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條件允許,伊朗將恢復履行伊核協議承諾,拜登會接招嗎?

2020-12-19 紫龍防務觀察
圖為美國新任總統拜登

前不久伊朗頂級科學家遇刺身亡,在這位科學家死後,伊朗突然向拜登喊話,川普聽後火冒三丈,因為伊朗這次收起仇恨,表示如果條件允許,伊朗將恢復履行伊核協議的承諾,前提是美國主動放棄對伊朗的制裁行動,如果這一幕成真,恰恰是川普所不願意看見的,面對伊朗拋出的橄欖枝,拜登會接招嗎?

圖為伊朗高級官員尋求對話

此前伊朗頂級科學家遇害一案,與拜登並沒有直接關係,川普才是罪魁禍首,連同之前蘇萊曼尼將軍的帳,也需要一併算到川普頭上,而拜登作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已經成為伊朗爭取的目標,因為在長期制裁中,伊朗經濟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如果繼續跟美國較量下去,美國國力雄厚,很顯然伊朗不是它的對手,倒不如趁著美國總統換屆的機會,先給美國一個臺階下,從而放鬆對伊朗的制裁。

圖為伊朗核問題談判

美國之所以針對伊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國家正在研製核武器,其實伊朗研製核武器完全是迫於無奈,伊拉克利比亞的教訓已經擺在眼前,如果伊朗不掌握核武器,很可能成為美國下一個開戰的目標,為了解決伊朗核問題,國際社會當時其實已經組成了伊核問題談判會議,各主要大國都參與了談判,就在談判取得階段性進展之際,川普宣布退出伊核問題談判,之前取得的努力功虧一簣。

如今川普在一片叫罵聲中下臺,而拜登此前就是歐巴馬的副手,所以很可能延續美國之前的策略,嘗試使用談判手段來解決伊朗問題,如果伊朗問題能夠和平解決,對剛剛上臺的拜登而言將是大功一件,極大促進了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同時在失去了頂級核專家之後,伊朗核武器進程將倍受打擊,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突破核武器難題,所以與美國達成共識才能夠有效化解危機。

圖為伊朗核設施

目前美國國內形勢也需要拜登與伊朗進行和談,畢竟美國已經成為全球疫情最為嚴重的一個國家,國內經濟嚴重倒退,社會動蕩不堪,並且隨時有分裂的風險,而川普這次失去總統寶座,很顯然也是不甘心的,目前他仍有大量支持者,就算下臺之後,川普也隨時可能給拜登製造一些麻煩,所以這位新總統的目光將長期放在國內,無暇顧及海外事務,跟伊朗和解也能夠避免自己分心。

如果拜登沒有跟伊朗和解,反而繼續保持敵對關係,那麼恰恰就中了川普的計,在川普任期的最後一段時間,這位總統正在瘋狂從海外撤軍,如果拜登想要重新針對伊朗,必然需要恢復中東地區的兵力部署,到時候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將高漲,拜登支持率也將下跌,而且拜登與伊朗較量,就等於讓川普漁翁得利,作為一個在政界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將,拜登這一點還是能夠看得出來的,所以他上任之後,就算不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也會想辦法緩和美伊關係。

相關焦點

  • 魯哈尼:毫無疑問「拜登政府」將推動華盛頓重返伊核協議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邊子豪】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伊朗總統魯哈尼於當地時間17日稱,他「毫不懷疑」地認為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將會推動華盛頓重返伊核協議。報導稱,在基建項目落成典禮上,魯哈尼告訴觀眾們說:「伊朗三年來的反抗將會迫使未來的美國政府履行自己的承諾,並取消(對伊朗)制裁。」
  • 中東面面觀丨2020年兩位重量級人物遭暗殺 伊核協議和美伊關係前景...
    儘管有分析稱,美國新一屆政府即將成立,而拜登此前表示將重返伊核協議並修復美伊關係,但現實是否如此,美伊關係以及伊核協議究竟將走向何方?伊朗議會在12月1日通過了旨在抵抗美國制裁的「反制裁戰略法案」總綱,要求政府開始提純豐度達到20%甚至更高的濃縮鈾,並要求歐洲國家在該法實施後的數月內恢復與伊朗的銀行聯繫和購買伊朗原油,否則伊朗將停止自願履行《核不擴散協議》的附加議定書。該決策得到了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的支持。
  • 以色列總理不想美國重返伊核協議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22日呼籲美國政府不要重返2015年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內塔尼亞胡當天在紀念前總理戴維·本-古裡安年度活動上說:「不應重返先前核協議。我們必須堅持不妥協政策,確保伊朗不會研發核武器。」
  • 伊朗總統:願與拜登會面,但有個前提條件……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德黑蘭消息: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若美國取消針對伊朗的制裁且重返伊核協議,他願與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會面。「伊朗願全面遵守該協議,但前提是美國也要做到。「魯哈尼稱。但他同時指出,賠償損失並不是恢復協議的前提條件。就在此前一天,魯哈尼在當日舉行的政府內部會議上說,他呼籲那些「尋求通過施壓與制裁的方式打敗伊朗的人」放棄這種「錯誤的想法」。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 伊朗:若伊核協議國不履行義務 將逐步停止己方義務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6月19日電據俄羅斯衛星網19日報導,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沙姆哈尼表示,如果違反伊核協議的國家不重新履行義務,德黑蘭將分階段的繼續提高鈾的濃度和重水的生產。沙姆哈尼指出,如果其他各方不履行自己的義務,伊朗「將在伊核協議規定的合法機制框架內逐步停止本國履行的義務。」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伊朗承諾限制核計劃,國際社會將解除對伊制裁。
  • 伊朗哪裡來的底氣?美國必須重返伊核協議,不得限制伊朗飛彈計劃
    根據公開報導,拜登方面公開了部分對伊朗政策,即會在初期維持目前對伊朗的制裁措施,意識到歐巴馬籤署的《伊核協議》不合理之處,會爭取籤署一個新的協議,新協議將包括被歐巴馬有意忽略掉的伊朗飛彈計劃和海外擴張行動
  • 伊朗處決記者與歐盟生爭端,可能給拜登和伊重啟對話增加難度
    【環球時報駐伊朗特約記者 包小龍】 伊朗上周六處決了一名意圖顛覆政權的記者,並因此和歐盟發生外交爭端。歐盟4個國家拒絕出席14日的伊朗-歐盟經濟論壇,而德黑蘭方面對布魯塞爾的立場提出嚴正抗議。據伊通社報導,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提卜扎德14日表示,扎姆受到法國安全部門的保護並與之合作,與以色列情報和特勤局也保持密切聯繫,搜集包括軍事情報在內的大量敏感信息,並將這些信息和情報提供給特定國家的情報部門。哈提卜扎德指責一些歐洲國家為恐怖分子和鼓動騷亂者提供財務和精神支持,讓這些人在針對伊朗的恐怖襲擊中發揮作用,還拒絕向伊朗道歉,「在伊朗人民和政府看來,他們的虛偽言論毫無價值」。
  • 伊朗反對更多國家加入伊核問題全面協議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德黑蘭12月8日電(記者夏晨)伊朗政府發言人阿里·拉比埃8日在德黑蘭表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5年前經各方談判籤署,不需要重新談判,也不需要新成員加入這份2015年達成的協議。拉比埃當天在記者會上回答有關日本和部分海灣國家提議參加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重新談判的提問時說,伊朗歡迎日本作為朋友和重要夥伴發揮作用,同時,伊朗認為這一協議的談判已經結束,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各方應履行協議承諾。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 伊朗,為「核」遇襲?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行動的真實目的可能是想「暗殺」掉伊核協議,並進一步擠壓伊朗與美國新政府未來的外交接觸空間。據了解,伊核協議屬於上一屆美國政府歐巴馬總統和拜登副總統的政治業績,而且剛剛贏得大選的美國新總統拜登,也在公開場合表示要「復活」該協議。
  • 伊朗在伊核協議中還能留多久?要看關鍵的「第三者」怎麼做
    而新的制裁法案,將會重新瞄準伊朗最為敏感也相對脆弱的國際金融體系,這將使得伊朗參與國際能源交易困難重重,給伊朗國內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壓力,也很可能激起伊朗國內保守主義和強硬派的憤怒,給現存的伊朗核協議機制帶來巨大的衝擊。伊朗總統魯哈尼當地時間8日晚發表電視講話說,雖然美國決定退出伊核協議,但伊朗將暫時留在伊核協議中並將與協議其他各方磋商。
  • 面對美國極限施壓,伊朗「棋出險招」 中東核危機潛伏……
    伊朗一石二鳥,劍指美國拜登曾表示,如果伊朗能重新嚴格遵守伊核協議,美國將「重回該協議」。距離拜登就職美國總統還有兩周時間,伊朗率先「出擊」,對美國展示強硬立場。「伊朗此舉要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富指出。伊朗一方面是對川普的極限施壓,做出強烈回應。
  • 外交部:應推動美方儘快無條件重返伊核全面協議
    有記者就伊核全面協議外長級視頻會議取得的成果進行提問。 汪文斌表示,12月21日,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各方舉行外長視頻會議。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出席會議。本次會議是在伊核問題局勢處於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外長們就伊核當前形勢及下步走向進行了充分溝通。
  • 伊核全面協議外長級視頻會議舉行,外交部介紹成果
    有記者提問,伊核全面協議外長級視頻會議於12月21日舉行,你能否介紹一下中方參會情況?會議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汪文斌表示,12月21日,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各方舉行外長視頻會議。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出席會議。本次會議是在伊核問題局勢處於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外長們就伊核當前形勢及下步走向進行了充分溝通。
  • 拜登要重回伊核?以色列官員放狠話:美國若敢,我們就對伊朗開戰
    美國大選已然落下帷幕,拜登憑藉著76票的優勢力壓川普,成功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隨後拜登也在社交媒體發文,他表示,美國現階段正在經歷一個十分艱難時刻,我們眼前的工作是十分艱巨的。 正如拜登所言,他眼前的工作的確十分艱巨。
  • 魯哈尼:政府不會允許任何人推遲解除對伊朗的制裁
    伊朗總統魯哈尼在當地時間14日下午舉行的國內外記者見面會上表示,在他擔任總統的兩個任期裡,伊朗面臨最為嚴峻的經濟形勢,但是伊朗與全球6個國家籤署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已幫助國家維護自身權利,針對伊朗的制裁和「經濟恐怖主義」必須結束。
  • 給伊朗送禮?退出伊核協議兩周年之際美國撤走沙特「愛國者」
    5月8日,美國伊朗問題特使布萊恩·胡克對媒體表示。胡克的聲明意在安撫海灣地區的其他盟友。就在前一日,美國宣布從沙特撤出「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並考慮減少在沙特的其他軍事部署。雖然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此舉的本意是施壓沙特繼續減產石油,但也有聲音認為,這是送給伊朗的「禮物」——特別是,這次撤飛彈恰逢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兩周年之際。
  • 暗指拜登?以色列總理:「與伊朗恢復業務往來」將是錯誤
    美聯社12月13日消息,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周日在與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與伊朗恢復業務往來」將是一個錯誤。報導稱,內塔尼亞胡的言論似乎針對拜登,後者此前表示,如果伊朗同意嚴格遵守核協議,美國將重新加入該協議。在2015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就伊核協議談判時,內塔尼亞胡領導了一場反對該協議的鬥爭,但未獲成功。
  • 伊朗:已展開準備 若伊核協議瓦解將重啟核活動
    據臺灣媒體報導,伊朗當局表示,已展開「準備工作」,如果伊核協議瓦解,將重啟核活動。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理事會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會議時,伊朗駐IAEA大使納傑菲(Reza Najafi)在場邊表示,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伊朗可以「不受任何限制重啟核活動」。
  • 美以重拳出擊,伊朗國內安全短板暴露,專家:伊已被嚴重滲透
    暗殺事件目的明顯從政治層面來說,是試圖刺激伊朗政府,迫使他做出激烈反應,從而挑起中東戰爭,同時,也讓伊核協議永遠成為歷史。而從軍事的層面來說,法克裡扎德對於伊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使他成為美以兩國的眼中釘,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 耿爽:推動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儘快重回正軌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是多邊外交重要成果,業經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核可,具有法律約束力,應得到切實有效執行。維護全面協議就是維護多邊主義,維護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美國單方面退出全面協議,持續對伊朗極限施壓,破壞各方維護全面協議努力,是造成伊核問題當前困境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