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咖啡店的最後一晚:五道口的羅曼蒂克如何消亡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5日電 題:五道口羅曼蒂克消亡史

記者 宋宇晟

最後一晚的「雕刻時光」。宋宇晟 攝

「你好,我要一杯拿鐵。」

一切如常,沒有排隊,只是來喝咖啡的人多了一些。

1月14日,星期一,北京五道口的雕刻時光咖啡店迎來了「最後的夜晚」。

在擁擠著兩千多萬人的北京,這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有人喝完咖啡離開的時候,還在問同行的人,「今天這兒怎麼這麼多人?」

畢竟這家店既不是什麼「百年老店」,也遠不可能保存老北京們舌尖上的記憶。

但在一些人看來,這裡確實有他們的回憶。

「雕刻時光」咖啡店。宋宇晟 攝

「地標不在了,以後要去哪呢?」對於習慣深夜和朋友泡咖啡館的江楓來說,24小時開放的雕刻時光就是她的「地標」。

在附近上學的江楓,因為一次聚會認識了這家店。從那以後,她就成了這裡的常客。她還記得,自己有一個學期的論文就是在這裡寫完的。「平時這裡沒那麼多人,還挺適合學習的。」

常來這裡還有另一個原因。雕刻時光也是江楓和男友時常約會的地方。

不過只有一點不好。江楓在網上看到有人寫下這樣一句話——想起在那裡學習的日子,還真挺費錢的。人均四五十的消費對於學生來說,確實已經不便宜了。她說,這個網友肯定是「同道中人」。

和江楓的經歷相似,不少「雕刻時光」的常客,都是在上學時被這家咖啡店「圈粉」的。只是,他們中的不少人早已不在校園,也難得來一趟這家「雕刻時光」。

地處「宇宙中心」五道口,門店和地鐵站只有一街之隔,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雕刻時光得以接觸到大量年輕人。

這一切,至少從20多年前的1997就已經開始。

上世紀末的五道口,還不是今天人們熟悉的「宇宙中心」。這三個字還只是一處類似城鄉結合部的普通地名,只是周邊的高校讓這裡有一種年輕的氣息。

位於五道口的「雕刻時光」。宋宇晟 攝

對於那個年代的年輕人來說,伴隨著這個地名的記憶大概總少不了這樣一句話——「行人車輛請注意,火車就要開過來了。請在橫欄外等候,不要搶行,不要鑽欄杆。」

那時,火車是五道口路邊特有的「風景」。每當有火車經過五道口稍顯破敗的鐵路時,欄杆放下,喇叭裡日復一日地播放著這段話。

周邊那些「窮且文藝」的學生們也樂於在附近的咖啡廳、酒吧,享受年輕的時光、旺盛的荷爾蒙。

今年已經三十多歲的劉偉也曾經歷過那段時光。他還記得,那簡直就是自己對大學生活想像。「應該不只是我的想像,那個年代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這麼想的吧?」

而雕刻時光恰恰自帶文藝氣息。

雖然二十多年間,店址換了幾處,新開了分店,裝飾也有變化,但店裡總會有綿軟的音樂、格調高冷的雜誌和書籍,偶爾還會放映電影、舉辦沙龍。

也因此,雕刻時光咖啡館吸引了一批「文藝青年」。

「雕刻時光」內景。宋宇晟 攝

1997年,整個北京城也沒有幾家像樣的咖啡館。星巴克還沒進入中國,更不用說這種「文藝範兒」的咖啡館了。

事實上,對於五道口來說,整個九十年代,都伴隨著「文藝範兒」的野蠻生長。很多今天人們認為具備「地標」意義的書店、咖啡館,都是在那段時間生根、發芽的。

當年的許知遠還在北大讀書,他在雕刻時光咖啡館裡讀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卻「讀不進去」,還「感覺特別矯情」。直到十幾年後,他才感到與村上春樹有一種「不謀而合」。

剛剛因《還珠格格》走紅的趙薇,也不時被人發現出現在雕刻時光。

李健常常會選個臨窗的座位,和朋友從下午聊到晚上,談論各種形而上的話題。

有人在網上回憶,那時,大家整日裡聚在一起除了喝咖啡,更多的是聊哲學、詩歌、文學……空氣裡瀰漫著青春的夢想與荷爾蒙。

用現在的眼光看,那時的「雕刻時光」就是今天的「網紅店」。

只是「網紅」總會有一個期限。當周遭的環境發生變化,「網紅」可能也就不再是當年的「網紅」了。

雕刻時光在北京開店十九年後,2016年11月,有著百餘年歷史的京張鐵路清華園火車站正式關閉。五道口、四道口、雙清路道口三個平交鐵路道口隨後被拆除。

資料圖:有百餘年歷史的清華園車站。中新社發 崔楠 攝

「火車就要開過來了……」喇叭裡的這段話永遠從五道口消失了。

同樣是2016年,和雕刻時光同年成立的網易搬離五道口,原先懸掛著網易Logo的大樓,換上了快手的Logo。

這一年,雕刻時光五道口店的租金合約,從六年一籤改為三年一籤。

三年後,這家咖啡店也從五道口消失了。

店員說,這裡可能會被新的咖啡店接手,工作人員則會分配到其他分店。

雕刻時光的最後一晚,劉偉一如十年前上學時一樣,要了一杯咖啡。然後他用手撓了撓稍顯稀疏的頭髮說了句,「這幾年五道口變化太大了。」

對於雕刻時光來說,這種變化,與其說是羅曼蒂克的消亡,倒不如說是荷爾蒙的衰退。

而劉偉,也許剛好想到,當年那個留著長發的自己,在咖啡館裡和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的情形。

「雕刻時光」內景。宋宇晟 攝

這晚,臘月的北京颳起大風,吹散了已持續幾天的霧霾。

店門口,有人用手機拍照,記錄雕刻時光最後的時光;店內,有老主顧前來懷舊、和朋友聊天,也有因聽說營業最後一天可以領咖啡券而來消費的新客。

在有的人眼裡,這無外乎是「宇宙中心」關的第N家店。但在有的人心裡,一塊記憶拼圖隨著喝下的一杯咖啡,消失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網紅咖啡店的最後一晚:五道口羅曼蒂克如何消亡
    最後一晚的「雕刻時光」。(中新網:宋宇晟 攝)「你好,我要一杯拿鐵。」一切如常,沒有排隊,只是來喝咖啡的人多了一些。1月14日,星期一,北京五道口的雕刻時光咖啡店迎來了「最後的夜晚」。和江楓的經歷相似,不少「雕刻時光」的常客,都是在上學時被這家咖啡店「圈粉」的。只是,他們中的不少人早已不在校園,也難得來一趟這家「雕刻時光」。地處「宇宙中心」五道口,門店和地鐵站只有一街之隔,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雕刻時光得以接觸到大量年輕人。
  • 羅曼蒂克的消亡與重生
    就像最近熱映的一部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英文名稱為"TheWastedTimes",用來形容那段歷史再貼切不過。苦難中孕育的羅曼蒂克,就如同冷風中搖曳的燭火,一開始就註定了消亡的命運。何其悲哉。  對比之下,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已經何其幸運。羅曼蒂克不再是一種"非常態"的奢望,而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過生日的時候,你不會忘記為"身邊那位"準備禮品,一場燭光晚餐,論奢華,已足以媲美民國時的"上流社會"。
  • 《羅曼蒂克消亡史》上映 葛優章子怡解讀影片
        半島記者 黃靖斐  12月16日,程耳執導的《羅曼蒂克消亡史》上映,不少觀眾被它特殊的中國化敘事風格感染,甚至有人聯想到《美國往事》。電影有著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閆妮、袁泉等超強陣容,講的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波瀾與傳奇。
  • 關於《羅曼蒂克消亡史》,聽聽主演們怎麼說
    關於《羅曼蒂克消亡史》,聽聽主演們怎麼說2016年12月19日 10:01:26來源:新華娛樂  程耳編劇、導演,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鍾欣潼、倪大紅、趙寶剛、袁泉、閆妮、韓庚、霍思燕、杜江、王傳君、呂行、鍾漢良、馬曉偉等主演的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繼「花·浪·潮」公映海報之後,於今日發布主演特輯
  • 消亡的舊時代——《羅曼蒂克消亡史》
    《羅曼蒂克消亡史》真的是一部被片名耽誤的片子。適合在磨辰光的時候,聽吳儂軟語的上海話,看老上海灘的風情,看動蕩年代。格蠻有腔調伐?片中有三個人物我喜歡看。一是渡邊,二是王媽,三是吳小姐。開篇就交代了渡邊這個集人性善惡與複雜與一體的人物背景。
  • 《羅曼蒂克消亡史》程耳拍的嗨,葛優與淺野忠信演得嗨,觀眾?
    2016年,導演程耳拍了一部《羅曼蒂克消亡史》,這一年程耳剛好40歲,古人說四十不惑,但這一點在程耳身上是絕不對不存在的。程耳從出道的第一部作品《犯罪分子》,便奠定了自己的風格。好聽的說法叫「懸疑大師」,不好聽的說法叫「逼格很高」,總之程耳從23歲出道到40歲拍攝了《羅曼蒂克消亡史》,風格一直不變,他很是執著於自己的這種將人性剖析恨透,卻又蓋上一層紗布的做法。
  • 《羅曼蒂克消亡史》觀影記
    鏡頭一:盒子中的玉手鏡頭二:童子雞小嘍囉發狠地幾下拍死工會頭子鏡頭三:日本妹夫囚禁交際花的食與色鏡頭四:一槍打死養育多年的未成年外甥再細細想想電影講述故事的方式,猶如作畫。吳小姐對與無才丈夫的羅曼蒂克想像,在他老公毫不猶豫以妻子為交換,獲取一份好前程欲望前,接受戴大佬的那枚鴿子蛋鑽戒是幻想消亡後的價值了。劇中最有張力的角色就是路先生的日本妹夫,電影一開始就文字交代了這個妹夫是個一口地道的上海話,麻將搓的比上海人還好,天天穿長袍的人。但是到了晚上,在他的日本餐廳,他又是穿著日本和服,講日語,吃生肉魚片的日本人。
  • 對話《羅曼蒂克消亡史》主創 解開影片九大謎團
    原標題:解開《羅曼蒂克消亡史》9大謎團 另一部是青年導演程耳執導,同樣集結了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等眾多明星的《羅曼蒂克消亡史》,但該片上映4天累計票房只有7000萬元。前者雖然票房飄紅,但口碑卻跌落谷底,目前豆瓣評分5.4分;而後者票房失意,口碑卻很好,豆瓣評分7.6分。   前日,《羅曼蒂克消亡史》導演程耳攜主演葛優、杜淳、鍾欣潼、霍思燕和呂行來到廣州中山紀念堂出席影片映後交流活動。
  • 《羅曼蒂克消亡史》:滬語對白、錯亂時空、鏡頭美學下的血色浪漫
    《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集歷史、懸疑、諜戰、復仇、愛情等元素為一體的文藝片。追求完美主義的程耳既是這部影片的導演又是同名小說的作者,耗時三年他以一種實驗主義的方式向大家講述了上海灘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抗戰勝利期間波詭雲譎的時代史詩。
  • 《羅曼蒂克的消亡史》:多角度解讀經典背後的成功因素及藝術魅力
    影片《羅曼蒂克消亡史》是由華誼兄弟、英皇電影聯合出品的懸疑諜戰片,由程耳執導並擔任編劇,由葛優、章子怡、袁泉、杜淳等一眾優秀演員出演。該片講述了1937年大動蕩前夕,上海灘的風雲人物陸先生,遭遇到了侵華日軍的施壓,被迫捲入了一場暗殺陰謀。
  • 帝都五道口新晉網紅店——ZEE TEA
    春暖花開的日子,最適合去喝各種小清新的飲品了~跟朋友聚會前,來五道口的網紅店 ZEE TEA看看店面外觀給100分,感覺跟嘈雜的五道口完全是不一樣的感覺,很清新。好多朋友看到照片,都會好奇的問,這是那個亂糟糟的五道口嗎?店長小哥哥是臺灣人,說話非常溫柔。點單的時候,還特別貼心的說,不著急慢慢看。給人很蘇的感覺在南非紅茶加柑橘 和 滿杯紅與黑中間糾結,最後在店長的推薦下選了紅與黑。店裡比較小,座位加一起大概10多個,基本大家都是外帶吧。
  • 羅曼蒂克消亡「屎」
    但隨著年歲、眼界、閱歷的不斷增加,戀愛經驗不斷累加,我對戀愛當中的儀式感和浪漫都有了不一樣變化,對浪漫的定義也變了,從一泡「屎」開始。從對愛情的、浪漫有了幻想開始我的理想男生的形象就是:長得帥、溫柔、學識淵博等等;我想男生的理想女生的標準基本也是:黑長直、溫柔體貼。
  • 《羅曼蒂克消亡史》首映 章子怡葛優建議看電影喝紅茶
    原標題:章子怡葛優建議看電影喝紅茶 千呼萬喚始出來,昨晚,導演程耳的最新作品《羅曼蒂克消亡史》終於揭開神秘面紗。這部雲集了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閆妮、杜淳、袁泉、鍾欣潼等全明星陣容的電影,以抗戰前後的上海灘為背景,以葛優飾演的黑幫老大陸先生為中心,展開了一幅民國眾生相。導演程耳表示,希望觀眾能夠支持這部耗時三年打造的電影,他相信好的電影最終會有好的回報。 昨晚的首映禮星光熠熠,除了淺野忠信外,片中主演悉數亮相,顧長衛、李玉、李少紅、曹保平、管虎等導演也趕來捧場。
  • 國內的網紅咖啡店,這麼多你去過幾個,最後一個店子太少女心了
    Simpot(星樸)咖啡店,店名裡的星字還來自女主人的名字,位於東莞的的一家充滿愛意的咖啡店,因為人氣爆棚現在成為網紅咖啡店了。店內裝修風格比較簡單,但是非常讓人著迷,枯枝圍牆,藤蔓纏繞,十分的小清新,和最後一個店子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哦。
  • 《羅曼蒂克消亡史》:章子怡首次大尺度演繹欲望背後的蒼涼
    導演用波瀾壯闊的鏡頭,演員用內斂克制的演繹,在摩登般的聲色不驚裡,將蓄勢待發的破壞和時代的悄然消亡,表達的驚心而蒼涼。亂世之下何存體面陸先生是上海人人仰望的王者,但也人人懼怕的強者。喜飲茶,善做人。知是非,懂分寸。
  • 東北人的雪綿豆沙,一段羅曼蒂克消亡史
    雪綿豆沙這道風花雪月的菜,就這樣悄默聲兒的隱形於東北飯館裡,幾乎走向了消亡的邊緣。群眾基礎如此之深,卻瀕臨滅絕,究竟是文化的丟失還是大眾口味的淪喪?都不是。後廚會舉起腫脹的手臂告訴你:「姐,這菜老累了。」老闆會舉起計算器敲給你看:「哥,費力還不掙錢。」
  • 東京好去處 | 那些網紅咖啡店真的這麼好逛嗎
    這次去東京逛了幾家網紅咖啡店,發現他們不僅有顏值,裡面的東西也都很好吃,就整理出一篇東京網紅咖啡店攻略。在店裡喝喝咖啡、歇歇腳、享受一下美食,泡在咖啡店裡看看來往的匆匆行人,也能感悟生活的美好。記得看到最後,文末有浮力哦
  • 聽懂了這首歌,你就聽懂了「羅曼蒂克」
    網易娛樂12月20日報導  程耳編劇、導演,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鍾欣潼、倪大紅、趙寶剛、袁泉、閆妮、韓庚、霍思燕、杜江、王傳君、呂行、鍾漢良、馬曉偉等主演的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繼曝光「演『中國式《教父》』是怎樣的體驗」主演特輯之後,於今日發布片尾曲MV,「電音女王」尚雯婕與「搖滾怪咖」左小祖咒深情對唱,精緻考究的電影畫面配以各具標誌性的嗓音
  • 武漢人夜間的羅曼蒂克,尋覓那些逐漸消亡的夜市版圖
    晚上九點的夜市,行吟閣、拌毛豆,每個攤子的生意都能比煤爐子裡燒紅的蜂窩煤還要紅火。啤酒瓶碰玻璃杯,方言撞漢普,路邊逛的聊的是家長裡短的小事,桌上喝著的罵的是仗勢欺人的領導。聽久了,你從每個人的聲音中,都能判斷他們今天是開心或難過。
  • 北京五道口新開的美食街,匯聚各地40種網紅小吃,真的好吃嗎?
    北京五道口新開的美食街,匯聚各地40種網紅小吃,真的好吃嗎?說起北京的五道口,絕對是個相當有名的地兒,通常有個專門形容它的詞叫宇宙中心。五道口作為北京的網紅街區之一,有點什麼風吹草動就會備受關注,就比如這裡新開的一條美食街已經不止一個朋友跟我提起過了。作為一個愛吃之人,立刻馬不停蹄不畏「千裡迢迢」前去一探究竟。這條號稱比食寶街更近,比南鑼鼓巷更新的「貪吃一番街」究竟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