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佛寺-名寺古剎內容-佛教在線

2020-12-16 佛教在線


2019年洪佛寺聚寶蓮池騎龍觀音

一、簡介:

歷史上夏邑縣曾有一個國家級的名寺,曾一度與白馬寺、少林寺、寒山寺、靈隱寺、大相國寺、白雲寺、麥茬寺、龍泉寺、法門寺齊名,被稱作中國十大寺院,就是現在河南夏邑縣韓道口鎮洪佛寺村的洪佛寺。

洪佛寺始建於公元1156年9月19日,由禪門大德祖師普庵菩薩親建!寺院開山伊始即淨禪武醫並弘!原名普庵茅棚,又名「石佛庵」。至正廿七年(公元1367年)元代末年義軍元帥、明朝開國功臣、汝南侯、夏邑縣人梅思祖命令家人在普庵菩薩親建的茅棚臥佛殿原址興建家祠堂,名曰「思祖堂」。 明洪武五年(1372年)梅思祖命家人將「思祖堂」更名為「洪武寺」,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令梅思祖將「洪武寺」更名為「洪佛寺」。

據《中州緣集》記載,洪佛寺是普庵祖師道場、是觀音勢至應化道場、是財功德佛道場、是淨宗旃檀功德法系祖庭。


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會在洪佛寺勝利召開,聚寶蓮池前集體合影留念

二、歷史沿革:

洪佛寺的起建源於元末義軍元帥梅思祖,梅思祖是夏邑人,古縣誌記載他家在小白河南岸,由於時代變遷,人口的流徙,確切地點已不可考。他與張士誠等共同拉開了反抗元朝腐敗統治的序幕。

1367年,梅思祖命令家人在家鄉夏邑縣普庵大師弘化茅棚原址興建家祠,名曰「思祖祠」。後來梅思祖幫助朱元璋建立明朝,成為開國24功臣之一。明洪武5年,梅思祖為感念朱元璋的知遇之恩,將祠堂更名為「洪武寺」。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令梅思祖將洪武寺更名為洪佛寺,寓意朱元璋做皇帝是順應天意民意,終有佛祖顯化。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將他的次女寧國公主下嫁梅思祖侄子梅殷。


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會在洪佛寺召開,參會法師與學者集體唱三寶歌

朱元璋更名為洪佛寺後,三年時間裡,馬皇后親臨寺院焚香祈願國泰民安,建造了財功德佛殿,鑿造了南北長180米,東西寬100米的聚寶蓮池,成為了漢傳佛教唯一的財功德佛的寺院。在貴族和皇家的支持下,洪佛寺鼎盛時期佔地1080畝,寺內有96個院子,樓、閣、殿、塔廳、堂、房、廊共8524間。建築之壯麗、規模之宏大、僧人之眾多(鼎盛時多達萬人),遠超唐代其他寺院。「萬瓦如鱗百尺梯,遙看突兀與雲齊;寶蓮風定燈相射,踦陌塵香馬不嘶。星隕半空天宇靜,蓮生陸地客心迷。歸途細踏槐陰月,家在花行更向西。」陸遊所描寫的唐都盛景比之於當年的洪佛寺,稍遜風騷。

宗教史志記載,洪佛寺從明洪武五年至文革前,共有33位大德方丈。洪武六年,陝西法門寺果禪法師出任夏邑縣洪佛寺第一任方丈,引領大眾禪淨雙修。果禪方丈96歲圓寂,弟子栕蓮法師接任第二代方丈,洪佛寺一度成為了衣缽傳承寺院。法師76歲圓寂後,衣缽弟子紅空法師出任第三代方丈。此後,善蓮、普庵、上延、惠承、妙德、法堅等大德出任過洪佛寺方丈主持。雍正八年,河南總督田文鏡奉命從北京迎請皇宮大和尚素壇出任第十任方丈,主要從事為雍正王朝「官紳一體納糧、官紳一體勞動」新政做民間弘化工作。素壇方丈用了十三年的時間,引領洪佛寺弟子創辦了洪佛寺儒學堂、孝文院、般若佛學院。延鋒、法度、甕元法師後的乾隆54年(1789年),圓明法師從白雲寺出任第十三代方丈,圓明法師一改往態,將衣缽道場變更為叢林道場,打破了師傳弟子、弟子再傳弟子的世襲周替制度,圓明法師傳淨土法脈,一門深入念佛弘化。


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會在洪佛寺召開,參會法師在千化行院溝通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9月16日,洪佛寺遇到災難,豫魯蘇皖四省的道家學員、農民、監生200餘人來到寺院驅趕僧人,要求將洪佛寺還歸神道,否則就要打死僧人。一個監生對圓明法師說:「你自視清高受戒甚嚴,現在給你一碗肉,你若把它吃完,我們就不刁難其他僧眾,寺院還是你們佛家的。」圓明法師接過碗一氣吃完了肉,止息了這場風波。27日後圓明法師50歲坐化圓寂。之後,洪佛寺由居士眾看護,直至嘉慶四年,開封大相國寺柏泉法師到洪佛寺常駐。此後,了建、了明、法明、播量、惠科、年豐、印權、明傳、法道、濟安、星河、慈回、儒璣、乾度等十位聖僧住持過洪佛寺。

清同治十三年(1874),夏邑縣丞禮請遊僧恬闊出任洪佛寺第27代方丈,興辦新學,將易經學、中醫學、法學、理學引進寺院,創辦了洪佛寺智慧學堂。勈暨、延平、易考三位法師接恬闊法脈,將虛雲法師、弘一法師的思想引入洪佛寺,洪佛寺成為了佛教新舊派融合和淨禪律三宗的復興修行道場。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聰搭法師帶病主持第三次大雄寶殿重修,次年8月16日圓寂。此後,圓達、妙湛法師在寺內常駐過。


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會在洪佛寺召開,參會學者

洪佛寺歷經明清兩朝27為帝王,期間三次重修。雍正八年即1730年河南總督田文鏡奉皇命重修洪佛寺大雄寶殿、伽藍殿、方丈室,劃撥土地86畝,納福田僧眾230多眾,洪佛寺二度成為皇封寺院,香火鼎盛起來。第三次重修即1924年民國十三年。文革時期,洪佛寺徹底遭到了破壞。洪佛寺現僅存民國十三年重修後的觀音殿原址完好。2013年末社會賢達蘇翰林等遊玩洪佛寺村,獲知洪佛寺情況,與河南省夏邑縣韓道口鎮籍大德青年趙朝陽等動議復建洪佛寺。2014年初迎請中華宗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華佛教書畫院副院長、河南佛教學院教授法師、四川省南江縣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四川龍華寺監院、碩士生導師濟慈法師出任洪佛寺復建宗長。濟慈法師帶領源燈法師、明恩法師、源熵法師、明淨法師、明謙法師常住寺院,決定由源燈法師住持洪佛寺事務。濟慈法師即32代中興第一代方丈,源燈法師即32代住持、洪佛寺復山第一代住持。

如今的洪佛寺,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淨土宗寶剎,單說佔地面積,恐怕也只能算其極盛時的一個小殿院落的零頭吧,更不用說洪佛寺的文脈了。現在的一期復建:「兜率外院、兜帥內院、天王殿、東西寮房、五觀堂、香積廚、檀講堂(小法堂)、藏經閣、上客堂、僧寮、財功德行院聚寶蓮池、鐘鼓樓、文殊殿、普賢殿、三祖殿、地藏殿、大威圓通殿」等工程已竣工;「財功德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海慧樓、塔林、國學院、三願館、養老院」等工程都已經鋪開。


洪佛寺護法居士法會掠影

三、地理位置: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韓道口鎮洪佛寺村洪佛寺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08:00~17:30

佔地面積:45畝


洪佛寺眾法師引領大眾上殿

四、交通:

市內直達:從夏邑縣人民醫院路口乘4路公交車到直達洪佛寺。

高速公路:鄭州開車從中州大道轉G30連霍高速,行駛248公裡至連霍高速出口,7公裡進入東環南路,轉326省道、043縣道到達洪佛寺。

鐵路:鄭州高鐵站路線:從鄭州高鐵東站乘坐鄭州至碭山南站方向的高鐵下車,打車或駕車約18公裡路程到達洪佛寺。

鄭州火車站路線:從鄭州火車站到碭山站方向的普通火車,打車或駕車約20公裡路程到達洪佛寺。

來源:洪佛寺

相關焦點

  • 金山寺-名寺古剎內容-佛教在線
    金山江天禪寺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金山江天禪寺不僅是佛教活動場所,還是鎮江市著名的旅遊勝地。金山是水陸法會的起源地,江天禪寺自開放以後非常重視僧才的培養工作,創辦有金山佛學院,重在培養學僧字正腔圓的唱練,熟練掌握水陸儀軌。
  • 峨眉山-名寺古剎內容-佛教在線
    東晉、南北朝時期,一些高僧到峨眉山結茅修住,講經布道,對佛教在峨眉山的發展起了奠基作用。唐代,有的帝王支持佛教,許多鎮蜀官吏也信佛,在朝廷和官府的影響下,四川民間崇信佛教較為普遍,促進了佛教在峨眉山的發展。
  • 定慧寺-名寺古剎內容-佛教在線
    焦山定慧寺座範在焦山南麓,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全寺建築高低錯落,院落間相互通幽,皆掩映在古木蒼翠的綠叢中,被譽為「焦山山裹寺」。定慧寺原名普濟南;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古剎和弘法道場。寺院創建於東漢興平年間(194-195年),是中國最早的一批佛教寺院之一,至今將近有1800年的歷史。唐朝時,玄奘法師的弟子法寶在寺內創建大雄寶殿。
  • 平興寺 - 平興寺-名寺古剎內容-佛教在線
    1999年4月,首次舉行傳授三壇大戒法會,創閩東佛教傳三壇大戒之始。2002年春,平興寺再次傳授三壇大戒。平興寺弘揚戒律精神於現代,為新世紀中國佛教在授戒方法上寫下新的篇章。1994年始任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近年來,致力於弘揚律學,推動規範傳戒,培育正法之才。
  • 千年古剎重建奠基 雁蕩山旅遊添新顏
    1月13日,雁蕩山十八古剎之淨名寺重建奠基典禮在雁蕩山淨名谷蓼花嶂下淨名寺原址上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浙江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普陀山佛教協會會長、普濟寺方丈道慈大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寧波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雪竇寺方丈怡藏大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靈隱寺方丈光泉大和尚,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台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國清寺方丈允觀大和尚,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寧波市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七塔禪寺方丈可祥大和尚,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寧波市佛教協會會長
  • 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將在央視播出
    佛教在線訊 高清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即將在央視4套播出。本片以寺院的幾度興衰、法師的跌宕命運和法脈的波折傳承為線索,第一階段製作完成的46集(每集30分鐘)是從百餘個選題中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22座寺院和3位法師為主題,涉及漢傳佛教四大名山、八宗祖庭、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
  • 佛教中「回向」的意義-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把自己所積的功德,為了別人的幸福,轉向給別人,叫做「回向」,這也可說是博愛精神之大乘佛教式的發展。功績或善根,本來是作為善行之果報而自動蓄積的,故其果報,本來是一定會帶給善行者本人的。除了當事人本身做不善而其功績抵消之外,其行為的效力是不會消失的。現在,對於如此的功績,菩薩也說:「為了別人,要把這個功績轉給別人。」「為了一切有情,願我不會發生沒有用處之善根!」
  • 向去古剎問禪茶 心靜自然涼
    向去古剎問禪茶,心靜自然涼(圖片來源:資料圖)炎炎夏日,拋卻城市中的熙熙攘攘,去尋訪那些隱匿於名山密林之中的古剎名寺,靜享片刻自由安寧,無疑是消暑的好辦法。「心靜自然涼」本就出自佛家的典故,所以,在酷熱難耐無所遁形的時候,何不溯源禪林古剎,於浮世外覓求身體的靜養與心靈的安詳。俗子觀光,信徒誦佛,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靜下心來,品禪茶,論世道。禪與茶,從來都有解不開的淵源。就連茶聖陸羽都是由佛門撫養成人。由於茶可清熱、靜心、解乏、提神,自古佛家就有「僧尼坐禪,唯許飲茶」的說法。
  • 浙江最有名的3座古剎,聽說靈隱寺非常靈驗,你去過嗎?
    浙江歷史文化悠久,境內名山古剎數不勝數,其中有3座寺廟久負盛名,環境優雅美麗,成為了遊客和香客慕名前往的地方,不知道你去過嗎? 杭州西湖靈隱寺
  • 河南省 洛陽市 白馬寺 中國第一古剎 佛教祖庭
    白馬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我國後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歷來被尊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據傳寺名因「白馬負經」的典故而得。白馬寺屢經戰亂,數度重建,如今的白馬寺面積不大,步行遊覽全景區完全沒有問題。
  • 杭州靈隱寺光泉: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
    杭州靈隱寺光泉: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 2020-09-05 20:33:43 9月5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2020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節上表示,杭州靈隱寺將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為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貢獻佛教的智慧和力量。  慈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根基。2015年至2019年,中國新聞社與杭州靈隱寺已合作舉辦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
  • 佛像的起源-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後來這種風氣隨著佛教的傳播,散布到世界各地去,在製作上有很大的發展,有用木石雕刻的,有用金屬鑄造的,有用陶瓷燒制的,也有繪畫在紙、絹上的,洋溢著各處的地方色彩。這種手勢,佛教稱為「手印」,如果不懂這些形貌標誌,便難以識別諸佛、菩薩造像的尊號了。
  • 【佛教知識】般若波羅蜜-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 佛教語言與漢語詞彙-文化藝術內容-佛教在線
    在漢語史上,漢語大規模地吸收外語來源的詞共有三次:一是戰國時期,主要是匈奴、西域來源的詞;二是魏晉至陏唐時期,主要是梵語系統來源的佛教詞語;三是明清時期,主要是來自西方語源的詞。其中來自佛教的詞是對漢語影響最大的一次。梁啓超先生曾統計日本人所編的《佛教大辭典》共收有「三萬五千餘語」。(據梁曉虹文)大千世界,煩惱叢生。諸佛菩薩,指點迷津。
  • 山西佛教探秘:白雲寺 五臺山唯一的淨土宗道場
    山西佛教探秘:白雲寺 五臺山唯一的淨土宗道場(2/8) 據史冊記載:白雲寺布局嚴謹,建築古樸,巍峨挺拔,宏偉壯觀,是五臺山四大名寺古剎之一
  • 中國佛教名寺之一:南華寺
    這裡依山面水,峰巒奇秀,南華寺是中國佛教名寺之一,是禪宗六祖慧能弘揚「南宗禪法」的發源地,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寺後有桌錫泉(俗稱九龍泉),幾株高達數十米的古老水松,是現在世界上稀有的樹木,寺廟現存大量珍貴文物,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 一寺兩殿,見證粵東古剎風度
    寺院牌匾為趙樸初手書,大門兩邊掛著嶺東佛學院和潮州市佛教協會的門牌。開元寺免費開放,偌大的大悲殿中庭人頭攢動,氤氳煙氣裡無數香客遊客幾近摩肩接踵。潮汕地區和閩南一樣,對神佛的迷信程度堪稱國內前列,像這種古剎名寺又逢春節期間,香火之鼎盛也在意料之中。
  • 千年古剎——疏山寺
    自唐禧宗御筆書「敕建」疏山寺後,宋代帝王中的宋太宗、真宗、仁宗皆御賜寺額1984年列為省級重事點開放的三十六大寺觀,教堂之一,由此可見,疏山古剎在江南叢林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僅是國內佛教曹洞宗傳教勝地,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疏山古剎歷經千年,唐朝興旺、宋代鼎盛、明清香火不斷,歷史遣跡眾多。曾有梁朝大將周迪建的周迪城,後唐撫州剌史危全諷改建為寺。
  • 包頭被稱「小布達拉宮」景區,是「百年古剎」,門票60賽塔爾寺
    看過脫口秀的小夥伴一定對張紹剛印象極為深刻吧,其實他的家鄉就是包頭,今天小編也不過多的介紹這些了,直接進入我們的正題,帶領小夥伴們領略一下這個包頭的「百年古剎」,被稱「小布達拉宮」的景區,包頭五當召景區。
  • 天台山國清寺,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被中日兩國佛教奉為發祥地
    天台山國清寺,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被中日兩國佛教奉為發祥地天台山國清寺,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被中日兩國佛教奉為發祥地天台山國清寺,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被中日兩國佛教奉為發祥地天台山國清寺,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被中日兩國佛教奉為發祥地天台山國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