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諸位千萬別忘了生命活著的意義與價值

2020-12-11 傳承網

諸位千萬別忘了生命活著的意義與價值

本文摘錄自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六十多年以前了啊,在二次大戰的時候,我在峨眉山閉關下來,才二十幾歲。四川大學的哲學系主任叫傅養恬,很了不起的一個哲學家,他這個人很滑稽的,經常穿個長袍,拿個菸斗,非常有意思的一個人。他有一天來告訴我,要我去講課,非去不可。我問為什麼?他說:你悟了道下山來,應該給我們四川大學先講,因為川大哲學系在大後方是第一位。

因為我們是好朋友,經常開玩笑。我說:好好,明天下午我一定來。聽說四川大學在成都的望江樓,風景非常好。

我年輕就吊兒郎當,講好聽點是浪漫。一到那裡就上課了,很多老前輩都坐在那裡,我講課素來有個毛病,不喜歡有題目,到現場隨機講。我一到就說:哎,我今天來吹牛。我素來把上課叫「吹牛」,這些人都是會吹牛的。一個年輕人講:「吹什麼?就吹人生的目的吧。」我說:「喲,這個很嚴重哎!」

那一天我還記得,我說「你這個題目出得好!」第二句話我說「你這個年輕人題目也不會出,這個題目不是題目」。

首先以邏輯來講,什麼叫「目的」?譬如這一次,彼得·聖吉和諸位到中國,到這裡來為了一個目的,到吳江廟港,這裡有亂七八糟的房子,裡面有個古裡古怪的南老頭子,來聽他吹牛,這是目的。人生的目的是個哲學的大問題了,請問,有哪一個人是從媽媽肚子裡光著屁股出來說,我是來幹什麼的!有沒有?沒有。

世界上許多人是以人生享受為目的,人生以什麼為目的,有很多的理論,這都是放狗屁,學者們亂吹的。乾脆讓你們笑一下,我講的放狗屁是有典故的,很高的學問啊。

中國三百年前的清朝有個大學者叫紀曉嵐,乾隆皇帝讓他把中國所有文化彙編成書,叫《四庫全書》,他是總編輯。他不大寫文章的,人家問他,你為什麼不寫?他說,幾千年的文化都給別人寫完了,我寫什麼啊?!他的學生都很了不起,都是學士。有個學生寫篇文章,叫另外一個同學拿去給他看,他一看,批了「放狗屁」。這個同學看了,不好意思拿給寫的同學,然後,另外一個同學問了,「老師啊,他的學問很好,你為什麼這樣批啊?」

「我這麼批,是第一等啊!如果不好的文章我就批『狗放屁』,最不好的我批『放屁狗』,我這樣批他是第一等啊。」(眾笑)

現在迴轉來我們的題目。這些人講人生以什麼為目的,都是放狗屁,沒有道理的。

以邏輯本身來講,是不合邏輯的。但是你這個題目很合邏輯,我又迴轉來講,為什麼講你合邏輯?因為你本身的題目就是答案,題目是「人生以什麼為目的?」答案是「人生以人生為目的。」沒有理由,毫無理由。

前天我給你們講的:莫名其妙地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以然地死去。三個階段。

這是一個現象,我們人一定不甘願的,自己認為有個目的。因此要認清楚,什麼叫人生?這就產生兩個問題了。首先是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以中文來講,生命是兩個東西的組合,萬有存在的東西,包括草木、動物、一切生物,這叫「生」。所以,佛稱一切生命叫眾生;什麼叫做「命」呢?命是有思想、靈魂的叫做「命」。

這個引出和你們英文文化不同的兩個中文概念。這是生命的組合,換句話來講,好像是二元論的生命,實際上不是二元論,是一元論。生命後面那個能,分成陰陽兩個組合,它的作用表面看起來是二元,實際上是統一的,也就是哲學上講的「心物一元論」。要研究這個生命的來源,就是我們這幾天講的,人怎麼樣投生等等,因為時間的關係,暫時不講下去了。

這次諸位來,不要忘記我提到的「生命科學與認知科學的綜合」。這個問題是剛剛起頭,沒有講下去,將來再做討論。現在講生命意義的問題,生命看著像是沒有意義的。然後問,我們活著生命的價值是什麼?這個問題更大了。

中國文化對於生命價值,是我們從小記得的兩句話:生有輕如鴻毛,死有重如泰山。

中國文化的教育培養一個人的人格,對於生、死的看法是兩個方向。如果說,沒有意義的生命活下去,可以犧牲了,叫「生有輕如鴻毛」;有意義的死應該去死,叫「死有重如泰山」。所以中國文化的精神影響了東方世界,就是過去以中文為主的國家,包括日本、韓國、越南、泰國、東南亞一帶。所以它的教育注重做人要忠與孝,忠臣孝子。

尤其知識分子注重節操、品格,換句話說,是輕視生死,也非常重視生死。這是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個問題討論下去也很嚴重。

中國幾千年的教育重點,是在這個地方培養一個人。現在沒有了,現在是販賣知識,在國民的道德、人品教育方面,已經放棄了。這和西方的杜威思想,注重實用主義,把根本文化放掉,是異曲同工。現在我們想重新建立非常困難!這也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我大概介紹這一點,也是一時討論不完的。

其實生命活著是生存問題,再其次是生活的問題,現在全世界人類在這個科技文明的社會裡生存,在全世界受經濟、金融影響的環境中活著,大家只為了生活忘記了生存,生存的意義和生活的意義完全不同。你們諸位擔心的,也是和我們擔心的一樣,你們諸位都是為人類生活的問題而擔心,再進一步是為人類社會、國家之間的生存而擔心。但是全世界人類在今天的文化思想方面,完全是個空白,忘記了生存的意義,忘記了生命的價值,想再進一步講生命的目的,那就是個大問題了。

所以這幾十年當中,我經常給中國的同學們講,十九世紀的下半期到二十世紀,知識分子每個都交了白卷,因為世界上需要文化精神的中心領導,這個時期內文化都沒有了,交了白卷。我常常說,大家都在跟著轉,是四個西方文化的理論在轉:

一個是達爾文的進化論,進化論甚至講人類是猴子、細菌變的;我說,達爾文的祖先是猴子變的,我的祖先可不是哦!這是個大問題。進化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觀念,也影響了世人不擇手段地過分競爭。這是達爾文的思想,影響了這一代的文化。

第二個問題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學,影響了這個時代,特別是婦女性開放以後,非常非常嚴重。以我所知道的,年輕人在電腦網路已經結婚了一百次、性交了一千次都有。我們有位同學專管愛滋病的,愛滋病還是小事,將來都是性無能的病。現在美國也好中國也好,據我所知,不到三十五歲的男女,很多都性無能了,這個腦子完全墮入時代科學的幻想境界了。

第三個,馬克思的資本論。關於人類貧富的分配,科學與哲學的問題,影響了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不是講它不好哦,是講它是個趨勢。

第四個是英國人的傑作了。現在全世界的金融、經濟的觀念都受凱恩斯「消費刺激生產」理論的影響。過去的西方包括歐美與中國的文化,是以勤勞節省理念為主。自從「消費刺激生產」理論出來以後,產生了今天工商業的過分行為;金融的各種現象,對於物質的浪費、環境的汙染都是不可控制的,沒有辦法阻止的。當然,最好的消費刺激生產就是世界大戰,戰爭的消費是最厲害的!現在全世界都是商業戰爭。為什麼說是商業戰爭?好聽一點是爭取市場,不好聽講是爭取工商業的戰場。而且在這個理論影響下,各行各業都在千方百計引誘別人消費,將生存生活的理念徹底引到奢侈消費的方向,使大眾感到生活代價很高,活得很累,煩惱很重,全世界都被催眠了。

今天的世界是這四種理論在轉。

所有西方的固有文化推翻了,宗教、哲學等等都站不住了。東方國家的固有文化也推翻了。這個世界的演變,要如何重新再把文化建立起來?這就是我們大家知識分子的責任,這個不是金錢能買得來的。所以我們現在活著的生命價值、意義是要向這一方面去努力。

可是現在大家迷糊了,只為生活去努力,忘記了社會群眾的生存問題,更忘記了生命的意義,所以這個問題討論下去的話,要從中國的《大學》、《中庸》內在的修養開始了。這個時間就要很長了,不是這幾天就可以談完的。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老師:因緣道理是全部佛法的基礎
    譬如我們講話,前一句是因,後一句接續前一句的意義是緣。因緣像是一個圓圈,無始無終,永遠連續不斷。譬如手中這個菸灰缸,由化學品、玻璃作原料,加上熱能、人工,放入模子中壓製出來,是因緣所生,無物質自性,因緣聚了,就構成這個東西;打破了,因緣散了,也就不成這個東西了。如果當初不叫它作菸灰缸,現在就叫了別的名字了,名詞也無自性。我們大家相聚在這裡,也是一樣。
  • 南懷瑾老師:不要把「阿(ā)彌陀佛」念成「阿(wō或ē)彌陀佛」
    「哦(wō或ē)」的發音是嘴部收縮成為一小圈,單從喉部(生死輪)所發出的聲音,是輪迴的音,輪迴音是下沉的。所以不可以念成「哦(wō或ē)彌陀佛」,必須要規規矩矩念出「阿(ā)彌陀佛」的清朗音聲。一切眾生,既有生命,首先發音的一定是「阿(ā)」。它是開發的,上揚的,示現生命的生生不息。
  • 南懷瑾老師:文人到過四川,一生無憾
    大慈寺 通過禪行遊學,學友可以從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扯脫出來,近距離感悟南師之宏偉志願,進而引發我們重新面對自己、重新思考生活、甚至整個人生的根本意義與價值。比如叫花子要飯,遇到有狗對他叫,他就會說:「黃狗白犬你莫咬,你我前生命不好」,意思是,你叫什麼,我們都是前生做了錯事,我變叫花子,你變狗,都命苦。我以前記了一大本子四川人的歇後語。現在老了,都忘了。
  • 古國治眼中的南懷瑾:是「慈父」更是一位善良老人
    曾有過輕生念頭,慶幸遇到南懷瑾  「在遇到南老師以前,因為從小生活環境問題,導致我是個極端消極悲觀的人,認為人生毫無意義,時常想自殺,整天低著頭不說話,不修邊幅,不刮鬍子。」古國治說,他當時認為自己生活在一片黑暗中,沒有一絲希望,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態度,很無奈地活著。
  • 南懷瑾老師講「入定與出定」
    千萬注意啊!有時,打坐覺得耳朵邊上有菩薩跟你講話,教你什麼,也是耳神通的老弟,也叫做神經,不要搞錯了。換句話說,在這個時候,前三識沒有離開。所以入定,我們講唯識這個識,你們注意哦,千萬注意!要記得!識是三種東西一定連在一起的,心物一元的道理:暖、壽、識。暖、壽、識三樣連在一起的。
  • 南懷瑾的告誡:福報是有定數的,千萬別一次就透支
    著名的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說:「享福就是在消福,吃苦就是在了苦。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當享受到福報帶來的美好時,就應該省著用,因為不過不儲存,而一味縱情揮霍,就有用完的一天。」很多人難以理解這句話,南懷瑾先生打了個比喻,他表示每個人的福報就如同池子中的水,越用越少,只有一邊用,一邊往裡面注水,才能取之不竭。如果前面用太多,後面池子見底,福報也就沒有了,剩下的人生就只有痛苦了。前面省著用,後面的福報也就越來越多。
  •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人間到底值不值得呢?
    所以,人,活著了,並不僅僅是為了繁衍那麼簡單。因為一個會思維的大腦,賦於人類更深層次地思考活著的意義: 這也是人活著的意義之一! 上學後,同學的孤立,老師的無視,甚至是父母的嫌棄,都會使人感到非常地無助,隨著年齡的增長,孤獨與日俱增!
  • 南懷瑾老師:世界上什麼都容易學,唯有學佛是最難最難的事
    我這個話你不要難過,這有兩重意義。首先世界上什麼都容易學,唯有學佛是最難最難的事;第二重意義啊,人生畫虎不成反類犬,老虎沒有畫成反畫成了狗,學佛學不成,我不曉得你會變成什麼!所以啊,希望先把做人的道理完成了,再來談學佛的事。
  • 活著的意義,餘華說,生活給你痛苦,卻要微笑著面對
    生活給你痛苦,你卻微笑著餘華在《活著》序言中,強調了他創造「活著」的意義:「活著」不是為了自己活著。那個可憐的孩子從來沒有吃飽過,最後因為吃太多豆子而死。這一個接一個的打擊,福貴送走了一個又一個親人。那種接二連三的打擊,何其沉重!這是「活著」嗎?很明顯是「死去」,但它真的還活著。
  • 生命的意義:活著就要奮鬥,人生就要拼搏
    這就是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奇蹟。而人是高級動物,萬物之靈更能彰顯出生命的特有意義,那便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人活著就要奮鬥,人活著就要拼搏,這才是生命,這才是有意義的人生。>這麼多年來,無論是商品經濟的燈紅酒綠,還是五光六色的各種誘惑,我都沒有改變我做老實人的本質和風格,不管是什麼麻將風,不管是什麼吃喝風,30多年來我將所有業餘時間都用在了讀書和寫作上,人生活不是在真空,每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也想過放棄做自己,隨大流,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8個字在激勵我,鼓勵我,讓我將讀書和寫作堅持下來了,使業餘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
  • 生命的歸宿是死亡,那活著有什麼意義?看醒了無數人
    直到有了點生活閱歷後,我才明白:我們生命中所有的努力和自律,都是為了追求自由。「人遲早要死去,那你為什麼要活著?」如果你一定要知道答案,那麼我告訴你,人活著,沒有意義!你會驚訝這樣的答案吧,但這就是事實。
  • 南懷瑾老師降伏千年狐狸精的故事
    本文譯自南懷瑾先生的美國弟子William Bodri(包卓立)所有「冥想小書」(The Little Book of Meditation
  • 存在的價值:《活著》主人公福貴解讀
    餘華的《活著》是一部關注人生苦難及苦難中生命個體生存意叉的寫實力作。小說的價值已從文學的層面延伸到整個人類生存意義的深刺的哲學命題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活著》是餘華創作過程中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名為《活著》,其實是由一連串的死亡故事組成,講述了主人公福貴經歷的千辛萬苦:他的家人一一離他而去.而他卻堅韌地活下來.表達的是孤獨的個體在困境與抉擇的生存邊緣上的存在價值以及芸芸眾生粗糙的卻不屈不撓的生存意志。
  • 【美文分享】南懷瑾老師 人生三階段:莫名其妙生、無可奈何活、不知所以死
    然後,另外一個同學問了,「老師啊,他的學問很好,你為什麼這樣批啊?」紀曉嵐說:「我這麼批,是第一等啊!如果不好的文章我就批『狗放屁』,最不好的我批『放屁狗』。我這樣批,說明他是第一等啊。」現在迴轉過來。我覺得,這些人講人生要以什麼為目的,都是放狗屁,沒有道理的。孫中山先生提出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我不大同意,哪個孩子光著屁股生出來,就會說:「我來服務來了。」有沒有?沒有的。
  • 餘華的《活著》中經典10句話:活著很難,可正是因為難,才有意義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餘華《活著》中的10句經典語錄!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生的終止不過一場死亡,死的意義不過在於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檢驗一個人的標準,就是看他把時間放在了哪兒。別自欺欺人;當生命走到盡頭,只有時間不會撒謊。
  • 蔣勳:如果生命沒有意義,你還要活嗎?
    我們活著真的有價值嗎?我不敢說。我也不敢說殺生一定成仁,捨身一定取義,魯迅寫的秋瑾殺生、捨身之後,其鮮血只是沾染了一顆饅頭,讓一個得肺癆的小孩食用,她甚至救不了他。  生命就是在荒蕪之中度過,神不會來,救世主不會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沒有來。我們當時看了,都感動得不得了。  從小到大,我們都以為生命是有意義的,父母、老師等所有的大人都在告訴我們這件事,包括我自己在當了老師之後,都必須傳遞這個訊息,我不能反問學生說:「如果生命沒有意義,值得活嗎?」
  •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又為了什麼?
    為了回報社會,我們一定要活著。人活著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吃喝玩樂享受,更大程度上是為了他人。人類社會是一個相互依賴的群體。有生活質量的人生是離不開他人的。一個孤立的人在荒島活著,僅僅是生存而已,絕對不是生活。生活的豐富多彩需要你、我、他分工協作。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是萬能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就是有意義的人生,這也是人生的意義。
  •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人為什麼活著?我想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疑問?當迷茫的時候,絕望的時候會更想知道人為什麼活著。希望此時此刻的你只是在做簡單的思考。如果此刻你感到迷茫,我想告訴你,人是為了夢想而活著,人區別與其他的動物就是在於有更高的追求,除了生存,食物,性。我們要超越自我,達到無我的狀態。想想你這輩子最喜歡做的事,如果沒有試著培養一個自己的愛好,就不會覺得無聊和迷茫了。生命的意義為夢想而奮鬥!如果此刻你因為生活痛苦而感到絕望。而想問人為什麼活著。
  • 心靈奇旅:活著就是活著的意義
    這部電影告訴大家,人生的意義並不在於追求目標、實現目標。這個道理,就像電影中的量子場老師所說的那樣「那麼簡單、那麼基礎」,但是千百年來,很多人都悟不透,以為人生就是關於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意義。這裡「目標」這個詞可以用「夢想」「理想」來代替。一般來講,目標總是比較宏遠高大的,不然似乎就沒有資格被稱為目標。
  • 到臺灣別忘了去忠烈祠祭拜
    然而,就是這個陌生的祠堂裡躺著千萬為中華獨立而獻生的華夏兒女。     臺北忠烈祠位於圓山飯店旁,這裡供奉著從中華民國成立前的革命烈士,到在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33萬將士官兵的靈位。這33萬英烈為我們中華民族獨立獻生,他們給予我們這個民族的是不滅亡,給予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生命。我們今天活著的每一個中國人,都是這些英烈給予的生命。祭拜忠烈祠的先烈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