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000多個溶洞,中鐵裝備助力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

2021-01-13 第一工程機械網

1月10日10時21分,由中鐵裝備聯合中鐵一局研製的「海宏號」盾構機順利貫通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這標誌著我們圓滿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為全球「穿江越海」隧道中海底巖溶地層、長距離硬巖大盾構施工積累了成功經驗。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播放視頻

▲今年元旦期間,央視專題報導大連地鐵五號線建

中鐵裝備聯合中鐵一局研製的「海宏號」盾構機順利貫通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

據了解,大連地鐵五號線全長24.484公裡,設車站18座,其中全線控制性工程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大盾構段長2882米,有2310米下穿大連梭魚灣海域。

大國重器披掛上陣

中鐵裝備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轉變」重要指示,大力探索新工況下盾構機施工的適應性,全力破解深水地下長大隧道這一「世界性難題」,與中國中鐵一局聯合研製了世界上現有功能最全、技術最領先的盾構機「海宏號」(直徑12.26米的氣墊式泥水平衡盾構機)進行穿海施工,並努力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構建了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實時指導現場施工。

▲「海宏號」大直徑泥水盾構機

「四大難題」皆非「善茬」

「海宏號」於2019年1月18日始發,在穿海施工中,存在「長、大、高、險」四大難題,給施工帶來了難以預料的挑戰,被業內專家定性為史無前例的「世界性難題」。

在穿海施工中,存在「長、大、高、險」四大難題

「長」:

在高強度硬巖地層中掘進距離長,盾構需連續穿越2882米硬巖地層。

「大」:

環境風險大,大盾構下穿航道、碼頭等重要建構築物及交通設施,有風化槽、斷裂帶、軟硬不均地層,遍布灰巖、輝綠巖及鈣質板巖,巖石抗壓強度高,最大抗壓強度118兆帕,安全風險大。

「高」:

隧道埋深大、水壓高,最大水頭壓力0.5 兆帕,相當於在一個雞蛋大小的面積上站立3個人所承受的壓力。

「險」:

隧道穿越1538米巖溶強烈發育區,勘探發現大小溶洞1000餘個,最大洞高29.8米,溶洞探測、處理難上加險,盾構掘進要像「排雷」一樣小心翼翼。

「海宏號」順利完成大連地鐵五號線火~梭區間海底隧道的貫通任務,地鐵建成後,將形成一條南北向的城市快速通道,使梭魚灣至火車站之間從耗時30多分鐘縮短至不足3分鐘,有效緩解地面交通壓力,構建「一灣兩岸」的濱海城市新格局。

(來源於中鐵裝備)

責任編輯:Zishuai

  該內容由行業企業、終端個體、第三方機構提供,本網僅起到傳播該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問請與轉載來源機構聯繫解決,感謝支持。如發現侵權,本網編輯部將協助進行處理或撤稿。

相關焦點

  • 連續穿越1000多個溶洞 世界級海底隧道成功貫通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陳 龍 本報記者 喬 地 1月11日,由中鐵裝備集團自主研製的「海宏號」盾構機順利貫通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這標誌著我國成功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為世界領域範圍內的「穿江越海」隧道中海底巖溶地層
  • 「河南造」盾構機連續穿越1000多個溶洞 「世界級難題」海底隧道...
    1月11日,由中鐵裝備集團自主研製的「海宏號」盾構機順利貫通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標誌著我國成功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為該領域長距離硬巖大盾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據了解,大連地鐵五號線全長24.484公裡,設車站18座,其中全線控制性工程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大盾構段長2882米,有2310米下穿大連梭魚灣海域。
  • 「河南造」盾構機連續穿越1000多個溶洞「世界級難題」海底隧道...
    1月11日,由中鐵裝備集團自主研製的「海宏號」盾構機順利貫通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標誌著我國成功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為該領域長距離硬巖大盾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據了解,大連地鐵五號線全長24.484公裡,設車站18座,其中全線控制性工程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大盾構段長2882米,有2310米下穿大連梭魚灣海域。
  • 這條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創下多項第一
    這條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建設和管理,中國中鐵大橋院勘察,中國中鐵一局承建的國際首例巖溶地層大盾構海底隧道、國內最長距離硬巖地層大盾構隧道、國內最大直徑地鐵海底隧道——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實現安全貫通。
  • 海底穿越一千個溶洞,盾構掘進像「排雷」,又一世界性施工難題被攻克
    海宏號順利穿越三大溶群2021年1月10日10時21分,由中國中鐵一局承建的國際首例巖溶地層大盾構隧道、我國最長距離硬巖掘進大盾構隧道、地鐵領域最大直徑海底隧道,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梭(魚灣南站)
  • 「世界級挑戰性工程」汕頭海灣隧道全線貫通
    今天上午,汕頭海灣隧道建設又傳來好消息,西線隧道盾構機抵達北岸接收井,海灣隧道實現雙線貫通。汕頭海灣隧道是國內最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也是全國首條在8度地震烈度區建設的海底隧道,它的貫通,掀開了我國跨江越海隧道建設的新篇章。
  • 「世界級挑戰性工程」汕頭海灣隧道貫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7日訊 記者齊慧 夏先清、通訊員餘紀偉報導:在國家「863」計劃的強力支撐下,由中信集團投資、中鐵隧道局設計施工總承包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汕頭海灣隧道西線於今日貫通,標誌著汕頭海灣隧道成功實現全線貫通。
  • 最具挑戰性的世界級工程汕頭海灣隧道東線貫通!隧道未來...
    汕頭海灣隧道位於已建的汕頭海灣大橋和礐石大橋之間,全長6.68公裡,其中海底盾構施工段長度為3047.5米,分為東、西線兩座隧道。項目是國內首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的盾構隧道,也是是國內最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施工難度巨大,被業界譽為世界級超級工程。
  • 基建狂魔再戰獅子洋,世界最大海底鐵路盾構隧道貫通!
    近日,超級建築了解到,中國建設者再創工程奇蹟,第二次在海底成功穿越獅子洋,貫通世界最大水下鐵路盾構隧道。▲佛莞城際鐵路獅子洋隧道貫通瞬間2019年12月17日,中鐵隧道局承建的世界最大水下鐵路盾構隧道佛莞城際鐵路獅子洋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珠三角城際鐵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這並不是建設者第一次在海底穿越獅子洋,而是第二次,而且以後還會有第三次。
  • 世界級超級工程!汕頭海灣隧道東線歷時兩年貫通
    5月16日上午,由中信城市開發運營公司、中鐵隧道局聯合承建的國內首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汕頭海灣隧道東線順利貫通。汕頭海灣隧道是汕頭市政府和中信集團合作實施的PPP項目,位於海灣大橋和礐石大橋之間,由海底隧道、南濱南路立交及北岸接線工程組成,全長6680米,雙向六車道,盾構施工段長3047.5米。
  • 汕頭海灣隧道如何攻克世界級難題?
    餘紀偉「咕咕咕……」7 日8 時26 分許,五層樓高的「巨無霸」盾構機將接收井地連牆切削,擠壓破碎,整個刀盤全部順利通過,到達隧道貫通預定位置,盾構接收井中平靜的水面開始源源不斷冒出水泡,施工現場響起陣陣歡呼聲———在國家「863」計劃的強力支撐下,由中信集團投資、中鐵隧道局設計施工總承包的「世界級挑戰性工程」汕頭海灣隧道西線宣告正式貫通。
  • 中國打通又一跨海隧道!穿越8度地震區,院士直言世界級挑戰工程
    從珠江口伶仃洋海域的港珠澳大橋,到其原班人馬建設的深中通道,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型跨海工程都集中在廣東境內,這裡見證了全球最為頂尖的橋梁修建技術和世界級難度的海底隧道挖掘。繼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之後,中國南方海域再次迎來了新的跨海工程——汕頭海灣隧道的全線貫通。
  • 汕頭海灣隧道成功實現全線貫通
    新華社發8月7日上午8時26分,由中信集團投資,中鐵隧道局設計施工總承包的「世界級挑戰性工程」——汕頭海灣隧道西線宣告正式貫通,這是繼5月16日東線隧道貫通之後,汕頭海灣隧道施工建設的又一重大節點,標誌著汕頭海灣隧道成功實現全線貫通。汕頭海灣隧道項目部有關負責人說,隧道貫通後,還將進行隧道內部建設,預計將於2021年亞青會舉辦前實現通車。
  • 廈門海滄海底隧道雙線貫通
    新華社廈門1月18日電(記者齊中熙)18日,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爆破按鈕啟動,由中鐵隧道局承建的廈門市第二西通道海滄海底隧道左右線實現雙線貫通。海滄隧道全長7.1公裡,跨海域寬度2公裡,建成後將成為國內第三條公路海底隧道,同時也將超過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6公裡),成為福建省最長的海底隧道。據介紹,之所以被稱為「廈門第二西通道」,是因為直接連接廈門本島與海滄的第一西通道是海滄大橋。
  • 廈門海滄海底隧道風化深槽貫通
    9月10日中午,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海底風化深槽段貫通,海底隧道施工最大的安全風險得以消除,也為海滄隧道工程通車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基礎。在海底打隧道本就難度巨大,但更難的是海域段需穿越160米目前國內最長的海底風化深槽。海底風化深槽施工存在極大的高風險,相當於兩塊石頭中間夾了一個土層,土層還是和海水相連通的,在這樣的地層環境裡,極容易發生垮塌。160米的海底風化深槽,中鐵隧道局集團整整「啃」了465天,平均三天才有1米的進尺。
  • 等了12年,汕頭人期盼的這條海底隧道終於通了
    8月7日上午8時26分,當汕頭海灣隧道北岸盾構接收井中寧靜的水面泛起陣陣漣漪,施工現場響起一片片歡呼聲,在國家「863」計劃的強力支撐下,由中信集團投資,中鐵隧道局設計施工總承包的「世界級挑戰性工程」——汕頭海灣隧道西線宣告正式貫通,這是繼5月16日東線隧道貫通之後,汕頭海灣隧道施工建設的又一重大節點,標誌著汕頭海灣隧道成功實現全線貫通。
  • 等了12年,汕頭人期盼的這條海底隧道今日全線貫通!預計明年通車
    8月7日,在國家「863」計劃的強力支撐下,由中信集團投資,中鐵隧道局設計施工總承包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汕頭海灣隧道西線正式貫通。這是繼5月16日東線隧道貫通之後,汕頭海灣隧道施工建設的又一重大節點,標誌著被稱為「世界級挑戰性工程」的汕頭海灣隧道成功實現全線貫通,也昭示著該隧道項目的關鍵技術獲得了全面突破,掀開了我國跨江越海隧道建設的新篇章。汕頭海灣隧道北岸盾構接收井的水面泛起陣陣漣漪,標誌著西線隧道正式貫通。
  • 汕頭海灣隧道東線貫通
    來源: 南方網南方網訊 5月16日上午,由中信城市開發運營公司、中鐵隧道局聯合承建的國內首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汕頭海灣隧道東線貫通。該隧道是汕頭近年來全力推進建設的內海灣第三條過海通道,位於海灣大橋和礐石大橋之間,由海底隧道、南濱南路立交及北岸接線工程組成,全長6680米,雙向六車道,盾構施工段長3047.5米,分為東、西線隧道。因地質複雜、施工難度極大,汕頭海灣隧道被稱為「世界級超級工程」,中鐵隧道局成立了錢七虎、孫均等院士專家團隊,在現場設立了周福霖、陳湘生院士工作室,多次邀請專家把脈指導。
  • 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貫通 計劃2020年底開通
    11月6日,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順利貫通。作為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也是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和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是繼膠州灣大橋、膠州灣公路隧道之後又一條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過海大通道。
  • 世界級超級工程!汕頭海灣隧道東線隧道今天上午貫通
    今天(16日)上午,國內首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汕頭海灣隧道東線順利貫通。汕頭海灣隧道是汕頭市政府和中信集團合作實施的PPP項目,位於已建的汕頭海灣大橋和汕頭礐石大橋之間,是連接汕頭市中心城區南北兩岸的重要交通工程,也是該市首條越海隧道,由海底盾構隧道(分東西兩條線)、南濱南路立交及北岸接線工程組成,全長6680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為60公裡每小時,其中越海盾構隧道施工段長3047.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