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關係能好轉?川普挖大坑,拜登無法重返伊朗核協議

2020-12-23 騰訊網

雖然川普依然在負隅頑抗,不承認美國大選結果,聲稱除非被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抬出白宮,否則自己不會主動離開。不過,美國的大選局勢已經不可更改,明年1月20日川普就要結束任期,拜登全面接管總統職務。拜登上臺之後,對川普的內政外交政策會實施全面清算。因此,為了保住「遺產」,川普在做最後努力。

當地時間12月15日,美國國務院公布聲明,在巴林活動的「穆赫塔爾軍」,被美國視為伊朗僕從軍,列入國際恐怖組織名單。據悉,「穆赫塔爾軍」總部在巴林,是一支什葉派武裝,在外交態度上親伊朗,美國認為這支軍隊是伊朗的僕從軍,接受伊朗軍事指導和金錢支援,是伊朗海外輸出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美國的行事邏輯,將穆赫塔爾軍列入恐怖組織之後,接下來就是出動無人機,對穆赫塔爾軍的首領實施斬首行動了。本號張文平侃軍事分析,伊朗的海外革命確實很昌盛,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馬斯、葉門胡賽都是伊朗海外輸出革命的成果,都是伊朗僕從軍。在這種情況之下,川普執政最後時期,即便不能直接對伊朗實施大規模攻擊,也可以對伊朗僕從軍實施攻擊。

以此來斬斷伊朗海外羽翼,削弱伊朗什葉派勢力。此外,川普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將美國和伊朗的關係持續尖銳化,持續不斷地刺激德黑蘭神經,激起伊朗軍方怒火。伊朗核科學家被殺一案,很多人認為是以色列幹的,但是伊朗總統魯哈尼卻認為,核科學家被殺是美國特種兵手筆,其目的就是要引發戰爭,破壞地區穩定。

川普的目的很簡單,不斷刺激伊朗,使得美國和伊朗的關係持續尖銳,進一步破壞美國和伊朗的關係,這樣即便是拜登上臺,重拾歐巴馬主義,主張和伊朗和談,重新回到伊朗核協議,也因為美國和伊朗不可調和的尖銳關係,而宣告失敗。這樣,即便是拜登執政,也不得不走川普路線,接茬對伊朗實施制裁。

所以,川普通過對親伊朗什葉派武裝勢力定性為國際恐怖主義,然後把伊朗定性為恐怖國家,辦成鐵案,這樣拜登也不好恢復美伊關係, 畢竟美國國內壓力太大了。這其實就是川普在下臺之前,處心積慮,給拜登新政府挖坑。對此,其實伊朗看的很明白。

所以,伊朗核科學家在家門口被殺,到現在為止,伊朗也沒有公布兇手,伊朗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公布。伊朗也沒有採取任何反擊和報復手段。相反,伊朗總統魯哈尼主動遞上橄欖枝,聲稱伊朗和拜登新政府可以和談,伊朗可以模範遵守核協議。對此,伊朗軍方認為魯哈尼是在賣國,很快,宗教領袖哈梅內伊發表公開講話,聲稱支持魯哈尼的政策。關注本號,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川普和拜登巔峰對決,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美伊關係千鈞一髮
    目前,美伊關係處於一個特殊節點,任何一方做出過激行為,都會導致兩國陷入戰爭困境。但同時,雙方仍在耐心等待,美伊關係新紀元的到來。 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 據中國新聞網1月3日報導,一年前的今天,伊朗指揮官蘇萊曼尼命喪美軍之手,伊朗予以軍事反擊,由此點燃中東「火藥桶」。
  • 中東面面觀丨2020年兩位重量級人物遭暗殺 伊核協議和美伊關係前景...
    回顧近些年,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期間,美伊關係漸入低谷,雙方對峙逐漸升級,伊核協議前景不明。而蘇萊馬尼和法克裡扎德的遇害,更是讓局勢錯綜複雜。儘管有分析稱,美國新一屆政府即將成立,而拜登此前表示將重返伊核協議並修復美伊關係,但現實是否如此,美伊關係以及伊核協議究竟將走向何方?
  • 伊朗核專家被暗殺,美媒指責:都是川普的錯
    11月29日CNN報導稱,伊朗頂尖科學家遇襲身亡,可能會導致華盛頓和德黑蘭之間的關係更加趨於緊張,伊朗民眾已經走上街頭,開始焚燒美國國旗。美伊之間緊張的關係,可以說是川普一手造成的,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使伊朗重啟核研究,首席核專家遇刺也與此有關。
  • 川普團隊給拜登下套,挖了一個大坑,俄羅斯躺槍成為美國敵人
    在川普擔任美國總統的時候,美俄兩國關係處於水火不容的對立狀態。不過,就川普和俄總統普京的私交而言,兩人更像是惺惺相惜的「朋友」。為此,川普曾不顧盟友的極力反對,堅持邀請普京參加G7峰會。幾乎可以肯定,美俄關係未來將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實際上,川普此次針對俄羅斯的這一系列極端舉措,與他近期針對他國所發起的挑釁一樣,針對的目標並非被挑釁國家的本身,而是他的政治對手拜登。川普此舉的目的不是給自己增加仇人,而是在給拜登未來的外交政策設置更多障礙。
  • 不讓我好過就都別想好過,川普開始挖大坑,九朝元老慘遭清洗
    要說此人跟川普還是有些共同點的,甚至有人形容川普就是一個更加激進的基辛格,照理說,應該能夠合得來,結果卻成為了川普的清洗對象。這意味著川普已經放棄了連任的幻想,雖然他嘴上不承認,但實際情況顯而易見,川普開始了最後的瘋狂,他要趁著最後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儘可能多地給拜登設置障礙,讓拜登在短期內都困在這些亂七八糟大的事情當中。
  • 擔心的事來了,伊朗核科學家遇襲身亡,川普或將成戰時總統
    伊朗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向來比較緊張,川普甚至想在任期的最後幾周內對伊朗施加新的制裁行動。同時川普在最近這段時間的動作也十分反常,一方面開始配合拜登進行權力交接,另一方面又對五角大樓等重要機構進行人員清洗,甚至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撤職,似乎川普並不想平靜的度過最後一段任期,他想做出一些驚天動地的事情。
  • 緊要關頭,川普一連給拜登挖3個大坑,此時普京也高興不起來了
    據海外網12月15日消息,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共538位選舉人按照各州選舉結果投下選舉人票,確認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成為下屆美國總統。當天晚些時候,拜登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向美國人致謝。緊要關頭,川普卻一連給拜登挖3個大坑。
  • 如果條件允許,伊朗將恢復履行伊核協議承諾,拜登會接招嗎?
    圖為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前不久伊朗頂級科學家遇刺身亡,在這位科學家死後,伊朗突然向拜登喊話,川普聽後火冒三丈,因為伊朗這次收起仇恨,表示如果條件允許,伊朗將恢復履行伊核協議的承諾,前提是美國主動放棄對伊朗的制裁行動
  • 川普最後關頭挖了一個大坑,拜登被迫跳了進去,美媒:大局已定
    據美國《野獸日報》網站近日報導,隨著拜登內閣成員的接連公布,川普的敗局已定。但是"倔強的老頭"是不會罷休的。如今他正試圖用各種方式打亂"拜登時代"的到來,川普為此還給拜登挖了一個大坑。
  • 以色列總理不想美國重返伊核協議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22日呼籲美國政府不要重返2015年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內塔尼亞胡當天在紀念前總理戴維·本-古裡安年度活動上說:「不應重返先前核協議。我們必須堅持不妥協政策,確保伊朗不會研發核武器。」
  • 歐巴馬無緣重返白宮?拜登公布內閣名單,美總統或在考慮「退路」
    儘管,川普一再強調自己沒有輸,還聲稱"允許權力過渡與追查大選無關",但從白宮官員與共和黨議員接連表示對拜登過渡工作的支持,美國特勤局開始為川普安排"卸任生活"等情況來看,川普的敗選幾乎已成定局。甚至於,就連川普本人在嗅到"危險信號"後,都開始考慮"後路"了,而且還安排了3個"未來計劃",準備在4年後捲土重來。不過,川普忙著準備後路,"當選總統"拜登也沒有閒著。當地時間23日,拜登公開了一份內閣名單,再次給了川普"沉重一擊"。
  • 任期還有11天,陷入至暗深淵的川普會對伊朗開戰嗎?
    吳萱萱表示,川普政府目前採取的強硬態度,一方面是國內政治宣傳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為未來拜登政權做局。不過,緊張的地區局勢,恰恰為拜登日後重返和談提供了某種正當性。從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拜登對這個國家的了解可能超過了任何美國總統。《紐約客》報導稱,拜登親自與伊朗高層官員打了幾十年的交道。
  • 拜登該怎麼填川普給挖的3個大坑?第三個坑太難填了!
    如果每次都照這樣做,那麼這個制度基本就廢掉了,然而這件事兒跟川普給美國挖的其它坑比起來,還真算不上什麼特別嚴重的問題。 現在我們就來聊一聊川普在任 4年,給美國挖的三個大坑! 第一坑
  • 丁隆:拜登在巨變的中東難有大作為
    過去四年,川普政府將外交起跑線和衝刺點都放在中東,從選擇沙特作為外訪首站到退出伊朗核協議,再到推出「新中東和平計劃」,促成阿聯等四個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這些所謂的中東外交成果被其視為最重要的外交遺產。雖然任期已經所剩無多,川普政府仍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中東外交,目的無非是鞏固已有成果,同時「挖坑埋雷」讓美伊關係變得更糟糕,使拜登未來難以逆轉。這份外交遺產將成為拜登政府中東外交的桎梏。
  • 牛彈琴:美國人挖的大坑,日本和韓國撲通都掉進去了!
    但日本人和韓國人萬萬沒想到,美國人挖下的大坑,他們一腳就踏了進去。反正,1月4日,伊朗媒體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扣押了一艘懸掛韓國國旗的油輪。這也被認為是安倍外交的最高光時刻,畢竟,這是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日本首相第一次訪問伊朗;這還是2015年川普撕毀伊朗核協議後,首位西方七國領導人到訪。哪知道,安倍不去中東可能還好,去中東的最直接結果,他還在和伊朗領導人會談,就在荷姆茲海峽附近,兩艘油輪被炸,其中一艘就是日本油輪。誰幹的?
  • 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美伊交鋒下戰火一觸即發?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1月8日,美國總統川普發表電視講話稱,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新一輪經濟制裁。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美國在此敏感時期大秀軍事「肌肉」,有分析稱,川普政府任期僅剩數周,可能試圖抓住最後「窗口期」加大對伊朗施壓,為美國下屆政府重回伊核協議,設置更多障礙。而作為美國的盟友,以色列也在海灣水域加強軍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