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麵,足以慰藉甘肅人的靈魂

2020-12-18 上海連尚網絡

首先聲明,我並不是蘭州人,也不是甘肅人。

我是一個麵食主義者!

過中原,經鄭州一路沿著隴海鐵路向西,品味了鄭州的燴麵,當是不錯,西安的褲帶面也是勁道,下蘭州二話不說要先找個牛肉麵館子來上一碗,那叫個暢快。

話說如今中華大地,處處「沙縣小吃」、「蘭州拉麵」,兩大民間料理各分秋色,有多少人喜歡沙縣小吃的飄香拌麵,就有多少人惦念蘭州那碗清湯牛肉麵。

當然了,蘭州人是從來不叫「拉麵」的,很簡單,他們就叫牛肉麵。

我聽無數個河南的遊子不停地念叨對燴麵、胡辣湯的那種思念,我也聽說過無數個重慶娃娃對火鍋串串的垂涎,只是那幫甘肅人默默地找家拉麵館要上一碗麵,吃完擦擦嘴走掉了,些許這並不是他們想要找的家鄉滋味,不過卻足以慰藉他們那份遺失了很久的靈魂。

在蘭州,要想吃正宗的牛肉麵你可得趕早了,這牛肉麵得早起去喝那碗湯。熬了一夜的湯到了早上,清湯、細面、配上份牛肉,再點上些辣椒油,那個過癮,甭提了。

記得,剛去蘭州時,早上牛肉麵、中午拉條子、晚上再弄份臊子麵,哎呀,那個痛快啊。我對蘭州的印象就幾個關鍵詞:牛肉麵、中山橋、蘭州大學,還有那些個帶「灘」字的地名。

甘肅人生性正直,生活在中國的腹地,蘭州又居於九州之中心,古往今來可謂是商賈要地,黃河之水靜靜地穿城而過,南來北往的,東進西去的,甭管是官差還是私事,來到城裡盤恆幾日,自是痛快。瓜果蔬菜,樣樣齊全,蘭州是謂「金城」也。

大街小巷,處處可見那拉麵師傅,雙臂鏗鏘有力,啪啪啪一甩手,將拉好的面看都不看丟入到滾沸的水中,撈麵、加湯、配料、佐料、撒上蒜葉香菜,夾上幾片牛肉,嘿,不到兩分鐘,齊活了。

久居在外的甘肅人,許多人以開牛肉麵為生,他們一家老小用一生的顛沛流離守護著這份營生,牛肉麵已經融進了他們的血液裡,不再是他們養家餬口的方式了。我想能在遠離家鄉的地方做著這種距離家鄉最近的食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吧!

不過,蘭州拉麵雖然到處可見,不過甘肅人對於家鄉那碗牛肉麵還是有自己的執著的。正宗的牛肉麵要選用一種叫做「和尚頭」的小麥磨製成的麵粉。這種小麥抗旱、耐鹽鹼、耐瘠薄,最重要的是它口感好,麵筋高。甘肅這裡地處青藏高原、河西走廊的要衝之地,向來不缺優質的牛肉來源,再加上當地很多回族同胞對牛羊肉的需求也大,要求也高,處於成本考慮,多半是來自周邊養殖的黃牛。

面,牛肉,都有了,再加上甘谷的線辣椒,幹山旱嶺上的蓬蓬草製成的蓬灰,流過紅色砂巖、礫巖地層,溶解了大量可溶鹽類的高礦化水,就奠定了牛肉麵的基本風味。這樣看起來簡簡單單的清湯牛肉麵甚是講究,但也足以慰藉那些漂泊異鄉的甘肅人的思鄉之情。

明代宋詡的《宋氏養父部》中記載的「扯麵」,就是拉麵:「用少鹽入水和面,一斤為率。既勻,沃香油少許,夏月以油單紙微覆一時,冬月則覆一宿,餘分切如巨擘。漸以兩手扯長,纏絡直指、將指、大名指之間,為細條。先作沸湯,隨扯隨煮,視其熟而先浮者先取之。」

蘭州人常常說,在蘭州,沒有拉麵,只有牛肉麵。牛肉麵並不特別,只是寄託了甘肅人的靈魂。

(完)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一碗牛肉麵 作者:蔡春生(甘肅武威)
    一碗牛肉麵牛肉麵一直是我的最愛。每次坐車回家,早上一定去吃一碗牛肉麵。從我上高中到後來單位上班,早上如果吃一碗牛肉麵就覺得幸福感滿滿,精神十足,又是快樂的一天。正宗牛肉麵要數蘭州的牛肉麵。武威街頭,牛肉麵店也隨處可見。出名的有「舌尖尖」,「旺仁」,「東方宮」,「一品紅」……每天早上,牛肉麵店裡都人滿為患。取飯的窗口排滿了人。吃牛肉麵都是自己端飯,寬的,細的,面多面少,口味不同,因人而異。第一次去蘭州大概是九三年吧,那時候牛肉麵一塊錢。在臨街一個狹小的店裡人進人出。
  • 一碗辣麵,足以撫慰秋夜的胃
    傍晚時分,店裡並無太多人,三三兩兩的食客坐在桌前,專心致志的對付著眼前的面,小小館子裡,形成了一種靜謐的默契。 價格表貼在門口,面的種類並不是很多,加上澆頭的話,價格與其他麵館無太大差異。招牌是牛肉麵,但特色是辣麵的湯底;還聽說雜醬也不錯,索性也點了一份雜醬面。
  • 國家牛肉麵地理:誰家門口還沒一碗牛肉麵?
    >師承關係 ,但許多臺灣人去了成都尋找「正宗牛肉麵」後,都無功而返。嘗過老畫家手藝的演員郭小莊回憶:「張大千的牛肉麵做的非常好,他做牛肉分兩種,一個是紅燒牛肉麵,一個是清燉牛肉麵。」郭小莊平時為了保持身材吃的很少,面對牛肉麵卻禁不住誘惑,一口氣吃下了三大碗。張大千曾經旅居甘肅,臨摹敦煌壁畫四年之久,他做的清湯牛肉麵,恐怕就是當時從甘肅師傅手上偷師得來;而他的紅燒牛肉麵,則應該是正宗的家鄉味道了。
  • 一碗牛肉麵配兩瓶二鍋頭,甘肅一男子的這波操作……
    一碗牛肉麵配兩瓶二鍋頭,甘肅一男子的這波操作…… 2020-06-30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用一斤牛肉,可以做出多少碗牛肉麵?看了後感嘆牛肉麵靈魂丟了
    用一斤牛肉,可以做出多少碗牛肉麵?看了後感嘆牛肉麵靈魂丟了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吃喝中,麵食是經常吃的一種主食,尤其是北方地區更是把麵食作為日常必不可少的食物。麵食的種類也分很多種,最常見、銷量最好的除了方便麵外,就要屬甘肅特色美食之一的蘭州牛肉麵了。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蘭州牛肉麵就是蘭州有名的一道地方小吃,由於它分量足,湯料味道好,在整個中國都有著很高的人氣。最開始時候,蘭州牛肉麵麵湯的分量特別足,麵湯裡的牛肉也不少。
  • 一碗牛肉麵一萬元.
    一碗麵一萬元!因為價格逆天,它被美國《華爾街日報》封為世界上最貴的牛肉麵。不過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祖籍山西、談起牛肉麵來兩眼放光的大叔,並不是美食家或學烹飪出身,之前在建築行業他一待就是12年。由於常年東奔西走,他嘗遍世界各地眾多山珍海味,但只有在加拿大溫哥華吃到的一碗牛肉麵,讓他久久不能釋懷···
  • 7元一碗的牛肉麵,甘肅最具特色的平民小吃
    到了甘肅,特別是牛肉麵更是非吃不可的小吃。牛肉麵還有一個更加廣為人知的名字-蘭州拉麵。不過在甘肅,他們只叫牛肉麵,並不叫蘭州拉麵。蘭州的牛肉麵最為有名,當然在甘肅各地也都能吃到。每次評選中國特色麵條,蘭州牛肉麵都有一席之地。
  • 在蘭州,沒有一碗牛肉麵是搞不定的
    其中有一句話,叫「蘭州的早晨是被一碗牛肉麵喚醒的。」而畫面上熱氣騰騰的場景,拉麵師傅熟練地讓麵團在他們手上變成細細長長的麵條,還有那一碗碗同樣熱氣騰騰的面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睛啊!也許就在那時候,在中國的城鄉到處都是蘭州拉麵館,都是同樣的店名,黃色底,大紅色的隸書字,都是中國蘭州拉麵,注意,蘭州的蘭字必須是繁體字。
  • 牛肉麵變味兒了,你們覺得呢
    百合之都——蘭州,甘肅省會,「牛肉麵」的發祥地。很多沒有吃過牛肉麵的外地人,都會慕名而來,都想吃一碗享譽全國的「牛肉麵」了。但是,現如今蘭州牛肉麵和昔日相比,已判若兩樣了,已經不是十年前的牛肉麵了,細細品味,好像和牛肉沒什麼關係,與其叫牛肉麵,還不如叫辣子面,為什這樣說呢?
  • 甘肅瓜州,蘭州牛肉麵7元一碗粗細可選,城內外環境差別大!
    從新疆哈密出來後,返程經過瓜州,這是雅倫環遊中國的腳步第3次踏進甘肅這片土地。不同於第一次的由北往南,和第二次的由南往北,這下是從河西走廊的西部往東走。別的先不說,到了甘肅,得先來上一碗牛肉麵!不僅是蘭州,在甘肅全境內,都沒有「蘭州拉麵」,只有蘭州牛肉麵哦。這邊的牛肉麵餐廳很多是連鎖品牌,所以味道差別不大,我在瓜州連吃了兩頓。最經典的清湯都是7元一碗,小菜的價格多在1元到3元一小碟。
  • 一品香牛肉麵|新的一天從一碗牛肉麵開始
    從五裡墩地鐵口出站後,順著香味,跟著人流,抬頭間便尋到了「一品香牛肉麵」的大招牌。正打算進店的時候,餘光卻瞥見了門口的幾把凳子。老闆告訴我們說:「店裡的位置不夠坐的時候,很多想來吃一碗麵的客人,就會直接坐在門外的凳子上面吃。」一碗牛肉麵是如何能吸引如此多的食客,即便是沒有座位也要堅持吃一碗再走呢?
  • 甘肅正宗地道牛肉麵數一數二,對於愛吃麵的人,你們吃過哪幾種?
    說道甘肅你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牛肉麵,清早起床去外面溜達溜達,看見誰家牛肉麵館門口排隊的人很多,那就準錯不了。當然了人多的地方也不一定好吃,人少的地方反而好吃,那得看你自己選擇了,在蘭州,牛肉麵我們也可以當早餐吃,一碗牛肉麵加個雞蛋外帶一碟小菜,牛肉麵也分很多種,比如說,毛細、細、二細、三細、韭葉、三菱柱、寬、二寬、大寬、薄寬任你挑選,牛肉麵講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也就是湯清、蘿蔔白、辣子油紅、香菜綠、麵條黃亮下圖這款就是。
  • 蘭州清湯牛肉麵即便承受著褒貶不一,但它依然是甘肅非遺美食之一
    引言今天跟大家說說關於甘肅的非遺美食之一——蘭州清湯牛肉麵,縱使它現在被很多人褒貶不一,依然掩蓋不了這傳承百年的風味美食魅力。甘肅地廣物博,歷史悠久,幾千年來誕生了很多衣食住行方面的民俗瑰寶,尤其是美食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 一碗噴香的臺灣紅燒牛肉麵
    大江南北的飲食男女依據自己地域獨特的食材,十八般武藝般的創作了這一碗又一碗令人垂涎欲滴的面。每一碗麵的背後都是一段令人回味的往事,也代表了某個地域的飲食文化。        這響徹南北的臺灣牛肉麵背後是那些客居在臺灣,被臺灣土著稱為外鄉人的最初的鄉愁。味蕾是存有故土記憶的,當年那些因為內戰而被迫移居到臺灣的川籍士兵。
  • 1元一碗牛肉麵!老闆還要承包你的工作餐?!地道川味,內江麵館,一口回魂巴蜀地!
    | 料之魄 |  濃鬱骨湯是四川內江面的魂,那這講究繁複的料就是四川內江的魄。魂魄魂魄,兩者缺一不可,共同造就一碗令人著迷的回味。牛肉麵可是店裡的招牌必點。當時的四川內江麵館就是憑著這一碗令人銷魂的牛肉麵而聞名老城區。紅油搭配辣子,紅紅火火,一下就抓住了眼球,幾撮碧綠的香菜點綴,真是絕佳的搭配。
  • 蘭州牛肉麵變味兒了,你們覺得呢
    百合之都——蘭州,甘肅省會,「牛肉麵」的發祥地。很多沒有吃過牛肉麵的外地人,都會慕名而來,都想吃一碗享譽全國的「牛肉麵」了。但是,現如今蘭州牛肉麵和昔日相比,已判若兩樣了,已經不是十年前的牛肉麵了,細細品味,好像和牛肉沒什麼關係,與其叫牛肉麵,還不如叫辣子面,為什這樣說呢?
  • 這一碗牛肉麵,匯聚了一代代人的心血
    一碗麵可解憂愁,一碗蘭州德元牛肉麵便可讓你忘卻整天的煩心事。一個有趣的靈魂可以把自己對生活的熱愛滲入到一碗麵中,懂得在平凡中發現和創造非凡的樂趣與美意,沒有什麼比一碗牛肉麵更實在。精工細作的麵條千絲萬縷,用牛棒骨煮出來的湯汁濃鬱醇香口,看著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端上餐桌。飄入鼻腔的淡淡清香,端起來先喝上一口湯。頓時消散旅途的勞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蘭州牛肉麵,也各有門派。每個蘭州人的心中,都有一碗自己鍾愛的牛肉麵。
  • 一碗牛肉麵,半世不了緣【散文·原創】
    一碗牛肉麵,半世不了緣【散文·原創】 早上是被餓醒了的。其實確切地說,是被那一碗牛肉麵叫醒了的。出了酒店大門西行不到100米,就是一家叫作「扎牛大」的牛肉麵館。許是因為今天周末,店裡三三兩兩的坐著些食客,不是那種人聲鼎沸的感覺。
  • 蘭州德元牛肉麵,一碗麵裡的乾坤
    黃河流經的城市金城蘭州,以一碗麵為象徵符號,這碗用「黃河水」煮出來的面,帶著黃河的洶湧氣勢,夾雜著金城蘭州的江湖氣息。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壞境加上勤勞樸實的蘭州人,製作出一碗麵條勁道爽口,湯汁濃鬱醇厚的蘭州牛肉麵。大多數蘭州人的早餐都是一碗蘭州牛肉麵,寒冷的冬天暖暖的一碗牛肉麵下肚,整個人瞬間神清氣爽。一碗麵喚醒沉睡的靈魂,精神抖擻的一整天便由此開始。
  • 覓食臺北:林東芳不是人,是一碗牛肉麵
    林東芳不是人,是一碗牛肉麵文/曉莫林東芳牛肉麵彼時跟同學們一起去吃一碗牛肉麵,已經是既簡單又足以讓人開心的「小確幸」。眼下在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都有「蘭州牛肉麵」館。所以如果它敢稱全中國第一,誰敢稱第二呢?喔,對了,你可不要跟我提什麼「X師傅牛肉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