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味·敦煌,品牌驅動鄉村旅遊轉型升級
特色民宿內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孫海峰 通訊員張曉亮
陽春三月,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景色宜人,月牙泉鎮的農家客棧也紛紛開始了提升改造。
「我想做一個有特色的民宿,給遊客提供一個住宿的環境,讓遊客體會西北的沙漠風情。」月牙泉鎮禾園民宿經營者何新正在與設計師商討設計理念。
為了讓遊客有更好的體驗感,何新特意從上海請來了視覺藝術家張禱山,想要立足農耕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民宿。
特色民宿內景。
在敦煌市月牙泉鎮,這種品牌驅動、走特色道路的經營理念,已成為一種時尚。這歸功於當地有序推進農家客棧和農家園,向「鄉居·鄉味」特色品牌轉型升級。
視覺藝術家張禱山,一直擔任音樂家譚盾的指定舞臺總監,曾連續五次擔任上海藝術節藝術總監和總編導。在禾園民宿施工過程中,他每天到現場與施工人員認真交流,用心處理好每一處細節。
「敦煌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是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地方,月牙泉鎮更是文化旅遊的聚集地,壯美的大漠可以讓人修身養性,尋找自我,這裡也必將會成為民宿建設的一個投資熱點。」張禱山說,「我們的概念是把自然界、人文和現代的生活方式結合在一起,與其說是在做一種建築設計,不如說是在做一個心靈歸宿。所以我們將會用極簡的一種方式去打造這樣一個極簡的生活空間。」
在品牌驅動理念的影響下,月牙泉鎮農家園一條街也開啟了「美顏」模式,他們以去「同質化」和「餐館化」為目標,讓鄉村旅遊真正立足鄉土、回歸鄉味、富含鄉氣、承載鄉愁。
「去年市上組織我們去莫幹山參觀學習,回來以後感受很深,我們進行了硬體提升與改造,保持錯位發展的理念,走特色道路,去同質化,後期我們會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在提升服務和菜品方面也同步進行。」本味宅農家園經營者張科雄說。
近年來,敦煌市月牙泉鎮依託景區資源以及民俗特色文化,大力發展農家客棧和農家園項目,引導農家客棧「去同存異、特色發展」,走好鄉村旅遊發展之路。同時,充分挖掘敦煌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除了飛天、壁畫、彩塑、絲綢等經典元素,還在非遺文化、農耕文化等豐富的敦煌文化構成中深入挖掘和拓展,農家園的裝修裝飾風格也回歸古味、土味、鄉味,形成「家家有特色、處處顯文化」的發展格局。
「我們計劃,分別以鄉味·敦煌、鄉居·敦煌為整體定位,分年度推進楊家橋農家園、月牙泉村農家客棧兩條特色產業街基礎配套、業態升級和經營轉軌。同時,引導部分農家園、農家客棧明晰市場定位、確定主題風格、優化營銷策略、實施設施改造,逐步植入文化元素、提升服務品質,打造高水平示範店各2-3家,併集中線上線下資源,將其打造成網紅店。」月牙泉鎮黨委書記馮穎超介紹說。
如今,鄉村旅遊已成為敦煌市月牙泉鎮經濟發展的新亮點、農民增收的增長點。目前,月牙泉鎮各類農家客棧已達到319個,可提供床位10827張,農家園53個,可提供餐位2755個。
月牙泉鎮農家園一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