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東京最火天婦羅?

2022-01-02 食在十三

與其他傳統日本料理少油甚至無油的做法不同,大開油鍋的天婦羅怎麼看都是異類,但這並不妨礙天婦羅成為當代日本料理的代表之一。從近代庶民料理的一種,到現在開有眾多高級專門店,得益於一代代料理人的努力,天婦羅終於成為一種做法複雜,賞心悅目的料理。細數天婦羅名店和名料理人,在華人圈子被稱為「天婦羅之神」的早乙女哲哉當然是一個,然而,還有一家餐館對天婦羅的發展有過更大貢獻,那便是位於東京的「てんぷらと和食 山の上」。

「山の上」是一家位於千代田區御茶水的酒店,「てんぷらと和食 山の上」是酒店的和食餐廳。20世紀60年代,一位熱愛料理的商人——吉田俊男接手酒店經營,為了做強酒店的餐飲生意,他親自參與招募廚師,幾年間,他招募的廚師真有不少。1965年,他招募了當時只有18歲的青年廚師——東京人近藤文夫,幾年後,吉田又任用了比近藤小兩歲的栃木縣人深町正男。近藤和深町都是很努力的料理人,他們共同將餐廳的水平推向新高。近藤首創將蔬菜運用到天婦羅料理中,打破了當時天婦羅只有魚貝類食材的現狀。天婦羅裡既有魚也有蔬菜,這一今天看來天經地義的事在當時卻是「創新」。同時,為了改善蔬菜天婦羅的口感,近藤和深町運用了薄面衣,而在那個年代,這幾乎等同於對料理的離經叛道。

兩位年輕廚師在料理上如此「激進」,但在吉田的支持下,「山の上」的天婦羅逐漸被食客接受,也被越來越多的廚師模仿而成為常規菜式,「山の上」也成為現代天婦羅的名店。1991年,44歲近藤文夫從「山の上」獨立,在銀座開業了天婦羅專門店「近藤」,顧客盈門,並自2009年以來連續8年獲得米其林二星的評價。2002年,在近藤獨立後繼續留店11年的深町正男也從「山の上」的料理長職位上單飛,在東京京橋開了一家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天婦羅專門店「深町」,深町的成就絲毫不輸近藤,他的店長期為米其林一星,並是Tabe東京第一高分天婦羅店,還是大眾點評黑珍珠餐廳指南的一鑽餐廳。

深町在京橋的街邊,店內的氣氛很輕鬆,一眼望去,與不苟言笑的近藤文夫相比,深町正男顯得和藹了很多;相較於近藤文夫生意好到要開兩個炸臺,分別由自己和兒子做菜,深町不過一個炸臺,他就帶著兩個兒子擠在一起,為全屋的客人慢慢的製作每一份天婦羅。

作為「山の上」系的代表廚師,可以從料理的做法配置上發現他們師兄的共同習慣:

1)用兩口炸鍋,在料理臺前並列擺開,以180度的油溫為界,一口油溫稍低,一口油溫稍高,低溫的用來料理蔬菜,高溫的主攻魚貝類,並且,深町會根據兩口鍋的油溫變化交替使用油鍋。

2)用胡麻油油炸,以焙煎胡麻油和太白胡麻油以1:3的比例混合成炸油,並且為保持炸油品質,在營業時段裡會多次更換炸油。

和大多數天婦羅料理店一樣,深町的菜單很簡單,按照不同的價位給出套餐。吧檯很擁擠,擺放下食器後手肘便很難展開,堂堂東京評分最高的天婦羅,按照俗氣的標準,並沒有什麼「高大上」的感覺:)

天婦羅的調料分別為蘿蔔泥、天醬油、檸檬、衝繩產海水鹽,以及沙丁魚小魚乾。深町的天醬油由他兒子負責,左右天婦羅的味道,每日清晨製作,非常之重要。


「車海老」

如果說料理發展到今天,江戶前壽司套餐第一枚壽司的做法是千差萬別的話,那絕大多數江戶前天婦羅料理店還是固定以車海老打頭陣,而且普遍將蝦頭和蝦身分開成兩道料理。

在一些天婦羅專門店,講究蝦的活殺活剝,但在深町並非如此,在營業前他便已將蝦處理好。深町認為,料理天婦羅蝦,處理和火候更重要。

我們都知道,車海老天婦羅的蝦頭和蝦身處理方式並不相同,蝦頭要求酥脆的口感,而蝦身則要柔軟多汁。因此,炸蝦頭時只裹粉,不蘸面衣,用稍高的油溫油炸;而蝦身則先裹粉,再蘸濃面衣,標準的180度油炸。處理蝦頭時,難度在於油溫控制,溫度不夠,則無法獲得酥脆的口感,但溫度過高、油炸時間過長,則會存在食客被過硬蝦須劃傷口腔的可能,如何處理就看廚師的手感了。深町做出的炸蝦頭很脆很香,咬入口中,似乎還能聽到蝦須折斷的咔嚓聲。

炸蝦身是深町的招牌料理,與其他天婦羅廚師不同,深町的蝦身維持在半熟以下狀態,這樣的處理手勢難度很大,炸出的蝦肉非常柔軟,尤其迷人。

「萬願寺甜辣椒」

原產於京都舞鶴市萬願寺的甜椒並沒有什麼太久遠的歷史,卻是京野菜的代表食材。經過長年培養,萬願寺甜椒沒有辣度,只有甜度,又長又直,在日本首屈一指。雖然栽培萬願寺辣椒的農家遍布日本,但能被稱為「萬願寺甜辣椒」的只有舞鶴少數認證農戶的產品,深町對食材的要求可見一斑。

辣椒類食材在做成天婦羅時,主要料理難度在於辣椒的表面比較光滑,面衣難以附著,入油鍋後面衣容易掉落。深町的應對方法是油炸時採用較高的油溫,促使面衣儘快成形,但控制時間必須要精確,否則容易炸過。親眼所見這裡的出品面衣裹附均勻,甜椒甘甜泛香,操作不能更棒。

「玉米」

玉米天婦羅有兩種做法,一是將玉米粒剝下後用面衣糅合的什錦炸法,二是將玉米切片後油炸,論技法兩種炸法各有難度。深町的玉米來自北海道,粒粒飽滿而味甜,放入餐盤時,一絲香氣飄起,香味真是天婦羅最重要的表性特徵。

「沙梭」

似乎在一年大部分的日子裡,沙梭都會在江戶前天婦羅的套餐裡出現。評價油炸沙梭的品質有兩個要點:一是看顏色,沙梭是白肉魚,油炸後顏色不能過深影響美觀。二是看口感,入口後講究酥脆。這兩個要點在操作上其實存在矛盾,要炸到酥脆,需要較高的油溫,但高油溫很容易讓食材變色(梅拉德反應),深町在油炸時先採用炸魚的正常油溫,隨後迅速降低油溫,這樣的操作後使出品在顏色和口感之間達到了很好的平衡。

「扇貝」

用天然扇貝貝柱做成的天婦羅,面衣上的尤其規整,為了突出扇貝肉特別的香甜口感,貝肉炸至半生就收,尤其好吃。

「水茄子」

深町選用的茄子一般有兩種,一是位列京野菜名錄的京都上賀茂產的圓茄,另一種是泉州產水茄,兩種茄子均皮薄多汁。與其他蔬菜相比,茄子個頭大,容易炸成外焦內生的「事故」。在處理這種食材時,深町將茄子炸至半熟後取出油鍋,利用面衣的餘熱和茄肉的水分將茄子燜熟(蒸熟)。這種既有炸,又有蒸的過程是天婦羅的料理原理,在料理蝦和比較大的蔬菜時,可以更貼切的感受到這個原理的發生過程。

「蓮藕」

夏天的嫩藕肉質纖細,很適合做成天婦羅。蓮藕存在孔洞,裹面衣時要尤其均勻小心,否則炸出的蓮藕不僅賣相難看,也會影響口味。深町的蓮藕面衣裹的仔細,著色淡,可見油溫控制得當,沒有破壞蓮藕的素雅風骨。

「蘆筍

和他的師兄近藤一樣,深町選用的筍根厚實;蘆筍的筍頭和筍身表面不同,筍頭粗糙,容易蘸面衣,筍身則光滑,不太容易附著面衣,這樣的特性下,如果筍頭和筍身採用一樣手勢處理,油炸後筍頭會顯得過大,因此,深町的筍頭不裹粉只蘸面衣,為了實現更好的口感,用了處理水茄子、蓮藕時一樣的方式,炸到半熟起鍋,用餘熱蒸熟。

「天丼

和大多數江戶前天婦羅店一樣,在套餐最後客人可選主食——天婦羅蓋飯或者天婦羅茶泡飯,今天的「澆頭」是星鰻,果斷選擇了蓋飯。

天丼的兩大要素:天婦羅和天丼醬油,前者決定了天丼的口味,後者左右了天丼的風味。

星鰻大概是最出名的天婦羅食材,滾燙的炸的酥脆的星鰻放在食客面前,廚師拿起筷子將魚肉一切為二,這是多少人對高級天婦羅的固有印象。不過做成天丼時,深町選擇了小塊的星鰻天婦羅,切分魚肉的過程也在廚臺上完成。

天丼醬油和鰻魚料理店的醬汁一樣,隨著用量不斷補充,從不曾全部丟棄。深町的天丼醬油自創店時沿用至今,風味有著時間的味道。只見深町的兒子仔細的擺好天丼,然後從罐裡舀出醬油,精細的澆在星鰻上,就像老滷一樣讓人神往。

在各種日式代表料理裡,外國人最難理解的便是天婦羅。天婦羅到底比「面拖黃魚」高深在哪裡,確實需要用心才能體會。在日本覓食以來,天婦羅專門店也去了不少,從關東到關西,有遠近聞名的大IP,也有街坊紅店。深町的氣氛如家庭料理店般輕鬆愜意,實在沒有其他菜系裡類似「東京第一」店的氣場。但在樸素的料理外衣下,圍繞著天婦羅料理的各個環節,蘊含著深町正男幾十年對料理的理解、追求與操作,細節處處用心,出品毫無瑕疵,那種把精力放在做菜的操守,並非熱衷於畫蝦,平日善於抱團,老對「山の上」系說「料理出身」的怪話,在中國比在日本更紅的網紅老爺子可比。作為世界美食之都,東京每年湧現的新銳廚師和網紅餐廳數不勝數,各個餐廳各有亮點,也有不同的受眾人群,但在眾多後浪的推動下,深町依舊以一份平和在京橋默默待客,即是資歷深厚,也是耐得住寂寞,推薦各位親自去店裡感受一下。

相關焦點

  • 如今,在東京市區再也看不到名副其實的天婦羅了
    是的,東京味道的底蘊就是家常菜的風味。可是,近來卻被關西味道奪了風頭,使得東京的家常菜失去了原本的味道。我就舉天婦羅的例子吧。如今流行的天婦羅已經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種天婦羅了,它變成了一種很奇怪的東西。外表是一層薄薄的白衣,看上去很高檔的樣子。外表怎麼會成了白色呢?那是因為店家用的不是純芝麻油,而是在裡面摻入了色拉油之類的。而且,廚師運用他高明的廚藝,將天婦羅的外皮做得很薄很薄。
  • 天婦羅,油炸食品的究極存在形態?
    蔡瀾先生更是表示過,天婦羅才是最能代表日本料理的食物。「如果將目標設置在近幾年退休的話,早就會沒有動力了,曾經師父跟我說天婦羅這門技術已經發展得很全面,沒有什麼未知的探索了,可是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我覺得還能讓自己提高。」早乙女哲哉師傅說。
  • 這店遍地日本:天婦羅
    這店遍地日本:天婦羅 2020-10-12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萬物皆可天婦羅,油炸食物賽高!
    這種奇特的食物就是天婦羅。天婦羅是指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用麵粉、雞蛋、水和成的面衣後油炸而成的一種食物。在日本東京(古時舊稱江戶),天婦羅與壽司、鰻魚飯並稱「江戶前三大料理」。天婦羅並不起源於日本,它是1543 年跟隨西方國家的洋槍大炮一起傳入長崎的南蠻料理。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這是16 世紀來自葡萄牙的傳統做法。
  • 舌尖上的日本 | 地道嚴選的日本美食指南:東京篇(3)天婦羅
    乾貨時間到~繼上2篇【東京 - 壽司】【東京 - 烤肉】廣受讀者好評。今天繼續最深度、最地道、最專業的發掘日本的美食!甄選日本各地值得一試的美食。~ 今天我們來講講 ~東京篇(3)天婦羅用此油所炸出的天婦羅,入口松嫩而不油膩。最大極限地保留了原材料的鮮美,令人回味無窮。
  • 舌尖上的日本 | 地道嚴選的東京美食指南之天婦羅篇
    「天婦羅」雖是油炸物,但在日本是足以與刺身並駕齊驅的知名料理。一道大師級別的天婦羅,薄薄酥皮裡,包裹著甘甜而有彈性的蝦肉,隨著切開後的咔哧一聲,雪白的蝦肉裡,隱約藏著半透明的芯,入口Q彈、鮮美至極。用此油所炸出的天婦羅,入口松嫩而不油膩。最大極限地保留了原材料的鮮美,令人回味無窮。
  • 烤肉壽司天婦羅,好吃不貴的大眾日料,連鎖店我只服這幾家
    而做了幾百次日本旅行定製安排,結合上千人在日本的吃飯體驗後,我們不得不承認,除了特定食材本地產區的鄉野美食,日本城市裡最簡單熨貼中國胃的,依然是從烤肉到烤海鮮,再到拉麵、蓋飯這類大眾日料。就是現在下午餓了的時候,腦子裡也會反覆過這些炸串小吃,對天婦羅,油炸大蝦,炸蔬菜的喜愛,基本發源於這些油炸小吃,於是也很難讓我們把天婦羅當作正餐來看。自己炸過天婦羅就會知道,每種食材對油溫以及時間的要求都不同,所以天婦羅要不是專門店做的,真是很難保證每種食材都被炸得恰到好處,並在第一時間被吃掉。
  • 炸物之王天婦羅,學會這招嘎嘣脆
    ▽選用的是斑節蝦,它個頭大,肉質也比較脆,用來做天婦羅非常合適。▽麵糊做好後就可以炸天婦羅了。網上說炸天婦羅要用芝麻油,這點其實不完全正確,國內芝麻油味道比較重,會遮蓋食材本身的味道,所以要用芝麻油配合調和油來使用。▽我們用小奶鍋來炸天婦羅,這樣比用炒鍋炸更加省油。鍋裡放1斤左右的調和油,然後加3勺芝麻油,調和油和芝麻油的比例是50:1。
  • 日本美食天婦羅的正確打開方式
    東京  在100多年以前,東京是擁有米其林餐廳最多的城市,這裡的美食獨一無二。人們熟知的壽司,醋醃的米飯上鋪上生魚片,就這此地發明,以前叫做江戶,後改名為東京。  「天婦羅」一詞據說源自葡語表示節日的詞語Tempora,是葡國人在大齋期期間因禁吃肉,而以吃魚代替肉而烹煮的一種食物,由葡萄牙傳教士於 16世紀傳入日本,後來於日本流行。  我吃的真的是天婦羅嗎?  難道認出天婦羅很難嗎?有的時候,真的很難講。
  • 夏日的東京,是一場場由壽司天婦羅鰻魚飯帶來的舌尖上的狂歡
    >壽司天婦羅鰻魚帶來的每時每刻的味蕾狂歡享受↓↓↓是的,夏天在東京很容易迷失在美食的日與夜裡>終於做出了這份超實用東京美食地圖趕緊跟著去開吃吧~日本東京6日4晚自由行日本最傳統的江戶三味,分別是壽司、天婦羅和鰻魚。
  • 油炸天婦羅,香脆可口,孩子最愛吃了!
    金針菇天婦羅在日料店總愛點一份天婦羅,天婦羅其實就是日本料理中的一種油炸食品,日常簡餐或者正式場合都可以有它的身影,做法其實並不複雜,小編用金針菇做了一盤天婦羅,也就一塊錢左右的金針菇,炸了一大盤呢,孩子可喜歡吃了。
  • 街邊天婦羅,美味誘人,專家原話這幾種好吃也別多點,對身體不好
    街邊天婦羅,美味誘人,專家原話這幾種好吃也別多點,對身體不好美食對人們來說,是無法拋棄的,在如此高壓的現代,每天吃一些自己喜歡吃的美食,不僅是味蕾上的跳動,內心深處還會得到非常大的滿足感。可以說,人人都是吃貨,唯一區別就是對美食的愛好程度。有的人會為了吃到一種地道、正宗的美食,不惜勞心勞力,跋山涉水,只為了美食在口中,味蕾與內心的巨大滿足感,這一個瞬間無疑是非常幸福的。但有的美食,不會這麼難得,在身邊就隨處可見,想吃就能立馬去吃。天婦羅,就是這樣一種美食。
  • 日本70歲「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
    在東京,早乙女哲哉幾乎就是「天婦羅」的代名詞。也就是「江戶三味」中的「天婦羅之神」。「一個月賺3萬」的願望早已經變成了笑談,早乙女哲哉成了東京乃至日本美食界的天婦羅大師級人物,把他和「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 萬物皆可炸的「天婦羅」,學會這招嘎嘣脆!
    可能有人覺的,天婦羅不就是炸麵糊嗎,有什麼難度??其實這個麵糊也是有講究的,做天婦羅的麵糊必須要用低筋麵粉,它所含蛋白質較少,炸出來口感才酥脆。操作前把低筋麵粉和水放入冰箱冰一下,這樣操作過程中產生的麵筋比較少,炸的時候溫度也沒那麼高,可以鎖住食材中的水分。
  • 中國版「天婦羅之神」,張雪崴12年磨一劍,從不了解到自立門戶!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中國版「天婦羅之神」,張雪崴12年磨一劍,從不了解到自立門戶!回想起很多年前,第一次造訪早乙女哲哉位於東京的「みかわ是山居」,遇上一幕稀有情景。
  • 北京食寶街新開的日本料理快餐店,主打幾十種天婦羅,南瓜最好吃
    北京食寶街新開的日本料理快餐店,主打幾十種天婦羅,南瓜最好吃曾經有一段時間,北京特別流行美食街,自從中關村的食寶街火了之後,很多美食街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但是人氣都不怎麼好就是了,比如西客站的食寶街雖然和中關村是一家的,而且挨著人流巨大的西客站
  • 這店遍地日本:天婦羅
    很容易被誤會的「天婦羅」天丼裡的天婦羅,常常會被誤會不夠酥脆。實際上,它和普通的天婦羅略有區別,天丼的靈魂便是醬汁。油炸好的天婦羅,上岸後便要跳進醬汁盆裡,擺盤後再淋上一層醬汁。這時天婦羅口感變得軟糯,和米飯就是絕妙搭配。一份海老二本丼,就有星鰻、蝦條、魷魚、白身魚、溫泉蛋、蔬菜、米飯、小菜和味增湯,豐富至極。
  • 在日本 「萬物皆可天婦羅」…
    天婦羅其實就是將各式各樣的食材裹上小麥粉漿,再進行油炸的一道料理。天婦羅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動搖,基本上每家日料店都會有天婦羅這道菜。而且,天婦羅做的好不好,也是考驗廚師的一大重要標準。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天婦羅,一般有這幾種:大蝦天婦羅,雜蔬天婦羅等等。
  • 日本,一個萬物皆可天婦羅的神奇國度
    那麼「天婦羅」到底是什麼?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我還期待來著,結果只是炸吃的,常見的天婦羅有蝦、茄子、蓮藕等,不太常見的就看當天大廚想炸什麼了,比如能拉絲的芝士天婦羅、壽司天婦羅、韭菜天婦羅、奶油天婦羅,等等
  • 早乙女哲哉如果不做天婦羅,改行做壽司,肯定與小野二郎一樣神!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早乙女哲哉,是日本公認的「天婦羅之神」。他所經營的「三河是山居」,在東京地區的老鋪天婦羅屋中,佔據著毋庸置疑的第一的位置,已經有相當長的年頭了。與大多數江戶的傳統和食一樣,天婦羅店裡最好的位置是吧檯,因為這是與料理師傅可以直接接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