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籌劃的內涵,指的是在應稅行為發生之前,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對納稅主體的經營及投資行為進行事先有計劃地安排,從而達到少繳稅或者納稅遞延的謀劃活動。
稅務籌劃的前提,就是需要弄清楚一些原則和底線的問題,應當具有合法性,或者能至少做到不違法。從專業的角度而言,稅務籌劃要掌握專業的稅法知識,以及收併購實操經驗,同時需要多次、充分地和多方進行溝通(包括稅務部門)。成功的稅務籌劃案例,都是高難度的,而且是技術和藝術的高度配合。
一、常見的根據政策來避稅的方法(註:以下涉及到的稅率均以國家最新政策為準)
1、目前對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如下:
、每月開票金額不超3萬,免收增值稅及附加稅(適用於增值稅普通發票)。
、每月開票金額不超10萬,免收教育費及地方教育費附加(適用於增值稅普通發票)。
、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30萬元(含3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如下:
、企業的研發費用可以按175%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
、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少繳10%的企業所得稅,按照利潤的15%繳納。(非高新技術企業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而對於非高新技術企業來說,申請研發費用稅前減免優惠的難度大,因為稅務局的甄別條件比較嚴格,即使申請成功,也要按照25%對減免後的利潤進行徵稅,需要繳納12.5萬元的企業所得稅。所以建議符合條件的企業儘快申請為高新技術企業,輕鬆享受政策福利。
所以,建議符合條件的企業儘快申請為高新技術企業。
3、年終獎繳稅的優惠政策如下:
年終獎的準確叫法是「全年一次性獎金」,年終獎個稅計稅方法是一種比較優惠的算法,是全年僅有的一次可以除以12計算合適稅率的稅收優惠。
年終獎是對企業員工們一年來工作業績的肯定。「年末雙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終獎發放形式之一,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外企普遍會使用這種方法。
企業要利用好「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稅負,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採用一次。
、納稅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併,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由於個人所得稅的法定納稅主體是個人,企業為員工承擔的個人所得稅不能稅前扣除,在年度彙算清繳時,企業應進行納稅調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二、企業容易忽視而導致多繳稅的4種情況
1、沒有生意也要進行零申報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營業執照批下來後,企業每個月都必須向稅務局申報企業的經營情況。不管有沒有賺錢,也不管有沒有生意,每個月都要根據運營情況做帳然後根據帳本向稅務局做稅務的申報。現在小規模企業一個季度的開票量不達九萬元的話,可以進行零申報。零申報辦理起來也比較簡單,如果不辦理,企業將會面臨2000元的罰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長期零申報,可能會被稅務機關納入重點監控範圍,如有不實情況,將會被稅務機關依法查處。
2、增值稅稅率只與行業有關,與進項稅的稅率無關。
關於這一點,舉個例子:增值稅第二條規定:圖書銷售的稅率是11%。即只要企業是一般納稅人,銷售圖書的稅率就是11%。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某銷售圖書的公司,也符合一般納稅人的條件,但他拿到的印刷圖書的進項發票是17%,在進行繳稅時,還能繼續適用11%的稅率嗎?(即繳稅時,按11%的稅率抵扣17%的稅率)。
答案是肯定的,該公司仍然適用於11%的稅率,因為行業性質決定了增值稅稅率,與進項稅的稅率是多少無關。
3、合同作廢也要記得納稅
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必然要與外界籤訂合同,如果中間發生意外,雙方廢止了合同,也是需要完成印花稅繳納義務的。
4、不拿發票就要多繳稅
稅務機關實施「以票控稅」,企業所有的支出都要取得合法憑證,否則不能稅前列支。能夠取得合法憑證(發票)成了企業節稅的重要方法。
三、創業者不可不知的5個節稅技巧
1、將個人專利以技術入股的形式投入公司使用
如果企業老闆或員工個人擁有專利,並將其提供給公司使用,公司在對待個人的專利時,可以為其合理估價,並以有價入股的形式納入公司使用,並籤訂正式的合同。這樣一來,專利就會成為公司的無形資產,會計人員可以採用合理攤銷的方式,將其計入成本費用,從而減少利潤,達到少繳稅的目的。
2、混合銷售要依法而籤,分別計稅
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涉及服務又涉及貨物,就是混合銷售。這裡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必須是同一項銷售行為,二是必須要涉及服務和貨物,二者缺一不可。其中也有需要注意的稅務籌劃點。
3、發票丟失,及時補救,仍能報銷和入帳
我國實行以票控稅,因為涉及到稅收,如果發票丟失想要重開一張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沒有了發票就不能憑票報銷和公司入帳,該怎麼辦呢?
丟失發票不用慌張,你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措施進行補救:
第一種,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如有遺失,應當取得原開出單位蓋有公章的證明,並註明原來憑證的號碼、金額和內容等,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才能代作原始憑證。
第二種:如果確實無法取得證明的,如火車、輪船、飛機票等憑證,由當事人寫出詳細情況,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代作原始憑證。
4、成本費用中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消費不能混雜在一起,要劃分清楚
例如,有些公司出資購買了房屋、汽車,卻將權利人寫成了股東,而不是付出資金的單位,而且該筆資金也沒有在帳面上列示股東的應收帳款或其他應收款。這樣做合理嗎?
首先,這是成本費用中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費用相混雜的事例。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上述事項視同為股東從公司分得了股利,必須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相關費用不得計入公司成本費用,要在帳面上列示股東的應收帳款或其他應收款,從而給公司帶來額外的稅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