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記者在逸臣鋼管項目建設現場看到,150餘名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挖掘機、推土機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項目去年8月18日籤約,在區裡關心下進展順利,一期工程計劃10月份竣工投產。」該項目負責人陳彬對記者說。
洪澤區牢牢牽住項目這個「牛鼻子」,大力實施重特大項目攻堅行動,2019年新籤約、新開工、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分別達89個、63個、52個,同比分別增長29%、26%、15.6%,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2019年度全市重特大項目攻堅優秀縣區。在今年一季度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綜合考核中,該區排名各縣區第一。
創新招商,項目招引不斷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保持客商投資熱度不減,該區創新招商方式,運用電話、微信、遠程視頻等手段,由傳統「面對面」洽談轉變為網上招商、「屏對屏」洽談。1-3月份,共有30多個有價值的項目通過「不見面」方式洽談。疫情形勢平穩後,該區領導和各招商隊伍立即出擊,由前期不見面洽談迅速轉入實質性攻堅。今年1-5月份,已成功籤約億元以上項目30個。一季度,該區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8個,其中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個,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7個,在全市重特大產業項目考核中,綜合排名第一。
創新督查,項目建設不停步。對於籤約和開工項目,該區不斷完善督查考核機制,強化序時推進、節點管理,以目標倒逼責任、以時間倒逼進度。中巖裝配式建築、逸臣鋼管、洪澤湖醫養融合體、蔣壩彭祖文化旅遊綜合體等一批投資超10億元重特大項目快速推進,達、超序時進度;總投資12億元的華凱包裝材料、總投資10億元的金虹新材料項目,實現當年籤約、當年開工,跑出了項目建設的「加速度」。
創新服務,發現問題不拖延。總投資50億元的淮安華強方特於2018年列入省重大項目,同年9月29日開工,是全市首個50億元以上開工項目,建設進度快於全國同類項目。華強方特項目部行政負責人王瑋說:「復興之路文化創意基地項目去年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2%,在全國同類在建項目中進度最快,這主要得益於洪澤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於洪澤幫辦團隊的高效服務。佔地935畝的復興之路地塊徵遷僅用1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這讓我們十分驚訝。」洪澤區推行區領導包辦重大項目機制和「1+4」項目長幫辦制度,確保每個項目推進落實有專人、出現困難有人管。幫辦組常駐項目現場,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協調解決,解決不了的立即向項目長匯報,絕不拖延。
■融媒體記者 黃育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