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少帥禪園 見證張學良幽居生活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少帥禪園外觀,採日式風格。(中評社 康子仁攝)

    中評社臺北2月20日電(記者 康子仁)遼寧省長陳政高昨天專程到新竹參觀張學良紀念館,也讓東北少帥張學良在臺灣被軟禁半世紀的塵封往事,再度受到兩岸民眾關注。事實上,張學良和夫人,人稱「趙四小姐」的趙一荻除了在新竹住過一段時間之外,也曾經在1960年代,被幽居在臺北北投半山腰的一棟日式建築,如今改名為少帥禪園。

  少帥禪園建於1920年代,是一棟日式建築,在日治時代稱為「新高旅社」,在北投溫泉區相當知名,當時的日本政府用來招待高級官員與社會名流,後來被改為「日本軍官俱樂部」,作為將領娛樂休閒之用,還曾經被日軍當作「神風特攻隊」出任務之前的慰安處所。1960年代,東北少帥張學良和夫人趙一荻曾經被軟禁在此一、兩年時間。

  少帥禪園隱身在北投山邊的林蔭間,車子行經附近,如果沒有特別留意的話,很容易一下子就錯過,1983年改由民間接手,經過多次整修,如今有餐廳,還可以泡茶和泡溫泉,更是欣賞大臺北夜景的好地方,站在平臺上,可以遠眺觀音山,關渡平原就在眼前。

 

張學良和趙一荻日常生活的起居室。(中評社 康子仁攝)


  少帥禪園現在改裝成餐廳,業者特別把昔日張學良夫婦的起居室保留起來,經過一番整修,重新對外開放。室內還放著一幅張學良與趙一荻的人型看板,讓人頓時回到時光隧道,重新咀嚼張學良被幽禁在此的過往,憑弔他所主張的國共聯手共同抗日,卻因為西安事變,註定成為悲劇英雄的灰色人生。
  
  張學良1946年被送來臺灣,開始長達半個世紀的軟禁生涯,蔣介石來臺之後,對於「西安事變」始終無法釋懷,將張學良送到新竹偏僻山區,讓他過著失去自由的生活,1960年代,蔣介石安排張學良和夫人趙一荻幽居在北投的少帥禪園現址。

  1975年蔣介石逝世,13年後蔣經國也離開人間,1990年張學良才逐漸恢復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現在少帥禪園還保留一張1960年張學良與蔣經國的合照,拍照地點就是在少帥禪園。

  1995年張學良離臺旅居美國,2001年10月15日在美國夏威夷逝世,享年101歲,也讓他傳奇一生就此畫下句點。

張學良曾經被軟禁在此一、兩年時間。(中評社 康子仁攝)

張學良夫婦昔日起居室。(中評社 康子仁攝)

現在少帥禪園還保留一張1960年張學良與蔣經國的合照,拍照地點就是在少帥禪園。(中評社 康子仁攝)

從少帥禪園望出去,可以遠眺觀音山。(中評社 康子仁攝)

從馬路上俯瞰少帥禪園。(中評社 康子仁攝)

在這裡泡溫泉可以遠眺觀音山。(中評社 康子仁攝)

少帥禪園隱身在北投山邊的林蔭間,車子行經附近,如果沒有特別留意的話,很容易一下子就錯過。(中評社 康子仁攝)

少帥禪園有一座紀念亭,讓人憑弔張學良生平。(中評社 康子仁攝)

相關焦點

  • 探訪張學良臺灣故居:「少帥」的幽居歲月
    人稱「少帥」的張學良曾這樣說。張學良1901年在遼寧出生。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要求蔣介石抗日,眾所周知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而此後,張學良長年被軟禁。其中,在臺灣的45年時光裡,他曾先後輾轉被軟禁在新竹、高雄、北投等地。近半個世紀的「幽居歲月」是這位傳奇人物一生中的無奈留白。
  • 探訪張學良臺灣故居:"少帥禪園"在臺北哪裡有什麼景點
    人稱「少帥」的張學良曾這樣說。­  張學良1901年在遼寧出生。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要求蔣介石抗日,眾所周知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而此後,張學良長年被軟禁。其中,在臺灣的45年時光裡,他曾先後輾轉被軟禁在新竹、高雄、北投等地。近半個世紀的「幽居歲月」是這位傳奇人物一生中的無奈留白。
  • 臺北旅行,走進歷史,張學良舊居,少帥禪園!
    少帥禪園,對自己來說是個聽過無數次,但未曾造訪的地方,這趟的北投旅程,終於有機會來到這個歷史景點,張學良幽禁舊居,我想,這應該是自己對這僅有的了解,上次聽到這裡時,是因為與梁幼祥、胡姐等人,本來我以為只是間故居,一間房子而已,這次造訪後,才知道,天呀!這裡好大好美呀!我不禁心想,被囚禁在這裡的人,還會想出去嗎?是真的少了自由嗎?
  • 曾經是張學良居住的地方,漫步在少帥禪園,覺得跟歷史特別接近
    少帥禪園隱身在繁華臺北市北投區,是座幽靜美麗的日式禪園。張學良,對我們這輩子的人來說似乎只存在於歷史課本中,漫步在少帥禪園,覺得跟歷史特別近,少帥禪園小六茶鋪位於園區室內的最高視界點少帥禪園坐落在半山腰上,本是張學良的幽禁之所,現在被改建為對外營業的餐廳兼湯屋。少帥禪園如今已經屬於私產,但還是較好的保留了建築的原貌,視野也很開闊,進到禪園心情豁然開朗。禪園裡還有溫泉和足湯,用餐可以免費泡足湯。
  • 日式溫泉小鎮,還有張學良被關押的少帥禪園,就在臺灣北投!
    北投地處陽明山腳下的溫泉鄉,具有濃厚的日式風格。這個鎮是臺灣的四大溫泉鎮之一。除溫泉外,北投還設有文化博物館,如溫泉博物館和北投公共圖書館,北投公共圖書館也被稱為日式溫泉小鎮,還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圖書館之一,就在臺灣北投!。北投和陽明山可以遊覽2天1夜。溫泉可以有情懷?
  • 臺灣北投「少帥」故居今何在?
    「少帥」吸引我,緣於當時大陸正熱播一部名為《少帥》的電視劇,儘管兩岸官方對這位歷史人物有不同的評價,但「少帥」的名稱卻是一個共識,提到這兩個字,絕想不出另一個人了。1960年代,原本居住在臺灣新竹的「少帥」張學良與同居情人趙一荻遷居至北投,因為新居尚未建成,就住在如今的「少帥禪園」中,此時他仍處於軟禁之中,沒有獲得人身自由。
  • 臺北臺灣菜美食林臻選餐廳——少帥禪園
    臺北的一個優秀用餐及泡湯天然庭園,一流的北投自然美景,遠眺關渡平原和觀音山。少帥禪園建於1920年,是當年張學良的幽禁舊居。前往少帥禪園的都不會是隨便去吃的,因為必須預約,而且地理位置在捷運新北投站再要坐計程車,約臺幣元左右,但如果前往用餐或泡湯的,可打給他們安排免費接駁車。當天前往午餐,點了他們的少帥私房套餐 (1500NT+10%) 及大帥府傳套餐 (2500NT+10%)。少帥私房套餐,是以張學良平日特愛的菜式加以改良。
  • 禪園 從軟禁張學良到軟禁梁幼祥
    牆上的照片是1947年前來探望張學良和趙一荻的莫德惠在當年的現址所拍  禪園 從軟禁張學良到軟禁梁幼祥  禪園 從前日本人在中國土地上的行樂地  他朝卻成為中國抗日英雄張學良的落難所  如今成為一家可以品嘗 少帥宴 的餐廳  餐廳主人梁幼祥為了 「讓緬懷張學良這樣一個歷史人物的遊客來到我這裡可以感受一下
  • 探訪張學良臺灣故居:清泉已無痕 禪園草木深
    為了重現當年的生活,新竹縣府不但在院中為張學良與趙一荻(即趙四小姐)立了兩尊銅像,還特意將40多年前栽在清泉派出所門前的兩株桂花樹移種過來。然而,原建衝毀,舊物難尋,藤椅、茶桌、縫紉機等陳設均為仿製,甚至房屋的位置都有所不同——原址位於河道行水區,重建選擇了地勢較高的地方。這棟故居,大約只有腳下土地、附近吊橋和頭頂藍天,確曾出現在「少帥」寂寞時光。
  • 【趣臺灣】北投生活美學、九份山城美食——尋味古早
    鮮有人知的是,這裡是臺灣地區著名的溫泉區,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其溫泉位列臺灣四大溫泉之首,亦是當年張學良少帥與趙四小姐被軟禁之地,如今保留下來的少帥禪園就是他們當年在北投的居所。如今的北投更添一份悠然閒適,在山巒的擁抱裡,靜靜散發出隱世卻溫暖的意趣。
  • 北投張學良故居行
    到臺灣,張學良故居是值得一去的地方。來臺的最後一天,坐捷運至北投轉小巴士,順著蜿蜒的陽明山路前行,其間駛過一幢幢日式風格的溫泉小旅館,不一會兒,就到了新北投博物館站。下車的我環顧四周,經路人指引於半山腰的路邊見一併不起眼小門,上書「禪園」二字,不過旁邊的一塊木製掛牌卻不禁讓人側目:「張學良少帥舊居」。張少帥在臺北故居本有兩處,復興路70號於1993年赴美前,被一新加坡商人收購,後轉為私宅。而今幽雅路34號的禪園,原為二次大戰末期日軍神風特工隊的招待所。
  • 北投一日遊
    在溫泉博物館、地熱谷、北投圖書館探訪雋秀風光,在三代老店品嘗經典美食,在別具一格的溫泉會館洗盡全身的疲憊,就讓#北投一日遊#為大家帶來旅行中最舒適的享受! 行程計劃:溫泉博物館→北投圖書館→蓬萊餐廳→地熱谷→少帥禪園→拾米屋→溫泉會館 景點介紹:【1.溫泉博物館】
  • 遊記 | 在臺北少帥的禪園泡溫泉是什麼感受(C5)
    <少帥禪園北投地區導覽圖北投圖書館簡介:北投圖書館坐落於北投公園內,被評為全球最美公立圖書館之一。北投溫泉博物館簡介:以前是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古香古色的英國鄉間別墅風格,1997年的時候改建成溫泉博物館。
  • 改頭換面,死裡求生,「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在臺灣這三個地方幽居45年
    當35歲的少帥踏上臺灣這塊陌生土地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大陸。 如今,張學良在臺灣的幾處幽禁地已陸續成為旅遊景點,供兩岸民眾參觀。歷史串聯觀光,在這裡,既能感受到少帥的悽苦落寞,也能感受到蔣介石的矛盾心態,亦能感受到那場改變中國軌跡的「西安事變」。
  • 臺灣北投,像一件長輩送的舊毛衣
    溫泉旅館是遺世獨立的避難所,是千迴百轉的溫柔鄉,泡湯是高於生活的,不僅是肉體的清洗,更是精神的蕩滌。時值歲尾,我入住的是北投水美溫泉會館。距離新北投捷運站步行僅需三分鐘。百變暖泉拂去一身疲憊,又品嘗了北投往昔風華酒家菜美饌,感覺很滋養,很煥發。
  • 泡湯季節臺灣北投不僅僅是溫泉
    酒店結合健康管理概念,打造長遠的健康「旅程」。藉由集結健康飲食、芳療體驗、溫泉水療及各項室內外運動、健康諮詢的完整服務,使顧客即使離開飯店後,仍可延伸飯店深植的健康觀念,展開全新的健康生活型態。地址:臺北市北投區中和街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