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古人的講究在理

2020-12-23 焦點發源地

文|小尾巴

英雄不問來路,菜鳥不看歲數。歡迎來到小尾巴大課堂。

俗語是我們國家一種特殊的遺產,它的誕生是出至於人民的實際需求,是一種貼近人們生活,實用性大於藝術性的語言文化,在我們的歷史中,它一直是廣大農民朋友的最愛,就是在現在社會中也有很多朋友喜歡在平時生活中使用。

以前的老輩人想學習文化知識那比登天還難,不但需要花錢還需要浪費時間耽誤地裡的農活,但是為什麼有俗語的存在,這也說明人們嚮往渴望知識,當然看起來比較矛盾,但是俗語比較直接比較直觀,很多人也比較容易接受,這些俗語也是老輩人智慧結晶,他們總結成一句簡單句子,然後傳承給後人,讓後人少走彎路。

說道農村俗語,很多人都比較熟悉,因為這些俗語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被當做是一種農村文化。民間俗語的由來很難追溯,因為俗語不但是一句話這麼簡單,而是古代人利用一件事物來進行可以描述,比如有的俗語是描述農作的時候注意天氣,有的則是在建房子的時候怎麼蓋房子好,不過最多的俗語所表達是警醒後人。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蓋房子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因為蓋房子需要一大筆錢不說,自古以來,蓋房子還有很多講究。房子不僅要住的舒適,老祖宗還留下了許多禁忌和講究,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買房子要講究南北通透,還要朝陽等等,而在農村蓋房子,同樣有很多注意的地方,我們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忠告!

這句話從表面意義上來說,在建造新房的時候,寧願不要萬貫家財,也要讓房子坐北朝南。為什麼建房的時候有這個講究呢?

以前農村蓋房子,在動工之前,都要挑選一個好日子,還要放鞭炮。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會發現,農村一排排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坐北朝南,這就是農村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傳統,大家都在遵守著。大家想一想如果大家改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就你一家坐南朝北,或者坐東朝西,甚至坐西朝東是不是很彆扭。

而這句俗語的意思也是在強調,蓋房子一定要朝南,那麼這其中有什原因呢?為什麼寧願丟家財萬貫,也非得把房子建造成朝南的方位呢?

第一點就是一位陽光的問題,坐北朝南能一天都能被陽光照射到,如果坐南朝北就不能充分的接收到陽光,到了下午的時候家裡基本上就沒有了陽光就會被自己家的牆擋住。

路過坐東朝西也是一樣,坐西朝東更是不能很好地接收到陽光。太陽東升西落,房屋坐北朝南有利於採光採暖。我國位於北半球,坐北朝南的房屋,夏天不會感受到陽光直射,冬天還可以沐浴陽光的溫暖。

第二點就是從風水上來說,雖然有些迷信但是不得不信,坐北朝南的房屋走向集天地日月之靈氣,也是為了能夠好的接受的大自然自然現象的洗禮。

對於身體和心靈都是有好處的。建造房子就應該順應天意,愉悅身心。所以現在的農村家裡蓋樓房的時候都會找人給看一下房子在什麼方位比較好,這樣雖然迷信,但是能讓心裡感覺自己假的房子住著很舒服。

第三就是因為受我國的氣候影響的,坐北朝南在冬天能很好的擋住寒風,在夏天雖然不能很好的擋住太陽,但是能讓自己家裡洗的衣服在院子裡能很快的曬乾,而且是在陽光下暴曬。不僅能夠阻礙冬天的寒風,南北通透,夏天也會感到清涼怡人,形成一個冬暖夏涼又通風的居住環境。

雖然這句俗語有些迷信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大家還是圖一個心安理得,畢竟大家都有從眾心理。而且根據我們的自然天氣原因,坐北朝南是最好的蓋房屋的結構。

看到這裡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快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吧,期待大家的留言。

相關焦點

  • 俗語: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
    俗語: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俗語起源於古代的勞動農民,因為其富含深刻的道理,簡練的語言,十分具有傳播性,所以才能一一直流傳至今。但是有的俗語是有一定的地域性,也就是說只適合在某一個地區的情況。
  • 俗語「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什麼意思?北方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什麼意思?北方人的經驗之談我們都知道,喬遷新居的時候,有許多的禁忌。比如最明顯的就是要挑一個黃道吉日,選擇一個好的日子入住對於人們來說十分重要。這些禁忌到底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以前的時候,沒有手機,流傳東西沒有現在這麼方便,所以很多智慧都是通過人們口口相傳下來,而為了方便人們記憶,大部分都會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比如俗語、諺語和歇後語等。今天我們要講的與建造房屋有關的禁忌就是通過俗語的形式流傳下來的。
  • 農村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前面已經給大家陸續分享了一些,今天說的這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好處大概有以下幾點:1、採光好,太陽呢東升西落,坐北朝南向的房屋就具有採光優勢,光照時間也比較長,2、通透性好,坐北朝南向的房屋住起來確實有冬暖夏涼的效果,人體舒適度很高,也能節省不少的能源消耗,3、保暖避風,我國的地理位置決定著房屋建造坐北朝南的好處,在我國主要的冷空氣來自北風侵襲
  • 俗語「寧舍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啥意思?房子的朝向重要嗎?
    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更是凝聚了很多古人的心血與智慧。不僅如此,俗語的廣泛性既是勞動人民的精神食糧,也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所以我們作為後世子孫,應該更好地傳承與發展我們的傳統文化。 然而,在俗語的不斷更新與發展中,有一些因為不能與時俱進而被歷史淘汰,有些經過時間的洗禮反而更加大放異彩。
  • 老人常說寧舍錢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常說寧舍錢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不過在農村,很多人在蓋房子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關於蓋房子的俗語,看看你們在以前的時候有沒有聽過這些俗語,或者知道這些俗語的意思。
  • 農村自建房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他們往往都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雖然沒有被記載於書本,但能通過口口相傳一直傳頌至今,說明這些俗語是存在一定價值的。在古代建房可是一件大事,需要的注意的東西很多,所以關於農村自建房的俗語也不少。比如下面這三句,不知道大家都聽過沒有?
  • 農村老話:「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語言的魅力除了妙筆生花和能言善辯之外,樸實之語自有其魅力所在——這次,就讓小編帶你走進農村俗語,體會質樸言語的美。俗語一: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這句話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的意思有些不謀而合,只有靠個人努力種田收麥,才能由農田走向「蒸籠」。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離不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汗水,加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堅持,我們才能真正活成一個大寫的人。
  • 農村俗語:「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觀燈」,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嘛?
    農村的人們將自己一輩一輩總結下來的經驗,簡練成了一句句俗語的傳承,哪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同樣,這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農村很多的老一輩,都知道很多的俗語,但是現在的人們越來越多的離開了農村,所以很多農村的俗語,即使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也不一定能聽得懂,下面就有兩個俗語,說出來讓大家一起猜猜這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寧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什麼意思?古人買肉的學問
    農村俗語「寧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是什麼意思?古人買肉的學問!文/農夫也瘋狂在過去物質匱乏的時代,對於老百姓來說,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天天有大魚大肉吃。而說到買肉,其實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古人買肉就講究「寧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在我國豬肉是食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肉類了,其中有肥肉,也有瘦肉,肥瘦搭配在一起,這樣才好吃。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寧可吃肥豬身上的瘦肉,也不吃瘦豬身上的肥肉。換言之就是買肉的時候,要肥肉越多越好。這是為什麼呢?
  • 古人說「寧讓青龍高萬丈,不讓白虎抬頭望」啥意思?有道理嗎?
    後來,我找了專業的人,專業的人在建造房子時說了這麼一句話——「寧讓青龍高萬丈,不讓白虎抬頭望。」最開始聽到這句話,根本不知道啥意思,後來詳細問了專業人士,我才明白了一點。說這句俗語之前,我先給大家說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 俗語「寧睡孤墳,不進廟門」,啥意思?古人的忠告,越早知道越好
    老一輩經常在經歷一天的農忙後,夜間總會圍坐在院子裡家長裡短,無所不談,時不時的一句俗語總能讓人聽得津津有味。不要小看了這些俗語,雖然間斷直白,但長輩們總能將他們的來龍去脈講得有聲有色,讓人聽得如痴如醉。遺憾的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如今的農村早已今非昔比,很多地方也是鮮有人跡或者獨門獨戶,早已沒有了以前的「稻花香裡說豐年」歡聲笑語一片的情形了。
  •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啥意思?農村蓋房子的講究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啥意思?農村蓋房子的講究從古至今,我國一直處在世界上頂尖的農業大國之列,因此民間的傳統文化也大多與田間土地有關,不是關於生產經驗就是關於風俗地貌。有些說得簡單明了,有些則說得玄乎有趣。
  •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滴淚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我們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俗語文化可謂是獨樹一幟,不僅別具特色,讀起來也朗朗上口。這些農村俗語作為祖先留下的經驗之談,一直深受農民的喜愛與推崇。文【土味龍】最近我們南方地區已經下了一個多月的雨,很多地區都出現洪澇,特別是農村的一些房屋,遇到大雨天一旦被淹,大家就要考慮其安全性。那麼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吧,正好也能體現老一輩人對蓋房子的講究,不是迷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對於修房蓋屋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人生大事來對待。尤其是過去的農村,大家條件有限,加上收入很低。蓋房子著實的不易。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圍牆開窗,家財敗光」,意思很直白,就是圍牆上面是不能開窗的,這是為何呢?圍牆的作用自然是讓庭院形成一個獨立的小世界,大門一閉就是一個與世隔絕的院落,圍牆上面開有窗戶。一來是明顯的不和諧,二來等於自家就失去了隱私可言。通過窗戶就能夠窺探到院子裡面的一切,這樣的圍牆就失去了阻擋視線的作用。
  • 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
    而在喪葬習俗中,經常聽到老人談論這句俗語,大家知道啥意思嗎?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從字面上可以看出是關於墳址的,在農村一般來說,墳地的選擇都是有講究的,有些是按照祖輩排行逐一進行埋葬,有些則沒有特殊的局限,是需要晚輩來尋找的!
  • 農村老人常說,「寧睡孤墳,不睡廟宇」是什麼意思?還挺有講究的
    導讀:農村老人常說,「寧睡孤墳,不睡廟宇」是什麼意思?還挺有講究的在農村常常聽到一些俗語老話,這些俗語作為口頭傳承文化,既蘊含濃濃鄉土氣息,又蘊含著許多大道理,當然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區的風俗文化有可能會有所不同,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不過不管怎麼變,這些俗語的形成都是過去人通過生活經驗進行總結的,將其精煉成為朗朗上口的俗語,為的就是警示後人,告誡年輕一輩們,在社會上闖蕩要多加小心,就如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俗語
  • 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農村這幾年也開始逐漸的納入城鄉規劃範疇,過去的農村很多都是老宅基,不但面積很大,房屋的坐落、走向也都是根據地勢而建,這也導致了一些農村的整天規劃很難做到整齊、一致。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擁有新鮮的空氣,以及優美的環境,跟繁雜的城市相比,農村相對靜怡了許多。在農村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房屋建造的質量好壞,不但關乎到居住的舒適性,而且房屋的建造、庭院的坐落,對於家庭的運勢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對於修房蓋屋一直是非常講究的,這也就衍生了很多關於房屋的俗語,這些俗語流傳時間很久,直到現在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有的俗語卻是具有一定的道理,被大家廣泛的參考使用,也有的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 禮儀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老祖宗留下的講究,在理嗎?
    禮儀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老祖宗留下的講究,在理嗎?通過了解學習以前的那些傳統文化或習俗我們就會發現,以前人們在生活各方面的事物上講究忌諱非常多,大多都是人們的心理作用或是傳統觀念所導致形成的,而且很大一部分在現在看來都是一些毫無道理、毫無根據的做法,可是過去人們在這方面還是很看重,因此也留下了很多和那些講究忌諱有關的俗語。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文/格子道歷史古人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此可見,齊家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齊家」顧名思義,也就是成家的意思,從古至今,對於成家立室,我們一直都是非常看重的。其實,婚姻觀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經出現,只不過當時,它是用俗語表達出來的。正如:「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古代婚姻觀的一種。何為寡婦?何為生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一、寡婦和生妻「寡婦」一詞,我們相對容易理解一些,儘管是如今的社會,我們也經常聽到「寡婦」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