牌,致力於打造國潮現烤漢堡、炸雞及複合式餐飲。

其創始團隊是擁有20年餐飲從業經驗的行業老兵,曾憑藉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對餐飲文化的獨到見解,於2016年創辦連鎖外賣餐飲品牌「叫了只炸雞」。

截至目前,「叫了只炸雞」品牌直營以及加盟門店已覆蓋全國21個省內的100多個城市,全國運營規模超2000家,其中90%以上門店均處於盈利狀態。其聯合創始人朱偉群也因在炸雞屆小有名氣,被業內人稱為「雞哥」。

他告訴創業邦,「仙堡」延續了「叫了只炸雞」的炸雞產品優勢,還分析並整合了國內外各大頭部西式快餐品牌的選址、定品、裝修、門店管理、經營模式等體系,打造了一套獨特的差異化商業模式。

區別於純外賣模式的「叫了只炸雞」,「仙堡」選擇了線下門店堂食+外賣模式。雞哥介紹,外賣的配送半徑是三公裡,由於布點過密,店與店之間很容易產生競爭。從對立面來看,布點過少,又很難形成品牌認知和品牌勢能。

於是,為了平衡這兩點,「仙堡」加入了堂食服務,不僅讓現烤堡胚充分釋放鮮香的風味,滿足了消費者第一時間享受的味蕾需求,還提供了可用於聊天、休息的休閒空間。與此同時,堂食模式還減輕了品牌對美團、餓了麼等平臺的依賴性,依託會員系統、社群管理等體系,「仙堡」可以更快速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增加消費者粘性。

由此,堂食的毛利可比外賣高出20~25%。而通過這樣的品牌露出,還將大幅增加復購率和訂單額。

考慮到「叫了只炸雞」全加盟形式對加盟商管控力度不足,此次「仙堡」從根源上選擇「直營+聯營」的管控方式,其中聯盟模式主要從「仙堡」總店調配店長和管理員,保證門店產品品控和標準化運轉。

「採用這一模式,似乎會使得「仙堡」在前期落地過程中的步伐稍顯緩慢,但在幾個月形成標準化規模後,則能快速完成統一管理,減輕公司負重,實現規模化營收。」雞哥表示。

從商業打法來看,「仙堡」選擇與行業頭部品牌錯峰布局,重點拓展三線及以下城市,據他透露,這主要考慮到以下幾方面原因:

其一,頭部企業在一、二線城市分布廣大,市場增量有限,「仙堡」品牌還未形成品牌勢能,不適合正面競爭,而三線城市門店房租及人工成本更低,消費水平卻與一、二線城市相差無幾,「仙堡」這樣性價比更高的品牌可以快速順應城市發展;

其二,疫情下,現有大量優質商鋪可以以無轉讓費、較低租金租賃(這一點,在三線城市更是尤為明顯),是迅速開設店鋪的好機會,加上團隊擅長線上運營與招商加盟,可以有效縮短養店時間,提高門店存活率。

基於上述邏輯,「仙堡」門店已迅速落地,即使在疫情影響下,依然在武漢、南京兩個城市新開兩家門店,且均已實現微盈利。

其中,仙堡一店(位於湖北)已於4月3號開業,開業以來,4月營業額超8萬元,總訂單數為4243筆;7月營業額為126824.71元,訂單數為7125筆,營收月增長50%以上。門店客單價為20~30元,目標用戶年齡覆蓋15~30歲,男女比例為4:6,復購率可達45%以上。

現階段,仙堡單店模型雛形為40~100㎡,可分為人流密集的街邊店、商場店、路口外營店等多種落地形式,單店需配備8~10人,用於設備、裝修等開店成本為20~30萬,最短10個月可收回投入成本。

雞哥表示,「如果沒有疫情,仙堡自建直營店可達20家以上。不過,也正因為疫情這一不可控因素,我們開店更謹慎了。希望能藉此機遇,增強團隊抗風險能力。」

在他看來,中國西式快餐行業擁有千億級別體量,消費群體足夠大,承載著幾千個做炸雞漢堡的品牌。與網際網路行業不同,餐飲業頭部再強大,也會有小品牌的生存空間。這將是「仙堡」的機會。

文章圖片來源於仙堡,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良品鋪子上半年收入36億元,線上營收首次超過線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良品鋪子上半年收入36億元,線上營收首次超過線下8月27日晚,良品鋪子(603719)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1-6月,良品鋪子營業收入為36.10億元,同比增長3.02%,歸母淨利潤為1.6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7.56%。良品鋪子在業績公告中指出,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收入增長幅度較小,淨利潤下滑主要受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下降的影響。
  • 良品鋪子上半年營收36億:線上線下佔比持平,加碼兒童及健身零食市場
    8月27日晚間,良品鋪子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下稱「中報」)。中報顯示,2020年1-6月,良品鋪子營業收入為36.10億元,同比增長3.02%,歸母淨利潤為1.61億元。對此,良品鋪子在業績公告中指出,受全國疫情影響,本期收入增長幅度較小,本期淨利潤下滑主要受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下降的影響。疫情期間,公司線下門店收入影響較大,尤其公司在武漢地區門店較多,門店經營受疫情營銷較大。但公司在二季度盈利能力下滑已經趨緩。
  • 財報解讀|疫情影響下,方便麵三兄弟之「日清」的機會到了嗎?
    數據顯示,2019全年營收在30.88億港元,同比增長3%;受惠於折舊成本、原材料成本及經營固定成本控制得宜,毛利率上升1.7個百分點至32.8%,期間集團經調整EBITDA增長11.7%至4.55億港元,相當於年內經調整EBITDA利潤率14.7%。每股盈利23.36港仙,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1.7港仙。
  • 連續兩季盈利,疫情下的雲集如何「逆風而行」?
    年初的疫情,使得全球經濟籠罩在漫長的"寒冬"之中。一季度,絕大多數的企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不少公司甚至轉盈為虧。北京時間6月3日美股周三盤前,會員電商平臺雲集(NASDAQ:YJ)交出了2020年Q1的成績單。從財報來看,雲集的營收雖受到了一些影響,但GMV、交易會員數依然穩步提升,並延續了上個季度的盈利態勢。
  • 疫情下的線下教育行業:凜冬將至?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各行各業都猝不及防的受到或多或少的波及。從各行業上市公司的股價異動也可以看出各行業受疫情影響的程度大小。各大板塊中,教育板塊表現又如何?為應對愈演愈烈的疫情,全國各省市相關部門均作出學校延遲開學的通知,多地線下培訓機構也暫時停課。
  • 疫情下深圳餐飲消費靠「無接觸配送」外賣「突圍而上」 疫情後又該...
    根據深圳市烹飪協會的數據,在疫情期間,部分餐飲店的外賣營收額佔比增長了200%,一些過去不提供外賣服務的商家,為了創收,也加入到了外賣平臺;在各大生鮮電商平臺上,半成品菜、生鮮蔬菜也初露鋒芒。那麼,疫情過後,「無接觸配送」會否消失?「外賣經濟」又該如何發展?
  • 疫情下的同程藝龍:連續兩季度盈利引領旅遊行業復甦
    8月28日,同程藝龍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上半年同程藝龍收入為22.05億元,僅第二季度同程藝龍實現營收12億元,淨利潤1.96億元,環比增長151.2%,遠超此前預期的1.2億―1.7億元。
  • 房多多新財報:破盈利難題,線下破局
    而在網際網路房產服務企業中,不止長租公寓,以房天下、房多多為代表的中介平臺,盈利狀況也不樂觀,這讓選擇它的用戶和投資者都難以放心。以近日發布三季度財報的房多多為例,營收和盈利之間的懸殊是它目前需要解決的最大的問題。財報顯示,房多多三季度營業收入8.2億元,淨利潤2190萬元,雖然環比有所增長,但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特別是淨利潤同比減少了近乎四分之三。
  • 從「叫了只炸雞」到「仙堡」,「千店之王」藉助區塊鏈再創輝煌
    本次推出「仙堡」炸雞漢堡品牌,是面向西式快餐市場的一次挑戰。公司固有品牌「叫了只雞」是純外賣的,只適合在三線以上城市發展,發展三年時間大部分區域已發展飽和。經考察調研論證只有線上外賣和線下堂食結合才能下沉三線以下市場。
  • 房多多季報圖解:營收同比降20% Non-GAAP下實現盈利
    2019年同期的107萬增長32.7%。房多多2020年第二季度平臺的累計活躍經紀商戶數超26.5萬,相較於2019年同期增長26.9%。房多多2020年第二季度平臺上線的新房項目數為2,918個,同比增長24.9%。
  • 線上線下反差極大 家紡行業面臨新形勢下渠道再造問題
    其中,羅萊家紡11月11日一天的銷售額達到1.55億元,在家紡行業中依舊排名第一,與2012年相比,銷售額同比增長50%。富安娜當日的網銷量也達到1.16億元,同比增長了70%。作為「家紡三劍客」之一,夢潔家紡「雙11」當天也收穫了5000萬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近40%。   羅萊家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田霖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今年公司網上銷售的增幅預計將達到50%。
  • 良品鋪子2020年上半年營收超36億元 兒童零食營收同比增長34%
    中報顯示,2020年1至6月,良品鋪子營業收入為36.10億元,同比增長3.02%,歸母淨利潤為1.61億元。對此,良品鋪子在業績公告中指出,受全國疫情影響,本期收入增長幅度較小,本期淨利潤下滑主要受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下降的影響。疫情期間,公司線下門店收入影響較大,尤其公司在武漢地區門店較多,門店經營受疫情影響較大。但公司在二季度盈利能力下滑已經趨緩。
  • 疫情下,看奈雪的茶如何突圍求生?
    西貝董事長賈國龍疾呼:西貝的現金流只能維持3個月;海底撈日均虧損8000萬元;全聚德「轉型」賣起蔬菜;眉州東坡營收只剩5%……與此同時,以奈雪的茶為代表的"飲"這個細分領域,亦在經受著考驗。"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前,新式茶飲玩家們,將2020年定為"快跑年",劍指品牌影響力、市場佔有率;而現在疫情陰霾籠罩下,漫漫前路變得未可知。
  • 支付寶口碑&雲縱沙龍:餐飲商戶如何激活線下流量運營
    餐飲店的流量就在周邊,為此已付出高額房租。如何用網際網路盤活這些流量?近日,在阿里綠地中心召開的「餐飲行業運營解決方案研討會」上,來自口碑和其戰略合作夥伴雲縱的運營專家們,向與會的餐飲負責人深入解讀了如何用網際網路工具達到「讓顧客來,讓顧客再來」的目的。
  • 線上直播、優惠價格……疫情下清遠餐飲業探索營銷新模式【清遠抗...
    春節前後本是餐飲業最為火爆的旺季,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本該熱鬧的餐館變得沉寂。疫情之下,清遠餐飲業現狀如何?他們將何去何從?通過走訪了解到,我市餐飲業一直在努力尋求自救、轉型、突圍。2月20日下午,城市花園一家餐飲店外,一名店員正在玩著手機。
  • 千嶼模式下,看單體酒店如何通過運營實現營收飆升
    千嶼酒店管理集團通過「渠道託管」全體系賦能,幫助單體酒店業主實現訂單量、入住率、營收額等維度的全面增長。坐落核心區域卻房客冷清,獲客渠道單一卻難有突破。面對多數單體酒店業主所面臨的共同困擾,國內知名酒店企業千嶼酒店管理集團通過「渠道託管」全體系賦能,幫助單體酒店業主實現訂單量、入住率、營收額等維度的全面增長。據了解,該體系上線後,千嶼有970多家店實現入住率明顯提升,其中長沙一私人公寓酒店,1個月內實現營收10倍增長。
  • 攜程第三季度國內機酒預訂正增長 疫情以來首次季度盈利
    原標題:攜程第三季度國內機酒預訂正增長,疫情以來首次季度盈利   12月2日, 攜程
  • 疫情影響下銀行對公業務規模為何逆勢增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金融研究丨疫情影響下銀行對公業務規模為何逆勢增長?自2017年以後,商業銀行樂於向市場講述「大零售」轉型的故事。但去年以來,多家銀行已重新平衡零售銀行、公司銀行的關係,並開始調整方向。
  • 訂閱量激增100%,線上+線下左膀右臂逐步形成
    但是,財報不僅僅體現公司是否盈利了,而是公司是否還有繼續盈利的可能。儘管迪士尼在疫情下倍受挫折,但是迪士尼疫情前的一個舉動,讓投資者看到了新未來。 一、兩極分化的迪士尼 1)暫停的線下業務 從2020年3月到2020年6月,美國經歷了疫情人數爆發式的增長爆發式的增長,最新確診人數達到了485萬人。作為全球最大的娛樂公司之一,迪士尼集團旗下擁有遊樂園、郵輪。電影、電視等業務,為人們帶去了無數歡聲笑語。
  • 本土早教疫情突圍:優貝樂如何以線上反哺線下?
    線下培訓機構正逐漸解封,但疫情對早幼教產業的影響仍在蔓延。  一年前,優貝樂國際兒童教育開始布局線上業務,疫情突發也為它們提供了一次更為難得的練兵機會:四個月內,優貝樂正以中臺模式幫助300餘分校在轉向線上的過程中平穩過渡,也通過把控B端,促進C端用戶對線上的粘性增長且實現復購。  優貝樂如何基於經驗找到一條差異化的在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