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隆:拜登在巨變的中東難有大作為

2020-12-24 環球網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一個月後就將入主白宮,屆時他面對的將是一個面目全非並且充滿悖論的中東。過去四年,川普政府將外交起跑線和衝刺點都放在中東,從選擇沙特作為外訪首站到退出伊朗核協議,再到推出「新中東和平計劃」,促成阿聯等四個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這些所謂的中東外交成果被其視為最重要的外交遺產。雖然任期已經所剩無多,川普政府仍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中東外交,目的無非是鞏固已有成果,同時「挖坑埋雷」讓美伊關係變得更糟糕,使拜登未來難以逆轉。這份外交遺產將成為拜登政府中東外交的桎梏。

在宏觀層面,歐巴馬政府以來美國在中東減少投入同時維持掌控力的戰略一直得到延續。但在操作層面,川普政府把「拉一個打一個」的美國中東外交傳統發揮得淋漓盡致,企圖用新的盟友關係重塑中東。川普政府中東外交的底層邏輯是主導建立包括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反伊朗聯盟,其中包含三大邏輯:

一是「朋友還是朋友」,即鞏固與中東傳統盟友的關係,接連突破多條底線,不遺餘力地支持以色列,使以色列的地緣政治環境獲得空前改善;在葉門等問題上,美國對阿拉伯盟友並未過分苛責。二是「敵人還是敵人」,即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政策。三是「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即整合擁有共同敵人的盟友。

而作為伊核協議達成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拜登釋放出的信號是他將部分復興歐巴馬政府的中東遺產,即支持盟友不可無底線,並嘗試化敵為友,塑造中東各陣營間的均勢,便於美國實施離岸平衡。目標和手法不同,決定川普政府的中東外交遺產之於拜登政府可能成為包袱。如果說川普政府重塑中東協友關係與遏制伊朗可以互洽,那麼拜登既加強盟友關係又緩和美伊關係就是相互牴牾,這將掣肘其在中東施政。

首先,中東外交不是拜登政府的優先事項。拜登將作為「抗疫總統」入主白宮,外交問題暫時提不上日程。他會有意避開前任「深耕」四年的中東,另闢蹊徑尋找新的外交重心。預計拜登政府外交優先事項是向多邊主義回擺,重塑聯盟,特別是修復與歐洲等傳統西方盟友的關係。中東難題非短期內所能解決,新政府不會在中東問題上花費過多心力。

其次,中東新聯盟是拜登政府沒有理由拒絕的外交成果。川普政府促成多個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預計還會有阿拉伯國家或其他伊斯蘭國家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這賦予美國圖謀建立的中東版「小北約」以強大勢能。對於這份外交遺產拜登只能照單全收,因為它有利於美國掌控中東。畢竟在支持以色列和阿拉伯盟友方面,美國兩黨只是力度和方式不同,並無本質分歧。然而,中東新地緣政治格局對伊朗十分不利,也將束縛拜登政府的手腳,使其動輒得咎,不敢輕易緩和對伊關係,以免破壞中東新聯盟組建進程。同時,拜登政府在中東推行民主化和人權外交也會投鼠忌器。

第三,美國和伊朗國內支持兩國關係緩和的力量明顯減弱。美國國內反伊朗勢力原本便很強大,又受到川普強硬政策鼓舞。拜登尋求完全回歸伊核協議必然遭遇巨大阻力。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極限施壓」,使主張緩和與西方關係的伊朗改革派灰頭土臉,強硬派勢力顯著上升,吃過虧的伊朗無條件重啟核問題談判幾乎不可能。雖然美國毀約在先,但伊朗畢竟在離心機數量、濃縮鈾產量等方面已突破伊核協議規定。讓伊朗重回伊核協議框架將經歷艱難的過程。

諸多掣肘之下,拜登政府在中東難有較大作為。其一,中東局勢驟變,加之前任四處「埋雷」。預計拜登政府將暫時擱置中東外交,而效仿大多數美國總統,謀求第二任期成功後再在中東問題上發力。

其二,拜登政府會緩和美伊緊張關係。美國制裁伊朗效果不彰,客觀上還幫了伊朗強硬派的忙。伊朗也已運用多種手段突破制裁。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候任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將執行伊核協議條款,而不是完全回歸伊核協議,這顯示拜登政府在伊核問題上已降低調門。未來拜登政府或將與歐洲盟友一道,恢復與伊朗接觸,重新探討對伊朗實施有別於川普政府的政策,預計可能是「胡蘿蔔加大棒」式,即在抗疫、民生等領域減輕制裁力度,同時維持在軍事和安全領域的高壓。這種被稱為「凍結(制裁)換凍結(核活動)」模式,是伊核問題和美伊關係最有可能的走向。鑑於伊朗彈道飛彈問題、在阿拉伯世界拓展影響力等問題已被炒熱,拜登政府很難迴避。未來美國試圖在伊核協議框架外就其另開談判的可能性較大。

其三,一度「押寶」川普勝選的一些海灣阿拉伯國家,需要儘快建立與拜登政府的互信。接受美國調解緩解卡達斷交危機,將可能是它們送給拜登的禮物。

總之,經過川普政府的四年,中東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美國在中東的敵友關係被固化。這使拜登政府的運作空間被嚴重擠壓,很難有大的建樹。(作者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海灣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丁隆:拜登在巨變的中東難有大作為
    而作為伊核協議達成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拜登釋放出的信號是他將部分復興歐巴馬政府的中東遺產,即支持盟友不可無底線,並嘗試化敵為友,塑造中東各陣營間的均勢,便於美國實施離岸平衡。目標和手法不同,決定川普政府的中東外交遺產之於拜登政府可能成為包袱。
  • 臨走之前到處「埋雷」,拜登恐難有大作為?
    雖然距離1月20號已經沒多少時間,可川普從未放棄在中東地區活動。這既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外交成果」,也是為了給繼任者拜登「埋雷」,讓美國與伊朗的關係跌破冰點,即便拜登上臺也沒有轉圜的餘地。
  • 中東格局歷史性巨變是如何發生的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當天在白宮橢圓桌辦公室發布公告稱:「這是自25年前以色列-約旦和平條約籤署以來,世界首次在實現中東和平方面取得如此大的進步。這項協議將使中東朝著一個更加安全和繁榮的未來走去。既然兩國關係已經破冰了,我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效仿阿聯。」
  • 伊朗核科學家遇刺,是誰在給拜登中東政策挖坑?
    有人在給拜登政府的中東政策挖坑雖然美國並未承認誰是這事的始作俑者,但川普在推特上轉發了以色列記者的推文——該推文形容這次襲擊是對伊朗的重大心理重挫,態度不言而喻。但無論是誰在挖坑,都是在強迫拜登政府接受川普政府留下的中東政治遺產——在川普政府任期進入倒計時的情況下,他在此次事件前後的表現,都帶有明顯的「挖坑」意味。從現在看,只要這坑挖得足夠大,拜登政府很難完全跳過去。按照美國一貫的政策運行模式,改動起來也沒那麼容易。拜登為何會三緘其口?
  • 中東地緣政治正在發生歷史性巨變!
    作為全球矛盾最尖銳、鬥爭最激烈、戰爭最頻繁的地區,中東地緣政治正在發生歷史性巨變。很戲劇性地,以色列和阿聯13日宣布關係正常化。鬥爭容易,妥協更難。但以色列用一個含糊的「暫停」,換取了阿聯的認可。這種鬥爭策略,確實是高手,儘管肯定有人感到苦澀。2,不能低估,但也不必高估川普的插手。中東的大事,川普第一個宣布,手下齊刷刷在白宮鼓掌。
  • 又一個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破冰」,中東會更亂嗎?
    特別是去年4月蘇丹巴希爾政府被推翻、過渡政府上臺後,美蘇官員多有互訪,近幾個月加快了談判進程。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持續的內部衝突、政治動蕩以及新冠疫情肆虐,蘇丹正經歷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以撮合蘇丹與以色列建交為目的宣布決定為蘇丹「摘帽」並附加經濟援助,對蘇丹來說正好可解燃眉之急。
  • 諾獎得主克魯格曼最新專欄:遭參議院掣肘,拜登政府或難有作為
    美國大企業似乎對拜登當選、共和黨把持參議院的格局感到滿意,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知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最新發表的專欄中指出,雖然拜登贏得大選,但美國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參議院落入哪個黨派之手
  • 以色列與沙特接近,一場中東地緣革命?
    在蓬佩奧撮合之下,這一歷史性會晤可能會引發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革命。雖然川普政府的任期所剩無幾,但是中東地區外交關係的巨變可能會成為「川普主義」的重大遺產,美國在中東地區戰略調整持續推進,中東國家也在積極配合,其實是為拜登政府的中東外交劃定「底線」,設置障礙,以免拜登上臺之後重返伊核協議。川普已經默認了美國總務管理局啟動權力交接程序。
  • 以色列與沙特接近,一場中東地緣革命?
    在蓬佩奧撮合之下,這一歷史性會晤可能會引發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革命。雖然川普政府的任期所剩無幾,但是中東地區外交關係的巨變可能會成為「川普主義」的重大遺產,美國在中東地區戰略調整持續推進,中東國家也在積極配合,其實是為拜登政府的中東外交劃定「底線」,設置障礙,以免拜登上臺之後重返伊核協議。 川普已經默認了美國總務管理局啟動權力交接程序。
  • 中東大變局前夜:以色列VS伊朗,美國手握哪兩張王牌?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谷霓裳 編輯:周明中東,作為「世界地理十字路口」、大國博弈的中心舞臺,一舉一動都牽扯著世界的神經。美國的一邊倒的「中東和平新計劃」能否給巴以問題帶來新契機?拜登上臺後,美伊能否重回伊核協議?2020年的疫情,竟然是中東停火的最好良藥?宗教矛盾、民族衝突、地緣碰撞,中東已來到大變局前夜。
  • 拜登挑選賀錦麗作為副手,有何意義?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民主黨上下和拜登都面臨著空前的推動選非裔女性作為搭檔的壓力。最終拜登所考慮的候選人清單中大部分是黑人女性,也充分反映了當今美國政壇的局勢。賀錦麗作為加州這個全美最大州的總檢察長的六年經歷,加上她近幾年的參院生涯,雖然和拜登四十多年的經驗無法比擬,但也足以讓她有資格在必要時刻繼任總統了。
  • 中東地區形勢或迎來巨變!美國制裁大不如前,可能會向伊朗屈服
    中東問題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早在很久之前,中東地區就頻繁發生衝突。而美國等大國的加入,更讓該地的局勢更加緊張。不過最近根據《環球網軍事》報導,伊朗高層表示美國將在伊朗民族的抵抗下屈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美總統拒絕承認拜登獲勝,美軍航母重返中東
    很顯然,從美國的舉動來看,伊朗核科學家被"斬首"背後,估計白宮難脫干係。甚至於,不排除有藉助美伊衝突重燃,以"戰時總統"身份賴在白宮不走的可能。幾乎同時,川普才對五角大樓進行過"大清洗",就連埃斯珀、基辛格、奧爾布萊特都被"掃地出門"了。這一連串舉動,沒準就是為了向伊朗動武、製造"戰時總統"做準備。怎麼看?談3點粗淺的看法吧。
  • 川普撮合的中東「歷史性巨變」,是分水嶺還是地緣政治秀?
    考慮到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經濟重心正在不斷向海灣地區偏移,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阿聯和以色列達成的這項協議將成為改寫中東地區地緣政治格局的標誌性事件,但也有專家學者聲稱不宜高估這份協議的重要性,甚至對該協議是否能夠得到有效落實、落實期限能維持多久而心存疑問。那麼,這份川普口中的歷史性和平協議,究竟是中東國家關係發展的分水嶺還是一場地緣政治大秀?
  • 中東局勢突發巨變,伊朗抓住暗殺核專家兇手,美上將改口懇求克制
    現在中東局勢或將突發巨變,美上將改口懇求克制,表示不想與伊朗發生衝突。美國駐中東最高指揮官麥肯齊上將表示,美國不願與伊朗爆發戰爭,希望伊朗能保持克制。還有美國官員匿名透露,以色列才是暗殺事件的背後真兇,但美國確實默認了以色列的做法,在事前就已經得知以色列暗殺計劃。
  • 拜登時代來臨,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可能會發生這3大變化
    連續熱鬧了很長時間的美國大選終於塵埃落定,雖然川普仍然不肯承認自己的失敗,但是白宮的交接工作已經正常展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到了明年1月20日,拜登就可以正式入主白宮了。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要換新總統,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拜登上臺之後,世界格局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對於這個問題,有媒體在12月1日給出了一些分析。
  • 中東局勢突發巨變,伊朗抓住暗殺核專家兇手,美上將改口懇求克制
    現在中東局勢或將突發巨變,美上將改口懇求克制,表示不想與伊朗發生衝突。美國駐中東最高指揮官麥肯齊上將表示,美國不願與伊朗爆發戰爭,希望伊朗能保持克制。還有美國官員匿名透露,以色列才是暗殺事件的背後真兇,但美國確實默認了以色列的做法,在事前就已經得知以色列暗殺計劃。
  • 中東迎來歷史性巨變,川普終於成功了一次?中方明確表態
    不過,近日,中東地區的兩個大國,以色列和阿聯卻達成了和平協議,中東迎來歷史性巨變,美國總統川普終於在外交事務上成功了一次。中國外交部對此也做出了回應,表示會繼續支持巴勒斯坦。
  • 蓬佩奧出訪中東,挑唆阿拉伯國家對抗伊朗外,還要破壞中國與中東...
    李偉建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川普大勢已去,但他迄今拒絕承認敗選,作為川普「最忠實」的支持者蓬佩奧,也相信美國將「平穩過渡到第二任川普政府」。因此,他不為大勢所動,依然按計劃出訪,並且訪問的國家都已向拜登表示過了祝賀。按蓬佩奧的說法,他此行的目的之一是要提醒外國領導人:「所有的選票還沒有完成清點」。事實上,蓬佩奧對川普能否在最後一刻實現翻盤並沒有什麼自信,而真正讓其有如此執念的是他較之川普有著更為激進的對外政策理念。
  • 拜登:中國面臨「大問題」 我是中國最難對付的人
    (原標題:拜登又誇口:我是中國最難對付的人)美國民主黨熱門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上周「中國不是美國對手」一番話在國內引起巨大爭議,本周他不得不出面解釋。5月4日,拜登在南卡羅來納 圖源:拜登推特他接著稱,假如投資對了,就能在各方面「擊敗」中國。同一日,在另外一個場合,拜登在南卡羅來納州前民主黨主席家中舉行的一次籌款活動中誇口:「我是(中國)最難對付的人——由於工作性質,我花了大量時間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