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如果有人問你:廣州的市花是什麼?你一定可以馬上回答出來:木棉花。木棉花在1982年成為廣州市市花,木棉象徵著廣州蓬勃向上的事業和生機,並以此激勵人們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那麼,在這之前,廣州是否有過市花嗎?答案是:有,並且這種花在廣州「受寵」歷史過千年,花的名字叫「素馨花」。
素馨原來的名字叫「耶悉茗」,老一輩的廣州人都知道,素馨花曾經是廣州的「市花」,從前在廣州城西和珠江南岸,有專門種植素馨花的「花田」,而廣州城內許多花市,所賣的花都是清一色的素馨花。關於素馨花在廣州的起源,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在《南方草木狀》記載,素馨花由「胡人」從國外帶到廣州;第二種在漢朝的時候陸賈帶來廣州,南越王趙佗原本是北方人,因思念故鄉,便把這種花在廣州廣泛種植。
這天,珊珊三丫頭來到南石頭附近探訪朋友,因為這一帶從前許多花田是種植素馨花的,於是便和朋友打聽現在是否能找到素馨花蹤影。朋友說她在這一帶住了好幾年,未曾見過。但她提供了一個信息,在2004年,廣州河南莊頭為了紀念當年的素馨花田,在莊頭村素馨花田的原址上建起了一座「莊頭公園」。
因為朋友家離莊頭公園並不遠,走路便可以到達,於是,珊珊三丫頭臨時決定到「莊頭公園」走走,希望可以覓得「素馨花」的蹤影。
莊頭公園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工業大道中西側,其實就在珠江醫院的對面。莊頭公園是一個專門設置了康體活動中心,配套有網球場、羽毛球場、門球場、籃球場等設施。珊珊三丫頭和朋友來到了時候,見到許多人來這裡跑步,還有人在這裡散步,公園內空氣非常的好。
在進入公園內,我們環繞著公園走了一圈,細心的對照事先在「網上「下載的素馨花圖片,在園內尋找,結果是」花蹤難覓」,我的內心在問:廣州還有素馨花嗎?
正當珊珊三丫頭在尋覓的時候,朋友呼喚到一個雕像前,這個雕像是「素馨花姑娘雕塑」,只見一姑娘身穿繡著素馨花的長裙,手拿長笛正在吹奏。在雕像旁邊有一個介紹。解釋了「素馨」花名字的來源,相傳五代時期,廣州莊頭村有位種花的姑娘叫素馨,她從小偏愛耶悉茗。美麗姑娘被選入宮廷,深得皇帝喜愛,皇帝投其所愛,下令在皇家花園種上耶悉茗。素馨在宮中死後,被莊頭村的村民把她迎回故鄉安葬。後來,在素馨安葬地點長滿了一簇簇的潔白小花,人們為了紀念素馨姑娘,就把耶悉茗改名為「素馨花」。在《群芳譜》引《龜山志》稱:「昔劉王有侍女名素馨,冢上生此花,因以得名。」
站在素馨的雕像前,想像昔年,美人、黃土、香花、素馨姑娘和素馨花的故事,美麗的故事,引發人們無限的情思,觸動人們柔軟的心弦,許多文人墨客、附庸風雅的官吏、平民百姓,寫下許多的詩句,至今仍被流傳了下來,例如明代詩人黎遂球有《素馨賦》曰:「登羊城以西望,見綠草之田田,匪織雨而含珠,乃浮香以如煙。」廣州的花農又奉南漢美女素馨為素馨花的花神,並規定只能由婦女採摘素馨花。
在明清時期,珠江南岸的大部分地區都是農村,當時莊頭村一帶(即今天的南石頭、瑤頭、莊頭、南村、小港、五鳳村等),大多數人家都以種花為業,莊頭又有「花田」之稱,當時的莊頭村人「一生衣食素馨花。每當素馨花盛開的季節,在莊頭這片青山綠水的田間,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散發出來,引來許多人前來遊田賞花。《廣州志》云:「城西九裡曰花田,彌望皆種素馨花。」明清時期廣州種植素馨的盛況,在這些描述中可見一斑。
然後,河南的花農,會把素馨花運到城中售賣,當時在廣州城的大東門、大北門、小北門、西門等七個城門口都有花市,這些花市,只賣素馨,並沒有其他花。所以當時的廣州人說起「花」,都是指素馨花,由此可見,稱素馨花為過去廣州的「市花」,一點都不誇張。素馨花的花蕾曬乾後可以入藥,具有舒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脅肋脘腹作痛,下痢腹痛。
那麼,這種受寵千年的素馨花,可以觀賞、可以入藥,為什麼在現在這麼少見到呢?到了清末,隨著各種顏色鮮豔、儀態萬方的花卉湧入廣州市場,人們紛紛「移情別戀」,不再獨寵素馨花,到了上世紀初,素馨花就從「市花」變為普通的花。現在,素馨花更是幾乎被人們遺忘,最後在廣州,已很難覓得昔日的「市花」蹤跡了。年輕一代,甚至是連素馨花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了。
珊珊三丫頭在莊頭公園的素馨雕像前呆了許久,心裡默默地想,以後,我一定會繼續尋覓這種從前的「市花」,看看她的廬山真面目,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在家裡的陽臺上,種一盆從前的市花「素馨花」。
那麼,你知道廣州的從前的市花「素馨花」嗎?你見過素馨花嗎?你認為這種受寵千的市花為何現在難覓蹤影了?你知道廣州有一個紀念當年的素馨花田的莊頭公園嗎?如果有機會來廣州,你是否有興趣過來走走?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