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鄉居?鄉味」特色品牌帶動鄉村旅遊轉型升級

2020-12-11 每日甘肅

敦煌 「鄉居·鄉味」特色品牌帶動鄉村旅遊轉型升級

每日甘肅網敦煌4月16日訊(新甘肅·甘肅農民報特約記者 張曉亮 通訊員 吳冬妮 王璐)敦煌市月牙泉鎮引進先進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有序推進農家客棧和農家園向「鄉居·鄉味」特色品牌轉型升級。

春天的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景色宜人,月牙泉鎮的農家客棧紛紛開啟了提升改造模式。為了能讓來敦煌的遊客充分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和自然景觀,該鎮村民從上海請來相關專家,立足農耕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民宿。

敦煌市月牙泉鎮依託景區資源以及民俗特色文化,大力發展農家客棧和農家園項目,引導農家客棧「去同存異、特色發展」,走好鄉村旅遊發展之路。同時,充分挖掘敦煌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除了飛天、壁畫、彩塑、絲綢等經典元素,還在非遺文化、農耕文化等豐富的敦煌文化構成中深入挖掘和拓展,農家園的裝修裝飾風格也回歸古味、土味、鄉味,形成「家家有特色、處處顯文化」的發展格局。

月牙泉鎮黨委書記馮穎超介紹說:「我們計劃分年度推進特色產業街基礎配套、業態升級和經營轉軌,同時引導部分農家園、農家客棧明晰市場定位、確定主題風格、優化營銷策略、實施設施改造,打造高水平示範店2-3家,併集中線上線下資源,將其打造成網紅店。」

如今,鄉村旅遊已成為敦煌市月牙泉鎮經濟發展的新亮點、農民增收的增長點。目前,月牙泉鎮各類農家客棧已達到319個,可提供床位10827張,農家園53個,可提供餐位2755個。

相關焦點

  • 鄉味?敦煌,品牌驅動鄉村旅遊轉型升級
    鄉味·敦煌,品牌驅動鄉村旅遊轉型升級特色民宿內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孫海峰 通訊員張曉亮陽春三月,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景色宜人,月牙泉鎮的農家客棧也紛紛開始了提升改造。特色民宿內景。在敦煌市月牙泉鎮,這種品牌驅動、走特色道路的經營理念,已成為一種時尚。這歸功於當地有序推進農家客棧和農家園,向「鄉居·鄉味」特色品牌轉型升級。視覺藝術家張禱山,一直擔任音樂家譚盾的指定舞臺總監,曾連續五次擔任上海藝術節藝術總監和總編導。
  • 甘肅敦煌升級鄉村文化品牌遊 引客置身享特色「鄉味」
    張曉亮 攝中新網蘭州4月11日電 (張曉亮 吳冬妮 王璐)杏花綻放,楊柳吐翠……4月上旬,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名城甘肅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景色宜人,農家客棧紛紛開啟鄉村旅遊發展之路,提升改造農家客棧模式。
  • 鄉居養老丨為什麼李子柒鏡頭下的鄉居生活能全球爆紅?
    這種生活方式把養生養老與休閒度假自然地聯結起來,拓寬鄉村旅遊的產品與市場,承載著旅遊轉型升級後高層次的市場需求。一、何為「鄉居養老」?鄉居養老帶動鄉村旅遊的常年運行,緩解鄉村旅遊的季節落差,通過樂野、樂居、樂食、樂農、樂藝「五樂「養老產業鏈的建設,實現從鄉村觀光到鄉村度假的過渡。
  • 如何打造高端化的度假鄉居模式田園綜合體
    (二)粗放式大眾旅遊向精緻化小眾旅遊轉變小眾旅遊是區別於大眾旅遊的一種精品化的旅遊模式,其需求正在日益增長,並讓旅遊發展方式、經營方式和服務方式均面臨轉型和創新。高端化的度假鄉居模式主要針對小眾旅遊需求的多樣化,創新和優化旅遊產品結構,讓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轉型,為高端小眾提供更具品質的旅遊生活。
  • 從地區IP塑造到農特產品升級 以文創全面賦能鄉村發展|鄉創委發言四川省旅遊景區發展大會
    2020年9月8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在達州市宣漢縣巴山大峽谷景區召開「2020年四川省旅遊景區發展大會」,會議圍繞「加快文旅資源科學開發,推動旅遊景區轉型升級」主題,統籌部署全省新時期旅遊景區發展各項工作,推動全省旅遊景區高質量發展。
  • 牡丹江市兩村入選省鄉居旅遊目的地
    19個鄉居旅遊目的地。其中,我市海南鄉中興村、渤海鎮小朱家村兩地以特色朝鮮民俗風情和婉約旖旎的自然風光分別入選。 據介紹,本次鄉居生活遊主題推薦的黑龍江省19個鄉居旅遊目的地,都是以展開龍江鄉居生活圖鑑,凸顯綠水青山黑土的大美風光為基礎。其中,作為我市遠近聞名的朝鮮民俗村,西安區海南鄉中興村距離牡丹江市區只有不到20公裡路程。
  • 山西呂梁引客置身享特色「鄉味」 鄉村旅遊助推經濟復甦
    原標題:山西呂梁引客置身享特色「鄉味」 鄉村旅遊助推經濟復甦 春早綠,芳菲至,黃河灘上春意濃。「通過將美麗鄉村、紅色文化、人文景觀完美結合,挖掘特色鄉村旅遊資源,助力鄉村振興。」25日,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政府黨組成員郝振傑介紹該縣鄉村旅遊資源時說。
  • 【鄉村旅遊】甘肅:美麗戰勝貧困 鄉旅繁榮經濟
    近年來,李家莊村依託本土特色,創新業態產品,通過種菜種花、餐飲娛樂、生態採摘、賞花休閒、棲雲小鎮鄉村旅遊綜合體開發建設,打造鄉村旅遊的「升級版」,已成為甘肅省會蘭州乃至全省的熱門鄉村旅遊打卡地。  甘肅地處黃土、青藏、蒙古三大高原交匯地,資源多樣、風貌多異、文化多元,全省70%的文化和旅遊資源集中在鄉村,廣大農村被譽為文化的富礦、旅遊的樂土。近年來,以素樸·李家莊為代表的甘肅鄉村旅遊、鄉村民宿正蓬勃興起,湧現出了一批在西部乃至全國具有示範意義的優秀品牌和成功案例,成為甘肅旅遊新名片、旅遊扶貧新標杆。
  • 欒川縣榮獲「河南山珍美食之鄉」榮譽稱號!
    驗收工作匯報會上,被成功授予「河南山珍美食之鄉」榮譽稱號。至此,我縣2019年啟動的「河南山珍美食之鄉」品牌創建工作圓滿畫上句號,這對讓全國人民了解欒川美食,以及推廣欒川山珍等特色農產品在餐飲業、旅遊業的應用上具有重要作用。
  • 竹垟畲族鄉:一場「潑水節」背後的鄉創產業「蝴蝶振翅」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 董科娜 周雪妮 通訊員 鍾方憶8月1日,在浙江省龍泉市竹垟畲族鄉,一年一度的潑水狂歡節如期而至。橫溪水上梯田人流如潮,潑水狂歡、趣味比賽、篝火晚會……各種極具特色的畲鄉風情體驗活動,吸引了上萬名遊客來此遊玩,將這個隱匿在青山秀水裡的小鄉村變成了一個「狂歡場」。
  • 皇帝廟鄉美麗鄉村葡萄採摘季啟動
    縣委副書記楊智勇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我縣緊抓成功入選全省鄉村振興首批示範縣契機,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三產融合發展,不斷叫響臨潁特色產業品牌,美麗鄉村、綠色產業、文化旅遊事業協同推進,有力促進了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鄉村復活之路——特色鄉村旅遊
    日本水上町的工匠之鄉位於東京西北群馬縣最北端的水上町小鎮上,是「農村公園構想」的最成功發展區域。經過20多年的努力,如今這個以保存史跡、繼承手工藝傳統、發揚日本飲食文化為特色的「工匠之鄉」已頗具規模,被日本各地遊客所熟知,並成為當地標誌性觀光農業區。
  • 從農家樂到鄉宿 浙江臨安打造中國鄉宿旅遊第一縣
    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讓臨安的旅遊業迅速崛起,鄉村旅遊在整個浙江範圍內一馬當先。  眾所周知,臨安市興辦農家樂的歷史在全省名列前茅,農家樂產業規模也頗為可觀。據初步統計,現已有農家樂床位2萬7千多張,農業休閒度假產業的基礎非常紮實。  但隨著旅遊由「生態觀光遊」向「生態養生遊」轉變,農家樂的轉型升級也迫在眉睫。
  • 打造「餐廚之鄉」帶動鄉村振興 淳安中洲讓每一道家鄉菜都有美麗故事
    打造「餐廚之鄉」帶動鄉村振興 淳安中洲讓每一道家鄉菜都有美麗故事發布時間:2020-12-04 09:35:08杭州日報訊 經營酒店已經非常忙碌,最近姜仁健放下繁忙工作,專門回了趟老家淳安縣中洲鎮,一待就是4天。
  • 田園綜合體——鄉居
    鄉村旅遊內涵多元,主要類別包括農業旅遊、鄉愁旅遊、戶外探索,基於主要類別,還衍生出美酒佳餚、烹飪學習、特色民宿、自然學習等風靡世界的細分體驗。鄉村旅遊並非近程短時休閒的代名詞,鄉村度假才是效益最大化的旅遊形態。
  • 【一鄉一品振興路】西邵鄉:又到藕飄香 「藕鄉」轉型忙
    西邵鄉的節水蓮藕園區內,村民們有的在忙著採挖蓮藕,有的在將收穫的蓮藕裝車,一派繁忙景象。  「西邵鄉的蓮藕還上過全國兩會的餐桌呢!」西邵鄉黨委有關負責人自豪地說。  西邵鄉位於豫冀兩省交界處,106國道縱貫全境,交通便利,是人流、物流、商流的聚集地。全鄉轄區總面積48平方公裡,耕地4.2萬畝,黃河故道區面積1.2萬畝。
  • 河南省魯山縣四棵樹鄉:鄉村旅遊撐起農民「錢袋子」
    原標題:河南省魯山縣四棵樹鄉:鄉村旅遊撐起農民「錢袋子」 10月30日,河南省鄉村旅遊示範村授牌暨四棵樹鄉張溝農家樂旅遊接待中心開業慶典在風景秀麗的魯山縣四棵樹鄉張溝村舉行。河南省旅遊局在今年9月公布的河南省鄉村旅遊示範村名單中,魯山縣四棵樹鄉張溝村榜上有名,是魯山縣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村莊。四棵樹鄉的農家樂始於2001年,是平頂山市最早發展農家樂的鄉鎮。農家樂的興起和發展,為該鄉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該鄉已發展農家樂180家,每家年均純收入在10萬元以上。
  • 去「山居嶺南」尋覓詩和遠方——嶺南鄉民宿助力鄉村振興改革紀實
    「避開擁擠的人群,美美地待在院子裡,享受發呆生活……」這是一位網友發在朋友圈的鄉村生活感受,配圖裡,兒時的小院、夢中的老家儼然就在眼前。「如今這樣的遊客越來越多。他們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遊覽,而是更傾向於以民宿為核心的深度休閒體驗。」嶺南鄉黨委書記傅飛軍說,大力發展鄉村民宿,正成為「山居嶺南」提升旅遊業品質,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 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魅力萬寧」攬得遊客雲來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和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萬寧再接再厲、承託重任,繼續完善旅遊基礎設施,著力培育以旅遊服務業為主導的多元化產業,依託一批「國字號」招牌,打造精品旅遊項目,著力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推動全域旅遊創建,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鄉村旅遊有機結合,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豐富旅遊產品供給,從而實現從旅遊驛站向旅遊目的地的轉變。
  • 卓資縣鄉村休閒旅遊持續優化升級
    卓資縣圍繞「休閒養生地、文化卓資山」發展定位,堅定樹立「山水為媒、文化為魂、投入為基、民生為本」的發展思路,全面實施全域旅遊、四季旅遊和「旅遊+」戰略,著力打造「生態休閒居」養生遊。  充分發揮九龍灣、林胡古塞和紅石崖三大4A級旅遊景區的綜合帶動效應,通過實施鄉村旅遊品牌創建工程不斷進行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