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網12月15日消息,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共538位選舉人按照各州選舉結果投下選舉人票,確認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成為下屆美國總統。當天晚些時候,拜登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向美國人致謝。緊要關頭,川普卻一連給拜登挖3個大坑。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分析稱,拜登獲得了絕對優勢,但川普獲得的選票比歷史上任何一位共和黨候選人都多。而從本次最終投票結果來看,他的選民基礎比許多觀察人士預計的更牢固。在路透社看來,拜登的勝利並不等同於「川普主義」從美國政壇消失:「共和黨人保住參議員席位,意味著新總統推動立法、確認政府官員提名將受到束縛。」
其次,就在12月12日,川普政府出臺了一項長期軍艦建造計劃,使得原本被叫停的美國海軍「超級艦隊」項目被延續。隨著這項計劃的出臺,川普成功給美軍埋了雷。因為美國海軍高興了,其他軍種和海外駐軍的軍費卻要狠狠地被消減。這種情況,勢必會引發美軍內部的鬥爭。也就是說,拜登一上任就要面對美軍各軍種的矛盾問題。
川普最關鍵的埋雷在於引起北約的「內訌」。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正式宣布制裁土耳其,以懲罰土耳其從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系統。美國政府眼下正處於過渡階段,美聯社分析說,拜登上任後將尋求重新鞏固美國的同盟關係,並且不希望俄土繼續走近。然而美國現政府此時宣布制裁土耳其,很可能讓新一屆政府改善與土耳其的關係變得更加艱難。
此時即使是普京也高興不起來了。因為土耳其有可能再次威脅關閉美軍駐土基地,美國在這些空軍基地中部署了不少戰鬥機和轟炸機,還存放有數十枚核彈。如果落入土耳其手中,將會改變地區戰略格局。
日前,拜登宣布就任後的執政重點包括控制疫情、恢復經濟、處理族群關係等,但是川普留給他的外交等棘手問題顯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決。這也決定了在執政後相當一段時間內,拜登團隊的注意力將會集中於處理國內問題、彌合國內分歧,而不是在外交上採取攻勢、製造新的衝突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