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長江中下遊洪水洪峰14日通過城陵磯至大通江段。14日14時,長江流域內仍有2站超歷史最高水位、6站超保證水位、77站超警戒水位。江心洲情況如何?記者14日開始蹲點江心洲,探訪汛情,走進抗洪搶險第一現場,看到政府工作人員24小時在崗,村民自願守護家園,還有多名鎮江過去的志願者加入防汛,15日,多輛消防車以及多名消防官兵進駐,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當地村民人心穩定,在記者採訪中紛紛表示:「我們相信政府相信黨,不擔心!」
去往江心洲的路上就見「抗洪搶險」忙
14日下午2時許,從鎮江金港大道往諫壁方向的路上,記者看到一輛輛綠色的實載大貨車,車前貼著「抗洪搶險」字樣,穿梭在路面上。到了江心洲汽渡,三輛綠色的實載大貨車等待渡江,經汽渡前往鎮江丹徒區江心洲。此時,面對江水滔滔、濁浪拍岸的汽渡,車前的「抗洪搶險」字樣,分外醒目,並給人一種沉甸甸的分量。
一艘渡輪過來,因為江水太大,記者看到渡輪的船板就放到了江水中。每當有轎車登陸渡輪時,都要穿越江水而過,兩側飛濺浪花,猶如水中行舟。渡輪上,一名駕駛綠色大貨車的司機趙師傅告訴記者,車上實載的是黃土,全部從丹徒新區拉過來,去江心洲加固江堤。他們一共有20多輛車子,每天清晨開始,拉到晚上七八點鐘,每車每天能拉七八趟。
渡輪行駛在江面上,四周濁浪翻卷,記者能明顯感覺到渡輪的搖晃。面對一片蒼茫茫的渾濁江水,不識水性的記者,心中一陣陣悸動,這種感覺明顯異於往日乘坐渡輪渡江。記者回頭望去,渡口的航標及成片樹木,已經浸泡在滔滔江水中,並有部分塌陷下去。
期間,對面一艘渡輪開過來,滿載的渡輪上,最為明顯的還是拉運黃土的這些綠色大貨車,以及大貨車前面張貼的「抗洪搶險」字樣。
村民見怪不怪,相信政府相信黨
在渡輪上,記者遇到了江心洲村民吳師傅。吳師傅騎著一輛電三輪,14日上午到鎮江城區給家中孩子送去了新鮮蔬菜,午後返程。面對這滔滔江水,吳師傅明確表示,對於鬧洪水,江心洲村民已經是見怪不怪。何況,還有黨委政府,他說:「相信黨和政府,我們不擔心!」
吳師傅還告訴記者,今年的水比往年大些,目前村委會幹部已經進村入戶,除了叮囑每戶注意安全之外,每戶人家都發放了救生衣,人手一件。
記者在渡輪上還採訪了其他江心洲村民,男女老少都有。面對這場洪水,村民們都很坦然。而這份底氣,一部分源於江心洲四面環江,他們終年與江水打交道;更重要的一點,就和吳師傅一樣,「相信政府相信黨」。
正是這份厚重篤實的信任,讓他們不慌不亂,甚至笑容燦爛。
面對村民這份信任,那我們政府的工作人員在忙些啥?14日下午4時許,記者趕到江心洲生態農業園區時,就聽到喇叭在循環播放汛期警示;所有江心洲園區的工作人員已經吃住在單位,忙著組織協調物資調配、救生衣發放等,各司其職處理各項防汛工作,24小時在崗。同時,更多的人力投放到江堤的巡防上。
「未雨綢繆,現在這裡15歲以下和65歲以上的村民,我們已經勸離,並將他們跨江集中到丹徒區辛豐安置點」,園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外還有不少老者和孩子,已經被鎮江的親朋好友接走了。對於這場數十年未遇的大汛,他們正嚴陣以待,築牢生命防線。
記者還獲悉,從本月13日開始,村幹部就開始走村入戶,每家每戶開始發放救生衣。在江心洲橘江裡一住戶屋外,記者看到家中無人,關著的門上掛著一件救生衣。
夜晚「巡江人」8小時要走32公裡
14日下午5時許,記者來到95大堤,現場看到一派忙碌的景象。運土的工程車來往穿梭,多臺挖掘機轟鳴作業,不斷有套著「巡查」字樣袖套的村民,來回查看堤岸。
「我就是旁邊這個村上的,接到村裡通知,過來照應的。」71歲的陳章蘭(音)是五墩村一大隊的村民,她告訴記者,當天她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9點到下午6點,主要負責來回查看堤岸,有沒有江湧點,哪裡有滲水等。
當記者問到過來照應有沒有工錢時,陳章蘭認真的說,村裡通知來了,我就出來了,不問有沒有錢。再說了,你看,政府這麼多人為了我們老百姓的安全,加班加點在忙,我們能幫點是點。頓了頓,陳章蘭又說,上半年「抗疫」政府已經不容易了,現在為了防汛更是辛苦,我們能分擔一點是一點。哦,晚上巡邏的人更加多。
記者走訪了一圈後再次來到江心洲生態農業園區時,已近夜晚8時,而這時,園區內不斷有車輛進出,園區領導及多名工作人員還在開會,研究部署防汛工作。在看到記者拍照後,連忙互致問候:「辛苦!」
14日晚8:30左右,記者再次來到此次抗洪搶險主陣地之一的95大堤上,此刻天上又開始下雨。漆黑的江堤上,因為運送車輛留下泥土,已是泥濘溼滑不堪,走出不遠記者的鞋子就已「沒鼻子沒眼」。現場運土工程車和挖掘機共鳴,工作節奏依舊。
夜晚巡堤的責任更加重大,巡邏的有村民和政府工作人員。集鎮辦工作人員王勇告訴記者,800米江堤10分鐘來回一趟,從下午4點到深夜12點,一個班下來,通常要走到32公裡上下,他是第二天值班。而不少園區領導,已經值班一個星期了!
值得一提的是,江心洲汛情爆發後,鎮江市、丹徒區及江心洲,大量市民和村民志願者,出現在抗洪一線。他們不怕苦累,嚴防死守,不計報酬。鎮江興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正樂,在12日下午就帶著10名單位的小夥子進駐江心洲,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一直奮戰在堵漏抗洪巡堤的第一線!
養殖大戶的350畝蟹池和住宅一起浸泡江水中
江心洲接連水位高漲,汛情吃緊。江心洲螃蟹養殖大戶葉躍進,在江邊的350畝螃蟹池,因為外江進水被淹。
15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葉躍進的螃蟹池水面,與外江水面已經相通相連,茫茫一片。並且,螃蟹池內的江水,隨著潮汛和降雨,還在不斷升高。蟹池中有根電線桿,孤零零地站在江水中,有種說不出的悽涼。
葉躍進告訴記者,自己投資了200多萬元養螃蟹,但現在卻成了「汪洋一片」!不僅如此,連其建在螃蟹池旁的住宅,也被淹了江水。而建房子當時也花費了40多萬元。
老葉夫婦告訴記者,12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隨著外江一段江堤出現豁口,與外江江堤一堤之隔的螃蟹池,就開始迅猛進水,繼而被淹!面對洶湧湧進蟹池的江水,老葉夫妻倆也無可奈何。
老葉告訴記者,原本這些池內的螃蟹,在10月15日前後就可以上市銷售了!還有,他的350畝蟹池,沒有購買任何保險。(朱美娜 )攝影 朱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