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常覺苦,皆因不知足,何不做個「糊塗」的聰明人?

2020-12-25 百家號

鄭板橋曰:「難得糊塗。」「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由此,我們不妨做個「糊塗」的「聰明人」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誠然,鄭板橋把話說到世人的心裡。人生常覺苦,皆因不知足;「知足常樂」好,常樂就是福。想入非非不知足,不知足者有苦處;人活世間想清楚,坎坷困境不糊塗。凡事太較真只能徒增煩惱,尤其是年輕人,剛步入社會,閱歷欠缺,不知道現實和理想的差距,容易茫然失措,也容易變得消極、悲觀,甚至墮落。所以,為人處世要學會點「糊塗」,用走上步,看下步的謹慎態度對待一切,放眼未來,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生難得糊塗。所謂糊塗,是表麵糊塗、內心清明的大智若愚。想得開,放得下,朝前看,低調行,從繁雜瑣事中超脫出來。糊塗的人,將智慧深埋於心,面對複雜的世事,簡單做人、簡單做事,逢人不急,遇事不惱,用難得糊塗的境界去過隨遇而安的生活,去釀造幸福快樂生活氛圍。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生命屬於自己只有一次,隸屬私有財產,所以,這就應該根據自己的願望去工作、學習與生活。人的一生,不求活得精彩,但求活得明白;既不要沽名釣譽,也不要渾渾噩噩。俗話說得好:「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家有萬石糧,一日只吃三頓飯;家有千間房,一日只睡一張床」。何必過分追求物質財富,何必追求高消費,那些愛財如命,投機取巧,假公濟私,強取豪奪,中飽私囊的人,最終的下場,還是得去過牢獄生活,還是被世人去唾棄,還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要抱有社會對你不公平的想法,說真的,無人去幫你,是你公正的命運,理應如此,尚若有人幫你,那也是你自己的幸運。把一切都看淡一點,把生活看的簡單一點,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極致,讓領導看重,讓同事喜歡,至於錢夠用就好,飯吃飽就好。要知道你在羨慕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羨慕你。要將生活打理得有條不紊,學會享受人生。

人生苦短幾十秋,想得太多會內疚;坦坦蕩蕩過一世,活出樣來樂無憂。如何活得明白坦然?這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課題,看法與活法各有千秋,什麼都不是永恆不變的,人只有覺悟了,才能活得明白,過的幸福。人生猶如競技場,順其自然上戲場;決不強求每一場,完美收官下半場。真正體現出事在人為,努力爭取的氣場。上下兼顧,略勝一籌,只有這樣人生就活出了明白,也活出了價值。

都說「沒心沒肺,活著不累」,真的不累麼?有一種無辜叫「躺著也中槍」,有一種後悔叫「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一種猜疑叫「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在日益競爭的現實中,不論官場、職場、商場、情場,這些場合裡最受青睞的是那些混水摸魚的,是那些逢場作戲的,更是那些愛玩心計、精通「糊塗」的「聰明人」。他們善於人際交往,風度翩翩,左右逢源,在別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境遇裡,也能輕鬆地給自己打開一番局面。不禁讓人感嘆:遊走人情世故,全憑心計防護!人生難得明白,「糊塗」做人不賴。人活一世,知足第一富,無病第一利,行善第一樂。

不要以為自己有多聰明,其實你還不如那些比你糊塗得人活得自在灑脫呢,人生難得糊塗,悟透箇中道理。樂在其中,悠然自得。方能做一個「糊塗」的聰明人。

相關焦點

  • 茶味人生隨意過,淡泊知足苦後甘
    人生,就像是品味一杯茶一般,最開始時帶著些許苦澀,可是,苦澀過後會回甘,而且這種回甘,會讓你覺得前面的苦澀都是值得的。你的人生,究竟是有多麼苦澀,又是何等甘甜,或許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在這偌大個世界,充滿著功利。
  • 佛說眾生皆苦,累了就歇歇
    佛說: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誰又真能做到,來欣然,去坦然。姥姥常說,人這一輩子,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深以為然姥姥那一輩的人著實不易啊吃不上,穿不上,上山下鄉,動蕩不安姥姥三個孩子,大姨結婚後突然患病,精神不好了,生下孩子後本想把孩子送人,姥姥不同意他心疼女兒,
  • 句句讓人心靜的佛心禪語,一句禪語點透人生!
    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裡人。聰明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人,事事向後看;聰明人,是戰勝別人的人;智慧人,是戰勝自己的人。修心當以淨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不必勞心。
  • 鄭板橋清風竹韻不糊塗
    但風骨未變,都是清清白白、堂堂正正,自食其力——「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板橋愛竹近癖,一生種竹、守竹、賞竹、聽竹、畫竹,那些「竹詩竹畫」足可以架起人生旅途中一座座獨具個性、別具一格的「竹板橋」。今天,天目湖南山竹海的竹文化館,打出的「名片」就是鄭板橋的一副對聯——「墨竹一枝宣德紙,香茗半甌成化窯。」字體為獨創的「六分半書」,似隸似楷,亦莊亦諧,亂石鋪街,「個」影縹緲。
  • 做人,越糊塗,越幸福
    人生不過須臾數十載,遇見即是緣分,實在不必爭,不必厭,心若靜,情自來。做人,越糊塗,越幸福。一半清醒,一半糊塗。做事清醒,做人糊塗,為自己的心田留下一畝半來種植鮮花,滋潤心田,時刻春日,芳香四溢。歲月流逝,容顏易老,但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態,青春不老,未來可期,做人,越糊塗,越幸福。富弼做人大度,樂觀生活,不顧小人背後閒語,終得兩耳清靜;錢鍾書似孩童,鑽研學問,收穫摯愛,佳人陪伴身側。「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食。」不與他人計較。
  • 鄭板橋:「糊塗」人生不「油膩」
    當然解釋也有很多,有人說這是他混跡官場的一生總結,也有人說這是他當時在蓬萊和一「糊塗老人」奇遇之後的感嘆。但是不管怎麼樣,這四個字用來理解鄭板橋的一生再合適不過了。僅僅一年後,乾隆十八年,鄭板橋便辭官不做了。那麼到底是是什麼促使鄭板橋辭官不做?
  • 人生皆苦,都是在孤獨中自渡
    在人生的長河中,我們有不同的需求,有諸多的欲望,還有豐富的情感。我們要怎麼來平衡心中的這些情感,才能渡好自己的人生。人生有三次大的孤獨需要我們去自渡。那就是學生時代的苦,中年時代的難,和老年時代的去年媽媽問我,"你還要看書學習啊,累不累呀?"我說,"累呀,但是累也開心啊,每學會一樣知識都有收穫的喜悅。"廖士健老師說,"書上得得終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宋代陸遊寫給小兒子的一首詩,勸勉子聿勤學苦讀。
  • 知竹,人生知足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說起竹筍,總是會想起童年的味道,記憶裡竹筍的嫩芽,外婆的微笑,桌上的美食。人生路上,總會有酸甜苦辣、風吹雨打。認準一個目標,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氣魄和風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有風骨的人,就像竹子一樣,面對種種艱難困苦,也寧折不彎、絕不屈服!
  • 鄭板橋的「糊塗」人生,是別人無法超越的大境界?
    ,蘊含著人生大智慧。這一看,令鄭板橋大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是遇到世外高人了,叩手行禮,又提筆補寫了一段話:「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鄭板橋有點相見恨晚,成了他的人生師長加摯友,這長者是著名禪師恆徹上人。
  • 【咀華】覺悟眾生的菩提之路 ——《八大人覺經》略講
    欲是深淵,欲是猛火,欲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根源。我們能少一分欲望,就少一分煩惱,得一分快樂,無欲無求,身心自在。「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二入四行論》講:「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 熊出沒:趙琳等聰明人也會做傻事?天才威被光頭強整得好慘
    一個聰明人幹糊塗事是看著最讓人著急的,《熊出沒》裡有不少機智過人的人,比如天才威、趙琳等。可惜他們有時候會做讓觀眾們看著很著急的糊塗事。天才威那麼聰明,卻被機會沒什麼文化的光頭強整得很慘。本文提到這些聰明人做的糊塗事,其實說明了很多聰明人不一定有常識,高智商還是需要積累一點的社會經驗才算完美。熊出沒:趙琳等聰明人也會做傻事?天才威被光頭強整得好慘!
  • 人生有三苦,熬過便幸福!
    人生若茶,生活似水,水能讓茶由苦變甜,生活磨礪能使人超越苦難。不經苦,何來甜。人生有三苦,熬過便幸福。有個小孩把手伸進瓶子裡掏糖果。他想多拿一些,於是用力抓了一大把,結果手卻被瓶口卡住了,怎麼也拿不出來,小孩急得直哭。佛陀聞聲而來,說:「看,你既不願放下糖果,又不能把手拿出來,還是知足一點吧!少拿一些糖果,這樣拳頭就小了,手也就可以輕易地拿出來了。」
  • 佛說,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常有朋友與我抱怨,生活太苦,過的好沒意思,求神拜佛沒少去,卻沒什麼變化,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他們中不乏有大老闆,也有普通小市民,但是談及到生活,都有著各自的苦水。其實,眾生皆苦,芸芸眾生都在這個婆娑世界之中,婆娑世界雖大,但是苦海無邊,想要脫離苦海,自渡才是關鍵。
  • 大徹大悟的佛學句子,一句佛語點透一種人生(深度好文)
    如果你覺得不愉快了,就看看窗外,有無限的風光,看看廣闊無垠的天空,也學青天不關門。人生沒有絕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沒有盡頭,只有看不透。新念何必理舊夢,一朝一夕皆來生。轉個念就是希望,回個頭就是來生。5.有些人事,看不清會糾結,看清了會心痛。人生如一粒塵埃,表面是自己做主宰,實際上卻被天地、人道主宰著。很多人事的變遷,你無法左右,只能隨緣。
  • 佛說:眾生皆苦,只可自渡!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生老病死乃宇宙之規律,概莫能外。其餘四苦皆是人七情六慾、因果業力所感召。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眾生皆苦,苦在心地。
  • 人生就是一場浮雲,懂得知足
    人生就是一場浮雲而已,快樂過,悲傷過,有過驚喜也有過失落,當你學會看淡眼前這一切的時候,所有的都只是浮雲,看遍了浮生繁華,踏進名利風塵,可總歸只是雲煙一縷,浮雲一朵。生活是用來欣賞和享受的,並不是用來折磨我們讓我們痛苦的。人生本是過客,別無緣增加自己的痛苦。
  • 古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者不辱,說的就是當「得」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該知足,如此就不會自取其辱了。懂得適可而止,見好就收,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對知足者而言,本來不多,他卻會說不少;對貪婪者而言,本來已經很多,他卻會說很少。
  • 人生的苦,一念執著,一念放下
    佛說:「眾生皆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恨、愛別離、五陰熾盛。」每一苦都讓人心酸無奈,拿不起,放不下,傷身傷神。自從脫離母體,便有了嬰兒第一聲啼哭,年幼時無憂無慮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上了學,要讀書,要上進,便要受寒窗苦讀的罪。
  • 老人言: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你能做到幾個?
    對於聰明人來說,最大的智慧就是有些事不管,有些話不說,有些忙不幫,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老人言: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看看你能做到幾個?聰明人的三不管1、不要管別人的閒事,遠離別人的生活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同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尊重別人的選擇,這樣才能給彼此留下一個成長的空間,有這個閒心管別人,不如管管自己,提升提升自己的能力。
  • 繁華三千,皆在淡然一笑間,知足常樂,看淡幸福
    生命短暫,世事無常,是非恩怨,誰都說不清楚,沒有必要跟生活計較,看不懂的,猜不透的,想不通的,無所謂糊塗與明白,淡然一笑,天地自寬,看淡了,萬事無礙;看清了,雲淡風輕。人生路,慢慢走;生活心,淡淡過;塵世情,隨緣活,世間繁華三千,人心善變,情緣易散,皆在淡然一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