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份上映了一部電影叫《長白山天池水怪》,目前在豆瓣還沒有評分,不過評論裡1星和2星居多,很多人都忍不住大力吐槽,所以我估計這部電影評分出來了也在5分以下。
這部電影我沒看,只在網上看了解說視頻,感覺情節和《鬼吹燈》很像,但是裡面的各種怪物設定又像《金剛》,很雷人,最後的落腳點是人性和生態保護,企圖將整片的意義做一個升華,但明顯失敗了。
長白山天池水怪和喀納斯湖水怪是我國「水怪界」的東邪西毒,一個在東北長白山的天池裡,一個在西北阿爾泰山的喀納斯湖裡,是支撐我國「水怪界」的兩大臺柱,甚至有向「祖師爺」尼斯湖水怪叫板的態勢。這一東一西兩大水怪都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登上大媒體的,到現在都過去40年了依舊熱度不減,足可見這兩大IP的影響力。
喀納斯湖水怪是強行「捆綁」哲羅鮭,把最大只能長到2米的哲羅鮭硬生生chui到了15米以上,此事件的主要參與者就是袁國映(他也是最早參與喀納斯景區規劃的專家之一),他在2006年之前一直在電視媒體上宣稱湖裡最大的哲羅鮭能長到15米,但是在2006年之後,他可能覺得15米已經無法滿足遊客的好奇心了,於是袁老師將喀納斯湖哲羅鮭推向了新的高度,也將中國「水怪事業」推向了新的高峰。
▲他通過「科學」研究得出結論:「喀納斯湖裡至少存在7條124米以上的哲羅鮭,每條體重應在200-300噸以上,歲數可能在300-500年以上」。詳情可以參考袁老師的署名文章——《科普拼盤|喀納斯湖怪——大紅魚》,上圖就是文章的截圖。對於袁老師的結論我不評價,大家各抒己見吧。
喀納斯湖可以捆綁哲羅鮭,因為喀納斯湖裡確實有哲羅鮭,而且捕到過120釐米的大個體,存在進一步「創作」的基礎,而長白山天池是個非常貧瘠的火山湖,環境非常惡劣,裡面沒啥生物,情況遠比喀納斯湖糟糕很多,所以長白山天池只能尋找一切可疑目標,比如:
翻車魚(翻車魚:「我是海洋生物,你們把我搞到冷水湖裡是想凍死我嗎?」)
水獺(水獺:「我已經兼職做水猴子了,不能再做水怪了」)
蛾子、鳥(蛾子、鳥:「我們只是不小心從鏡頭面前飛過去了,有必要把我們包裝成水怪嗎?」)
礁石(礁石:「啥!我待在那裡不動也成水怪啦,簡直不講武德!」)
野熊(熊:「我偶爾到湖裡洗個澡,你們居然大驚小怪的!」)
蛇頸龍(蛇頸龍:「我都滅絕幾千萬年了,請你們讓我安息吧!」)。
小艇(有一次攝製組在拍攝長白山天池,突然湖面上出現了動靜,一個黑點在快速移動,攝製組興奮不已,但鏡頭拉近一看,發現是CX的小艇)。
儘管長白山天池沒有鎖定一個長期目標,但靠著「草木皆兵」大法硬生生活躍在報紙媒體上幾十年,和喀納斯湖水怪分庭抗禮,支撐著我國「水怪事業」的半壁江山,為邊遠地區旅遊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說到這可能很多人不高興了,因為網上水怪迷不少,很多人堅持相信水怪的存在,那就見仁見智吧。
以長白山天池的歷史和水文特徵來看,它裡面是無法生存大型動物的。
長白山火山活動頻繁,近代記載長白山就曾有過三次大規模噴發,分別在1597年8月、1668年4月及1702年4月。天池就是多次火山活動後積水形成的火山口湖。天池湖面海拔2197米,形狀呈橢圓形,南北長4850米,東西寬3350米,面積為9.82平方公裡,湖水最深達373米(另說384米),平均水深204米(另說213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
長白山天池水溫低,八月份表層水溫為7-11℃,水深20米處為4℃,20米以下水溫趨向恆定為3.5-4℃。天池水源由降水和地下泉水所組成,湖面年降水為0.135億立方米,佔天池入流量的35%,地下水年佔天池入流量的65%。
天池具有特殊的高寒山區氣候特徵,四季不明顯,冬季長達10個月,無明顯夏季,無霜期僅60天,年平均氣溫-7.3℃,極端最低氣溫-44℃。結冰期長達7個月,冬季湖面冰層厚可達1米,但有小部分湖面因溫泉湧出而不結冰。湖面幾乎無一日晴天,無一日無風,年平均大於8級大風的天數269天,積雪日數258天。
長白山天池的自然條件如此惡劣,所以早期的研究者認為天池不具備魚類生存的條件,上世紀60年代國內一批生物系學生去天池考察,未發現魚類蹤跡。但目前長白山天池裡生存著少數魚類,一般認為是1960年CX放進去的。
2007年中國網的新聞《中國長白山天池「怪獸」是CX40年前放養的鱒魚》顯示:CX研究員金理泰接受記者採訪時說,1960年7月30日,他直接參與了在天池放養鱒魚的工作。放養了9條鱒魚和16條鯽魚,之後又多次放養鱒魚、鯽魚和柳條魚等。金理泰認為,火山口湖一般是不存在魚類的,但CX的放養實驗證實長白山天池裡可以生存魚類。
CX探險組在對天池的一次探險中首次在天池發現鮮魚,最大的有15釐米長,最小的僅有2.5釐米。還有些修路工人撿到或者捉到幾條從瀑布上跌落下來的魚,是身上有紅色花斑的冷水魚(估計是虹鱒)。CX那邊據說捉到過85釐米7.7公斤和72釐米7.1公斤的魚,但真實性不敢保證。
CX放養的魚也被我國人員抓到過,1988年7月有人在距長白山瀑布約1000米的河裡抓到了7尾活魚,最大者長28釐米,重200克。
▲1994年《中國釣魚》在《我的釣魚照》專欄刊登了崔昌熙在長白山天池裡釣魚的照片,1992年崔昌熙在天池北側釣到了一條重約180克,長約25釐米的山川魚。
2013年9月中國吉林網發布新聞《長白山天池水下畫面首次公開,發現兩三釐米長小魚》,水下機器人在湖裡拍攝到幾釐米長的小魚。
長白山天池裡有幾處溫泉,形成幾處溫水區,魚類依靠溫水區可以挺過漫長嚴寒的封凍期,依靠大風吹落水面的昆蟲和湖裡不多的微生物為食可以勉強存活下來。
一般認為長白山天池裡最早的魚類是CX在1960年放養的,但也有人持有不同觀點,比如《長白山天池的生靈》一文中認為天池裡有自然存在的魚類,主要依據就是1908年劉建封在《長白山江崗志略》中的記載,「前有道人登白山,由懸雪崖下臨天池,見有倒鱗魚數尾,赤白色,躍於池中。涉波撲之,得其一,放置玉漿泉」,「土人云,數年前有人至峰前,見魚數尾,紅黃色,跳躍乘槎河上」。
而且《長白山江崗志略》裡面還同時記載了長白山水怪和UFO,「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黃色,首大如盎,方頂有角,長頸多須,低頭搖動如吸水狀」。「見池中三五明星忽起忽落,倏而潑剌一聲自空中落一火球,大如輪,水面萬丈燈火,直同白晝」。同時記載水怪和UFO這兩大「未解之謎」,這本博物志也算是神作了。
放眼國內外,冷水湖總是「盛產」水怪,尼斯湖、長白山天池、青海湖、賽裡木湖、喀納斯湖、獵塔湖都是冷水湖,都有沸沸揚揚的水怪傳說。我個人認為是神秘感在作祟,加之發展旅遊業的需要。冷水湖受環境影響,自帶一股神秘莫測的氣質,湖面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很容易引發人們遐想,而且這些湖都位於偏遠地區,周圍沒有大量人口,要想吸引遊客遠道而來,就得人為製造轟動。我猜想要是讓10萬人住在湖邊,繞湖安上一圈監控器,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對著湖裡拍攝,那絕對啥怪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