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的香港會變成什麼樣?說說香港的「規劃」

2020-12-25 中華網新聞

圖片說明:大嶼山

「香港的土地開發程度只有24%」。日前記者訪問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副秘書長陳松青在介紹香港土地規劃概況時透露的這一數字,讓記者心生感慨:寸土寸金的香港,給自己留了這麼多的土地戰略儲備,可謂目光長遠!

地少人多,是香港的基本區情。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字,現有陸地面積為1106.3平方公裡,其中新界及離島為978.7平方公裡,九龍為46.7平方公裡,香港島為80.7平方公裡。人口在2011年為707萬,2016年為734萬,每平方公裡的人數為6790人,如果按地區劃分,以九龍為最密集——每平方公裡高達47300人,香港島每平方公裡則為15830人。

如此高的人口密度,集中在香港這個山地資源豐富的城市,也決定了香港只能向高空發展。根據全球建築諮訊機構Emporis的排名,香港的摩天大廈(高於100米)有1294幢,位居全球第一,遠超列在第二名、第三名的紐約(695幢)和東京(427幢)。

香港中環一帶的摩天大樓

陳松青先生告訴記者,截至2016年年底,香港已建設土地佔到24.2%,林地、草地及灌叢為66.2%,農業用地為6.1%,水體為2.7%,還有0.7%是荒地。值得注意的是,在1106平方公裡的土地中,大約20%的土地為陡峭的斜坡,斜度≥30o。另外,香港還有1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

得益於香港的藍(海)綠(山)資源,香港居民擁有極為優良的自然環境,85%的人口居住在距離郊野公園的3公裡範圍內;90%的人口居住在距離公園400米的範圍內。單單蝴蝶種類就有236種,淡水魚也有185種。

未來的香港會是什麼樣?香港特區政府正就2030年的願景展開規劃,這份名為《香港2030+》的規劃方案旨在更新全港發展策略,為香港未來的規劃、土地、基建發展,以及為塑造跨越2030年的建設及自然環境提供指引。記者了解到,《香港2030+》提出的願景為:讓香港成為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總規劃目標概括為:倡導可持續發展,以滿足香港現時及未來的社會、環境及經濟需要和要求。藍圖初具輪廓,如何實現之,讓香港保持持久繁榮穩定?這份方案也給出了具體實施路徑,即從「三大元素」著手,來實現願景和達致總規劃目標。

相關焦點

  • 香港機管局著手研究香港機場2030年發展規劃
    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不忽悠」   (香港,2008年7月23日)香港機場管理局(Airport Authority Hong Kong,簡稱「香港機管局」)今天宣布,已委任茂盛(亞洲)工程顧問有限公司(Maunsell Consultants Asia Ltd)為《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的牽頭顧問公司。
  • 《香港2030+》諮詢:東大嶼新界北發展納105萬人
    《香港2030+》概念性空間框架(點擊查看高清圖)  大公網10月28日訊 (記者 曾敏捷)政府展開為期六個月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諮詢,建議為應對長遠發展所缺的逾1200公頃用地,重點發展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兩大策略增長區,預計可提供共1720公頃可發展土地,滿足房屋、經濟發展等需要,打造香港成為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
  • 「如果沒有警察,我不敢想像香港會變成什麼樣」
    從演警察到「挺」警察——香港藝人楊明的心路歷程 生於香港、長於香港的藝人楊明,常常為家鄉的繁榮美好感到自豪。然而,2019年6月以來,他卻發現之前熟悉的家鄉變得有些陌生。
  • 林天福:2030年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量預計提至900萬公噸
    央廣網廣州4月23日消息(記者陳菲 實習生李莉莎 通訊員機管局)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近日接受央廣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區內交通設施的互聯互通,1號客運大樓、機場第三跑道、高端物流中心等一系列基建項目的推進,預計機場的年貨運量於2030年將提升至
  • 春節前的香港,少了大陸遊客,現在變成什麼樣了呢?
    春節前的香港,少了大陸遊客,現在變成什麼樣了呢?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名牌服飾、食品、護膚品都能夠在這裡找到,所以一旦到了每個重大節日前夕的時候,比如說春節。香港儼然成為了一個置辦年貨的好地方,商家們也會趁著這一個機會,做出各種打折促銷的活動。現在已經距離豬年的農曆新年還不到一周的時間了,所以說很多的大陸遊客就慢慢的離開了這一個地方。那麼現在香港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子呢?不妨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30年實現省會高鐵連通
    中國網7月21日訊 綜合消息,國家發改委昨日對外發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成高速鐵路3萬公裡,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2030年基本實現省會高鐵聯通2030實現省會高鐵聯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於2004年經國務院批准實施,2008年曾修訂。截至201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已達12.1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1.9萬公裡,提前實現原規劃目標。
  • 未來,2030年手機會是什麼樣子,觸控螢幕或將消失
    那麼到了2030年,也就是10年的後的今天,你是否知道未來的2030年手機會是什麼樣子?根據現有的技術,大膽的想像一下2030年的手機是什麼樣子的吧!觸控螢幕或將在2030年消失,非接觸式觸控幕即將登上舞臺,無需手勢即可觸摸命令,我們與行動裝置交互的方式是一個需要徹底改變的領域。
  • 香港變成什麼樣了?
    不知不覺,從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布暫停辦理港澳旅遊籤注(2020年1月29日)開始, 香港封關將近1年。港府透露會繼續做好封區工作,參考佐敦經驗會作出改善,下次將會進行「突襲式」封區。Jimmys kitchen是香港第一家西餐廳 ,開業於1928年,憑藉一道火焰雪山 打響了名氣,在香港經營了92年,也風光了92年,最後租約到期,停止營業。
  • 香港回歸5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
    「根據基本法規定,香港回歸祖國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那麼,香港回歸5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  7月13日,在北京與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交流時,香港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英業小學五年級學生陳夢醇如是問道。
  • 2030年購物中心會是什麼樣?
    購物場所又會如何變化?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2030年一探下究竟吧!   未來的賣場   The Future Marketplace   那是2030年的2月,一個寒冷陰雨天,你要和客戶一起吃午飯,但忘了帶外套。
  • 《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2016—2030年)》詳解
    9日,記者從廣州市發改委獨家獲悉,在中長期階段,八大通道縱橫貫穿、「四主四輔」客運錯致布點、廣州站進行無縫換乘接駁……  廣州市發改委負責人透露,廣州綜合交通樞紐與通道建設需要國家發改委、中鐵總、國家鐵路局等中央部委、單位大力支持,廣州探索國家、省、市共建廣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示範工程工作機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管理模式。
  • 外資紛紛看好上海,2030上海超越香港成為亞洲第二金融中心
    外資機構仍然看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中國香港、新加坡、上海是東亞地區的三大國際金融中心。課題組邀請外資金融機構,就三座城市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行排序。問卷結果顯示,在2020年,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的排位依次是:港、新、滬。展望2030年,預期金融中心的排位將變為:新、滬、港。
  • 【真實的香港】說說香港現在最熱門的網紅景點~彩虹邨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彩虹邨。(地鐵彩虹站步行前往)香港政府公共房屋的名字,後面都會以「邨」為單位。這個「邨」在古代意思是地名(甚至冠在人名上),而後,中文字演変出現「村」,代替「邨」。按人數的比例,「邨落」比「屯落」大,「屯落」比「村落」大。在繁體字的地區內,香港保存邨,臺灣則去掉邨,各有不同,但意思完全一樣,就是村。
  • 香港賽馬會助力運動處方師培訓學員參觀川大
    7月23日,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祝莉、香港賽馬會國內體育項目主任顧問任軍等領導在四川大學副校長晏世經的陪同下和香港賽馬會助力運動處方師培訓班的100名醫生學員一同參觀了四川大學的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和由香港賽馬會援助的醫學實驗室,並聽取了護理專業、作業治療專業、假肢矯形專業和實驗室前期準備及物理治療專業專家的講解
  • 香港菁英會主席曾鳳珠:香港青年要把握「十四五」規劃帶來的歷史性...
    新華社香港11月21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菁英會主席曾鳳珠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十四五」規劃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作為國家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不能缺席,而代表香港未來的年輕人則更不能缺席,香港青年要珍惜並把握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歷史性機遇。
  • 香港環球貿易廣場規劃_2020年香港環球貿易廣場規劃資料下載_築龍...
    香港環球貿易廣場規劃專題為您提供香港環球貿易廣場規劃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香港環球貿易廣場規劃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瀏覽數:1274
  • 2019香港賽馬會助力運動處方師培訓舉行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 10月21日,2019香港賽馬會助力運動處方師培訓籤約儀式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會議室召開。 運動處方師培訓活動由香港賽馬會資助,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主辦。
  • 到2030年,常州城市格局是什麼樣?它來告訴你
    《常州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2015-2030)》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編研成果,它將告訴你——  到2030年,常州城市格局是什麼樣  中國江蘇網6月29日訊 到2030年,常州的城市格局將是什麼樣?近日,記者從市規劃局了解到,作為服務於新一輪常州城市總體規劃的前置工作,《常州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以下簡稱《戰略規劃》)經過近兩年時間努力,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編研成果。
  • 香港機場如何做到全球最佳?規劃得當、善用科技
    規劃時未雨綢繆  位於香港西部的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坐落於此的香港國際機場是香港通往世界的大門。  1998年7月6日,香港國際機場正式啟用,取代了已經飽和服役多年的老啟德機場。經過20年的發展,香港國際機場客運量由最初的2000萬人次攀升至2018年的7470萬人次,貨運量達510萬噸,飛機起降42.727萬架次,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及第三繁忙的客運機場。「預計到2030年,機場每年的客運量及貨運量將分別達到約1億人次及900萬噸。」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蘇澤光表示。  從容面對如此巨大體量的複雜情況,前期規劃很重要。
  • 六盤水城市總體規劃獲批 確定2014至2030年城市規劃
    六盤水城市總體規劃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