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27件寶貝在沙特展出 一級文物3件

2020-12-25 閩南網

  元代伊斯蘭教奈納·穆罕默德墓碑石的拓片

  為進一步推動中沙兩國文化交流,由中國國家文物局、沙特旅遊及民族遺產總機構主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華夏瑰寶」展,將於9月13日至11月23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國家博物館展出,國內13家文博機構將聯合展出264件展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有27件展品參展,包括元代伊斯蘭教石刻5件,其中一級文物3件。

  8月21日,「華夏瑰寶」展覽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據介紹,此次展覽是中國文物首次大規模赴沙特展出,展覽以歷史發展為順序,展出自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精美考古遺存及傳世珍品。展覽共展出264件展品,其中文物展品220件,一級品數量38件。

  本次展品來源於故宮博物院、徐州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洛陽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焦作市博物館、邳州博物館、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共13家文博機構。

  據介紹,此次赴沙特「華夏瑰寶」展覽加入了中國與阿拉伯地區交往的篇幅,生動再現了自古以來中國與阿拉伯地區源遠流長的交流與對話。展覽分為「文明伊始與禮制建立」「一統盛世 鞏固與發展」「包容多元的對外交往」「商業萌芽與海洋貿易」「宮廷氣度與宮廷藝術」五個部分。

  泉州海交館的展品將在第四單元「商業萌芽與海洋貿易」展出,本單元介紹了瓷器藝術、海洋貿易,以及中國與阿拉伯地區在宋元明時期的貿易與人員交往。這一單元中,不僅展出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宣德青花雲龍紋天球瓶,用阿拉伯文裝飾的明正德款瓷器,也展出了陝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阿拉伯數字幻方鐵板。泉州海交館選送元伊斯蘭教奈納·默罕默德石墓碑參展,並用復原的船舶模型體現鄭和下西洋的澎湃景觀,從多維角度呈現這一時期文化與貿易的廣闊性和包容性。

  (東南早報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黃皓婧 文/圖)

相關焦點

  • 重慶建川博物館寶貝多!60件國家一級文物,還有各個時期的結婚照
    在博物館的出口處,特意擺放著一面金婚照片牆,上面已經展示了不少金婚夫婦身著婚服的照片。樊建川說,他還會繼續徵集金婚照,填滿這面牆。票證生活博物館展示的物件,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滿滿的回憶。展出的上萬張真實票證,除了常見的糧油票、肉票、布票之外,還有自行車票、尿壺票等。藏寶貝 有60件國家一級文物重慶建川博物館究竟藏著多少寶貝?
  •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面向海洋的科技人文之光
    泉州灣宋代古船陳列館展示的古船  「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說起泉州,怎麼都繞不開海洋這兩個字。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泉州在海洋交通、貿易和文明交融上,保留著不少歷史遺存,有著豐厚的「家底」——泉州灣出土的宋代沉船及大量古代錨具,宋元時期外國僑民在泉州經商、傳教及其後代遺留下來的數百方石刻,200多艘中國歷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各個時期的外銷陶瓷器,等等。這些文物均藏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泉州海交館」),見證著泉州港當年的輝煌。
  • 78件梵蒂岡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展出
    5月28日,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觀眾觀看梵蒂岡博物館珍藏的巨幅油畫《亞當和夏娃在人間天堂》。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實習生朱羽弘/攝本報北京5月2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蔣肖斌)「傳心之美——梵蒂岡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展」今天上午在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開幕。展出的78件展品,是梵蒂岡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首次在中國展出。
  • 江西省博物館新館開館 展出文物3000餘件
    新華社南昌9月28日電(記者袁慧晶)「十一」黃金周前夕,江西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展出文物3000餘件,新幹大洋洲商代立鹿耳四足青銅甗、《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中的景德鎮元代青花釉裡紅樓閣式人物穀倉等珍貴文物悉數亮相。
  • 泉州海交館:追尋海上絲綢之路的身影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外景(3月1日攝)。泉州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鎮,擁有眾多珍貴的相關文物古蹟。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海交館)展出的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絲綢之路及由此引發的經濟、文化交流的海外交通史文物,生動再現了中國古代悠久輝煌的海洋文化。
  • 一艘宋代沉船引發的故事——來這座博物館讀懂中外交通史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簡稱「海交館」)成立於1959年,是我國首個海事類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她以富有特色的文物展品,展示中國古代海洋交通、航海科技與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講述了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鑑、互融共生的歷史故事。
  • 雲南省博物館60周年館藏珍寶展 展出文物154件
    戰國時期的牛虎銅案、西漢時期的鎏金騎士、宋代純金鑄造的佛像、現今存世不足10件的北宋名家郭熙作品之一的《溪山行旅圖軸》,還有黃公望、唐伯虎等名家真跡等館藏文物……12月1日至28日,雲南省博物館適逢建館60周年之際,推出「春秋——慶祝雲南省博物館建館60周年館藏珍寶展」,展出文物達154件,其中涵蓋青銅器、民族文物、宗教文物、陶瓷器
  • 【湘西州】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記者5月30日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300件羅馬帝國文物武漢展出 3件文物有缺損(圖)
    9月28日起,湖北省博物館推出的「輝煌時代羅馬帝國文物特展」,將為觀眾解答這個疑問。昨日,該展覽展品開箱布展,3件珍貴文物率先亮相。  據了解,此次展出的300件展品均為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3世紀中葉羅馬帝國巔峰時期的文化遺產,主要來自託斯卡納地區的義大利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等3家博物館,展品將分為6個主題展區,包括人物雕像、硬幣、陶器、玻璃器、青銅器和珠寶等文物。
  • 國寶級文物來了 市博物館展出漢王室珍貴文物百件
    青島新聞網7月26日訊(記者 王爽)從27日起,青島市博物館聯合河北博物院精心打造的年度大展「冀地漢風·河北博物院藏漢代文物展」即將啟幕。漢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王朝。河北省地處華夏中原,兩漢時期在今河北地區分封過數十個諸侯國,中山國便是其中之一。河北漢代文物遺存眾多,其中尤以中山國諸侯王墓的發現最為豐富。
  • 首爾博物館展出中國西周至近代時期91件珍貴文物
    人民網11月29日訊據韓聯社消息,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今天表示,為了慶祝首爾和北京締結友好城市20周年,將從今天起至2014年2月9日舉辦北京歷史文化特別展——「北京三千年:包容的一座城市的成長」。本次展覽將展出中國西周至近代時期的91件珍貴文物,其中包括金銀面具、玉壺春瓶等國家一級文物。首爾歷史博物館還計劃明年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首爾歷史文化特別展,向北京市民介紹韓國歷史和文化。
  • 「黑石號」「開進」上海博物館 168件文物珍品首次回國展出
    本文圖片:「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央廣網記者 林馥榆 攝) 展覽共展出248件/組文物,其中包括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邱德拔展廳精選的
  • 鄴城考古博物館開館 展出珍貴文物178件
    12月17日9時許,邯鄲市臨漳縣鄴城考古博物館正式開館,展出鄴城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178件(組),其中150件(組)為首次正式展出。鄴城考古博物館位於邯鄲市臨漳縣縣城,始建於2012年5月,並於2015年11月建成開館。在建館五周年之際,中共臨漳縣委、臨漳縣人民政府特斥資對博物館再次進行改陳,展陳文物種類更加豐富,展陳手法更加先進,博物館功能更趨完善。
  • 126件羅浮宮珍品日前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中國國家博物館聯手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推出的2017年開年大展——羅浮宮的創想日前開展。來自羅浮宮博物館的126件珍貴文物藝術品,以特有的方式,呈現法國八百年歷史變遷。記者 李繼輝 攝  羅浮宮的文物來國博展出了。不過,令人遺憾的是,126件珍品中,沒有《蒙娜麗莎》。這些珍品已經對外展出,展品涉及油畫、雕塑等諸多門類。  羅浮宮旁挖出景德鎮瓷器  進入展廳,右側展櫃裡扎堆兒陳列著十來件小型文物,其中兩件瓷器祖籍中國景德鎮,這次算是從法國回家「省親」。其中一件是青花人物圖花瓶(或筆筒),為明崇禎時期在江西景德鎮燒制。
  • 海交館裡賞千年「泉州寶藏」!
    打開想像力為泉州歷史發「生」歷時三個月集結百餘位的90後和80後藝術家共同喚醒泉州歷史的生命力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文物為創作源泉給泉州帶來前所未有的一場新年藝術展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2020年1月1日10:001月1日—30日免費參觀在作品徵集過程中,我們看到專業或非專業的藝術愛好者們,這些80後,90後,用當下年輕人的態度去重新發現泉州千年文化,他們對古老文明的熱愛,並將這份熱愛創作成實體藝術,積極投身於進行文化輸出行列中來
  • 澄城300餘件芮國文物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出
    澄城300餘件芮國文物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出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07-16 08:21:57
  • 金縷玉衣等724件河北精品文物亮相國家博物館
    12月28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河北博物院聯合主辦的「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展出包括來自河北博物院的149套722件文物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2件滿城漢墓出土的一級文物。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遺址提供直接證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華聲在線5月2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2020-12-02 17: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羅浮宮,如何尋找3萬中國文物的展出新路徑?
    羅浮宮眾所周知,除英國外,法國是歐洲典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國家。而羅浮宮又是法國收藏中國文物最集中的博物館,數量多達3萬件,尤以原始社會彩陶器、商周青銅器、明清瓷器為重。其中,只明清瓷器精品就有6000多件,唐宋繪畫200餘件。這些藏品還不包括1945年,羅浮宮出讓給法國吉美博物館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