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0-12-25 譽家裝飾

一直覺得,農村裡的老人是很有智慧的一群人,他們嘴裡經常會說一些咋聽覺得莫名其妙的話,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又無意間神奇地一一驗證了。前面已經給大家陸續分享了一些,今天說的這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生如夏花之絢爛

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農村建房坐北朝南的好處,只不過用了誇張的手法而已。好處大概有以下幾點:

1、採光好,太陽呢東升西落,坐北朝南向的房屋就具有採光優勢,光照時間也比較長,

2、通透性好,坐北朝南向的房屋住起來確實有冬暖夏涼的效果,人體舒適度很高,也能節省不少的能源消耗,

3、保暖避風,我國的地理位置決定著房屋建造坐北朝南的好處,在我國主要的冷空氣來自北風侵襲,如此可以有效地抵禦冷風侵襲,人會很少得病。

迷路的羊駝駝

為什麼在我國坐北朝南的房子這麼受歡迎呢?

這是因為我國的地勢決定了季風性氣候,一年四季風向不定。冬天有西伯利亞寒流,多刮東北風和西北風,夏天有太平洋涼風,多刮東南風,因此,坐北朝南的房子就會在冬天躲過寒風,夏天迎來涼風,這叫冬暖夏涼,所以十分地適合人們居住,十分地受歡迎。

另一方面,地球是圍著太陽轉的,在地球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節,受到太陽照射的日光強度也不同,我國地處北半球,太陽是不可能跑到頭頂上來的,太陽總是掛在南邊的天空。所以,坐北朝南的房子總是向陽。在冬天,陽光一樣能照射到房間的深處,既有紫外線滅菌的好處,又有明亮溫暖的感覺。而在夏天,當太陽升到接近頭頂的上空時,屋內也受不到強烈陽光的照射,因此,坐北朝南的房子陽光充足卻免受夏日強光照射,所以非常適合人們居住。

這樣既健康又敞亮的房子,人們自然千金不換了!也就是「寧舍錢財萬貫,不舍房屋朝南」這句俗語的道理了!

風依然

其實農村還有一句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跟這句是相對的。在我們現在新農村建設中,現在大都是村主巷是南北方向,而小巷就是東西方向了。家院大門大多是東南巽字門,西北乾字門,西南坤字門,東北艮字門。不管什麼大門,而北房都是每家必有的,眾所周知,太陽是中午照射在北房,這時候陽氣正旺,北房受的陽氣最多,如果一個房子沒有陽氣的話,那肯定陰氣就多了,如果陰盛陽衰的話,這樣對房主的身心健康是有影響的。

再說有錢不住東南房,夏天漫長的太陽照射東房最熱,冬天嚴寒天冷南房久不見陽光最冷,所以農村老一輩經驗都不住東南房。

其實這都是老一輩經驗吧,現在大都不講究了,房子都是四合院,二層樓,冬有鍋爐暖氣,夏有空調冷氣,想住那個房子就住那個房子。年青人更不講究什麼東四院西四院什麼命該住什麼房子了。

總結:

其實,從古到今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農村俗語,大多是幾輩人的經驗教訓總結,除了少數的糟粕外,大多閃耀著理性的光芒,雖然或多或少有些誇大其詞的成分,但從科學角度來說也不無道理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一直覺得,農村裡的老人是很有智慧的一群人,他們嘴裡經常會說一些咋聽覺得莫名其妙的話,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又無意間神奇地一一驗證了。前面已經給大家陸續分享了一些,今天說的這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農村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蘊含著什麼道理?
    其實國人講究的是順勢而為,道法自然,坐北朝南的適合大部分的平原,有河流山丘地勢的順應而不刻意為之最好。 建房原則上不能離開當地環境,我們居住在北半球,向南當然好。如果本村的南邊是山建房也向南,其實一個原則就是生活方便。又有書説房子不要建在弓背水的地方,去過陽朔嗎?
  • 俗語: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
    俗語: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俗語起源於古代的勞動農民,因為其富含深刻的道理,簡練的語言,十分具有傳播性,所以才能一一直流傳至今。但是有的俗語是有一定的地域性,也就是說只適合在某一個地區的情況。
  • 民間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究竟啥意思?
    有這麼一句老話說到,「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這說的是蓋房的什麼講究呢?這話的意思是寧願丟掉丟家財萬貫,也非得把房子建造成朝南的方位房子朝南就這麼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現在經常說的房子坐北朝南正是這個道理。大家可以觀察一下,不管是農村的自建房還是城市的套房,基本上都是採取坐北朝南的走向,這並不是封建因素在作怪,而是有著讓人信服的科學道理。
  • 俗語「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什麼意思?北方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什麼意思?北方人的經驗之談我們都知道,喬遷新居的時候,有許多的禁忌。比如最明顯的就是要挑一個黃道吉日,選擇一個好的日子入住對於人們來說十分重要。但實際上,在建造新房這一方面,農村人們有著許多的禁忌。這些禁忌到底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以前的時候,沒有手機,流傳東西沒有現在這麼方便,所以很多智慧都是通過人們口口相傳下來,而為了方便人們記憶,大部分都會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比如俗語、諺語和歇後語等。
  • 俗語「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什麼意思?北方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什麼意思?北方人的經驗之談我們都知道,喬遷新居的時候,有許多的禁忌。比如最明顯的就是要挑一個黃道吉日,選擇一個好的日子入住對於人們來說十分重要。但實際上,在建造新房這一方面,農村人們有著許多的禁忌。這些禁忌到底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以前的時候,沒有手機,流傳東西沒有現在這麼方便,所以很多智慧都是通過人們口口相傳下來,而為了方便人們記憶,大部分都會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比如俗語、諺語和歇後語等。
  • 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古人的講究在理
    說道農村俗語,很多人都比較熟悉,因為這些俗語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被當做是一種農村文化。民間俗語的由來很難追溯,因為俗語不但是一句話這麼簡單,而是古代人利用一件事物來進行可以描述,比如有的俗語是描述農作的時候注意天氣,有的則是在建房子的時候怎麼蓋房子好,不過最多的俗語所表達是警醒後人。
  • 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古人的講究在理
    以前的老輩人想學習文化知識那比登天還難,不但需要花錢還需要浪費時間耽誤地裡的農活,但是為什麼有俗語的存在,這也說明人們嚮往渴望知識,當然看起來比較矛盾,但是俗語比較直接比較直觀,很多人也比較容易接受,這些俗語也是老輩人智慧結晶,他們總結成一句簡單句子,然後傳承給後人,讓後人少走彎路。說道農村俗語,很多人都比較熟悉,因為這些俗語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被當做是一種農村文化。
  • 農村自建房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他們往往都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雖然沒有被記載於書本,但能通過口口相傳一直傳頌至今,說明這些俗語是存在一定價值的。在古代建房可是一件大事,需要的注意的東西很多,所以關於農村自建房的俗語也不少。比如下面這三句,不知道大家都聽過沒有?
  • 俗語「寧舍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啥意思?房子的朝向重要嗎?
    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更是凝聚了很多古人的心血與智慧。不僅如此,俗語的廣泛性既是勞動人民的精神食糧,也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所以我們作為後世子孫,應該更好地傳承與發展我們的傳統文化。 然而,在俗語的不斷更新與發展中,有一些因為不能與時俱進而被歷史淘汰,有些經過時間的洗禮反而更加大放異彩。
  • 農村老話:「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語言的魅力除了妙筆生花和能言善辯之外,樸實之語自有其魅力所在——這次,就讓小編帶你走進農村俗語,體會質樸言語的美。俗語一: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這句話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的意思有些不謀而合,只有靠個人努力種田收麥,才能由農田走向「蒸籠」。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離不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汗水,加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堅持,我們才能真正活成一個大寫的人。
  • 俗語「寧舍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啥意思?房子的朝向重要嗎?
    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更是凝聚了很多古人的心血與智慧。不僅如此,俗語的廣泛性既是勞動人民的精神食糧,也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所以我們作為後世子孫,應該更好地傳承與發展我們的傳統文化。 然而,在俗語的不斷更新與發展中,有一些因為不能與時俱進而被歷史淘汰,有些經過時間的洗禮反而更加大放異彩。
  • 古人俗語中蘊含的人生道理,和荒謬的迷信
    過去在民間有很多很好玩的俗語,比如:寧可夜宿荒墳,不可借宿古廟。就是對出行人的人的一種警示,古代外出不太安全,有的古廟裡住的是假和尚道士,他們看到有錢的客商會起歹心,殺人害命。古代沒有監控沒有通訊設備,一旦被壞人堵到屋裡,往往叫天不靈叫地無聲。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這是啥意思?
    為此,在農村地區也流傳著許多俗語,比如「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說即便不要萬貫家財,房屋也要向南,這是考慮到天氣原因。當然了,關於房屋建造的俗語不再少數,比如「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僅僅從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是說我們的門前有墳地或者房子後方有水,就會出現家敗人散子不歸的現象。
  • 農村老話:「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語言的魅力除了妙筆生花和能言善辯之外,樸實之語自有其魅力所在——這次,就讓小編帶你走進農村俗語,體會質樸言語的美。俗語一: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這句話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的意思有些不謀而合,只有靠個人努力種田收麥,才能由農田走向「蒸籠」。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離不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汗水,加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堅持,我們才能真正活成一個大寫的人。
  •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說的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在我們農村有很多的俗語,有些俗語,聽著非常的有寓意,但是事實結果有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其實在農村有很多俗語,只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些話,但是也彰顯了老祖宗的智慧。只不過到現在很多人對這些俗語還不太了解,比如說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那麼老祖宗留下的這句話,具體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都知道,一般在農村我們都是自建房,所以農村人對於蓋房子風水非常的有講究,一般農村人蓋房的時候都會請風水師選一處好的地方。
  • 農村俗語: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眾所周知,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在以前的時候對農民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變好了,所以大部分農民每天都忙著賺錢,希望可以讓自己的家人可以生活的更好,這就導致大部分農民根本就沒有時間想起農村的俗語,所以農民的俗語也開始漸漸消失在農民的生活中了。
  • 老人常說寧舍錢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常說寧舍錢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不過在農村,很多人在蓋房子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關於蓋房子的俗語,看看你們在以前的時候有沒有聽過這些俗語,或者知道這些俗語的意思。
  • 農村俗語:「寧嫁老頭,不嫁小猴」,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前兩天,我有個大齡未婚女同事突然問我了一句農村俗語,這句農村俗語就是「寧嫁老頭,不嫁小猴」。我這位女同事說,最近她與一個年齡比較小的男友談戀愛,但母親得知後非常反對,並警告她說,堅決不能同年齡比她小的談戀愛,一定要遵循「寧嫁老頭,不嫁小猴」的原則,找一個年齡比她大的談戀愛比較合適。因她不太清楚這句俗語的含義,於是想讓我解釋解釋。其實,農村的這句俗語非常簡單,大概意思如下。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可是大事情,一方面現在能給批塊宅基地很不容易,而且蓋房建設成本也很高,蓋好一棟二層房子要是沒有二十來萬根本不可能;另一方面蓋房時要考慮很多,既要有好的房屋戶型,更要有好的風水,因為農村人對於這個比較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