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要關頭,川普一連給拜登挖3個大坑,此時普京也高興不起來了

2020-12-20 海納新聞

據海外網12月15日消息,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共538位選舉人按照各州選舉結果投下選舉人票,確認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成為下屆美國總統。當天晚些時候,拜登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向美國人致謝。緊要關頭,川普卻一連給拜登挖3個大坑。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分析稱,拜登獲得了絕對優勢,但川普獲得的選票比歷史上任何一位共和黨候選人都多。而從本次最終投票結果來看,他的選民基礎比許多觀察人士預計的更牢固。在路透社看來,拜登的勝利並不等同於「川普主義」從美國政壇消失:「共和黨人保住參議員席位,意味著新總統推動立法、確認政府官員提名將受到束縛。」

其次,就在12月12日,川普政府出臺了一項長期軍艦建造計劃,使得原本被叫停的美國海軍「超級艦隊」項目被延續。隨著這項計劃的出臺,川普成功給美軍埋了雷。因為美國海軍高興了,其他軍種和海外駐軍的軍費卻要狠狠地被消減。這種情況,勢必會引發美軍內部的鬥爭。也就是說,拜登一上任就要面對美軍各軍種的矛盾問題。

川普最關鍵的埋雷在於引起北約的「內訌」。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正式宣布制裁土耳其,以懲罰土耳其從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系統。美國政府眼下正處於過渡階段,美聯社分析說,拜登上任後將尋求重新鞏固美國的同盟關係,並且不希望俄土繼續走近。然而美國現政府此時宣布制裁土耳其,很可能讓新一屆政府改善與土耳其的關係變得更加艱難。

此時即使是普京也高興不起來了。因為土耳其有可能再次威脅關閉美軍駐土基地,美國在這些空軍基地中部署了不少戰鬥機和轟炸機,還存放有數十枚核彈。如果落入土耳其手中,將會改變地區戰略格局。

日前,拜登宣布就任後的執政重點包括控制疫情、恢復經濟、處理族群關係等,但是川普留給他的外交等棘手問題顯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決。這也決定了在執政後相當一段時間內,拜登團隊的注意力將會集中於處理國內問題、彌合國內分歧,而不是在外交上採取攻勢、製造新的衝突與熱點。

相關焦點

  • 拜登該怎麼填川普給挖的3個大坑?第三個坑太難填了!
    如果每次都照這樣做,那麼這個制度基本就廢掉了,然而這件事兒跟川普給美國挖的其它坑比起來,還真算不上什麼特別嚴重的問題。 現在我們就來聊一聊川普在任 4年,給美國挖的三個大坑! 第一坑
  • 川普最後關頭挖了一個大坑,拜登被迫跳了進去,美媒:大局已定
    據美國《野獸日報》網站近日報導,隨著拜登內閣成員的接連公布,川普的敗局已定。但是"倔強的老頭"是不會罷休的。如今他正試圖用各種方式打亂"拜登時代"的到來,川普為此還給拜登挖了一個大坑。
  • 大選事件持續發酵,拜登未上臺就遭大暴擊,川普卻高興不起來?
    但是如今美國國內最熱鬧的就是關於美國大選掀起的一系列風波,川普明顯就是覺得目前的投票結果完全與自己的預料背道而馳,所以川普一直都在想盡辦法垂死掙扎。大選事件持續發酵,拜登未上臺就遭大暴擊看著世界上很多有頭有臉的人為拜登送上了光鮮祝福,川普的心裡可謂是五味雜陳,大選的結果已經讓川普心亂如麻。可是川普還不能放棄最後這段時間,因為自己還想要通過法律訴訟來對這次大選進行調查,川普可謂是不到黃河不死心。
  • 必須給拜登挖大坑?川普撤掉索馬利亞美軍,一起暗殺成鬥爭焦點
    川普總統任期餘額已經嚴重不足。在這個最後關頭,川普開始為自己競選承諾進行最後的衝刺。川普要做的就是給拜登留下個地獄級難度劇本,讓他四年時間都擺不平川普給他挖下來的大坑。就在美國時間12月4日,川普已經命令五角大樓把索馬利亞全部700名美軍全部撤出。在國防部長米勒訪問索馬利亞以後,川普明顯已經對索馬利亞撤軍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目前對於美軍撤出索馬利亞將被安排到何處,國防部並沒有做出解答。但根據目前國防部的計劃來看,這些美軍將留一部分部署到鄰國,以防武裝分子襲擊。
  • 蓬佩奧給拜登挖了個「大坑」!
    但是也是有的國家秉承著不服輸的原則在努力趕超與美國之間的差距,其中就包括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東方大國。可以說在軍事領域,美國也是一直將俄羅斯當成對手。近日,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公眾面前表示,俄羅斯已經進入到了美國的「敵人」名單之中。
  • 保護費太高,不繳行不行?美國挖的大坑,東京深陷其中,苦不堪言
    日本的意圖很明顯,川普80億美元的要價實在太高,即便砍價也少不了多少。所以,東京希望等到拜登上臺之後,才與美國展開此類談判。畢竟,拜登日前在韓國媒體撰文作出承諾,稱他不會向盟友索要額外的保護費。所以,日本希望在拜登上臺後,可以免去這筆巨額軍事支出。不過,日本顯然太過於天真了。
  • 川普挖大坑,拜登無法重返伊朗核協議
    雖然川普依然在負隅頑抗,不承認美國大選結果,聲稱除非被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抬出白宮,否則自己不會主動離開。不過,美國的大選局勢已經不可更改,明年1月20日川普就要結束任期,拜登全面接管總統職務。拜登上臺之後,對川普的內政外交政策會實施全面清算。因此,為了保住「遺產」,川普在做最後努力。 當地時間12月15日,美國國務院公布聲明,在巴林活動的「穆赫塔爾軍」,被美國視為伊朗僕從軍,列入國際恐怖組織名單。
  • 川普團隊給拜登下套,挖了一個大坑,俄羅斯躺槍成為美國敵人
    在川普擔任美國總統的時候,美俄兩國關係處於水火不容的對立狀態。不過,就川普和俄總統普京的私交而言,兩人更像是惺惺相惜的「朋友」。為此,川普曾不顧盟友的極力反對,堅持邀請普京參加G7峰會。實際上,川普此次針對俄羅斯的這一系列極端舉措,與他近期針對他國所發起的挑釁一樣,針對的目標並非被挑釁國家的本身,而是他的政治對手拜登。川普此舉的目的不是給自己增加仇人,而是在給拜登未來的外交政策設置更多障礙。
  • 不讓我好過就都別想好過,川普開始挖大坑,九朝元老慘遭清洗
    要說此人跟川普還是有些共同點的,甚至有人形容川普就是一個更加激進的基辛格,照理說,應該能夠合得來,結果卻成為了川普的清洗對象。這意味著川普已經放棄了連任的幻想,雖然他嘴上不承認,但實際情況顯而易見,川普開始了最後的瘋狂,他要趁著最後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儘可能多地給拜登設置障礙,讓拜登在短期內都困在這些亂七八糟大的事情當中。
  • 大選結局已定,川普翻盤無望,舉起制裁大棒又給拜登挖一個坑
    12月14日,美國50個州組成的選舉人團已經進行了投票。在538名選舉人團票中,獲得270票就能當選美國總統。拜登與川普分別獲得306票和232票,拜登獲得壓倒性勝利。雖然自大選投票結束後,川普一直拒絕承認總統舉行失敗,但是,選舉人團投票結束後。
  • 牛彈琴:美國人挖的大坑,日本和韓國撲通都掉進去了!
    謝天謝地,1月3日,激烈的衝突沒有發生。但日本人和韓國人萬萬沒想到,美國人挖下的大坑,他們一腳就踏了進去。反正,1月4日,伊朗媒體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扣押了一艘懸掛韓國國旗的油輪。而且,美國挖的坑越來越大,因為中東局勢,現在正處於最危險的時刻。1月3日是一個節點,接下來還有很多個節點。上個月20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據稱遭到了近10年來最嚴重的襲擊。川普指責伊朗幹的,發誓:如果有一個美國人身亡,就找伊朗算總帳。
  • 川普給拜登挖大坑,華春瑩發出靈魂拷問
    美國大選結果形勢早已明朗,不肯認輸的川普「困獸猶鬥」,除了繼續在各州發起法律訴訟,還在想方設法給未來的拜登政府「挖坑」、添堵,而對華關係正是川普政府「挖坑」的重點方向之一。埃瓦尼納還想將拜登牽扯進來,揚言一些所謂「中國特工」已經把拜登團隊及其團隊的親信當成目標。報導提到,這次被迫離開美國的1000多名中國研究人員,不同於美國國務院9月提到的那批人。這批中國科研人員與「中國軍隊存在關聯」,在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後,他們已陸續離開美國。
  • 川普敗局已定?緊要關頭,杜特爾特突然來了這招,中國表示讚賞
    但開啟「破冰之旅」的尼克森恐怕不會想到的是,僅僅41年後,美國在川普政府的帶領下,對中國採取了多方面的打壓,中美關係早已大不如前。尤其是在美國總統選舉臨近之際,川普政府對中國的打壓更是沒有了底線。雖說川普政府的打壓會對中國企業產生一定影響,但川普顯然高興太早了,而這些打壓行為根本無法為自己挽回敗局。據相關數據顯示,川普的支持率約為41%,依舊比不上拜登。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緊要關頭,杜特爾特突然來了這招,並對華表態。
  • 川普還未高興2天,拜登取得又一勝利,此時中國傳出好消息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 據《環球時報》報導,美政府內部知情人士透露,拜登將提名陸軍將領勞埃德·奧斯汀擔任美國國防部部長職位。然而在半個月前拜登所提官員名單中,並沒有這位副部長之名,當前拜登已經向奧斯汀發出了邀請,奧斯汀在當天就作出回應,接受拜登好意。奧斯汀擔任美國國防部長對中國而言不失為一個好消息,據復旦大學宋國友教授表示,美國國防部職務主要是負責美軍戰略,在軍事方面實施相應措施,涉及整個美軍作戰計劃,中美關係、中東方面等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 拜登的政令可能出不了華盛頓,管理的仍是「川普治下的美國」
    △(配音)川普:王冠扔出去了,拜登你撿的起來嗎川普雖然輸掉了大選,但川普主義、川普時代,卻還遠沒有結束,拜登想要收拾川普留下的爛攤子,恐怕並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何況他最近又跛了腳,這對於即將上任的第46任總統,絕對不是一個好兆頭。
  • 拜登,別高興地太早!
    不過,在此次選舉人團票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這一點:拜登的勝票優勢恰好與2016年川普當選時一樣。但筆者認為,看現在這個形勢,拜登還不能高興地太早!在拜登的演講和推文中,主要傳達了這3條消息:第一,警告川普不要再折騰了,一切都是無用功。第二,法治、憲法和人民意願不是憑藉個人意志就可以改變的。
  • 川普與拜登相互指責對方親華,吵起來了...
    NBC稱,這則名為「拜登-北京」的廣告稱拜登「40年來在中國問題上一直犯錯」,對中國政府友好,其中包含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的合影和在中國的發言。川普團隊還設立了同名籌資網站,匯集了拜登過去涉及中國的各種「天真的」言論。川普18日還發推特稱,中國「非常想要瞌睡喬(川普給拜登起的外號)」、拜登是中國的「夢想候選人」。拜登團隊隨後進行反擊。
  • 四個重要信號!拜登一連串危險動作,川普或將入獄?
    佩洛西、拜登、歐巴馬們一口咬定:始作俑者就是川普,無論如何,總統及暴徒必須付出代價。 但實際上,從美國警察的一連串動作來看,所謂的"國會山混亂",就是民主黨刻意給川普挖好的陷阱,以此迫使共和黨人與川普切割,並徹底截斷川普的退路。
  • 距離卸任僅剩10天,川普送給蔡英文一份大禮,但臺媒高興不起來
    在距離卸任僅剩10天之際,美國現任總統川普送給蔡英文當局一份大禮。據《環球時報》報導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於1月9日宣布,為了讓「臺當局官員」與美國交往時具備更平等、尊嚴的地位,國務院徹底廢除實行多年的美臺官員交往限制。
  • 「幽靈總統」川普,拜登的夢魘
    只是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無論拜登再怎麼表演,仍然不敵川普偶爾露上一面:世界對美國的聚焦點,註定因川普的存在,而呈現別樣的「量子糾纏」,前任現任彼此感應,無論彼此在哪個角落。所以,拜登說現在世界應該結束「川普新聞」,新聞應當多關注「美國人民」。人民從來不是新聞主角而只是政客的口頭花絮,拜登的「美國人民」其實就是希望模式應當切換到「拜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