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七天!在上海親眼見證靖江蟹黃湯包PK小籠包,吃吃吃

2020-12-16 騰訊網

吃貨們看過來

這裡有隻會跳舞的包子

皮薄如紙、湯足如泉、形如玉菊、

味道鮮美、不溢不破……

是的,這就是泰州靖江蟹黃湯包

金秋時節,水城泰州如約而至。9月17日,由泰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靖江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尋味泰州」』水城蟹鄉美食旅遊季暨靖江美食(上海)交流推廣周活動」在上海東方明珠隆重開幕。

華燈璀璨的老上海8號餐廳內,靖江蟹黃湯包、上海南翔小籠包浪漫牽手,碰撞出激情的火花。燙乾絲、香沙芋、鮰魚獅子頭等一眾泰州特色美食輪番上臺,在黃浦江畔掀起又一輪泰州美食文化熱。

大湯包

「皮薄如紙、湯湧如泉、油而不膩、滋味雋永」的湯包,至少有32個褶子!吃起來要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吮湯,非常講究~

小籠包

晶瑩剔透、吹彈可破、口味鮮美的小籠每隻要求厚1.5毫米,重8克,包入肉餡16克,成品直徑2.5釐米,18個折褶!。

開幕式上,「大包小包」無疑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體態豐腴的靖江湯包和小巧玲瓏的南翔小籠包,分列省、國家級非遺項目,共同傳承著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和江南文化的深情雋永,凝聚著中國美食文化的巔峰級匠心。儀式上,與會嘉賓興味盎然地觀看了以尋找「大包小包」深層次文化線索為主題的趣味短片《包包相遇記》。

短片中,兩位外國友人用地道的中文,獨特的旅行體驗,向大家講述了「大包小包」背後滬泰兩地深厚的地緣文化羈絆,揭開了泰州深厚美食文化積澱的冰山一角。隨後,靖江蟹黃湯包技藝傳承人——陸林鳳、嘉定南翔小籠製作技藝(第七代)非遺繼承人——李建剛團隊代表又同臺獻技,向與會嘉賓現場講解和展示了「大包小包」源出一流又別具千秋的精湛製作工藝和特色歷史文化。期間,現場外籍友人以及小朋友們也忍不住「技癢」,紛紛上臺親身體驗製作過程。小朋友們的許多「成果」同樣收穫了現場嘉賓們的陣陣喝彩。

活動現場,還演唱了《靖江湯包歌》,發布了《靖江二十四節氣美食菜單》。同時,主辦方還向一批上海知名作家、美食達人、外國友人頒發了美食達人證書,並盛情邀請大家一起赴泰,賞美景、嘗美食。

泰州,位於江蘇中部,自古風調雨順、物阜民豐,美食文化積澱深厚。品嘗早茶三寶、溱湖八鮮、興化大閘蟹向來是眾多上海市民秋遊泰州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作為泰州美食文化的核心高地,靖江美食更是以其諸口皆宜的味覺體驗、博採眾長的烹飪技法馳名四方,「中國湯包之鄉」「中國江鮮菜之鄉」「中國河豚美食之鄉」是靖江城市旅遊的靚麗名片。

泰州美食重時令而善調和,講究食材品質,強調健康養生,非常符合上海人對美食的期待。開幕式結束後,東方明珠可口可樂自助餐廳將持續一周特設泰州美食專區,向廣大上海市民優惠供應泰州特色美食。當然了,一份熱騰騰「會跳舞」的靖江蟹黃湯包肯定是少不了的,想想有沒有流口水呢?

一周的泰州饕餮盛宴如果還享不夠,

不妨趁著秋高氣爽的時機去泰州「白相」~

好吃,好玩,好山水,

還有精彩活動等你去打卡!

秋遊泰州第一站便是要徜徉鳳城河畔,靜享旖旎風情。那裡是邂逅泰州夜色的最佳地點。靜靜的鳳城河,微波蕩漾,兩岸城市燈光也隨著波浪幻化出千般嬌媚。夜色朦朧下的鳳城河,意境十足,風情萬種。

如果白天到泰州,那最緊要去的應是望海樓。望海樓是泰州的標誌性建築。位於泰州鳳城河風景區(4A級)內,初建於南宋紹定二年,被譽為「江淮第一樓」。初涉望海樓,普普通通一座小公園,平平凡凡一座仿古樓,不覺有異。細品之下,名士輩出,文脈流淌,古樸典雅,不忍離去。

走下望海樓,不妨去偶遇「泰州老街」。在鳳城河畔桃園景區外,一個麻石鋪就的明清小巷,穿梭在深深的四合院落間,聲聲入耳的評彈說唱,滿街悠悠飄香的小吃,加上悠長綿柔的叫喊吆喝聲,綿延600米,形成一條青磚黛瓦、活色生香的古建築帶,這就是 「泰州老街」。它會帶你尋找到一個更古樸典雅的泰州。

泰州人才輩出,也是個崇文、重教之地。坐落在海陵區府前路上的學政試院,就是這一文化基因明證。它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古建築群。近200年間,學政試院共舉行了385場以上的考試,選拔了大量人才,為文化繁榮和人才選拔做出重要貢獻。如今,這座古老的建築作為全國文物保護建築,已成為泰州人尊師重教、崇文明理的重要標誌。

泰州除了城市之中探索亦古亦今的風景之外,也充滿綠意和野趣。天德湖公園是泰州人的城市綠肺。垂釣、燒烤、真人CS……泰州人喜歡在這裡投入大自然懷抱。如果追求原生態可以去溱湖溼地公園。在那裡你能呼吸到「綠色深氧」,遼闊的原生態湖景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如果自駕車,更可以跑遠一點到達李中水上森林公園。這裡有著林中有水、水中有魚、林內有鳥的獨特水鄉景觀。如果更中意田野,那就奔向千垛田間。這裡的秋季,萬壽菊怒放,妍麗雍容,十分養眼。重陽雨後,正值菊黃蟹肥時,看萬花黃透,品水鄉河蟹,真可謂美不勝收。一路花香旖旎,勾勒夢幻的場景。

城市與田野之外,泰州之旅的最後一站理應是溱潼古鎮。與現代都市不同,這裡有百年老屋、千年文化、萬年流水。這裡的亭臺樓榭錯落有致,環境典雅而靜謐,古鎮跨過幾個世紀,與那溱湖之水一道,涵養著一方文化民俗,見證著代代人事變遷,它以獨特的客觀存在與理智姿態,激發著遊人的人文關懷與滄桑之嘆。

這就是秋季的泰州,

有城市的璀璨,

也有宜人的綠野,

更有古樸的遺存。

從一隻湯包開始,

無數的泰州美景、美食

等著你去打卡!

圖文轉載自@旅遊時報

相關焦點

  • 限時七天!在上海親眼見證靖江蟹黃湯包PK小籠包,吃吃吃
    9月17日,由泰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靖江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尋味泰州」』水城蟹鄉美食旅遊季暨靖江美食(上海)交流推廣周活動」在上海東方明珠隆重開幕。 華燈璀璨的老上海8號餐廳內,靖江蟹黃湯包、上海南翔小籠包浪漫牽手,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 與靖江蟹黃湯包、上海南翔小籠包、揚州三丁包並列的中國四大名點
    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麵……它能和上海南翔小籠包、揚州三丁包、靖江蟹黃湯包中國四大名點。說起高貴友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都不會知道他是誰,可是他賣的東西你肯定是知道的,清朝道光年間他攜全家逃荒到天津衛,小名狗子,武清縣楊村人,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創始人。
  • 開封灌湯包、杭州小籠包、上海南翔小籠包,你喜歡吃哪個?
    說起小籠包,相信小夥伴兒們都特別喜歡吃,早餐來一籠小籠包,別提多美了,中國這麼大,各地的小籠包做法也不一樣,今天,小豬豬就給大家推薦三款小籠包,顏值這麼高的你,來看看自己喜歡吃哪個呢?,但是都有一個特點,包子裡面都有湯,杭州人也特別喜歡吃小籠包,並且把小籠包發揚光大,特別是根據江南美食的特點,發明了蟹黃湯包,更是受到人們的喜愛。
  • 靖江蟹黃湯包你吃過沒?原來還有個比賽做湯包的湯包美食文化節
    碧水東羅我們第一站是到位於興化的碧水東羅,從上海開車到興化,將近四個小時才到了。先在村民食堂吃午餐,不算奢華的農家菜,吃到了好久沒有吃的熗蝦,這裡的東羅秘醬菜飯和龍香芋燉肉一定要試一下。吃魚湯麵主要是喝湯,麵湯粘稠,又濃又鮮。一邊吃早茶,一邊聽書看戲,一上午就這麼過去了。我們去的時候是工作日,樓下有很多老人在悠閒地吃早茶,好不熱鬧,一頓早茶吃了兩個小時。跟蟹黃湯包相比,蟹黃大包推崇的是勁道和爽實。出籠時,滲出的蟹黃能把包子都浸黃。
  • 到南翔古鎮吃小籠包
    南翔小籠名氣很大,突然很好奇,究竟南翔本地的小籠包是什麼味道。當我到達南翔古街的時候,發現時間太早,停車場收費的大叔還沒有上班,很多店子還沒有開門,為了吃小籠包,我也是真的很努力啊!南翔位於上海嘉定區,目前從上海市區出發,好像坐十一號線就能到達。
  • 與靖江蟹黃湯包、上海南翔小籠包、揚州三丁包並列的中國四大名點
    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麵……它能和上海南翔小籠包、揚州三丁包、靖江蟹黃湯包中國四大名點。說起高貴友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都不會知道他是誰,可是他賣的東西你肯定是知道的,清朝道光年間他攜全家逃荒到天津衛,小名狗子,武清縣楊村人,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創始人。
  • 靖江蟹黃湯包的傳說{靖江美食}
    1999年春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全國四大名點之一,與上海南翔小籠包子、天津狗不理包子、揚州富春包子一起馳名國內外,多次在全國、全省各種食品展銷會上獲得金獎和最佳傳統名點稱號。相傳「乾隆皇帝吃湯包甩到半背」的故事至今久傳不衰。乾隆14年1749年靖江知縣馬兆鰲直隸人較平庸、善鑽營他知縣的烏紗帽是通過在揚州當知府的姐夫謀來的。
  • 靖江蟹黃湯包考核規範列入國家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目錄
    近日,人社部通過了包括「靖江蟹黃湯包製作」在內的五個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範備案,這標誌著靖江蟹黃湯包考核規範納入國家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目錄
  • 靖江湯包不同於揚州灌湯包
    靖江蟹黃湯包歷史悠久    今年60歲的陶晉良是中國烹飪大師、國家特級點心師、靖江蟹黃湯包製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有著「中國湯包第一人」的稱謂。    陶晉良介紹,靖江蟹黃湯包歷史悠久,相傳始創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距今二百五十多年歷史,民國時期靖江著名文人姚純之曾對蟹黃湯包做過考證。
  • 跑遍江南五城,找一籠完美的蟹黃湯包
    江南地區做蟹黃湯包/小籠的不少,但究竟哪裡最好吃,卻一直眾說紛紜。 靖江 湯包自然盛名在外, 南京龍袍 也不甘示弱,年年為蟹黃湯包過節。有些兩三個人去吃的,實在吃不了,那就去老鴻園,可以吃幾個算幾個的錢。不過,還是一整籠端上來,「你們先吃,吃完再算」,也不擔心客人會「汙染」別的湯包。龍袍的蟹黃湯包,個頭比一般的小籠包大,麵皮薄,褶子理論上該有33道,對應著湯包製作的33道工序。
  • 蟹黃湯包,靖江一絕!
    說起螃蟹的吃法,各地人有各地人的愛,江蘇靖江的蟹黃湯包不得不提一下。這個蟹黃湯包啊,真的是包如其名,所有的原材料就三種,蟹黃,湯,和包。如此純粹又實在的組合是怎麼誕生的呢,一起去看看。陶晉良 靖江蟹黃湯包非遺製作傳承人第一是熬湯,用老母雞和豬筒骨吊湯,吊高湯,吊好過後,再用肉皮出水,加工,我們靖江叫倒湯,
  • 中國頂級小籠包大賞,你吃過幾種?
    小籠包現蒸現吃,要等個幾分鐘,是懂得享受的蕪湖人的飯後小點心。蕪湖人吃小籠,其實也不分餐前餐後,也有的熟客喜歡飯前吃,二話不說,先上兩籠湯包墊底,有了這鮮甜的味道打底,餘下的蔬食自然也風情萬種。與上海這座城市給人的印象相符,上海的小籠包同樣精緻,小籠包的皮是用不發酵的精麵粉擀制而成,餡料更花工夫,上好的夾心腿肉拌入肉皮凍吊鮮。
  • 只認蟹黃湯包,是靖江人最後的倔強
    靖江人很愛吃,也會吃。飲食特點之一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節氣變化。春天吃香椿炒蛋,夏天吃水煮河蝦,秋天蒸肥美的大閘蟹,冬天喝羊肉湯。從這些時令菜色裡能看出來,靖江人另一個飲食特點是「食鮮」。他記得最開心的是趁師傅不在,趕緊偷偷從蒸籠裡拿個蟹黃湯包吃。也顧不上細品,燙嘴得很,但還是囫圇吞下。繆師傅說,那個味道到現在也忘不掉。每個年代的人有每個年代的苦,但靖江人總能在苦中找到一點甜味。
  • 秋天來靖江,看風景,吃特色美食
    觀楓,是靖江人秋日裡的一件盛事,走進生祠鎮利珠村,蘋果綠、橘紅、金黃、深紅……彩色楓樹繽紛的色彩,讓人有些眼花繚亂。這裡有美國約旦黃金楓、日本藝者紅楓、希臘芯彩葉楓……來這裡遊玩的市民觀葉勝過賞花。靖江人不僅種桂、賞桂,更喜愛食桂,季市荷葉桂花茵糕、桂花酒、桂花茶、桂花冰糖藕、桂花酒釀……都是很不錯的。
  • 開封灌湯包、杭州小籠包、上海南翔小籠包,你喜歡吃哪個?
    說起小籠包,相信小夥伴兒們都特別喜歡吃,早餐來一籠小籠包,別提多美了,中國這麼大,各地的小籠包做法也不一樣,今天,小豬豬就給大家推薦三款小籠包,顏值這麼高的你,來看看自己喜歡吃哪個呢?,南宋時期,開封灌湯包被引入到了杭州,但是製作方法和開封灌湯包卻不一樣,但是都有一個特點,包子裡面都有湯,杭州人也特別喜歡吃小籠包,並且把小籠包發揚光大,特別是根據江南美食的特點,發明了蟹黃湯包,更是受到人們的喜愛。
  • 靖江蟹黃湯包你吃過沒?原來還有個比賽做湯包的湯包美食文化節
    碧水東羅我們第一站是到位於興化的碧水東羅,從上海開車到興化,將近四個小時才到了。先在村民食堂吃午餐,不算奢華的農家菜,吃到了好久沒有吃的熗蝦,這裡的東羅秘醬菜飯和龍香芋燉肉一定要試一下。吃魚湯麵主要是喝湯,麵湯粘稠,又濃又鮮。一邊吃早茶,一邊聽書看戲,一上午就這麼過去了。我們去的時候是工作日,樓下有很多老人在悠閒地吃早茶,好不熱鬧,一頓早茶吃了兩個小時。跟蟹黃湯包相比,蟹黃大包推崇的是勁道和爽實。出籠時,滲出的蟹黃能把包子都浸黃。
  • 吃下1萬隻蟹黃湯包,這位泰州人發現了一個秘密……...
    吃下1萬隻蟹黃湯包,這位泰州人發現了一個秘密……...1萬隻蟹黃湯包,這位泰州人發現了一個秘密……丨潮起揚子江·泰州》靖江人孫華靖兒時第一次吃蟹黃湯包當時就震撼了:世上居然有這麼好吃的東西!
  • 中國最好吃的十大包子排行榜,有一種包子你肯定沒吃過
    開封人吃灌湯包子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之後在江南地區發揚光大;杭州小籠包和沙縣小吃一樣讓人耳熟,不僅是大型城市,還是縣鎮小村都能隨處可見,杭州小籠包的賣相小巧玲瓏,皮薄半透卻充滿韌勁,餡料飽滿,湯汁鮮美,一口一個非常過癮,但杭州小籠包還蘊含著一個名字騙局,就是杭州小籠包真正發源地其實是浙江紹興的嵊州市,只因為杭州小籠包的名字更好記,才因而得名。
  • 上海城隍廟最受爭議小吃:明明都是當地招牌,為何遊客卻不吃了?
    而像在上海城隍廟,很多來到上海旅遊的人們都會來到這裡打打卡,品嘗一下本地比較獨特的美食。因為在這裡匯聚著的眾多當地的特色小吃,有些人覺得它們十分值得品嘗不能錯過,有些人吃過之後,就不會再來了。尤其是當地的這四道小吃,更是備受爭議。
  • 在靖江看著這湯包連連搖頭,怎麼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靖江的蟹黃湯包經過「舌尖上的中國」提到後名氣更大,那最好的湯包在哪裡呢?一般來說,外地來客基本都去吃當地最出名的南園賓館鴻運樓裡的蟹黃湯包,類似上海都去城隍廟吃小籠包一樣,但本地人更喜歡去另外一個地方,看似很不起眼,可基本都是本地的老吃客光臨,名字也很有趣,叫搖頭湯包,因為在老教育局食堂邊,也叫老教育局湯包。門口不起眼沒關係,但是裡面的題字很牛氣,中華第一包,沒點底氣還真不敢這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